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加快制定《信用信息公開和保護法》 促進徵信...

2020-11-28 中國金融新聞網

  《徵信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我國目前徵信方面的最高法規文件。近年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 2014—2020年) 》等文件精神,部分地方結合實際,加快了地方信用方面的立法。

  《條例》與地方信用立法的共同點是,都屬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框架下的基礎性法律法規制度。不同點在於,《條例》側重從採集信息的客體來規範信用信息服務活動,即規範的是合法機構採集企業、個人及其他組織信用信息(客體)並提供服務的活動;部分地方信用立法將社會信用分為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是從採集信息的主體來規範信用信息服務活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我國徵信方面專門立法層級不高,部分地方信用立法的部分條款與《條例》規範的內容形成交叉,給社會公眾正確理解徵信和信用帶來不便,而信用立法的不完善也制約了我國徵信業高質量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這主要變現在:對公共信用信息市場化應用及應用過度的規範不夠,對徵信新業態的把握不夠,對統籌配置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信用資源的適應性不夠,對侵犯信息主體合法權益事件的震懾力度不夠。

  為順應徵信業發展的新形勢,促進徵信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切實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提升人民群眾在徵信活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白鶴祥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完善我國徵信業立法,加快制定《信用信息公開和保護法》,推動徵信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既要借鑑國外成功經驗,又要考慮自身國情,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呼應。建議進一步建立健全多層次的徵信立法體系,如加快出臺《信用信息公開和保護法》《信用破產法》等。地方信用立法方面,應側重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要專注於公共信用信息的管理並按規定公開。

  二是既要考慮傳統業態,又要為新業態發展預留空間,要涵蓋所有徵信業務活動。無論是公共徵信機構還是私營徵信機構,無論是傳統徵信業態還是新型徵信業態,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其他組織從事信用信息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都應該納入徵信業統一監管框架,且以立法形式加以固定。

  三是既要促進徵信業對外開放,又要考慮對內競爭,要順應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統籌考慮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統一遊戲規則,保障公平競爭。一方面,加快我國本土徵信(評級)機構對外開放步伐,培育一批實力較強、有公信力的徵信(評級)機構「走出去」;另一方面,支持國外發達徵信(評級)機構「引進來」,提升我國徵信(評級)市場整體水平。

