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爭議的小說,你不懂的愛情,一種延遲的藝術—《黃金時代》

2020-12-05 娟娟小廚娘

在上世紀90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文學作家,但是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這些文學作家的作品因為不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以至於一度成為「禁書」。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的文學魅力

生前無名、死後出名的「最可憐作家」——王小波,其實他長得很醜,蒜頭鼻,厚嘴唇,但是他的文學素養是不可被否認的。

在當時那個時代,網際網路還不發達,想要出版一部作品就只能通過出版社來印刷,但是在當時即使有許多著名的文學大師和大咖代言人,也無法逃脫被對方拒絕退稿的命運。尤其是王小波那描述"性"的作品,在當時可以說是基本沒有出版的。

這部小說從開始寫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可以說是王小波投入最多心血的一部著作,但是這本書的出版可謂是一波三折。

先是手稿送交中國戲劇出版社,受到編劇陳瓊芝的喜愛,但遭到領導拒絕。後來,他山西的好朋友丁冬送給了《黃河》總編輯周山湖,並親自寫信給王小波,高度讚揚《黃金時代》。後來又因為時間節點較為敏感,手稿被轉移到北嶽文藝出版社、《十月》雜誌等出版社。

但是不幸的是,雖然這部作品受到了每個編輯的喜愛,但是他們卻不敢出版,回復都是:這本書很棒,但不敢推。

後來還是因為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女士冒著被辭退的風險的秘密出版了這部小說,後來趙潔平女士在之後受到了嚴厲懲處,之後生了一場大病。在同年,王小波也因病去世。

但是《黃金時代》一經問世,它一出世就被讀者搶著買,一度脫銷

一種充滿藝術的愛情

我們倆吵架時,仍然是不著一絲。在月光下披了一身塑料,倒是閃閃發光。我聽了這話不高興,她也發現了。於是她用和解的口氣說:不管怎麼說,它醜得要命,你承不承認。——《黃金時代》節選

王二與陳清揚之間的愛情是隨性而真實的。他們也是兩者之間非常簡單而單純的肉體分享,打開並探索體內未知的地方。

而當兩人第二次他們在小木屋裡"相愛",彼此之間的關係眾所周知時,他們才擺脫了思想包袱,開始放心大膽的幹。

最後,陳清揚和王二之間的關係被人抓住了,兩人被關在一個小房間裡寫檢討。在這種情景下,陳清揚和王二開始更深入地剖析他們的行為、心態和思想。

兩人一次次地寫,又一次次地撕掉,又一次次地修改。在這種沉重的行為下,兩人終於頓悟了:愛不是肉體上昂貴的"互動",而是靈魂層面上昂貴的交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般的身體聯繫不會產生"愛上"的心理反應。 "永不改變的愛"的出現表明兩者是已經從生物學本能產生的吸引,深化為了精神層面的共鳴。

【滑稽語言下顯露的荒誕】

1968年,16歲的王小波在「上山下鄉」的號召中,滿懷憧憬的來到雲南。

本以為能夠在這片江湖中施展抱負的他,卻硬是被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匱乏限制住手腳。

但與不盡人意的處境相伴而來的,還有對生活和人性的細膩思考;這些稱為「寫作養料」的成分,被他全然植入進《黃金時代》中。

凡是與文革狹路相逢的作者,哪怕費盡心思的矯飾,也會在作品中流露出灰暗沉重的時代痕跡;但與那些記憶中的傷痕文學不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毫無沮喪和絕望感,反倒充滿了離經叛道的滑稽感。

在一次演講中,魯豫提到王小波,感慨萬分。

從初中時,魯豫就始終牢記語文老師的一句話:讀書就要讀經典,要讀一些好的文學作品。好的文學作品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並且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描寫了恆久不變的人性。

對於什麼是人性,那時的魯豫自然是不明白的,直到大學時期,讀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魯豫突然意識到,好的文學作品原來就是這樣。

她有點懊悔,沒有早點接觸王小波,如果早一點,或許面對世事可以更加通透,然而魯豫又轉念一想,如果早一點讀的話,未必能夠讀懂,因為《黃金時代》中有著鋪天蓋地的性描寫,她或許會把這本書當做「小黃書」來讀。

所以,大學初遇王小波,一切都剛剛好。

王小波的文字有一種詭異的力量

魯豫打了個比方:如果我的人生是一個建築,文學應該在地下一層。聽起來很不重要,不起眼,但它卻是搭起一切的基礎。

而王小波的文字好像是在我的地下一層裡面扔了一些很奇怪的東西,他們有著無堅不摧的那種破壞力,但是又有著超強的癒合力,喚醒能力。

她甚至直言:王小波的文字很解渴。

我想這就像久渴之人,看到一片綠洲,那不只是解渴了,而是看到重生的光。

男生要看王小波,女生要看餘秋雨

《黃金時代》確實打開了很多男生新世界的大門,這是真的。《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之一。與《銀器時代》和《銅器時代》一起,構成了王小波作品的精髓。

王小波在書中的對「性愛」的描寫不是低俗的,而是高雅的藝術,是對過去世俗的偏見的抵抗。"時代三部曲"代表了王小波對文學的關懷和理解,更是對世俗不滿的精神宣洩,也代表了他渴望達到的藝術水平。

點擊下面連結僅要99元就可購買時代三部曲!

