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總結出了4條受益終身的人生哲理

2021-01-12 小星星的情感觀

王小波雖一生短暫,但他的作品卻十分值得品讀。因為他活得很真實,也比絕大多數人活得清醒,通透。

有人說他得作品不入流,也有人說他的作品就像是樹洞,還有人說他的作品彌補了自己缺失的性教育,但無論如何,王小波都沒有那麼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

他寫小說,僅僅是因為喜歡可以維持生活,我們很難形容王小波這個人的偉大住處,看過他的書的人都會懂得,王小波對於每一個人讀他書的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

最近看了他寫的《沉默的大多數》,他筆下的社會很真實,又或者說他十分敢寫,對社會現象的種種批判與當今社會也有著契合的點,而他的種種思考,放在今天仍然適用。

01沉默,是一種智慧

王小波說:「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你還想學的更多,那就繼續一聲不吭。」

開口說話是我們每個人的天性,但是沉默不語卻是一種智慧。就像海明威說的:「我們花兩年學會說話,卻花了六十年來閉嘴。」

有些事,不用多說,懂你的人自然就懂,無需太多解釋,不懂你的人,說再多也沒用。

人活在世,沉默並不代表著弱懦,而是一種知我的境界。

沉默的人,何嘗不是一種內心通透的表現;人品端正的人,大多也是沉默寡言的人,他們會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心裡有著自己的一桿秤,從不做丟失道德底線的事情。

沉默的人,不喜歡跟別人斤斤計較;不會為了繁瑣的事情煩惱,更不會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做人做事坦蕩,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只管走自己的路,這是沉默的人的智慧。

很多話多說無益,別人信你就是會信你,不信你又能怎樣呢?也無需在背後說人閒話,這不道德。

沉默是做好我自己,心裡清楚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遇到事情不驕躁,耐心面對就夠了。

一個人的沉默,並不是因為他懦弱,而是沉默的內心,才是最豁達的內心。

做一個沉默的人,是一個人的智慧,也是一種境界;當你學會了,未來自然也就明亮了。

02女孩子,要學會獨立

王小波說:「一個女孩子來到人世間,應該像男孩一樣,有權追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得到的正是她想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假如我是她的父親,我也別無所求了。」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有一個熱門的問題,叫:「哪些時候讓你感覺到了社會對女性的歧視?」

女孩子們紛紛談起了自己性別受到的歧視,都是一肚子苦水。有的人說自己三十歲還沒戀愛,沒有結婚的時候,身邊的人就會用十分異樣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還有女孩子因為懷孕,錯失了工作機會,晉升機會等等。

活在現代的女性真的要和很多不公平的現象作鬥爭,比如公司不招適婚女員工;每次遇到路上出車禍都是女司機的責任;因為害怕女人要生孩子,所以公司會自動把優秀的女員工忽視。

可是,女人還是要學會獨立,為什麼?

胡適曾在北大演講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女性們在向外界尋求自由,但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我們自己的事,追求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

很多讀者在我的後臺留言說我是絕對倡導女性獨立的人,這是沒錯的。因為我們現代社會都說自己是獨立女性,但其實遠遠不夠。

真正的獨立,是需要具備負擔自己生活的能力,獨立開闊的價值觀,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不依附,不盲從。所謂獨立女性,並不僅僅是單身主義,它應該被定義為一種強大的,溫柔的力量。因為哪怕你已經結婚生子,依然可以做自己的女王。

努力讓自己獨立堅強,遇上對的人的時候才有底氣告訴他,是因為我足夠好,而你來到我身邊,只是錦上添花。

獨立是女性成長的底氣,你有機會遇上一個讓自己滿心歡喜的人,這是你的幸運。但最終能夠跟這個人在一起,憑的是自己的優秀,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告訴別人:「我配得上最好的。」

所以,對於女人來說,無論你過的是怎樣的人生,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追求,在工作和生活上保持著獨立完整的自我,才能活出一份獨屬於自己的精彩。

03做人,不要假裝自己很努力

王小波說:「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對名人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並在那上面做出成就,而不是僅僅對名人感興趣。」

曾有個讀者問我,最近我很迷茫,已經是一條鹹魚的他該如何翻身?

他說自己在高考的時候成績不理想,分數線距離本科線差了一點,最後硬著頭皮讀了專科。他很不甘心,即使在專科也發誓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能靠一門技術養活自己。

剛進大一的時候,他每節課都認真聽,認真做筆記,後來室友就嘲笑他說,你那麼努力早幹嘛去了,都來讀專科了,何必為難自己?

