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而他卻自稱世界公民,他就是高行健!
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1969年與相識12年的女友結婚。1970年,被下放到幹校勞動,期間曾到安徽寧國縣港口中學任教。1975年,返回北京。
1981年,高行健調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同年,發表評論集《現代小說技巧初探》。1982年,與鐵路文工團編劇劉會遠共同創作的劇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1983年,《車站》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由於「清除精神汙染運動」,很快被禁演。
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1985年,在北京與雕塑家尹光中舉辦泥塑繪畫展,開始受到海內外媒體的關注,這是高行健至今在中國大陸舉辦的唯一一次畫展。同年,應邀赴歐洲五國(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丹麥)訪問八個月,在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舉辦了個人畫展,獲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賣畫獲「巨款」四萬馬克,從此高行健開始了以畫養文生涯,獲得了更多寫作上的自由。1986年,由於「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劇作《彼岸》被禁演。
1987年,高行健應邀赴德國從事繪畫創作。1988年,開始在巴黎郊區巴紐裡定居。1992年,榮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1997年,加入法國國籍。
2000年10月12日,高行健小說《靈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因此成為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瑞典文學院的頒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2001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2年2月25日,法國總統席哈克親自為高行健頒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2003年,法國舉辦「高行健年」以表彰他的成就。
2010年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高行健開玩笑地說自己「三生有幸」:「第一生在中國,第二生在法國,諾貝爾獎獲獎以後,我生了一場大病,也可以說是大難不死,又有一生,我自己開玩笑說真是三生有幸。」高行健坦言,他沒有想回中國的打算,他沒有落葉歸根的想法。他認為自己現在是世界公民,在哪裡生存就在那裡生根,無處不可以生根。2013年11月,高行健在新加坡接受BBC電視臺訪問時說:「我已經離開中國26年,現在中國的確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我不了解,也不關心,我現在生活在歐洲,我更關心歐洲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