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有很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同時又是哲學家?

2020-12-05 鍾銘聊科學

近代科學的起源

在歷史上同時是哲學家,數學家的人有很多很多。假設你有本身穿越回去,和牛頓嘮嘮嗑,如果你管他老人家叫做科學家,他絕對不知道你到底在說什麼。

其實「科學」這個詞,一直到了法拉第的時代,也就是19世紀初才出現。當時的人們覺得法拉第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的貢獻也很難劃分到哲學或者神學範疇內,因此就想給類似於法拉第做出同樣的貢獻的學者取個全新的稱號,這也就是後來的科學家。

而此時的牛頓已經去世100年左右了,所以他肯定是不知道「科學」這詞彙的,更不會知道自己日後會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也就不會知道自己研究的內容會被叫做科學

那如果見到牛頓要尊稱他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自然哲學家

當然,牛頓對外也是這麼宣稱的,心裡嘛,(我個人看法是他會覺得自己是個鍊金術士或者神學家,畢竟這兩門是他研究最多的,只不過和他在物理學和數學的成就相比確實差了了好幾個數量級)

所以,牛頓的時代,哲學包含了現在的科學,尤其是自然哲學這支就是近代科學的前身。這也就是能理解,為什麼牛頓的著作不叫《物理學的數學原理》或者《科學的數學原理》,而非要叫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了。

也就是說,我們熟悉的既是哲學家,又是數學家,又是科學家的,基本上集中在牛頓時代,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笛卡爾萊布尼茨。(當然,牛頓其實也是)

科學與哲學的分道揚鑣

科學哲學和科學不過,自從哲學和科學分家之後,兩者的關係就不再是簡單的隸屬關係了。哲學屬於純粹的思辨的學科。而科學更注重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論證,求證,極為注重實踐。說白了,就是科學理論到底對不對,只有拿來和實際匹配才行。所以,你根本也看不到哪位哲學家會跑去做實驗,或者取觀測天文現象。

正是基於科學的範式,科學在牛頓之後開始飛速的發展起來。從牛頓時代到愛因斯坦時代,中間大概有200年的時間,你會發現科學家你知道的一抓一大把,但是同時是科學家和哲學的人,幾乎很難找得到。我們可以列舉兩位,大家來感受一下,一位叫做龐加萊

一位叫做愛因斯坦,但是這裡我們要做注意的是,兩位其在哲學上的作品幾乎是0,他們其實某種程度上應該被叫做科學哲學家,而不是哲學家。(當然,學術圈是並不太承認愛因斯坦是一位科學哲學家,但他們承認的是愛因斯坦確實對科學哲學的發展是有幫助的。而愛因斯坦和波爾口中的哲學和哲學家口中的哲學壓根也不是一碼事。)

(多補充一點,我相信很多人想提羅素,可我們要搞清楚了,羅素是個數學家,但絕對不是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所以,你管他叫做數學家是沒有問題的,同時他也確實是個哲學家,但他並不是一個科學家。)

如果你研究過國內外各大高校對於「科學哲學」這個專業的設置,就會發現他們常常是被歸入到科學史的板塊當中,而非哲學。而更有趣的是,如果你去讀一下科學哲學的專業,大量的都不是哲學的內容,而是科學史的內容。

所以,科學哲學並不在哲學範疇,而我們近現代純粹的哲學家兼任科學家的人少之又少,能拿得出手的就更少了。其實,如果了解現代科學史的發展,就會發現,同時是科學家和數學家的人很多,但是同時是哲學家、科學家的認並不多。

科學哲學對於科學已經失去了指導意義科學哲學的本質其實是一門研究知識的學科。(這話可不是我說的,如果你不信,可以去翻翻大學科學哲學的教材。)它原本的定位是用來指導科學研究的學科。只不過到了近代,科學家已經完全忽略科學哲學家的存在。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科學哲學家根本不懂現代科學了。(同樣,這不是我說的,而是很多著名科學家的原話,費曼和楊振寧就說過。)

這是因為現代科學已經發展得十分艱深,不同細分領域的科學家都不一定能聽得到對方在說什麼,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而你能指望一個從來沒進過實驗室,沒有具體觀測過天文現象的科學哲學家來指導他們做科研麼?

