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儂與小野洋子 | 我徹底淪陷在她這杯充滿性慾的怪味雞尾酒裡

2020-12-01 搜狐網

原標題:列儂與小野洋子 | 我徹底淪陷在她這杯充滿性慾的怪味雞尾酒裡

本文授權轉載自典藏ARTCoco(微信公眾號art-coco)作者:高原。

1966年9月,一個來自遙遠東方的女人在倫敦舉行了行為藝術表演。在此之前,多數英國人如數家珍的藝術家名單裡都沒有她的名字。在此之後,不論藝術愛好者是否對她的作品熟知,起碼全世界的搖滾樂迷都對她產生了難以名狀的感受,並且銘記她的名字——小野洋子(Yoko Ono)。那場名為《切片》(Cut Piece)的行為藝術是她繼兩年前的再度表演。表演的內容並不複雜,小野洋子長發垂肩,像是打坐一般盤腿端坐在舞臺中央,然後隨機挑選在場的觀眾,允許他們上臺用剪刀從她身上剪裁下所有的衣物,直至她赤身裸體為止。彼時,即便在開放的西方,尚且很少能有如此離經叛道的藝術形式,更何況表演者是一個體態嬌小相對保守的東方女性。不出意料,表演開始前,聞訊前來的英國人就已經通過各種途徑知道表演的內容,他們或是感到新奇,或是大為興奮。總之,這場行為藝術在英國的前衛人士的圈子裡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中,在觀眾席上,就坐著風靡全球的披頭四樂隊主唱約翰·列儂(John Lennon)。

小野洋子,《切片》,1964

很多年後,回憶起那場邂逅,列儂依然記憶猶新。他在回憶錄裡,如是描述:「記得那天,我看著臺上她讓不同的人用剪刀把她衣服剪成碎片,我的心裡不禁喊了一聲『去他媽的』。」他難以忘懷小野洋子當時的樣子,「她尖銳,她異於常人,她古怪的五官融合在一起卻異常吸引。她就像一杯充滿性慾的怪味雞尾酒,讓我徹底淪陷了。」

列儂與小野洋子(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沒過多久,小野洋子在倫敦舉辦展覽,在荷爾蒙的牽引下,列儂再度到場。在那場展覽中,一件有別於傳統展陳形式的作品吸引著他的注意。一張尺幅極小的繪畫就像天頂畫那樣,被高掛在展廳的天花板上。一架被粉刷成白色的梯子就豎立在畫的下面,邊上還有一枚放大鏡。根據小野洋子的設想,但凡想要欣賞那幅畫,觀眾就必須冒著一定的風險,顫顫巍巍地攀爬上梯子,再用放大鏡才能仔細端詳出畫面的奧秘。列儂絕非膽小之輩,反傳統的性格推著他爬上了梯子的頂端。在放大鏡的照射下,他看清了幾乎空無一物的畫面中唯一的奧秘——蠅頭小楷大小的英文單詞「Yes」。

安妮·萊博維茨,《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1980

爬下梯子的列儂與小野洋子四目相接,雖然沉默以對,卻顯得對很多事情都已經心照不宣就像童話故事裡,公主總是要通過種種難以達成的事情來考驗王子,唯有完成任務,她才會許以芳心。小野洋子也是如此,在展覽開幕前,她的內心就已經有了答案——凡是敢爬上去看的人,那一定就是有緣人。更為戲劇性的是,直到那一刻,她仍然不知眼前這個略顯青澀的小夥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披頭四樂隊主唱。

列儂與小野洋子(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隨後,兩人瘋狂地陷入了愛河,哪怕他知道她比他大了8歲,並且有過兩段婚姻,還有一個女兒,哪怕她對他的過去算不上了解,也無法確認他的衝動可以維持多久。愛情讓人瘋狂,瘋狂到披頭四樂隊為此產生齟齬。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以及樂隊其他成員並不待見她,甚至在列儂面前也把她稱為「女巫」,或者「日本鬼子」。1970年,披頭四樂隊宣布解散。全世界的樂迷眾口一詞地聲稱小野洋子才是拆散樂隊的罪魁禍首。當時,列儂百口莫辯,而其他成員則選擇了不置可否。直到最近,麥卡特尼才首度對媒體承認:「那不是小野洋子的錯,即便沒有她,當時樂隊成員之間也早就心存芥蒂了。」不僅如此,他還認可了前衛的當代藝術對搖滾樂的幫助。他說:「若非小野洋子向列儂灌輸了當代藝術的前衛思想,也許就不會有《想像》這麼成功的單曲。」雖然列儂離開了樂隊,但是麥卡特尼對他此後的創作仍然表示讚賞,承認了小野洋子對列儂在音樂上的轉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她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當代藝術的前衛思想以及作為藝術家觀察事物的角度,她向列儂展示了另一種生活和創作的可能性。

