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最辛辣的一句話:被誤解20年的「風月小說」,扎心而又真實

2020-12-06 曉宇談育兒

「世上怎麼會有這麼醜的人?」

這是李銀河對丈夫王小波的第一印象。王小波的確其貌不揚,他的一生也如他的長相一樣,不盡如人意。

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王小波去世後,他的作品突然爆紅,他本人更是被文學界「封神」。如今,王小波的名號已經到了文壇無人不知的地步。

幾年前,北大圖書館曾經做過一個「讀者借閱書籍次數排行榜」,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名列前茅的作品並不是什麼世界名著,排在榜首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而排在第二的就是王小波的作品。

雖然他的作品曾經飽受爭議,尤其是那本《黃金時代》,由於其中對「」的描寫太過於詳細,它甚至一度被誤解為是「風月小說」,並且長達20年。

但時至今日,我們不難看出王小波的作品對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王小波總是喜歡用詼諧幽默的文字,講述與「人性」有關的荒謬故事。透過故事,他描寫出了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

王小波最辛辣的一句話:被誤解20年的「黃色小說」,扎心而又真實

「每個人的賤都是天生的,永遠不可改變。你越想掩飾自己的賤,就會更賤。唯一的逃脫辦法就是承認自己的賤並設法喜歡這一點。」

這是王小波說過的最辛辣的一句話,人能有多「賤」?王小波在這句話中解釋得明明白白,即使我們不願意承認,但他說的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王小波看來,人都是很「賤」的,包括他自己。很多人都認為,王小波生前的落魄,完全是他自找的,為什麼這麼說?

大家可能不知道,王小波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自己更是一個「海歸」高材生,同時他也是國內最早的一批資深程式設計師之一,當年雷軍和周鴻禕都曾經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團隊創業。

但王小波卻秉承著「不自由,毋寧死」的人生追求,他曾經說過:「作家就意味著隨時餓死的可能」,你說他「賤不賤」?但話說回來,這種「賤」是值得的,至少,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王小波在文學創作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富有想像力的同時,也不缺乏理性精神,尤其是他筆下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

整個三部曲系列展現出了王小波最過人之處,書中隨心所欲地穿梭古往今來的對話體敘述,並變換多種視角。在書中,我們總是能看到普通人的瑣碎故事,這些故事背後,無一不包含著他對生活和生命最獨到的見解。

對於普通人而言,王小波在他人所謂的「風月小說」中向我們傳遞的人生哲理,扎心而又真實。

在我看來,一個王小波,一個路遙,他們永遠是我心目中永遠無法忘記的作家。在閱讀「時代三部曲」時,王小波在書中的描寫經常會讓我發笑,但笑過之後,又會讓我陷入思考之中,每當我感到迷茫時,王小波的文字總是能給我力量。

當今國內文學界如何評價王小波?

大家熟悉的作家王朔,曾經幾乎把文壇作家罵了一個遍,但是當有人問他王小波如何時,他卻斬釘截鐵地說:「如果他還活著,他絕對比我更牛,我不如他。」

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的作家馮唐更是一口氣看完了「時代三部曲」,並且評價道:「當時,我有發現的快樂,仿佛阿基米德在澡堂子裡發現了浮力定律。」

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也在《黃金時代》的序言中寫道:

「在中國的文壇上,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文字,讓人尷尬無比的文字,讓人心境變得猥瑣齷齪的文字,而小波的文字像一股清風,為能為人帶來歡樂帶來純粹,帶來哲思。」

而我們熟悉的高曉松,更是直接把王小波稱作是「」:「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人生的每一個節點,都有精疲力盡的時候

當你經歷人生的困境,快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時,不妨看一看這套「時代三部曲」來給自己「供氧」,在書中感受一下恆久不變的人性魅力。