慢慢地,他也隨波逐流,不想努力了,開始上課玩手機,是在有點負罪感的他就在上課的時候隨手拍幾張PPT,下課也不會再看了。

他有點自責,後來又給自己定下了目標,要把英語四級過了。

但是他陷入了一種循環,沒過多久又開始上課玩手機,下課打遊戲,和同學出去玩。臨近考試的時候又開始悔恨,於是就在這樣無限循環的情況下,他的學習生涯過了一半,他始終覺得自己渾渾噩噩,好像努力了,又好像在混日子,也不知道畢業該幹什麼了。

其實我們現代很多人都會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每次打開書就犯困,手機就變得很好玩;每次都給自己定計劃,還覺得自己一定會完成;每次到了新的一年就告訴自己不能跟往年一樣,但依然周而復始。

一個假裝努力的人,其實就是一種錯放的資源。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又不想整天渾渾噩噩的,於是通過偽裝來麻痺自己。

失敗的時候甩鍋說:「我已經那麼努力了,但是沒能成功,這不能怪我。」

與其說盡力,不如說是自己騙自己。真正努力的人,一直都是在默默耕耘,為了自己的目標拼盡全力,最後勇登高峰。

我們很多人總是習慣性地想要把自己證明給全世界,告訴所有人我的夢想是多麼的宏大,可是等到真正需要付出的時候,卻只是行動上的矮子。

你不知道的是,在你張牙舞爪地告訴全世界說,你要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早已經有人在不動聲色地默默行動了。

真正優秀的人,只會把優秀當成一種習慣。優秀的人努力起來,往往都是不動聲色地,但卻能一鳴驚人的。這個世界的規則並不是你把自己的努力展現給別人看,不成功也沒人怪你,這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真正厲害的人,是你要悄悄的努力,然後驚豔所有人。

04人生要活得有趣

王小波說:「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活得有趣,才是生命的正能量,在有趣的事情上面浪費多一點時光,不要讓忙忙碌碌淹沒了生命當中的美好,畢竟人活一輩子,不過就是圖個開心。

仔細想想,我們努力掙錢,不就為了能夠開開心心的花錢嗎?努力生活,不就是為了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嗎?

生活不容易,但對於有趣的人來說,生活就是看到牆外的新世界;對於無趣的人來說,生活是在為自己的心築起了一道圍城。

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就像王小波,他曾在16歲那年去雲南插隊,那時候的王小波已經長到了一米八四,一個那麼高個子的男孩在田裡插秧,一天下來腰都要累斷了。

王小波卻說:「後腰像是給豬八戒築了兩耙。」一件很苦的事情,在他嘴裡瞬間變得有趣起來了。

有一段時間,王小波每天都要用獨輪車推幾百斤的豬糞上山,他以為這點累不算什麼,沒想到才幹了三天,就累得不行了。但儘管如此,他還是調侃著說:「還好那些豬沒有思想,不然它們看到人們不遺餘力地要把它們的糞便堆上山,肯定要笑死。」

這麼一看,本來是一件苦哈哈的差事,到王小波這裡反而變得趣味盎然了。

他曾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寫道: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一個有趣的人,面對糟糕的環境,也絕不會一味抱怨,苟且地活著。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將悲苦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再難的生活,也能讓自己笑出聲來。

王小波式的幽默有著他自己的人生味道,但煩悶的生活裡,我們始終可以讓自己變成一個有趣的人。

一輩子很短,不要讓悲傷、哀嘆等負面情緒佔據了自己的人生,去尋找生活的樂趣,做一個有趣的人,過有趣的人生,才算不枉此生。

我喜歡王小波式的幽默,那種幽默並不僅僅是搞笑,而是在搞笑的背後讓你感受到一個社會現象,然後告訴你應該如何面對那種困境。這種感覺就好像脫口秀演員在講脫口秀,但他們不是純粹的搞笑,而是告訴你一樣東西的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王小波的書就有著這樣的魔力,你看他的書感覺他在認真的搞笑,但是那個背後又讓你受到了啟發。如果你不喜歡單純講文學,說故事的小說,那麼可以看看王小波的書,那種王式黑色幽默真的十分引人深省。