列儂與小野洋子,「床上和平運動」,行為藝術,1969

相戀之後,小野洋子除了為列儂給予寫歌的靈感和唱片封面設計的建議,幾乎很少跨界涉足搖滾樂,反倒是列儂更為積極地遊走於當代藝術的邊緣。最為著名的案例,莫過於兩人共同創作的「床上和平運動」。1969年,在風氣極為開放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列儂和小野洋子在皇后伊莉莎白酒店1742號房間,一住就是七天。在此期間,他們幾乎什麼也不做,只是全天躺在床上。房門始終敞開,當時已有身孕的小野洋子和列儂半裸地躺在大床上,接待聞訊而來的各類媒體記者、藝術家、文化名流以及政治人物的訪問,並且時不時就高呼「要做愛,不要作戰」(make love,no war)的反戰宣言。

列儂與小野洋子,「床上和平運動」,行為藝術,1969

隨後,披頭四樂隊分崩離析,列儂也跟隨小野洋子短暫地轉戰當代藝術領域,在將近五年的時間裡竟然沒有錄製過一首單曲。也許,當代藝術是那個時代最前衛的視覺表達,而搖滾樂則是受眾最廣泛也最令人痴迷的流行文化。後來的列儂即便繼續發行唱片,但是兩者的跨界合作漸漸稀少。若非那些他和小野洋子驚世駭俗的照片被用作唱片封面,興許都讓人誤以為兩人寧可消極怠工也要在溫柔鄉裡纏綿悱惻著。直到列儂被狂熱的擁躉槍殺之前,全世界的搖滾迷們都已經覺察到他對於音樂早就不再那麼執著了。這其中,自然也包含著他們對於小野洋子的敵意——任何人似乎都把列儂的「墮落」歸咎於她。只有列儂自己不這麼看,他甚至還更羨慕她的人生,他聲稱:「小野洋子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不為人知的藝術家。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名字,但沒有人知道她究竟是幹什麼的。」同時,也流露出當代藝術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躍升於搖滾樂之上,他的原話是:「許多玩搖滾樂的人一輩子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小野洋子在藝術上輕而易舉地就達成了。」

列儂與小野洋子合作的專輯《Woman》封面

或許,嚴格來說這種搖滾樂與當代藝術的互相影響和跨界,僅僅只是基於他們兩人的愛情與婚姻。又或者是兩者之間具有天然的互補效應,一個在聽覺上,一個在視覺上,都在當時顯示出所向披靡的傳播力,文化基因決定了他們的交融也未可知。我們也不妨認可另外一種更感性的解釋。當列儂去世後,很多人回顧他們的愛情、婚姻,乃至相互影響著各自的創作,都得出了一個結論:「列儂與小野洋子,他們用婚姻表演著行為藝術,探究的對象只不過是各自的極端人格。」