相關焦點

  • 比起《廢都》此處略去XX字,《黃金時代》算是時代的幸運兒
    90年代是個禁書頻出的時代,賈平凹的《廢都》被禁16年,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白鹿原》也曾被當作禁書,莫言的《豐乳肥臀》,還有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為了出版整整花了兩年時間。其中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廢都》和《黃金時代》,這兩本書因為尺度實在太大,讓作者走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賈平凹更是說:「《廢都》讓我從譽滿天下到毀滿天下。」
  • 中國科幻迎來黃金時代
    科幻究竟是一種關於未來的書寫,還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儘管不那麼直接的,關於當下的書寫?  隨著《三體》橫空出世,《流浪地球》成為爆款,一掃之前中國科幻文藝界的晦暗底色,中國科幻是否真的迎來「黃金時代」?
  • 法國作家馮金諾斯評高行健小說:太厚了 看不懂
    《微妙愛情》是馮金諾斯的第8部作品,2009年出版後即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等法國四大文學獎項提名,一舉奪得包括杜納獎在內的十項文學獎,暢銷80萬冊。2011年,《微妙愛情》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由奧黛麗·塔圖擔任女主角,這本書即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翻譯出版。
  • 妞,你不懂「渣男」的愛情!
    《某處,某人》則是巴黎版的「向左走向右走」,雖不是新鮮的愛情故事,但獨有一種法式情調的治癒,毛茸茸,暖洋洋,還不討厭的附送了一條愛情哲理:「只有先找到自己,才能遇見愛情。」這也是法國電影之中,那些渣男渣女們,不僅不讓人恨得牙根痒痒,反而有一種別樣魅力的原因所在吧~今年,還有一部別樣得法國電影:《眼淚之鹽》~通篇都是渣男的故事,卻有一種復古安靜的魅力
  • 有一種愛情,叫做「海角的孤星」
    作者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見證了一對貧困夫妻忠貞而悽美的愛情故事。作者用細膩的筆觸,以波瀾不驚的態度娓娓道來,給人以一種平和寧靜的感覺,讓我們在感受愛情的純真、美好與神聖的同時覺得:愛情,本該就是如此。這篇小說,通過兩個普通的、甚至是貧困的夫妻,讓我們回想起愛情最初的模樣。平淡、平凡、貧窮中的雙星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新婚夫妻,丈夫貧困,妻子可愛。
  • 「法海你不懂愛」的爭與不爭
    編者按:近日「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愛》」一文在網上引起爭議紛紛。文章中,明賢法師寫到歌曲中的法海禪師即為漢傳佛教禪宗祖師級的宗教領袖,認為娛樂界的這種直接調侃,傷害了佛教信眾的情感,更真誠地希望作者能夠勇敢地站出來向佛教界道歉,並撤銷所有調侃佛教領袖法海禪師的相關資料。
  • 網絡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讀者:傭兵一出,天下無書
    說起《傭兵天下》這本網絡小說,書齡十年以上的讀者大抵都不會忘記,作為玄幻網文的「啟蒙」之作,《傭兵天下》給讀者留下了太過深刻的記憶,作為一本曾經讓百萬讀者流著淚讀完的作品,《傭兵天下》以接近3600萬的單網點擊成為當時風靡一時的傳奇作品,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走進《傭兵天下》這本網絡小說
  • 中國科幻迎來「黃金時代」?聽劉慈欣這些大咖們怎麼說
    可直到19世紀後半葉,這片充滿想像的土壤上才誕生了嚴格意義的科幻。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充斥著古裝劇、缺乏科幻大作的螢屏,讓人不禁發出這樣的質疑:中國人的想像力用完了嗎?隨著《三體》的橫空出世,《流浪地球》成為爆款,一掃中國科幻文藝界的晦暗底色,中國科幻是否真的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 《小王子》:他和玫瑰之間的愛情,錯在不懂溝通,不懂表達
    一:玫瑰和小王子之間的愛情故事,仿佛是我們人生的愛情故事小王子遇見玫瑰的第一眼情不自禁地表達,"你真漂亮啊!"一個懵懂的少年遇見獨一無二的玫瑰,發自內心的讚賞。花兒回答,"是吧……,而且我出生時太陽正好……。"
  • 看《黃金時代》,終於明白為何相愛的人沒有在一起?答案戳中人心
    -王小波重溫《黃金時代》,除了再次驚嘆王小波文字的魅力,更解決了自己的一個困惑,那就是,為何兩個有了愛情的人,偏偏卻分開了。在《黃金時代》裡,王二和陳清揚本是兩個互不認識的人,兩人都是知青。作為醫生的陳清揚,因為丈夫入獄,再加上生來就很漂亮,因此就會自然而然被認為是「破鞋」。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 《流浪地球》:電影裡沒說明的,小說中都給了回答