這套以《黃金時代》為首的精裝版「時代三部曲」,原價143,現在只需要88,一頓夜宵錢,你就可以在小波的作品中,找尋人性的魅力,感受書中那個讓人慾罷不能的「時代」。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20年的「黃色小說」是春藥,作者離奇去世後又聲名鵲起
    「黃色小說」艱難的出版之路1982年畢業後,王小波留校任教,不過教師生活似乎並不是他想像的那樣。他便繼續自己的創作之路,以打發空餘時間,而《黃金時代》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撰寫的。1984年,王小波自費跟隨妻子遠赴美國求學。求學的4年時間,王小波感慨萬千,寫出了《紅拂夜奔》《黃金時代》等重要作品的架構及初稿。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 清華文青要搞搖滾,王小波一句話讓其迷途知返,背靠騰訊賺錢發財
    而這三人中的那個長髮披肩的少年就是王小波的外甥——姚勇。這位少年與他最喜歡的舅舅不同,高顏值,好嗓音,但是卻又與他舅舅相同,都是才華橫溢,理科出身。清華文青要搞搖滾,王小波一句話讓其迷途知返,背靠騰訊賺錢發財。
  • 王小波之後,她愛上變性人23年:真正的愛情,無關年齡與性別
    但李銀河一直看好王小波,覺得他有文學才分,全力支持他。如同李銀河在《我的編年史》中寫道的:「我早就看出,我的這個『灰姑娘』天生麗質,他有一顆無比敏感、無比美麗的心,而且,還是一個文學天才。」結婚後,李銀河和王小波曾一起去美國匹茲堡大學深造。那段日子,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王小波在家讀書寫作,完成自己的文學夢想;而李銀河全身心投入到社會學研究、性研究中,樂此不疲。
  • 王小波死不瞑目:他把《黃金時代》當寵兒,卻偏有人當「黃書」看
    如果王小波活到現在,恐怕已經68歲了。如今名滿天下的他,將自己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5歲。在那個殘酷的夜晚,急促而劇烈的心臟病奪取了他的生命,一個偉大的靈魂就此隕落。根據李銀河回憶,王小波是帶著巨大的痛苦和不甘離開了人世。1997年4月10日11點半鐘,樓下的鄰居聽到王小波的陋室中爆發出一聲悽厲的呼喊。或許誰也不知道,一位45歲的壯年大漢正經歷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劇痛。
  • 發現快要高考的兒子,在悄悄看王小波寫的「小黃書」,我該管嗎?
    在1992年,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獲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時至今日,《黃金時代》中的很多名句,讀來仍感覺蘊含哲理,句句扎心:那年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人生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 王小波:為了避免被家豬同化,情緣長出獠牙,變成野豬
    ——馮唐很多人知道王小波,是因為他的《黃金時代》,更有人說王小波生前寂寂無名,死後大放異彩,這其實是對王小波的一種誤解。王小波生前就有名,不過不是在文壇,是在雜文界,更有人說他是「當代魯迅」,他是理工科出身的,言語犀利,邏輯縝密。
  • 《愛你就像愛生命》王小波夫婦的傳世情書,你的愛情也如此炙熱嗎
    她在給王小波的信中問道:「你能永遠滿足我的『要』嗎……而且我還很愛妒忌,我甚至妒忌你小說裡的女主角和那個被迷戀過的小女孩。」那是相愛的模樣。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出生北京,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
  • 《百年孤獨》最辛辣10句,句句震撼人心,莫言: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從1967年出版以來,已經被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關於《百年孤獨》的彩虹屁可以說是數之不盡、歷久彌新,從1967年出版至今就沒有停止過:《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讚,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蔡崇達的《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話,是成年人世界中的指路明燈
    《皮囊》是一部有著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書中在字裡行間都是比較沉默的,代表著一代理想膨脹卻又深感現實骨感而無處安身的青年人對自己命運的深切思考。《皮囊》這本書是蔡崇達第一部文學作品,他對於自己作品的評價就是:「書中沒有一句廢話」。
  • 一個又懶又醜的工人,一句話讓女神淪陷,高曉松稱他神一樣的存在