文 | 高原

本文刊載於《典藏·今藝術》中文簡體版2018年8月刊,原標題:《列儂與小野洋子 一場以婚姻進行表演的行為藝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小野洋子,終於明白列儂為什麼愛你如此痴狂
    這是列儂生前最後一張照片,與他最心愛的洋子,凝固在了時間的畫框裡。提起小野洋子,我們知道她是列儂最愛的女人,知道她是世界最著名的遺孀,她的名字永遠和列儂緊密地聯繫著,就像這張照片一樣。但我們不知道,即使拋開列儂,這個女人也有她不平凡的一生。
  • 約翰·列儂髮妻逝世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
    他的兒子朱利安·列儂在推特上宣布她的死訊。列儂的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林戈·斯塔爾等都對她的離世表示了悼念。  小野洋子在聲明中表示,她對辛西婭的離世表示「非常悲痛」,稱她是一位「傑出的母親」,在被檢查出患有癌症後仍然有「強烈的求生欲」,洋子還表示「我很自豪我們兩個女人曾並肩站在『披頭四』的家族中」,還附上了與辛西婭以及她們各自的兒子肖恩和朱利安在2010年的合照。
  • 誰將演繹列儂與小野洋子的愛情?
    列儂和小野洋子參與了不少社會運動    據外媒2月1日報導,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的傳奇愛情將拍成電影。這部暫未定名的電影,劇本將由《萬物理論》的編劇安東尼·麥卡滕執筆。小野洋子將擔任製片人之一。這是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愛情第一次被搬上大銀幕。截至目前,導演與主演的人選還未選定。
  • 約翰-列儂前妻病逝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
    約翰-列儂前妻病逝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2015-04-03 09:15:22 來源:  新浪娛樂肖恩-列儂、小野洋子、辛西婭-列儂、朱利安-列儂    著名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已故成員約翰-列儂(John Lennon),其前妻辛西婭-列儂(Cynthia Lennon)昨日因癌症於西班牙家中病逝,享年75歲。
  • 列儂&小野洋子愛情故事將拍電影
    小野洋子本人將和邁克·德·魯卡等一同擔任監製。小野洋子今年已經85歲,但精神不錯,仍活躍在音樂圈和藝術圈,今年還發行了新專輯。不知她本人是否會在電影中客串。  小野洋子和列儂相識於上世紀60年代,那時候小野洋子是一位藝術新星,列儂已經是名噪一時的巨星。70年代,他們一同參加反越戰運動,有了更深刻的聯結。70年代中期他們曾短暫分開,之後一直相守,直到1980年列儂遇刺身亡。
  • 列儂與小野洋子愛情將首次被改編成電影
    列儂與小野洋子愛情將首次被改編成電影 2017-02-03 14:  誰將演繹列儂與小野洋子的愛情?據外媒2月1日報導,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的傳奇愛情將拍成電影。這部暫未定名的電影,劇本將由《萬物理論》的編劇安東尼·麥卡滕(Anthony McCarten)執筆。小野洋子將擔任製片人之一。  列儂的少年時代和他被槍殺的事件都曾被改編成電影,但是他和小野洋子的愛情還是第一次被搬上大銀幕。截至目前,導演與主演的人選還未選定。
  • 沒有小野洋子的《Rock and Roll》,有列儂和另一位山東姑娘
    ,也是列儂個人音樂生涯中,除《Walls and Bridges》外又一張找不到小野洋子印跡的唱片。而如果再算上那張偉大的專輯《Imagine》,這三張專輯也是列儂11張個人專輯裡,僅有的三張封面沒有小野洋子的專輯。
  • 《回憶約翰·列儂》,71個人的記憶
    對於一度是樂壇最不受喜愛的小野洋子來說,在約翰·列儂逝世25年之後寫一本有關自己著名丈夫的書還是為時過早。她在《回憶約翰·列儂》的序言中寫道:「我仍然無法敞開我那部分心,因為它仍在顫抖。」因此讓世人等待已久的上世紀最轟動的浪漫史仍沒有透過這本書予以公開。
  • 看完這個,也許你就能理解約翰•列儂為什麼要背叛家庭
    在兩人相遇之前,在他們各自所產生影響的文化領域裡,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都是發光發熱的人物,相比於披頭四時期並不直接參與政治的態度曖昧的列儂,小野洋子個人以及她的實驗藝術作品當中透露出的大膽和直接,更具備一種震懾力,這種震懾力在混亂的六十年代足夠平定其他人的狂躁盲目心氣,更是打開列儂緊閉心門的最有力鑰匙。
  • 新世紀周刊:約翰-列儂的華裔情人(圖)
