一、美洲概況
1、美洲政區圖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2、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就居民的語言而論,西班牙語佔統治地位,由於本區都隸屬拉丁語族,因此美國以南的眾多國家被稱為拉丁美洲國家,這個地區被稱為拉丁美洲。
3、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是北冰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唯一通道,寬約85千米,是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之間最窄處。亞洲與北美注的洲界線、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都從白令海峽中部穿過,其中分屬俄羅斯和美國的兩個小島相距僅4千米,可謂近在咫尺,但在時間上卻整整相差一天。有跡象表明,美洲的許多動植物和印第安人可能是通過寒冷時期冰封的白令海峽遷移過來的。
白令海峽(下圖)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峽兩側為山地。在第四紀冰期全盛時,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相連,印第安人祖先由此進入美洲。冰後期,溫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峽形成,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間聯繫受到阻礙。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峽封凍時,人們仍難以徒步跨越。
答:白晝短(或近極夜),極為寒冷,(受低壓控制)多暴雪,(海峽狹管效應)風速快。
(2)推測冰期全盛時印第安人祖先從亞歐大陸進入美洲大陸的季節,並說明理由。
答:夏季(暖季)。(當時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陸地相連,夏季(暖季)較溫和,利於通過。
(3)有人建議在白領海峽建設跨海大橋,但由於建橋成本高等原因,未獲支持。分析在白領海峽建設跨海大橋成本高的原因。
答:(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對橋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響強,對橋梁結構要求高;大橋長度(跨度)大,施工難度大;(建築材料等)運輸距離長,基礎設施差,運輸費用高;氣候極端,施工條件差,施工期短,對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費用高。
1.寫出圖中符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半島 B: 半島 C: 半島 D: 半島 E: 島 F: 島。
① 海峽 ②白令海 ③ 灣 ④加利福尼亞灣 ⑤ 灣 ⑥ 洋 ⑦丹麥海峽 ⑧ 洋。
2.寫出圖中符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山脈 B 山脈 C 山脈 D 山脈 E 高原 F G科羅拉多高原 H 平原 I大西洋沿岸平原 J大平原 ① 河 ②科羅拉多河 ③ 河 ④ 湖 ⑤ 湖 ⑥ 湖 ⑦ 湖 ⑧ 湖。
答案1.A:下加利福尼亞 B:佛羅裡達 C:拉布拉多 D:阿拉斯加 E:紐芬蘭 F:格陵蘭①白令 ③阿拉斯加 ⑤墨西哥 ⑥大西洋 ⑧北冰。
2.A:落基 B:海岸 C:內華達D:阿巴拉契亞 E:拉布拉多 F:大盆地 H:密西西比 ①密西西比③聖勞倫斯 ④蘇必利爾 ⑤密西根 ⑥休倫 ⑦伊利⑧安大略。
二、北美洲自然特徵
1、地形
特點: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間低,三大地形南北縱列分布
北美洲沿40°N地形剖面圖及其附近地理事物
2、氣候
為什麼極地氣候西部分布緯度較高?東部分布緯度較低?