  四是既要重視信息主體權益保護,又要平衡各類參與主體利益,確保資源有效配置。徵信立法對信息主體的保護應體現在從徵信機構信息採集到應用的全過程,如知情權、同意權、重建權、異議權、救濟權等。在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之間取得平衡,確保各類參與主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能夠行使和履行。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以金融智慧和力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以金融智慧和力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把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金融支撐。」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局長白鶴祥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說。
  • 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加快推進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表示,加快推進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養老服務設施,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培訓療養機構改革、促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具體體現。
  • 違規垂釣、手機欠費納入徵信黑名單,徵信邊界在哪?
    擴大化的徵信近年來,不少關於徵信、個人信用黑名單的社會熱點層出不窮,每次出現往往引發爭議。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對徵信給出的定義,是指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行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
  • 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全國集中統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建成,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各部門推動信用信息公開,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各行業積極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和誠信自律活動;各地區探索建立綜合性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促進本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信用信息整合應用;社會對信用服務產品的需求日益上升,信用服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 央行:徵信機構不得過度採集信用信息,採集的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
    來源:金融界網央行印發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意見》要求徵信機構採集信用信息,應當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則,不得過度採集。徵信機構採集個人信用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並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採集信用信息的目的、信息來源和信息範圍,以及不同意採集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等事項。 徵信機構採集的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不良信用信息到期的,徵信機構應當刪除,作為樣本數據的,應當進行去標識化處理,移入非生產資料庫保存,確保個人信用信息不被直接或間接識別等。
  • 5月25日要聞回顧|中國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最高法:廢除對民營...
    【兩會時間】① 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要點:- 確保憲法全面實施,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將制定長江保護法、鄉村振興促進法、期貨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修改專利法等;- 圍繞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制定出口管制法,修改反洗錢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等;
  • 充分認識新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
    同志們:    2015 年1 月1 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就要正式實施了。今天,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環境保護部聯合召開座談會,就是為了推動環境保護法的學習貫徹,確保這部法律的有效實施,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法的貫徹實施,張德江委員長專門對貫徹實施好環境保護法作出了重要批示。
  • 慄戰書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記者陳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30日在京主持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此次執法檢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剛剛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精神,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具體行動。要通過執法檢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在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推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生態文明理念的貫徹落實;立足於體系建設,全面評估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修法工作提供依據。
  • 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開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際行動和重要舉措。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年監督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於今年9月至10月對海洋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
  • 代表委員上「強國」丨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將農村合作社信息納入徵信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市張家港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自200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吳惠芳持續為農民發聲,為鄉村建設建言獻策、貢獻力量。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向大會提交了一件關於賦予農村經濟合作社信用公示的建議,把農村經濟合作社納入徵信體系。個人、企事業單位如果貸款,銀行審批就需要查詢徵信記錄,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信用記錄,金融機構沒法貸款。
  • 《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政策問答
    社會組織法人庫、信用信息平臺等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為信用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部分地方民政部門立足當地實際,對社會組織信用監管進行了有益探索,為《辦法》的制定提供了實踐經驗。民政部在加快基礎建設和總結地方實踐的基礎上,落實中央文件和法律法規的要求,立足構建全國統一的社會組織信用信息記錄和管理制度,制定出臺了《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二、《辦法》制定的意義是什麼?
  • 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及2021年展望
    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推進信用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門信用信息向市場主體有序開放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培育具有全球話語權的徵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實施「信易+」工程。完善失信主體信用修復機制。  2020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對外發布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
  • 社會信用體系包括哪些?
    除此之外,還應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觀念,為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奠定堅實的社會倫理基礎;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使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與運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商業化運作,以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服務水平;完善信用監管和失信懲戒制度,形成有效的失信懾止機制;逐步開放信用服務市場,增加國內信用機構的競爭壓力和發展動力,以推動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 甘肅省政府印發《實施意見》,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一、創新事前環節信用監管(一)加快推行信用承諾制度。重點推行以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企業投資項目信用承諾制等為主的行政許可告知承諾制。加快梳理可開展信用承諾的行政許可事項,制定格式規範的信用承諾書,並依託各級信用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
  • 徵信是個筐啥都往裡裝?國務院:這件事要規範
    會議要求,規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認定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嚴格限定為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等方面的責任主體,不得擅自增加或擴展。嚴格信用信息查詢使用權限和程序會議要求,科學界定信用信息納入範圍和程序。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全國人民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監督工作計劃,今年5月至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 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 涉大數據徵信業務等機構需持牌經營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單美琪 孟俊蓮 北京報導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辦法》主要圍繞「信用信息採集」「信用信息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提供、使用」「信用信息安全」及相關監督管理措施對徵信業務做出規定。
  • ...孫佑海解讀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決定的重大制度創新
    在法律效力的問題上,根據我國憲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制定法律問題的決定的權力,該類「決定」具有法律效力。與正式立法的程序相比較,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程序相對簡易,能夠在普通的立法不能回應現實急需時,對法律及時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解決急迫的社會問題。長遠來看,這也為將來野生動物保護法及相關法律的修改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
  • 百行徵信郭勝基:從大數據徵信視角談個人金融信息保護
    百行徵信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郭勝基出席大會,並以《從大數據徵信視角談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為主題進行分享。雖然有5V特點這樣的相同的共性,但是回歸其業務本質,徵信和大數據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巨大的差異。第一、內容不同,徵信只包含金融信用相關的數據;第二、用途不同,徵信主要用於信貸或者金融信用領域;第三、敏感性不同,徵信信息包含大量個人隱私信息和商業秘密;第四、外部性不同,徵信業務有很強的外部性;第五、獨立性不同,監管要求徵信機構具有市場超然獨立地位。
  • 新發布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這條視頻的廣泛傳播和相關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凸顯出當今社會人們對個人信息保護的關注,畢竟隨著智能應用的普及,在越來越多場景下,通過「生物技術」簡化支付流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人臉和指紋一樣,正在成為個人信息的一部分,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再次成為焦點話題。如何解決個人信息保護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