    其實,列儂的朋友圈裡有個公開的秘密,除了以上兩位,他的生命中,還有第三個重要的女人。那就是美籍華人龐鳳儀(May Pang)。  龐鳳儀曾是列儂及小野洋子的私人助理。她和列儂在1973年至1975年間有過18個月的短暫戀情。當時,列儂與洋子產生矛盾,獨自離家生活。這段時間,龐鳳儀以「情人」的身份陪在列儂身邊。
  • 約翰·列儂第一任妻子去世,一生未走出「披頭四」陰影
    她和約翰·列儂的婚姻並未善終,和小野洋子的關係也遠不如洋子聲明裡的這樣友好。如果辛西婭知道自己死後小野洋子發出這樣「誠懇」的感言,不知會作何感想。       事實上,辛西婭和小野洋子從未並肩站在「披頭四」家族中。全世界都知道列儂為小野洋子拋棄了辛西婭母子。她曾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約翰》(John)中苦澀地寫道:「被拋棄已經讓我心碎,更糟糕的是全世界都知道了我的恥辱。」
  • 列儂華裔情人出書說往事 一起度過事業低潮(圖)
    但是小野洋子清楚,列儂肯定會耐不住寂寞與其他女人約會,於是洋子對龐鳳儀說:「列儂將開始與別的女人約會,我希望她是對他好的女人;他曾說過你很性感,你也沒有男友,不如和他在一起吧。」為此,美國媒體在記述這段經歷時都把龐鳳儀稱為小野洋子「批准」的情人。  龐鳳儀起初感到十分不安,因為她面對的不但是她的老闆,更是歌壇巨星。
  • 白日夢 約翰·列儂
    尤其是列儂被辛西婭發現與美籍日本女子小野洋子(Yoko Ono)約會之後1 9 6 8小野洋子在倫敦一次旅行中結識了約翰•列儂兩人從彼此身上得到能量,一年後喜結良緣這段充滿迷幻色彩的愛情改變了洋子的一生
  • 約翰·列儂:一個孩子,一個夢想家,一個搖滾音樂家!
    「她安靜、克制、冷靜,與列儂完全不同。」亨特·戴維斯認為「正是兩人完全不同的特性吸引了對方。列儂與辛西婭在一起了以後,大家都很震驚,沒人認為他們能長久。」1968年,因為小野洋子的介入,列儂與辛西婭離婚。六年的婚姻生活換來的卻是列儂的絕情,彼時列儂向全世界宣告:「我和小野洋子的兒子肖恩(Sean Lennon)才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朱利安只不過是我和大多數英國人一樣犯的酒後錯誤。」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而此時約翰·列儂,已有出走之心。小野洋子的出現似乎讓處於混亂中的列儂重新找到愛的秩序。小野洋子年長列儂7歲,她的恣意奔放的個性立刻為列儂注入了一道暖光。約翰·列儂甚至將自己名字改為「約翰·小野·列儂」。列儂說:「是洋子的愛,把我最好的一面給激發出來」。然而,這段愛情也成為了披頭四樂隊解散的重要催化劑。列儂固執地認為既然他已如此深愛洋子,那他身邊的人也理所應當地會愛她。
  • 約翰·列儂之子:爸爸口中的「愛與和平」,從未進過家門找我
    馬世芳形容說,「三十歲的列儂是一個憤世嫉俗的青年,急於在一片混亂中重新定位自我,甚至不惜自虐自毀……」到了1980年,「四十歲的列儂則是一個顧家的父親,對未來充滿樂觀和希望,回顧披頭四時代的種種,也有了更多包容和自信。」但就在那年的今天,約翰·列儂遇難身亡。關於列儂,馬世芳寫過很多文章,在《聽說》裡也談過。
  • 列儂之子朱利安稱不會與同父異母弟弟合作
    朱利安-列儂(Julian Lennon)肖恩-列儂(Sean Lennon)>  約翰-列儂(JohnLennon)的兒子朱利安列儂(JulianLennon)今天在他的MySpace上明確表示,關於他和同父異母的弟弟肖恩列儂(SeanLennon)即將合作演出的報導純屬無稽之談。
  • 約翰·列儂將大兒子踢出遺囑,原因耐人尋味
    繼約翰.列儂與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共同發行實驗性專輯,此後便徹底拋棄了他的披頭四形象。而且疏遠了他與前妻和兒子們的距離,但列儂在離世後仍留給他們極大打擊。這對父子的關係不甚融洽,加上朱利安和小野洋子的關係也不和諧。
  • 約翰·列儂:倒在歌迷槍口下的藝術家
    (「the Quarrymen」樂隊,格子衫彈吉他者是列儂)1952年9月,列儂在進入Quarry Bank初級中學之後開始喜歡上音樂;1955年初列儂在學校裡組織了一個搖滾樂隊「the Quarrymen」(採石工人)。
  • 曝約翰·列儂是雙性戀 妻子稱其想與男人共眠
    約翰·列儂與妻子網易娛樂10月14日報導 據外國媒體報導,已故傳奇搖滾樂隊「披頭四」成員約翰·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近日接受採訪時,談到了關於列儂生前性取向的爭議面對媒體,小野洋子坦言自己認為列儂曾有雙性戀的傾向,並且想與男人共眠。作為列儂生前的枕邊人,今年82歲的小野洋子表示列儂曾多次和自己探討關於「性取向」的話題:「他認為每個人都會有雙性戀的傾向,但很多卻因為社會道德習俗而被壓抑了」。小野洋子還講到了當年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列儂與披頭四經紀人有基情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