    我們知道電影是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在最近非常有爭議評分爭論裡,也有一小部分看過原著的網友對電影抱有異議就是因為電影並沒有完全遵照小說的情節在走,基本算是藉助其背景獨立原創出的一個故事。那麼在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下,《流浪地球》講了什麼?
  • 水滸裡此人充滿爭議,水滸外引發一場論戰,至今仍是個謎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將小說形象與歷史形象做對比,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姓名、事跡等諸多方面,稍有差池便會引發爭議,本文要介紹的這位《水滸傳》人物的歷史原型考證便是如此。小說中解寶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他本是登州山區的一名獵戶,與哥哥解珍一起一打獵為生。官府貼出告示懸賞捕捉山中猛虎,這哥倆忙了三個晚上,好不容易將老虎射傷,卻不料引發了與當地土豪毛太公的惡鬥,最終這哥倆被誣陷入獄,幸好他們的表親顧大嫂及其丈夫孫新一家出手相救,這才免於被毛太公所害。梁山排名時,解寶與哥哥解珍一起被排進了天罡,力壓登州系的領袖孫立,且為梁山步軍十大頭領之一。
  • 七夕到了,除了坐看牛郎織女星,閱讀愛情小說也不錯
    而到了漢代,就發展成了愛情故事。隨著後面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添磚加瓦,故事情節變得跌宕起伏,也廣為流傳。現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成為真摯愛情的象徵。漸漸地,七夕變成了「中國情人節」。在這個甜蜜的日子裡,圈圈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浪漫的愛情小說。
  • 20年的「黃色小說」是春藥,作者離奇去世後又聲名鵲起
    在他的小說中, 「革命+愛情」,「虐戀」、「權力關係」都體現得淋漓盡致。01.與妻子的相識相知1968年,17歲的王小波意氣風發,當時也受知識分子再教育思潮的影響,他來到了雲南下鄉插隊。她被小說中陳輝和楊素瑤2個「怪人」,從相識到相戀到分別,驚世駭俗又感人至深的愛情所感動,產生了想見作者的衝動。可第一次見面,卻被眼前這個乾癟瘦弱的男子嚇到。她本以為文字讀起來那麼有魅力,人也會很有意思。
  • 「背叛」下的偉大愛情,看《英國病人》挑戰道德底線的藝術
    1996 年,初出茅廬的美國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將加拿大作家麥可·翁達傑於1992年出版的小說《英國病人》搬上了大熒幕。在第69屆奧斯卡上,這部電影包攬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大獎,成為文學作品改編電影歷史上的一部傑出之作,也讓人們重新關注起小說原著。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一架飛機墜毀,飛機上的人被燒得面目全非。
  • 推薦你6本關於情感的小說,讓你心碎痛哭、徹夜難眠
    關於愛情,歌德曾說過:「世界要是沒有愛情,它在我們心中還會有什麼意義!這就如一盞沒有亮光的走馬燈。」儘管愛情的地位舉足輕重,但我們感受到的除了甘甜,還有苦澀……關於人生,我們也有著萬千思緒。有沒有這樣一本關於情感的小說,看完之後讓你心痛不已,淚流滿面,以致徹夜難眠?
  • 挽回前傳:高級的愛情,是懂得掌握延遲的滿足
    但是在你衝動之前,我會抓住好朋友的手一樣的告訴你:你越用力,情況很可能就往相反的方向走,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而能讓你們的感情升溫有效且長久的方法就是——戀愛延遲術!戀愛延遲術的秘訣就是,讓你不要過快的回應他的感情,走進他的套路,而是通過有技巧的把控節奏,一邊吸引他,一邊了解他,最後牢牢抓住他的心。一、回應方式——模糊根據雪梨大學心理學教授喬納森博士的研究,女性可以用故意不理會對方的方法,獲得更多的好處。
  • 有一種想叫永遠,有一種愛叫獨飲相思酒;想你,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導語:想你,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紅塵裡,有一種想叫永遠,有一種愛叫獨飲相思酒,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傷!人生有緣必相逢,心中有愛情不散,她想他每天都想,但不給他消息,只以文字記錄心裡的思念,每每思情泛起時眼裡都含著淚水,卻努力著不讓流出來!
  • 締造魔幻世界的插畫大師,走進他們的黃金時代
    今天知美君就帶你盤點那些不為人知的插畫師的故事。讓我們走進插畫黃金時代的那些插畫師們的世界,感受他們的插畫魅力和魔法。本圖給人一種尼爾森的舞台風格強勢回歸的感覺。《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是尼爾森長期埋沒的一部作品,創作時間大約在1918年到1922年。風格上,此書為從 《太陽以東,月亮以西》(1914年)到《安徒生童話》(1924年)之間新藝術運動風格到裝飾派藝術的過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