所以,我們要搞清楚,做科研的前提是什麼?前提是對於該領域有足夠的深刻的理解,但這就需要消耗一個人十多年的時間。所以,科學哲學家無法做到兼修科學哲學並且又完全搞清楚現代科學各細分領域的發展,又能夠鑽到實驗室裡去做實驗。

因此,現代科學的研究根本沒有科學哲學家們什麼事,客觀地說,現在科學哲學家做的事情大多是事後諸葛亮,這裡下下定義,那裡談談主義。

所以,別說哲學了,科學哲學都已經對於科學本身的發展無能為力了。也就更不會出現同時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集於一身的學者了。

相關焦點

  •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笛卡爾(法語: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拉海,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是二元論唯心主義者的代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黑格爾稱笛卡爾為「現代哲學之父」。
  • 為什麼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大多來自歐美國家?中國科學家有哪些?
    英文名:(Sir Isaac Newton)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同時是英國當時鍊金術熱衷者。畢業學院:格蘭瑟姆中學,劍橋大學 性別:男 國籍:英國 代表作品:自然哲學的數學物理 出生年月:1642年12月25日 去世年月:1727年3月20日。羅伯特·胡克。
  • 布拉格-天文鐘-與著名數學家的歷史淵源
    不少舉世聞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都在這片土地上度過光輝的歲月,留下許許多多永不磨滅的歷史印記。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哲學家喬爾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奧地利數學及物理學家克裡斯提昂•都卜勒 (Christian Doppler)
  • 人類歷史上那些智商超高的人!數學家物理學家佔多數
    說起智商,很多人可能在中學時就深有體會了,為什麼那麼多的難題自己一個不會,而別人卻能輕輕鬆鬆解決出來?這點在物理和數學的課程上基本是深入人心的。現在讓小哈來說下人類史上智商逆天的那些人物吧!歐拉歐拉13歲進大學,15歲獲學士學位,16歲獲碩士學位。從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去世。
  • 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和數學家,卻有著這樣的愛情故事!
    笛卡爾是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和數學家,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思想。意思就是只要我思考那就是存在的或者說只要是存在的,我就會去思考。他的哲學思想和哲學成就我們都知道。那麼她的愛情故事呢?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笛卡爾的愛情故事。
  • 歷史上有哪兩件事聽起來不在一個年代,實際卻是同時發生的?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百科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
  • 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傅立葉
    (一)傅立葉,1768.3.21—1830.5.18,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二)數學主要的目標是公眾的利益和自然現象的解釋。——傅立葉傅立葉是一首數學的詩他把每一次智慧與靈感的碰撞都化作詩的韻腳凡是他所想到的都變成詩變成數學的記憶和見證——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恩格斯(三)主要成就:1811年出版《熱的傳播》;創立熱的傳導方程;1822年出版的《
  • 人類文明史上,改變世界的十大數學家排行榜。
    並且,歐拉把數學應用到數學以外的很多領域。、數學家、物理學家。第六位:萊布尼茨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在哲學上,萊布尼茨的樂觀主義最為著名;他認為,「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他和笛卡爾、巴魯赫·斯賓諾莎被認為是十七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萊布尼茨在哲學方面的工作在預見了現代邏輯學和分析哲學誕生的同時,也顯然深受經院哲學傳統的影響,更多地應用第一性原理或先驗定義,而不是實驗證據來推導以得到結論。
  • 為什麼大物理學家牛頓也是大數學家?
    數學和物理本身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物理學家的數學能力一般都不會太差,有些物理領域需要用到較為高深的數學知識,例如,廣義相對論需要用到張量分析和微分幾何,弦理論物理學家愛德華·威騰獲得過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
  • 歷史上的今天1805年8月4日愛爾蘭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
    歷史上的今天1805年8月4日愛爾蘭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哈密頓誕生 2013-08-16 11:3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高的天才們有哪些呢?你知道哪幾位?