本文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沉默的大多數》:不知全貌,不予置評,明辨是非,真誠善良
    文/一亭攖寧01《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的一本雜文集裡的一篇,文集也以它為名。在書中,他多次提到蕭伯納的劇作《巴巴拉少校》,劇中,安德謝夫先生見到了平時很少見到的兒子斯泰芬。老先生要考較一下兒子,就問他能幹點什麼。
  • 女人生存法則:六條讓你終身受益!
    如何才能讓自己做智慧女人享受幸福人生,嘔心瀝血總結了女性六大生存法則讓你受用終身:法則一:女人一定要過有「薪」的生活。不然老公掙的錢再多,再有能力,再有本事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掙錢能力,不管離開誰,我都能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生存,讓你才能找回來尊嚴,讓自己經濟獨立!
  • 發現快要高考的兒子,在悄悄看王小波寫的「小黃書」,我該管嗎?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在中國文壇,有很多作家作品,都以描寫情事大膽直白而被人「詬病」。比如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更是其中的出位者。遙想當年《黃金時代》在完成之後,就因為描寫「露骨」,被出版社直接改名《王二風流史》,被人當成「小黃書」看了二十多年。
  • 王小波:為了避免被家豬同化,情緣長出獠牙,變成野豬
    這隻特立獨行的豬兄,每天早上10點(比正常下班時間早一個半個小時)就會跳上樓房學汽笛叫,地裡的工人一聽,就回來了,其實工人能聽出聲音不一樣,但是工人們硬說聽不出來。領導知道此事,氣急敗壞,要對這頭豬採取轉正手段,讓人帶著繩索和殺豬刀去抓他。
  • 王小波最辛辣的一句話:被誤解20年的「風月小說」,扎心而又真實
    但時至今日,我們不難看出王小波的作品對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王小波總是喜歡用詼諧幽默的文字,講述與「人性」有關的荒謬故事。透過故事,他描寫出了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大家可能不知道,王小波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自己更是一個「海歸」高材生,同時他也是國內最早的一批資深程式設計師之一,當年雷軍和周鴻禕都曾經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團隊創業。但王小波卻秉承著「不自由,毋寧死」的人生追求,他曾經說過:「作家就意味著隨時餓死的可能」,你說他「賤不賤」?
  • 20條人生哲理名言警句
    2.人生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最初舞步的人卻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場。3.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4.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認為真理在握,決定人的價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萊辛5.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
  • 《沉默的大多數》:一位歷經變革的思考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揉揉人人,ID:rourou-renr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實話實說,王小波,這位傳奇作者,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名聲大振,我是抱著失望的態度來看書的。開始確實是有點失望的,作者對於那場歷史大變革,給出了立場堅定的厭惡,我知道它是對的,但我看得有點煩。
  • 大多數人很窮的原因,被富蘭克林的語錄道破,富有哲理,警醒世人
    這樣的人,很多人都想佔他便宜,跟他借錢,借完錢後,都不還,也不來往。可見越是好人,越是見長了一些人的惡習。還有一些人貧窮的原因,是創業失敗了,婚姻失敗了,被人騙了,被親戚騙了,被朋友騙了,把錢全部投資了,最後都賠了,一無所有,還負債纍纍。
  • 曾經我從不看小說,如今1個月就看了4本,才懂小說對人生的意義
    而這之後,我便開始了瘋狂的「小說之旅」,當然我看的可不是什麼網絡小說或者青春故事,而是充滿文學意義和生存哲理的,如王小波《黃金時代》三部曲、村上春樹《1Q84》、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海明威《老人與海》等等。
  • 王小波死不瞑目:他把《黃金時代》當寵兒,卻偏有人當「黃書」看
    如果王小波活到現在,恐怕已經68歲了。如今名滿天下的他,將自己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5歲。在那個殘酷的夜晚,急促而劇烈的心臟病奪取了他的生命,一個偉大的靈魂就此隕落。根據李銀河回憶,王小波是帶著巨大的痛苦和不甘離開了人世。1997年4月10日11點半鐘,樓下的鄰居聽到王小波的陋室中爆發出一聲悽厲的呼喊。或許誰也不知道,一位45歲的壯年大漢正經歷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劇痛。
  • 讓人受益終身的十本書!
