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華為明明是企業,為何有上千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眾所周知,華為是一家通信科技企業,在通信領域,華為5G技術領先全球,特別是在核心領域,基本是華為「一家獨大」;而在科技領域,華為的物聯網技術也是非常厲害的,甚至可以說在物聯網領域,華為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也是華為這麼強大,很多人會以為裡面應該有很多網絡通信工程師,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華為,擁有很多的數學家、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這是為什麼呢?
說起數學家、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大家第一印象應該是在校園內教書育人,或者是在實驗室內搞科研、搞技術。然而在華為這樣一個商業公司,卻有這麼多與科技企業不搭嘎的「學術研究人員」,甚至任正非在一次採訪中還透露,華為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和120多名化學家,總量已經超過1000。這就實在讓人不解,華為一個商業公司,為何會有上千個「科研人員」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華為,這些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其實和我們平時認知的那種科學家是有很大差異的,像我們經常提到的門捷列夫和高斯這一類的科學家,是學術性的;而華為的科學家多為應用型,偏向於解決實際問題很少會搞一些學術研究,與其叫他們科學家,不如專家來得實在。但即便如此,相信也有小夥伴不解,華為一個網際網路通信科技公司,為何會請一些專家呢?浪費錢嗎?
華為作為一個國際型的大企業,顯然不會「浪費」這麼多錢,華為請這些專家,都是有其道理的。就比如數學家,每天都在研究信號傳輸和信號處理,而這些全都涉及到數學算法,只能通過相應的數學專家來解決問題;而物理學家通常會為華為設備研製出各種材料,或者解決材料選用難題;而至於化學家,就更好解釋了,半導體領域都和化學有關,而華為最著名的半導體業務,是海思麒麟晶片。
奇怪!華為明明是企業,為何有上千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其實在通信行業,都離不開基礎科學,就拿通信行業的聖殿——貝爾實驗室來說,裡面也是擁有大量基礎科學家。只是貝爾實驗室和華為的科學家與校園的學術性不同,他們都是偏向於解決實際問題,而這也是他們存在的原因。對此,你有還說呢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