    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高的天才們有哪些呢?你知道哪幾位?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的名人,他們的智商高於常人,發明了許多的東西,改變了世界之前常有的狀態,便利了人們,啟迪了人們。那麼,這些天才有哪些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 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各執一詞
    100個物理學家和哲學家相聚在慕尼黑重新評估科學領域中的一個核心問題:「為什麼要相信一個理論?」在今年喬治·埃利斯和喬絲在自然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上,他們表達了關於現在的發展對理論物理領域的影響的擔憂,特別是去解決基礎問題的不可靠的嘗試,關於時間,空間,和物質。他們的文章刺激了這次會議的召開。
  • 盤點數學界歷史地位前十的數學家,學渣們顫抖吧!
    希爾伯特他於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新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被認為是20世紀數學的至高點,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力推動了20世紀數學的發展,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華為明明是企業,為何有上千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華為明明是企業,為何有上千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眾所周知,華為是一家通信科技企業,在通信領域,華為5G技術領先全球,特別是在核心領域,基本是華為「一家獨大」;而在科技領域,華為的物聯網技術也是非常厲害的,甚至可以說在物聯網領域,華為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 為什麼物理學家總是比化學家出名?真不是愛因斯坦有多聰明
    筆者-小文在談及物理學和數學的造詣對比時,曾經有過這樣一則故事,工程師、物理學家以及數學家的家裡同時發生了火災,面對危險,工程師馬上拿出滅火器將火撲滅了。而物理學家則是花費半天時間,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的滅火器,對比之下,數學家最後卻被燒死了,人們在他的遺物中發現這樣一句話:我找到了一種可以滅火的方法,無奈我的房子太小了,沒有地方讓我施展。在人們看來,無論是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亦或是發明家,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為了人類事業做出過偉大的奉獻。
  • 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對科學研究方法展開辯論
    100個物理學家和哲學家相聚在慕尼黑重新評估科學領域中的一個核心問題:「為什麼要相信一個理論?」在今年喬治·埃利斯和喬絲在«自然»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上,他們表達了關於現在的發展對理論物理領域的影響的擔憂,特別是去解決基礎問題的不可靠的嘗試,關於時間,空間,和物質。他們的文章刺激了這次會議的召開。
  • 牛頓不但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還是一位鍊金術師!
    牛頓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鍊金術師,沒有之一。同時,他也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自然哲學家、神學家之一。縱觀古今中外所有的「家」們,能夠集如此眾多的「家」於一身的,古往今來很可能就只有牛頓一人。非但空前,而且極有可能絕後。
  • 物理學家與數學家的思維異同
    常常有理論物理研究生來問我,他們的數學基礎不夠,是否要遍學各門數學後,再來研究物理理論.對此我的回答是: 物理家與數學家的研究對象不同,前者研究現實世界的規律,「格物致知」;後者研究數與形。 物理學提出的問題時不時地推動了數學的進展,數學也終於成了物理學家的思想工具,但是物理問題不能仰仗數學家來救世,因為物理學家的思維模式與數學家不同。
  • 這個當過藝術家哲學家文學家的數學家,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對於嚴謹的諾貝爾獎來說,光有理論不夠,拿出證據來!因此,黑洞一直以來只是一個理論上可能的概念。甚至連廣義相對論之父愛因斯坦,也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既有對宇宙的思考,又有知識科普……他是數學家?文學家?物理學家?2. 他不當科學家都不好意思1931年,彭羅斯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一個家學淵源的醫生家庭。
  • 如何偽裝成一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
    所以告訴我,我為什麼要追求一百萬美元?」) 此外,為了保持住高貴的、真正的數學家氣質,你不應該喜歡: 任何有中國名字的數學家,除了陶哲軒和丘成桐,當然,我們更建議你使用Yau來稱呼後者。 流行的大學數學教材的作者,比如菲赫金哥爾茨、吉米多維奇、以及史蒂文羅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