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馮金諾斯評高行健小說:太厚了 看不懂

2020-11-27 搜狐網

  南都訊 記者趙大偉 實習生朱人奉 11月15日,法國作家、導演大衛·馮金諾斯受法國領事館邀請來穗,在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與讀者談寫作和電影。《微妙愛情》是馮金諾斯的第8部作品,2009年出版後即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等法國四大文學獎項提名,一舉奪得包括杜納獎在內的十項文學獎,暢銷80萬冊。2011年,《微妙愛情》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由奧黛麗·塔圖擔任女主角,這本書即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翻譯出版。

  港版片名《巴黎一吻》過於俗套

  作為小說家、電影導演、劇作家,大衛·馮金諾斯在2002年出版處女作《傻瓜的倒置:兩個波蘭人的影響》,一舉奪得弗朗索瓦·莫裡亞克獎,成為伽裡瑪出版社重要的新生代作者。在見面會上,馮金諾斯與觀眾一起欣賞了電影《微妙愛情》,100多分鐘的時間裡笑聲不斷。曾主演過《天使愛美麗》的女演員奧黛麗·塔圖更是為電影增色不少。

  電影裡有一場戲來得非常突然,女主角娜塔莉初次見到男主角馬庫斯—一個禿頂的、笨拙的瑞典人時,竟鬼使神差走上去吻他。導演回應南都記者說,這種出人意表的效果是故意營造的,當時飾演男主角的演員還以為是彩排。馮金諾斯說,「微妙」是理解電影和小說的關鍵詞,香港把片名譯為《巴黎一吻》過於俗套,他直言很不喜歡。

  影片中,娜塔莉躺在沙發上看岡察洛夫的《奧勃洛莫夫》,封面也是一個人躺在沙發上。從道具到背景音樂,馮金諾斯加入了許多他喜愛的元素,既呈現了他的個人愛好,又使電影更完美地詮釋了小說的微妙之處。

  看不懂高行健的書,「太厚了」

  馮金諾斯寫《微妙愛情》時是在病中,無意中把自己想要回到正常生活的心理寫入了小說裡:娜塔莉從痛失摯愛到重新開始新生活的過程並不順利。有讀者問這個故事是真的嗎?馮金諾斯幽默地說,他不是瑞典人,所以故事不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不過馬庫斯的笨拙和幽默,的確是有他的影子在裡面。

  作家和導演這兩種角色,馮金諾斯更喜歡前者。談到小說和電影的不同,馮金諾斯認為,小說能夠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微妙心理,所以當小說改編成電影之後,只好給娜塔莉增設一位好友來表現她的心路歷程。導演一部電影的經歷也給了他一種神奇的感受,電影中時間的跳躍感,背景音樂的渲染作用,是小說所沒有的。

  講座中,有讀者提到法國作家高行健。「高行健的書太厚了,看不懂。」馮金諾斯的回答引起現場一陣笑聲。他透露了下一本書的寫作計劃,主人公是一位德國的藝術家。馮金諾斯並不擔心書的銷量,他認為寫作應該忠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取悅讀者。

cul.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報 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3-11/20/content_1973922.htm report 1380 南都訊記者趙大偉實習生朱人奉11月15日,法國作家、導演大衛·馮金諾斯受法國領事館邀請來穗,在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與讀者談寫作和電影。《微妙愛情》是馮金諾斯的第8