    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其中有羅生門一篇。芥川龍之介曾遊歷中國各地,是一位帶有懷疑主義色彩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滲透著他的懷疑主義態度。擅長創作短篇,常以中國、日本傳說故事為原型,不拘於時代,借古諷今,針砭時弊。
  • 一道經典數學題,折射出的人生哲理,網友:人性就是這樣丟掉的!
    今天,朋友講給我,我並沒有急於打斷朋友,作為忠實的聽眾,默默地聽著,時隔多年,時光飛逝,今天又有別樣的理解,它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一道題,原來,一道題竟然蘊藏著這麼多的人生哲理亦或者是品到什麼樣的人生哲理呢?題目是這樣的,甲、乙、丙三人,相約去住酒店,住了三人間,當天的價格是三人間30元,於是,甲、乙、丙三人分別支付十元。
  • 精選了王小波的34個名句,一起走進這位世紀奇才的內心!
    王小波的粉絲很多,生前就有,死後粉絲更是迅速倍增,人們似乎都是衝著他的名氣或者與李銀河的關係才去看他的書,了解他這個人的,其實這樣真的是太三俗了。王小波的思想很深,很廣博,他的作品讀起來不僅有趣、黑色諷刺那麼簡單,其背後往往蘊含著很深的哲學主題,反映著王小波對人生、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和感悟。今天精選了王小波的34個名句,一起來走進這位世紀奇才的內心。
  • 對人生有感悟有意義的句子,句句經典有哲理,看完受益一生!
    既然是歲月,就免不了炎涼榮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愛恨情仇;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人生的長度,長不過春夏秋冬;人生的廣度,越不過南北西東;人生的無常,無非也就是悲歡離合。4.人生有很多事猶如天氣,慢慢熱或漸漸冷,我們需要回味,回味是一種境界,人一旦學會回味,就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了,進而更加理解生活、享受生活,人生的意義才會更加豐富多彩。有些煩惱,丟掉了,才有雲淡風輕的機會。換個角度看生活看世界,你就不會為各種不如意而頹唐。5.
  • 寫了29年「小黃書」的王小波,撞牆身亡後,為何葬禮無一同行弔唁?
    2010年前後,根據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年度記錄,做出了「讀者的讀者名單」,結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鏡,該名單的頂部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榜眼」竟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及其作品,對於當代中國人的意義很大。
  • 24條深入人心的哲理句子,句句簡短走心,看一眼就念念不忘!
    24條深入人心的哲理句子,句句簡短走心,看一眼就念念不忘!1:不管人還是命運,誰想要你難堪,你就要還他笑臉,要不然他們就得逞了。2:入冬了,打開衣櫃一看,我該逛街了,打開錢包一看,我還年輕,不冷;努力的意義是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是為了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機會,是為了以後可以不向討厭的人低頭或者說不變成和自己所厭惡的人一個樣子3:嘴上說「我愛你」,卻沒有實際行動的人,就像一個從不澆花的人說自己愛花。愛是動詞,行動才是愛最好的說明。
  • 小詩大道理——十首哲理詩,讀懂了將受益終生!
    而哲理詩深沉渾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雖短小,內容卻深沉渾厚。 千百年來,古人留傳了許許多多的哲理,這些哲理被詩人寫入詩中流傳下來,至今讀來,依然發人深省、讓人受教。 下面一起欣賞十首哲理詩,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哲理,讀懂了將一生受益!
  • 從生命起源到人生哲理
    從生命起源到人生哲理——「國智小專家」訓練營(唐山)培養孩子思考能力作者 錢馨瑤近日,以「我心目中生命力最頑強的植物」為主題的「國智小專家」訓練營(唐山)第一期在唐山市南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植物風情館舉行。
  • 王小波的一本「黃書」說出了魯豫的心聲,高曉松:神一樣的存在
    在王小波的所有作品中,不得不提就是他的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也是因此,王小波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鋪天蓋地的性愛描寫是《黃金時代》最獨特的地方之一,因為這些恣意大膽的文字,當年在中國臺灣發表獲獎的時候,《黃金時代》被改為《王二風流史》,還是被當做「黃書」。
  • 讓你大徹大悟的句子:句句人生哲理,讀懂終生受益!
    人生三大遺憾:不會選擇、不堅持選擇、不斷地選擇。 3.人們總說你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直到失去之後。真相是,你一直知道你有什麼,只是你從沒想過你會失去它們。 4.現在對生活的要求很簡單,希望父母好好的,身邊來來去去的朋友最好能不要變,保持聯繫,有時間就出來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