東部受寒流影響,西部受暖流影響。
圖解北美洲氣候分布
註:圖中紅圈處為紐芬蘭漁場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3、美國種族
種族歧視嚴重
西方殖民者的三角貿易
《我有一個夢想》(Ihave adream)是馬丁·路德·金於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講,內容主要關於黑人民族平等。對美國甚至世界影響很大。
美國舊金山唐人街
4、北美五大湖
北美五大湖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被譽為「美洲大陸的地中海」。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密西根湖全部在美國境內。五大湖湖水有水道相通,並通過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大湖效應指的是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未結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從中得到水蒸汽和熱能,然後在向風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現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現。例如北美五大湖冬季的東南岸降雪較多,就是大湖效應在起作用。還有日本的冬季西北部降雪較多,經過日本海,也類似大湖效應。
5、西印度群島
在南美洲北面,大西洋及其屬海加勒比海與墨西哥灣之間有一大片島嶼,叫做西印度群島,它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把這些島群冠以「西印度」名稱,實際上是來自哥倫布的錯誤觀念。1492年當哥倫布最初來到這裡時,誤認為是到了東方印度四周的島嶼,並把這裡的居民稱做印第安人。後來人們才發現它位於西半球,因此便稱它為西印度群島。由於習慣上的原因,這一名稱沿用至今。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6、瑪雅文明
瑪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是美洲非常重要的古典文化。瑪雅(Maya)文明孕育、興起、發展於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一帶。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約形成於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創造了輝煌的瑪雅文明。
三、美國
1、政區圖
美國是一個地跨兩大洲的國家(北美洲和大洋洲)
美國國旗是星條旗(theStar-Spangledanner),旗面左上角為藍色星區,區內共有9排50顆白色五角星,以一排6顆、一排5顆交錯。星區以外是13道紅白相間的條紋。50顆星代表美國50個州,13道條紋代表最初北美13塊殖民地。據華盛頓說:紅色條紋象徵英國,白色條紋象徵脫離它而獲得自由。
拓展: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軍在兩個小時內出動350餘架飛機偷襲珍珠港的美軍基地,炸沉炸傷美軍艦艇40餘艘,炸毀飛機20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被1760磅重的炸彈擊中沉沒,艦上1177名將士全部殉難。
問題:從軍事角度上看日本應選擇哪條航線?
提示:選擇①航線
原因有二:
第一、冬季暖流上空,多大霧天氣,隱蔽性好。
第二、航線順風,加快航速。
龍捲風是大氣中強烈的渦旋現象,溼熱氣團強烈抬升,產生了攜帶正電荷的雲團,一旦正電荷在雲團局部大量積聚,吸引攜帶負電荷的地面大氣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範圍的超強低氣壓,帶動匯聚的氣流高速旋轉,形成龍捲風。下圖示意美國本土龍捲風發生頻次的分布。在美國龍捲風多發區,活躍著「追風人」,他們尋找、追逐、拍攝龍捲風,為人們提供龍捲風的相關信息。
(1)讀圖8,指出龍捲風多發區溼熱氣團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氣流發生旋轉的原因。
主要源地:墨西哥灣。
抬升原因:與北來的冷幹氣流(氣團)交匯,溼熱空氣抬升,(地處中低緯,太陽輻射較強)下墊面溫度較高,(溼熱)空氣受熱抬升;溼熱空氣抬升過程中,水汽凝結,釋放熱量,加熱並進一步抬升空氣。
旋轉原因:地轉偏向力的作用。
(2)分析美國中部平原在龍捲風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地勢平坦,對氣流旋轉阻擋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積廣大,利於(南北向)冷暖氣團交匯。
(3)解釋美國中部平原龍捲風春季高發的原因。
北美大陸春季中低緯升溫快,南北溫差加大,氣壓梯度大,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強烈。
(4)說明龍捲風被人們高度關注的理由。
強烈的渦旋,從地面至雲端,壯觀;歷時短,局地性強,不易見到;破壞力大,對生命財產構成巨大威脅。
【解析】(1)讀圖可知,龍捲風多發區位於美國中部平原,形成龍捲風的氣團溼熱,說明該溼熱氣團來自低緯度的海洋地區,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擋,水汽難以深入美國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灣。溼熱氣團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氣溫影響,由於氣團溼熱,氣溫高,空氣受熱抬升,抬升時氣溫降低,水汽凝結放熱,進一步帶動空氣抬升。氣流旋轉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2)美國中部平原在龍捲風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縱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對氣流匯聚和氣流旋轉速度的影響。
(3)美國中部平原龍捲風春季高發的原因,主要從春季氣溫的變化、南北溫差對風速的影響、冷暖氣流交匯頻率等角度作答。
(4)龍捲風被人們高度關注的原因,主要從龍捲風的形態、歷時長短以及危害性三個方面分析,如龍捲風形態壯觀,歷史短難以發現,危害性大等。
喜歡作者的朋友可以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只做原創更新稍慢
再慷慨一些,給作者點擊下方好看(在看),編輯不易鼓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