");}

相關焦點

  • 法國著名作家導演馮金諾斯:寫作應忠於自己內心
    法國著名作家導演馮金諾斯:寫作應忠於自己內心    11月15日,法國作家、導演大衛·馮金諾斯受法國領事館邀請來穗,在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與讀者談寫作和電影。
  • 馮金諾斯 「微妙」的男女關係
    作為「在女人耳邊講悄悄話的新生代法國情人」,愛情、女人、兩性關係,這是現年40歲的大衛·馮金諾斯最為偏愛的主題,他筆下的世界深刻而不沉重,風趣而不尖酸,行雲流水的文字加上敏銳卻不失溫度的觀察,被譽為法國文壇的伍迪·艾倫。  《微妙》法文版2009年出版,至今已經創下了在法國過百萬的銷量,也就是說,每60個法國人,就有一個買過這本書,如果說馮金諾斯是「國民作家」,也並不過分。
  • 快訊:法國華人作家高行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瑞典文學院在北京時間今日19時宣布,法國華人作家高行健榮獲200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高行健是迄今為止第一位獲得諾爾貝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生於江西省贛州,現為法國公民;父親是位銀行職員,母親是演員。受母親的影響,高行健很早就顯露出對戲劇和寫作的興趣。
  • [原創]高行健的「理由」
    高行健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對高行健的得獎,代表中國作家立場的中國作家協會早就指出,該項獎「不是從文學角度評選,而是有其政治標準。這表明,諾貝爾文學獎實質上已被用於政治目的,失去了權威性」。也有正直的評論家指出,這是向中國文學開了一個「大玩笑」。一位評論家曾在80年代初期寫文章介紹過高行健和他作品,他說:「那時是把他作為戲劇新人向讀者推薦他的作品。
  • 高行健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作家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本屆諾貝爾文學獎,不少國人的情意結得到紓解,終於圓夢。  莫言不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即使在文學獎的領域,早有了高行健。高行健當年獲獎,內地官方低調處理,原因是他的作品在國內向來沒有獲廣泛推崇,部分更曾被禁,他又自我流放法國,成為法籍華人,與早前獲得物理學獎的外籍華人一樣,不屬於中國公民,他的獲獎,不能標誌國內社會主流獲得諾獎象徵的西方社會價值觀推崇。  不少中國人,對於沒有主流作家躋身諾貝爾獎殿堂,有一種難解的情意結。
  • 高行健從「靈山」走向諾貝爾 - 新聞中心
    東方網10月12日消息:華人作家無緣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在今夜終於宣告結束。據最新消息,瑞典文學院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19點宣布將本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旅法作家高行健,高行健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 【再復專欄】父女對談:莫言野性,高行健詩意
    劉劍梅:我在莫言獲獎之前,也認真讀過他的小說,他還給我寄過電子版的小說。關於高 行 健的論文,倒是在他得獎後寫的。無論如何,高行健與莫言都是我重要的研究對象。所以我特別希望您能說說這兩位作家的區別或相同點。        劉再復:比較一下高行健與莫言,是個很有意思的題目。現在莫言在中國大陸暢行無阻,高行健則仍屬禁絕之列。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自稱世界公民!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而他卻自稱世界公民,他就是高行健!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1969年與相識12年的女友結婚。
  • 高行健的《靈山》,一篇劇情過於雜碎的遊記,文字中卻有一種靈性
    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能獲獎在當時好像存在是爭議的,不知道是政治上的還是文學水平上的。這篇《靈山》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特別是由景的變化襯託人物的心理變化,確實精彩。所以,有時候,還是千萬別人云亦云,自己去看一下比較好。最近幾年看的小說中,不談劇情,單論文字表現力,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加上這篇的話,也就莫言《檀香刑》中文字的殘忍,閻連科《生死晶黃》中文字展現的壓迫感。高行健《靈山》的劇情實在是太過雜碎,實在是不像小說,但又很難說不是小說,很是奇怪。
  • 高行健元配夫人王學昀:和高行健結婚離婚
    一九七九年,高陪同作家協會主席巴金到法國、義大利訪問,回國後首次跟我提到他對諾貝爾文學獎志在必得,說「巴金老兒不敢拿,我敢拿!」我當時很納悶:你手頭沒有什麼作品,靠什麼去拿這個獎呢?他也曾對我說,魯迅之所以拿不到諾獎,就在於作品太少,都是短篇的。不過就是從那以後,他的確把重心放到了寫作和加強與知名文化人的交往上來。
  • 圖文:瑞典文學院授予高行健諾貝爾文學獎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瑞典文學院北京時間今天19時將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文作家高行健,以表彰「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瑞典文學院在授予高行健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公報中稱,在高行健的文藝創作中,表現個人為了在大眾歷史中倖存而抗爭的文學得到了再生。
  • 2000年中國作協就高行健獲諾貝爾獎的表態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瑞典文學院10月12日將200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法籍華人作家高行健。  高行健1940年出生於中國江西省,1987年到國外,後加入法國國籍。  中國作家協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有許多舉世矚目的優秀文學作品和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對此並不了解。
  • 截至2020年已有117人獲諾貝爾文學獎,華人作家2人獲獎
    120年間,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是誰、哪個國家獲獎作者最多、女性作家都有哪些、華人作家又有誰榜上有名?……今天,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1901年12月10日,在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瑞典文學院首次授予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諾貝爾文學獎,由於健康原因,蘇利·普呂多姆本人未能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盛大、隆重的授獎儀式。而是由法國駐瑞典公使代領。
  • 《一個人的聖經》,能解釋高行健為何選擇流浪海外,算是造化弄人
    高行健的這篇《一人的聖經》很有個性,相對於那篇有點實驗意味的《靈山》更加像小說。故事中的主角不知道該說是特立獨行還是在絕望中對自由有著渴望?2013年11月,高行健在新加坡接受BBC電視臺訪問時說:"我已經離開中國26年,現在中國的確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我不了解,也不關心,我現在生活在歐洲,我更關心歐洲的文化。"他同時坦言,他沒有看過莫言的作品。一直以來對高行健更換國籍,對高行健的冷漠有點疑惑?
  • 網絡小說龜速更新作家排行榜,第5名有錢任性,第1非此人莫屬
    很多朋友都愛看網絡小說,小說看多了,就難免會遇到一些更新龜速的網絡小說作家。相信大家們對這些作家肯定是又愛又恨,說不定都想寄刀片了。今天小編給大家送上個人心目中的網絡小說龜速更新作家排行榜,第5名有才任性,第1非此人莫屬。如果有遺漏的作家,歡迎大家補充。第5名,天蠶土豆,代表作《鬥破蒼穹》。天蠶土豆有個外號,叫做「拖豆」。
  • 法國作家莫迪亞獲諾貝爾文學獎 王小波曾推崇備至
    此前曾多次被認為是獲獎熱門的日本小說作家村上春樹今年仍無緣獎項。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2012年的這一獎項則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中新網10月10日電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於瑞典當地時間10月9日下午1時(北京時間10月9日晚7時)揭曉,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摘此桂冠。
  • 專訪法國著名作家萊蒂西婭·科隆巴尼女士-我是作家、導演、演員和...
    看世界的窗口:饒舜英語訪談(AllenTalk)本期嘉賓本期嘉賓萊蒂西婭·科隆巴尼(Laetitia Colobani)女士,1976年生於法國波爾多,作家、導演、演員、編劇。曾創作並執導多部短片和兩部長片:《天使愛過界》《明星和我》。
  • 不要成為急切的作家,也不要成為急切的讀者
    這二位老人家被中國的翻譯家們千般折磨,被中年作家們榨盡血汗,早不成人樣了。扔。至於《科學的歷史》《寬容插圖本》等等書籍,分量夠沉,扔起來更有快感。如今的書商太聰明了,變了方兒地炒冷飯。把幾塊錢的東西做成幾百頁的厚本子,價格嘛,當然是以前的N倍。實際呢,除了字體放大外,無非就是在書裡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圖片。這樣的書,只能讓人把對書的愛好變成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