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又到楊柳飄絮時 為何不能簡單一砍了之?

2021-01-21 青島新聞網

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楊柳絮如約而至,近期很多北方城市迎來楊柳絮集中爆發期,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我市楊柳樹飛絮發生時間一般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城區楊樹主要分布在老城區部分老舊道路兩側、浮山後小區內以及城陽區,數量近2萬株。柳樹主要分布在城陽區,數量3千餘株。

楊柳飛絮是一種自然現象,具有季節性和周期性

我市園林專家、市園林環衛技術學校江灝老師介紹,楊樹和柳樹為雌雄異株植物,分為雌株與雄株。雌株花序為穗狀的葇荑花序,授粉後上面著生若干蒴果,種子包被著白色絮狀的絨毛,隨著雌花序發育成熟,逐漸裂開,那些白色絮狀的絨毛便攜帶著種子漫天隨風飛散,這種現象就是通常所說的「楊柳飛絮」,為楊柳樹雌株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階段性自然現象。

「楊柳飛絮」是楊柳樹的種子通過風力傳播的一種自然繁衍的正常生理現象。每年4至6月份,伴隨著升溫、降水少的天氣,進入成熟期的楊柳樹開始繁殖,他們的雌花序發育出果實,果實成熟後開裂,種子藉助其附生茸毛隨風遷飛傳播。

根據《植物物候圖譜》統計,對於楊絮來說,只有日平均氣溫>0℃,才是對白毛楊的生長發育有用的溫度,將這些超過0℃的數值累加起來,當總和達到480℃,而且日平均氣溫達到14℃的時候,白毛楊的果實就開始成熟炸裂了,再加上晴天楊絮就開始飄飛。單棵柳楊樹從開花到飛絮飄完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但多棵楊柳樹開花飛絮時間參差不齊。因此一次集體飛絮時間可能達到半月左右。楊柳樹生長快,而且樹齡越大飛絮越多。

根據北京及石家莊的經驗,當春天白天最高氣溫連續三天超過25℃,是最有利於種子成熟的溫度。而且,晴朗天氣時,一般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是飛絮的高發時段。因為隨著太陽輻射的增強,氣溫的升高,氣流擾動增強,飛絮就會增多。反之陰雨天飛絮相應也少。

由於以上的原因楊柳飛絮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

楊柳樹對生態發展具有重大貢獻,不能簡單一砍了之

據了解,我市城區現有的楊柳樹主要集中種植於上世紀,楊樹和柳樹作為鄉土樹種、易於繁殖成活且生長速度快、養護成本較低等先天優勢,成為綠化特別是鄉鎮綠化的主力樹種。而隨著這些楊柳樹逐漸成熟,開始出現飛絮現象。同時隨著城市範圍的擴大,包含進來的楊柳樹也大量增加了。

楊柳樹雌株雖然產生飛絮,但楊柳樹作為青島的鄉土樹種,在生態作用上有很多優點,不能因為飛絮就否認它們的生態貢獻。楊樹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陰效果,而柳樹不但樹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葉晚,春季發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同時楊柳樹還具有釋氧固碳,降溫增溼、減菌殺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質等顯著的生態功能。研究表明,一株胸徑20釐米的楊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釋放氧氣125公斤,滯塵16公斤。一株胸徑20釐米的柳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釋放氧氣204公斤,滯塵36公斤。可以說,楊柳樹是增加城市綠量、改善生態環境的大功臣。

持續加大治理力度,減少飛絮影響

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我市治理飛絮堅持「生態優先、兼顧保護」的原則,進行「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多措並舉,綜合治理」。科學認識楊柳樹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在鞏固現有綠化成果前提下,逐步減少楊柳樹,減少飛絮對城市的不良影響。

我市採用了多種措施來減少楊柳絮的影響,如根據楊樹的花芽分化時間和植物激素變化來調控楊樹開花,採用樹幹注射生物製劑(抑制劑或疏除劑)來抑制花芽分化或促使花果脫落,從而達到抑制飛絮的效果。每年在開花飛絮前,對楊柳樹進行一次回縮修剪,減少枝條量,同時壓低植株高度,減少飛絮的下落高度和數量,減輕飛絮狀況。再者,楊樹花芽在前一年的夏秋6-10月份分化,目前已存在於小枝的芽內。利用這個特性,在開花結實前將1-2年生枝剪除即可全面消除「飛絮」。在楊柳樹開花季節進行噴水。一是向樹體噴水,讓花絮提前脫落。二是通過噴水保持空氣和地面溼潤,利於花絮落地,防止毛絮再次飄飛。及時掃除停留在地面的飛絮,最大限度地減少飛絮飄飛。在重點路段加強監管,並專門配備快速保潔車以便應急清掃。

