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徵信機構不得過度採集信用信息,採集的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

2021-01-1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

央行印發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意見》要求徵信機構採集信用信息,應當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則,不得過度採集。 徵信機構採集個人信用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並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採集信用信息的目的、信息來源和信息範圍,以及不同意採集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等事項。 徵信機構採集的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不良信用信息到期的,徵信機構應當刪除,作為樣本數據的,應當進行去標識化處理,移入非生產資料庫保存,確保個人信用信息不被直接或間接識別等。

主要內容

一是對信用信息和徵信業務做了明確規定。使徵信監管有法可依。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界定為信用信息,其信息服務活動為徵信活動。當前實踐中,利用該信息對個人或企業作出的畫像、評價等業務界定為徵信業務,屬於《辦法》的約束範圍。

二是從保護個人和企業合法權益角度對信用信息採集、整理、保存和加工進行了規定。要求徵信機構採集信息遵循 「最少、必要」原則,不得以非法方式採集信息;採集個人信息,應當告知採集的目的、信息來源和信息範圍等,採集非公開的企業信用信息,應當取得企業同意;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應遵循客觀性原則,不得篡改原始數據。

三是規範信用信息的使用,保障用於合法目的。要求信息使用者使用個人信用信息應當用於合法、正當目的,不得濫用;徵信機構提供信用信息查詢、信用評價、信用評級、反欺詐服務等不同種類徵信業務時,應當遵循相應的業務規則。

四是對信用信息安全和跨境流動進行了規定。從內控制度、軟硬體設備、人員管理等方面要求徵信機構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建立應急和報告制度。向境外提供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的,應當確保信用信息用於跨境貿易、融資等合理用途,並採取單筆查詢的方式提供。