    你迄今為止讀到過最浪漫的一句話是什麼?我讀到過的最浪漫的一句話,是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寫給妻子李銀河的那句:「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又懶又醜,邋裡邋遢的王小波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一個普通的家庭。
  • 大江大河2:程開顏一句話徹底惹怒宋運輝,並且導致其離婚!扎心
    大江大河2:程開顏一句話徹底惹怒宋運輝,並且導致其離婚!扎心大江大河2中我覺得程開顏這個人完全就是一個沒有思想的人,並且也是一個非常的不討喜的人,嫁給宋運輝也是他爸為了日後程家打算的!「這一句話,無疑讓宋運輝陷於不仁不義之地。話音剛落,迎來宋運輝一句無奈的話語:」沒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會過得這麼不開心。「這短短的一句話,讓宋運輝徹底的看清了程開顏的真面目,然而最開始的時候閔廠長也說了,廠長的女婿不好當,宋運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程開顏的各種不理解讓宋運輝多次陷入尷尬的境地,並且時不時的翻舊帳,宋運輝就徹底的怒了!
  • 充滿爭議的小說,你不懂的愛情,一種延遲的藝術—《黃金時代》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的文學魅力生前無名、死後出名的「最可憐作家」——王小波,其實他長得很醜,蒜頭鼻,厚嘴唇,但是他的文學素養是不可被否認的。這部小說從開始寫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可以說是王小波投入最多心血的一部著作,但是這本書的出版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手稿送交中國戲劇出版社,受到編劇陳瓊芝的喜愛,但遭到領導拒絕。
  • 王小波的一本「黃書」說出了魯豫的心聲,高曉松:神一樣的存在
    1997年,王小波在寫作的時候突發心臟病,一個人孤獨地去世。雖然他只活到了45歲,短短的一生,但無數的現代人,卻還在讀著他的書,討論這裡面的思想。王小波妻子李銀河曾追憶:「小波真是幸運,斯人已去,卻留下這些文字令我們哭,令我們笑,令我們沉思,令我們反省。他的文學成就還是讓文學史家去評論吧,我看中的只是他給我帶來的當下的快樂。」
  • 看完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總結出了4條受益終身的人生哲理
    王小波雖一生短暫,但他的作品卻十分值得品讀。因為他活得很真實,也比絕大多數人活得清醒,通透。有人說他得作品不入流,也有人說他的作品就像是樹洞,還有人說他的作品彌補了自己缺失的性教育,但無論如何,王小波都沒有那麼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
  • 復聯3英雄死去時說的最後一句話大盤點 幻視的扎心了
    ­  《復聯3》結束了,然而粉絲的心早就隨著最後的那個日出墜到了谷底。電影帶走了我們最愛的英雄們,最終的結局對於我們而言,無疑是一個悲劇,而在英雄們逝去的最後時刻,你時候還記得他們說過的最後一句話?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部怎樣的作品?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從二十多歲一直創作到中年,是以他年輕時在雲南的經歷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裡面對王二和陳清楊大量直白細微的性描寫一度被編輯認為是「小黃書」、「色情文學」而拒絕出版。
  • 王小波去世3個月,心碎的李銀河被大俠救贖,坦言:上天註定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妻子李銀河發表悼文深情地寫道:「我想在小波的墓碑上寫上司湯達的墓志銘(這也是小波喜歡的):生活過,寫作過,愛過。也許再加上一行:騎士,詩人,自由思想家。我最最親愛的小波,再見,我們來世再見。
  • 《百年孤獨》辛辣的一句話: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
    而到了前幾天,我又忍不住從書架的最底層翻出它來,重讀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原來書中講述的精彩又犀利,而最辛辣的一句話,也是戳中了我痛點的一句,就是: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這句話可能不如其他的一些句子有名,但確實出自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中,原句說的是:「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著什麼,沒有什麼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把你擋了一下,你最親密的人會影響你的生死觀。」看到這句話,我真的忍不住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