同時通過逐步改造現有種植楊柳樹綠地的樹種結構,逐年更新替代衰老楊柳樹、病殘楊柳樹。通過「控制總量,減少存量,禁止增量」,減少楊柳樹存量,減少飛絮總量。

飛絮季節,幾招注意事項助您減少煩惱

如必須外出,戴上口罩防止柳絮吸入口鼻;進入室內環境前,撣掉身上附著柳絮;

注意室內清潔,多用抹布、吸塵器清理家中柳絮附著;

飲食清淡、多吃綠色蔬菜,少吃辛辣食物,易過敏人群也可適當補充西紅柿、柑橘等含維生素比較多的蔬果;

一旦出現過敏不適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現在時節還會有陽光、花粉、風及其他碎屑引起過敏。治療及服用藥物需要專業醫生指導)。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傅春曉

相關焦點

  • 楊柳飛絮背了多年的「鍋」,原來過敏原是它
    「若改種其他樹種,可能會使北京整個生態系統削弱,因此不能替換掉楊柳樹。我們在享受它們遮陽擋沙『服務』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們對於生態的突出貢獻。」張志翔強調。  花粉才是過敏原  看似普通如棉花的飛絮,其實是生命的偉大傳播者。
  • 漫天惱人飛絮啥時才能絕跡 苗木專家:需十年左右
    打「節育針」、更換樹種,泉城已治理「惱人的飛絮」數年,何時才能讓飛絮的楊柳絕育?苗木專家說,大概需要十年;綠化人員說,柳樹是濟南的市樹,婀娜多姿,美化了泉城,請多些耐心,多些包容。飛絮迷人眼蒙面方出門「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有很多柳絮,出門必須戴眼鏡和口罩。」6日一早,起床上班的高先生發現,馬路上飄浮著的飛絮少了很多。
  • 南京54條道路發布法桐「飄絮預報」
    本報通訊員 胡罡攝  本報訊 (記者  馬金)「中山東路、珠江路——重度,寧海路、草場門大街——中度……」昨天,市綠化園林局和江蘇省氣象服務中心共同開通法桐飄絮預報系統。即日起至6月底,每天分早、中、晚三個時段,發布全市54條道路的法桐飄絮程度,為市民選擇出行路線、採取防範措施提供參考。
  • 「海上記憶」梧桐飄絮時,聊聊武康路「倫敦梧桐」
    幾年後法租界也開始在外灘碼頭種植,後來擴展到今天的徐家匯路、建國西路和天平路一帶,樹種以懸鈴木為主。當時的市政管理機構的相關檔案記載,1887年從法國購回250株懸鈴木苗和50株桉樹苗,次年2月試種,結果懸鈴木的生長遠比桉樹好。此後多次從法國成批購買懸鈴木樹苗,到1939年法租界有行道樹1.29萬棵。
  • 央視主持人楊柳妻子哈輝曝光 有過5次以上婚史的明星[組圖]
    ,周濤則被稱與董卿搶央視一姐而撕破臉,現在輪到了央視的主持人楊柳。第四任妻子:陳娜2002年楊柳和陳娜結婚,舉辦盛大的結婚典禮,婚禮現場的鮮花是由崇文門花店當天從昆明空運過來的,鮮花拱門、心型的鮮花舞臺、花車、捧花都是工人連夜加班完成的。婚車是朋友特地從鄭州開來的加長卡迪拉克,婚宴用的紅酒是由香格裡拉藏秘提供的。正當大家都以為楊柳幸福的享受自己的第四次婚姻生活時,網上去爆出了楊柳陳娜離婚的起訴狀。
  • 揭秘:古人打井時,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
    揭秘:古人打井時,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我們中華民族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但也產生了一些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理解的風俗和習慣,但習俗可能就是一些封建迷信,但也有一些事情確實有它的用處,這次小編給大家講講在古時候打井時候的一些風俗禁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古代人打水井的時候,為什麼非得放兩隻烏龜到水井下面呢?而這樣的做法並不是迷信,反而還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揭秘為何用炊之源陶瓷鍋煲湯會更美味
    揭秘為何用炊之源陶瓷鍋煲湯會更美味 來源:壹點網 • 2020-12-04 10:23:55 最近中國人對格外的重視,上到80歲的耄耋老人,下至20多歲的小白領
  • 「板慄之鄉」砍板慄
    新華社瀋陽5月23日電 題:「板慄之鄉」砍板慄 新華社記者 王振宏、於力、洪可潤 長得好好的67畝板慄樹,毫不猶豫全部砍掉,換種上了只有30釐米高的紅松苗。陳希金在12年前的這一舉動,被全村的人都認為是「瘋」了。可12年後的今天,看著蒼翠挺拔的紅松林和出產的光亮飽滿的松子,加上一年6萬多元的收入,鄉親們不得不佩服老陳算明白了67畝山林帳。 而在陳希金的心裡,算的不僅僅是經濟帳,更是一筆生態帳,長遠帳。 遼寧寬甸滿族自治縣石柱子村山多地少,種板慄有40多年光景,是遠近聞名的「板慄之鄉」,全村最多的時候種植了13000畝板慄。
