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2021-01-09 騰訊網

在24年前的文壇,王小波是個另類的存在,他的黑色幽默和崇尚自由的文風與主流文壇格格不入,具有最大爭議的是王小波作品裡大量的性描寫更是離經叛道,被很多當時的主流文人認為沒有格調。

王小波去世時,為他送別的人裡面有編輯、記者、哲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電影導演等,就是幾乎沒有小說家。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部怎樣的作品?

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從二十多歲一直創作到中年,是以他年輕時在雲南的經歷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裡面對王二和陳清楊大量直白細微的性描寫一度被編輯認為是「小黃書」、「色情文學」而拒絕出版。

《黃金時代》剛開始被妻子李銀河認為是天才之作,但在24年前的大陸文壇卻被編輯當成」禁書「拒絕出版,1992年時《黃金時代》才獲臺灣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這次獲獎堅定了王小波成為職業作家的決心。

王小波拿著25萬新臺幣的資金在北京順義買了套房子,就辭職準備專業寫稿了,最初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因為獲獎的原因得以在香港和臺灣出版,由於作品裡越界的性描寫,《黃金時代》卻被當成色情文學出版,書名改為《王二風流史》,封面上是王二和陳清揚的luo體。

港人把《黃金時代》當成色情文學出版,是因為他們沒看懂,王小波的作品開篇就是大量對性qi的描寫,比如在《黃金時代》中,寫陳清楊和王二發生關係的時候,說她就像一隻考拉熊。

這些性描寫與色情文學的如出一轍,理所當然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但那絕不是色情文學,看一部書是不是色情文學,主要標準是看其中的性描寫是單純地寫性,還是通過性在傳達著另一種信息。王小波的作品很顯然是後者。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寫道:「在我看來,春天裡一棵小草生長,它沒什麼目的,風起時一匹公馬發情,它也沒有什麼目的,草長馬發情,絕非表演給什麼人看的,這就是存在本身。「

王小波認為:性是自然的人性,要用一種「偉大的真誠」來做這件事,不要羞答答地表演,而在生活中,王小波又是一個「性道德」非常傳統的人,他認為性亂是社會的負面現象。

《黃金時代》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

王小波《黃金時代》前後共拖了兩年多的時間才由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力排眾議出版。趙潔平的丈夫和李銀河同在社科院工作,被「安利」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趙潔平看了《黃金時代》稿子之後下意識就覺得可能出版不了,太多關於「破鞋」和某器官的描寫,但繼續往下讀,她不禁拍案叫絕,書中對人性的拷問和自由的探討,讓她有種讀世界級大師的感覺。

趙潔平當下決定,不管怎樣,都要把這本書出版出來,他們社的副總編林建初認為:這本書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的生存和生機,宣傳了健康的性理念,反應了年輕一代對完美的追求。

王小波拿了9000的稿費,他倒不在意多少錢,最主要的是《黃金時代》終於順利出版,當時這本書的出版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不能參加定訂貨會,不能打廣告,王小波和李銀河就親身上陣推著自行車去大街上給小攤兜售。

直到王小波在家中因心臟發猝死,發行了6000冊的《黃金時代》還沒賣完,王小波生前曾幽默地說,日後寫墓志銘,應在「活過,愛過,寫過」後,加上一句:書都賣掉了!

神奇的是,似乎應了王小波這句「預言」,《黃金時代》在王小波去世兩年後,突然掀起「王小波熱」,他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4年時間加印10多次,熱銷20萬冊,至今仍雄踞各大圖書銷售榜前列。

原本無人問津的《黃金時代》,更是被搶售一空。2019年,仍高居北大圖書館的借閱排行榜第二名

他的讀者群從70後延伸到了00後,無數曾經像他一樣熱血的年輕人把他當作偶像。

王小波的作品被譽為「當代文學最美的收穫」,很多名人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正應了一句「生前寂寞,死後成名」,王小波已成為那個時代文壇的印記。

大佬們是如何評價王小波的

高曉松說「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

文壇大伽王朔說:王小波要是活著,他比我厲害,但這不意味著我不好,我們交相輝映吧。

中國知名主持人魯豫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詭異的力量,它有一種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癒合力,喚醒能力,改變了我的一生。

劉心武說:「王小波以幽默的角度表達出對歷史進程的『看穿』,常令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感。」

