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楊柳絮如約而至,近期很多北方城市迎來楊柳絮集中爆發期,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我市楊柳樹飛絮發生時間一般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城區楊樹主要分布在老城區部分老舊道路兩側、浮山後小區內以及城陽區,數量近2萬株。柳樹主要分布在城陽區,數量3千餘株。
楊柳飛絮是一種自然現象,具有季節性和周期性
我市園林專家、市園林環衛技術學校江灝老師介紹,楊樹和柳樹為雌雄異株植物,分為雌株與雄株。雌株花序為穗狀的葇荑花序,授粉後上面著生若干蒴果,種子包被著白色絮狀的絨毛,隨著雌花序發育成熟,逐漸裂開,那些白色絮狀的絨毛便攜帶著種子漫天隨風飛散,這種現象就是通常所說的「楊柳飛絮」,為楊柳樹雌株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階段性自然現象。
「楊柳飛絮」是楊柳樹的種子通過風力傳播的一種自然繁衍的正常生理現象。每年4至6月份,伴隨著升溫、降水少的天氣,進入成熟期的楊柳樹開始繁殖,他們的雌花序發育出果實,果實成熟後開裂,種子藉助其附生茸毛隨風遷飛傳播。
根據《植物物候圖譜》統計,對於楊絮來說,只有日平均氣溫>0℃,才是對白毛楊的生長發育有用的溫度,將這些超過0℃的數值累加起來,當總和達到480℃,而且日平均氣溫達到14℃的時候,白毛楊的果實就開始成熟炸裂了,再加上晴天楊絮就開始飄飛。單棵柳楊樹從開花到飛絮飄完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但多棵楊柳樹開花飛絮時間參差不齊。因此一次集體飛絮時間可能達到半月左右。楊柳樹生長快,而且樹齡越大飛絮越多。
根據北京及石家莊的經驗,當春天白天最高氣溫連續三天超過25℃,是最有利於種子成熟的溫度。而且,晴朗天氣時,一般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是飛絮的高發時段。因為隨著太陽輻射的增強,氣溫的升高,氣流擾動增強,飛絮就會增多。反之陰雨天飛絮相應也少。
由於以上的原因楊柳飛絮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
楊柳樹對生態發展具有重大貢獻,不能簡單一砍了之
據了解,我市城區現有的楊柳樹主要集中種植於上世紀,楊樹和柳樹作為鄉土樹種、易於繁殖成活且生長速度快、養護成本較低等先天優勢,成為綠化特別是鄉鎮綠化的主力樹種。而隨著這些楊柳樹逐漸成熟,開始出現飛絮現象。同時隨著城市範圍的擴大,包含進來的楊柳樹也大量增加了。
楊柳樹雌株雖然產生飛絮,但楊柳樹作為青島的鄉土樹種,在生態作用上有很多優點,不能因為飛絮就否認它們的生態貢獻。楊樹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陰效果,而柳樹不但樹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葉晚,春季發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同時楊柳樹還具有釋氧固碳,降溫增溼、減菌殺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質等顯著的生態功能。研究表明,一株胸徑20釐米的楊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釋放氧氣125公斤,滯塵16公斤。一株胸徑20釐米的柳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釋放氧氣204公斤,滯塵36公斤。可以說,楊柳樹是增加城市綠量、改善生態環境的大功臣。
持續加大治理力度,減少飛絮影響
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我市治理飛絮堅持「生態優先、兼顧保護」的原則,進行「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多措並舉,綜合治理」。科學認識楊柳樹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在鞏固現有綠化成果前提下,逐步減少楊柳樹,減少飛絮對城市的不良影響。
我市採用了多種措施來減少楊柳絮的影響,如根據楊樹的花芽分化時間和植物激素變化來調控楊樹開花,採用樹幹注射生物製劑(抑制劑或疏除劑)來抑制花芽分化或促使花果脫落,從而達到抑制飛絮的效果。每年在開花飛絮前,對楊柳樹進行一次回縮修剪,減少枝條量,同時壓低植株高度,減少飛絮的下落高度和數量,減輕飛絮狀況。再者,楊樹花芽在前一年的夏秋6-10月份分化,目前已存在於小枝的芽內。利用這個特性,在開花結實前將1-2年生枝剪除即可全面消除「飛絮」。在楊柳樹開花季節進行噴水。一是向樹體噴水,讓花絮提前脫落。二是通過噴水保持空氣和地面溼潤,利於花絮落地,防止毛絮再次飄飛。及時掃除停留在地面的飛絮,最大限度地減少飛絮飄飛。在重點路段加強監管,並專門配備快速保潔車以便應急清掃。
同時通過逐步改造現有種植楊柳樹綠地的樹種結構,逐年更新替代衰老楊柳樹、病殘楊柳樹。通過「控制總量,減少存量,禁止增量」,減少楊柳樹存量,減少飛絮總量。
飛絮季節,幾招注意事項助您減少煩惱
如必須外出,戴上口罩防止柳絮吸入口鼻;進入室內環境前,撣掉身上附著柳絮;
注意室內清潔,多用抹布、吸塵器清理家中柳絮附著;
飲食清淡、多吃綠色蔬菜,少吃辛辣食物,易過敏人群也可適當補充西紅柿、柑橘等含維生素比較多的蔬果;
一旦出現過敏不適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現在時節還會有陽光、花粉、風及其他碎屑引起過敏。治療及服用藥物需要專業醫生指導)。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傅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