  •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能亂編?《林黛玉倒拔垂楊柳》引爭議
    不是因為葬花,而是因為下面這張《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圖。在這幅作品中,林黛玉身著單薄的衣衫,暴露於冬天的室外,雙手環抱著一棵粗大的樹幹,顯然是她剛從地裡拔出來的,如此矛盾的一幕相當吸引眼球。很快,這張《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圖片就和此前的《武松滑鏟》一樣被網友們瘋傳,出現在朋友圈和各大聊天群中。
  • 傳統園林植物柳樹賞析:楊柳依依,報春來——報春雅樹,楊柳!
    為什麼在《水滸傳》中,倒拔的垂楊柳只有一棵柳樹?事實上,楊柳並不是楊樹和柳樹的並稱,柳樹被稱為楊柳,坊間關於楊柳之名的來源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隋煬帝於大業元年下令開挖濟渠和邗溝,並令人在岸邊廣植柳樹。種完柳樹後,隋煬帝為柳樹賜姓「楊」,而柳樹便被人們稱為楊柳。關於隋煬帝開通濟渠和邗溝,並在堤上種植柳樹的事情,史書確有記載,而為柳樹賜姓,其實為古代民間小說家所杜撰。
  • 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是什麼梗?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梗的起因介紹
    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是什麼梗?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梗的起因介紹時間:2020-11-18 23: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是什麼梗?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梗的起因介紹 為什麼大家都在說林黛玉倒拔垂楊柳,這是什麼梗呢,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為你帶來了詳細的介紹和說明,別再別人說半天你還不知道什麼意思了。 一、出處     原標題;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是什麼梗?
  • 慈禧為何親手砍了同胞妹妹墓上的銀杏樹並用石灰水灌之?
    而到了同治這一代,出了點狀況,同治皇帝十七歲時舉行了大婚典禮,到他十九歲時因患天花而死。同治「崩駕」後,應由「浦」字輩的下一代來繼承皇位,但是,同治沒有親生的兒子,按照大清二百餘年來「以子傳子」的祖宗家法,應該過繼一位「浦」字輩的下一代作為同治的兒子,然後來繼承皇位,如此變通,同治的這一支才算有了延續。
  • 蒼茫《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遠遠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到了白雲中間,「玉門關」就孤獨地聳立在黃河源頭的萬仞高山之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啊!
  • 南極血瀑布之謎,不是大地被砍一刀,竟是神秘礦物質和人類開玩笑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都存在著不少有趣的奇特景象。寒冰封鎖的南極地區,有一條令人談之色變的「血瀑布」,據說它猶如南極大陸上的傷口一般,至今還汩汩地流淌著鮮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南極在世界大洲中的總面積居世界第五位,共有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與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
  • 封面論文:鳥類為何這麼聰明,揭秘它們大腦的特殊之處
    封面論文:鳥類為何這麼聰明,揭秘它們大腦的特殊之處 2020-09-29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張三砍的2棵樹和王二砍10棵樹
    張三每天對著樹林裡的一棵一棵的樹進行不同的拆解和分析,分析這棵樹是怎麼長成的,它是來自哪裡的水源,陽光,風向,受過什麼營養。分析了半天,他開始決定要感覺這些力度,朝向然後決定採取哪種模式進行如何砍下去。在砍樹之前,他有一個裝飾華麗的刀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