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麥家說:如果讓王小波多活10年,他也許會和魯迅齊名!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說法

讀第1遍王小波,大笑;

讀第2遍王小波,大罵;

讀第3遍王小波,大哭;

讀第4遍王小波,大悟;

讀第5遍王小波……

從大佬到普通人,無數人為王小波的文字而熱血沸騰,他的文字有一種讓人釋放自由靈魂的魔力

對於王小波,您怎麼看?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王小波死不瞑目:他把《黃金時代》當寵兒,卻偏有人當「黃書」看
    以王小波所寫的《黃金時代》為例,和性相關的詞語、行為總共出現不下百個,還有好幾處野合場面的具體描寫——王小波把它稱之「敦一敦我們偉大的友誼」。由於色情內容太多,導致王小波的文章、書籍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退稿。如果不是妻子李銀河收入尚可,夫妻倆或許真的要喝西北風了。實際上,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早就被出版社編輯所注意,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情節讓編輯們驚為天人。
  • 王小波的一本「黃書」說出了魯豫的心聲,高曉松:神一樣的存在
    在王小波的所有作品中,不得不提就是他的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也是因此,王小波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鋪天蓋地的性愛描寫是《黃金時代》最獨特的地方之一,因為這些恣意大膽的文字,當年在中國臺灣發表獲獎的時候,《黃金時代》被改為《王二風流史》,還是被當做「黃書」。
  • 發現快要高考的兒子,在悄悄看王小波寫的「小黃書」,我該管嗎?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在中國文壇,有很多作家作品,都以描寫情事大膽直白而被人「詬病」。比如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更是其中的出位者。遙想當年《黃金時代》在完成之後,就因為描寫「露骨」,被出版社直接改名《王二風流史》,被人當成「小黃書」看了二十多年。
  • 充滿爭議的小說,你不懂的愛情,一種延遲的藝術—《黃金時代》
    在當時那個時代,網際網路還不發達,想要出版一部作品就只能通過出版社來印刷,但是在當時即使有許多著名的文學大師和大咖代言人,也無法逃脫被對方拒絕退稿的命運。尤其是王小波那描述"性"的作品,在當時可以說是基本沒有出版的。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魯豫看了《黃金時代》後,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力量,他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治癒力,喚醒了我,文字很解渴。」高曉松也曾高度評價:「王小波寫的小說,在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而且甩第二名非常遠,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兩位大咖為什麼會給王小波如此高的評價?
  • 比起《廢都》此處略去XX字,《黃金時代》算是時代的幸運兒
    賈平凹的《廢都》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你很難看到一本書竟然有如此多的盜版數量,出版當年光盜版就有1000多萬冊,很多人爭相閱讀,怕引人批判的人,則是躲著看,很可惜,很多人看《廢都》只是衝著文章的大尺度,而不是針對內容本身要傳遞的思想。《廢都》出版後,很多學者抨擊賈平凹,認為他譁眾取寵,利用過量「性」描寫來引起關注度,說賈平凹的作品不過是地攤文學罷了。
  • 《白鹿原》因對女主的描寫,前後共出版7次,什麼尺度才算合適?
    導語:《白鹿原》是在現代文學史上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長篇,在這部小說裡面,也不乏出現了一些露骨的描寫,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和莫言的《豐乳肥臀》一樣,這幾部小說都因為尺度的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對於作家們來說,作品就如同他們的生命,不能得到出版,就像是沒有人能夠交流溝通一般。《白鹿原》出版的曲折歷程,一共出版7次自從1988年開始,作者把家裡的妻小父母長輩全安頓在城市之中,孤身一人回到農村老家,尋找靈感和創作源泉。
  • 看《黃金時代》,終於明白為何相愛的人沒有在一起?答案戳中人心
    -王小波重溫《黃金時代》,除了再次驚嘆王小波文字的魅力,更解決了自己的一個困惑,那就是,為何兩個有了愛情的人,偏偏卻分開了。在《黃金時代》裡,王二和陳清揚本是兩個互不認識的人,兩人都是知青。作為醫生的陳清揚,因為丈夫入獄,再加上生來就很漂亮,因此就會自然而然被認為是「破鞋」。
  • 王小波:為了避免被家豬同化,情緣長出獠牙,變成野豬
    王小波的言論真是醍醐灌頂,有解政治遺毒的功效。——梁文道沒一份有點自尊的內地刊物不辦王小波的回顧專輯。他就像那特立獨行的豬一樣,不愛體制,剛好又自己的《黃金時代》獲得臺灣《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還拿了25萬新臺幣,可以養活自己,於是他就辭職,專門寫作。
  • 王小波最辛辣的一句話:被誤解20年的「風月小說」,扎心而又真實
    雖然他的作品曾經飽受爭議,尤其是那本《黃金時代》,由於其中對「性」的描寫太過於詳細,它甚至一度被誤解為是「風月小說」,並且長達20年。但時至今日,我們不難看出王小波的作品對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王小波總是喜歡用詼諧幽默的文字,講述與「人性」有關的荒謬故事。透過故事,他描寫出了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
  • 寫了29年「小黃書」的王小波,撞牆身亡後,為何葬禮無一同行弔唁?
    2010年前後,根據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年度記錄,做出了「讀者的讀者名單」,結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鏡,該名單的頂部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榜眼」竟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及其作品,對於當代中國人的意義很大。
  • 清華文青要搞搖滾,王小波一句話讓其迷途知返,背靠騰訊賺錢發財
    王小波與愛人李銀河雖然沒有孩子,但是王小波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卻頗有成就。當年王小波眼裡不務正業的小外甥考上了清華後,鬧著要搞搖滾,家裡人一致反對。兩人見面之後還沒等王小波開口,姚勇就直接拋出了他的觀點:舅舅,何必要快樂呢?痛苦是靈感的源泉哪。前人不是說:沒有痛苦,叫什麼詩人?王小波一聽,心想:這孩子,懂得還挺多。
  • 王小波去世3個月,心碎的李銀河被大俠救贖,坦言:上天註定
    然而王小波說「愛你就像愛生命」,李銀河卻在他去世三月後愛上別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大俠」。在王小波去世三個月後的一天,加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麗莎拉李銀河去散心,希望她從失去王小波的悲痛中走出來。李銀河因為基本上誰都不認識,所以在聚會上顯得很落寞,這時,「大俠」過來搭訕。
  • 《愛你就像愛生命》王小波夫婦的傳世情書,你的愛情也如此炙熱嗎
    在裡頭她多次提到她的丈夫王小波,提到《黃金時代》,於是我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再後來,更深一步認識他們夫妻倆,是在買書的時候看到了《愛你就像愛生命》,封面簡簡單單,就只有那幾個字「愛你就像愛生命」,好奇使我將它買了回來。也許我們想要的愛情就如李銀河在戀愛中致信王小波:「我希望你愛我的全部肉體,我願意它因為你變得美。」
  • 精選了王小波的34個名句,一起走進這位世紀奇才的內心!
    王小波的粉絲很多,生前就有,死後粉絲更是迅速倍增,人們似乎都是衝著他的名氣或者與李銀河的關係才去看他的書,了解他這個人的,其實這樣真的是太三俗了。王小波的思想很深,很廣博,他的作品讀起來不僅有趣、黑色諷刺那麼簡單,其背後往往蘊含著很深的哲學主題,反映著王小波對人生、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和感悟。今天精選了王小波的34個名句,一起來走進這位世紀奇才的內心。
  • 英國情愛小說作家勞倫斯:我們文明最大的災難就是對性的病態憎恨
    勞倫斯的創作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響,他的作品對家庭、婚姻和性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探索。其中對於情愛的深入描寫,一度引發極大的轟動與爭議,對20世紀的小說寫作產生了廣泛影響。超越時代的東西往往剛出來就會遭受庸人的指責,勞倫斯的小說也不例外。
  • 中國有人寫小黃書入獄 紐約時報觀點讓人三觀盡毀
    重點在於,天一的小說裡含有大量淫穢色情的描寫……2017年,一本名叫《攻佔》的書籍突然在網絡上火爆起來,短短幾個月時間,該書籍就通過網絡銷售數千本。而這樣一本「暢銷書」也引起了國家掃黃打非辦的注意。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鑑定,鑑定樣本《攻佔》為淫穢出版物。
  • 王小波 | 打雞血
    王小波丨打雞血  事情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當時我是個知青,從鄉下回來,凌晨趕頭一班電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