相關焦點

  • 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5年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原標題: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5年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一則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10日。
  • 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 涉大數據徵信業務等機構需持牌經營
    採集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則「徵信機構採集的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徵信機構不得以刪除不良信息或不採集不良信息為由,向信息主體收取費用……」以上來自央行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起草的新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具體內容來看,首先對信用信息和徵信業務做了明確規定,使徵信監管有法可依。
  • 徵信新規將出!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
    《辦法》共七章46條,對信用信息範圍、採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安全、跨境流動和業務監督管理進行了規定,清晰界定了信用信息,並強調要加強個人和企業信息主體權益保護,保障信息安全。「《辦法》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市場對此高度關注。」
  • 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
    這些個人隱私不得採集!凡是對信用信息進行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都是徵信業務,都要納入徵信監管。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信息屬於個人隱私範疇,即便是持牌的徵信機構,也不可以隨意獲取、調用相關信息。
  • 兩周三「重磅」 中國徵信市場「裂變」前夜
    全方位界定信用相關信息2021年1月11日發布的《辦法》共七章46條,對信用信息範圍、採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安全、跨境流動和業務監督管理進行了規定,清晰界定了信用信息,並強調要加強個人和企業信息主體權益保護,保障信息安全。
  • 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加快制定《信用信息公開和保護法》 促進徵信...
    不同點在於,《條例》側重從採集信息的客體來規範信用信息服務活動,即規範的是合法機構採集企業、個人及其他組織信用信息(客體)並提供服務的活動;部分地方信用立法將社會信用分為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是從採集信息的主體來規範信用信息服務活動。
  • 央行:徵信系統升級優化在進行當中 無明確上線時間表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央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有關負責人今日就徵信系統建設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徵信系統升級優化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並無明確的上線時間表。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查詢的信用報告沒有變化,不是所謂的新版信用報告。
  • 百行徵信郭勝基:從大數據徵信視角談個人金融信息保護
    百行徵信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郭勝基出席大會,並以《從大數據徵信視角談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為主題進行分享。第一、內容不同,徵信只包含金融信用相關的數據;第二、用途不同,徵信主要用於信貸或者金融信用領域;第三、敏感性不同,徵信信息包含大量個人隱私信息和商業秘密;第四、外部性不同,徵信業務有很強的外部性;第五、獨立性不同,監管要求徵信機構具有市場超然獨立地位。
  • 從哪來·如何用·咋保護—三問個人徵信市場"開閘"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姜琳、吳雨)隨著央行近日發出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的通知,8家入圍民營徵信公司引起了廣泛關注。放開市場引入競爭是好事,然而在當前個人信息保護和相關監管機制尚不明晰的情況下,徵信數據從哪來、如何用、個人隱私咋保護,將是民營徵信公司面臨的三大問題。
  • 天津立法禁止採集自然人的血型、疾病和生物識別信息等
    另外,明確建立信用評價和新型監管機制,引導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對守信主體進行激勵、對失信主體進行懲戒。  (三)強化信用主體的權益保護  《條例》突出對信用主體的權益保護。一是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採集、歸集、使用、加工、傳輸社會信用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社會信用信息。
  • 天津立法禁止採集自然人血型、疾病和生物識別信息等
    二是明確信用主體有權知曉與其社會信用信息相關的採集、歸集、應用以及其信用報告載明的信息來源、變動理由等情況,認為社會信用信息的採集、歸集、應用等過程中存在錯誤、遺漏等情形或者侵犯其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等合法權益的,可以向公共信用管理機構、信用服務機構等提出異議申請。三是規定向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服務機構等申請查詢信用主體失信信息的期限為五年。
  • 多家機構探路同業徵信模式 剔除弱相關大數據
    2015年1月央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批共8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六個月。但至今兩年有餘,第一批牌照仍未正式下發,後續批次牌照也暫無新進展。已經拿到「介紹信」的8家機構,仍在探索中蹣跚學步。一邊是市場對徵信行業急切的需求,一邊是整體行業廣闊藍海中的種種迷思。中國徵信行業如何布局謀篇?
  • 無償獻血跟徵信掛鈎引爭議 徵信系統邊界在哪
    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徵信、北京公租房違規將納入徵信、探索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納入徵信系統的項目越來越多,其中一些引發爭議,這令人產生了「納入徵信系統的邊界在哪裡」的疑惑。各方登場,徵信機制有點忙徵信系統,即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已經成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信用報告已成為反映企業和個人信用行為的「經濟身份證」。
  • 銀行系APP可查詢新版徵信報告
    今年起,徵信中心已面向社會公眾和金融機構提供二代格式信用報告查詢服務。相比第一代個人徵信系統,第二代個人徵信系統覆蓋的個人信息、信貸信息等更加全面、細化、精準,彌補了第一代個人徵信系統的一些不足。金融專家表示,徵信報告是個人的「經濟身份證」,建議用戶及時了解新版徵信報告內容,定期查詢信用報告。
  • 法官提醒,徵信修覆信不得 - 青海法制報數字報刊平臺
    不久,小李來到微信好友介紹的某徵信服務公司,並與公司籤訂了《徵信異議申請委託代理合同》。 「公司承諾在45個工作日內對代理的全部徵信異議申請成功。」某徵信服務公司在籤合同時向小李說道。小李當日向該公司支付了50000元「徵信修復費」並提供了個人身份證、銀行卡信息和一張電話卡。
  • C端個人徵信APP產品評析
    一、個人徵信市場格局2015年1月,央行發出通知,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鵬元徵信、考拉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華道徵信等八家機構獲得個人徵信預備牌照,一併提到,上述機構在通過6個月的考察後,將獲得正式的個人徵信牌照。[1]然而,時光飛逝,6個月、1年、3年過去了,這八家機構都沒等到開展個人徵信業務的正式牌照。
  • 邢會強: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與利用
    基於法律概念的借鑑與移植,我國央行對於個人金融信息的定義也比較寬泛。2016年金消保辦法第27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個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機構通過開展業務或者其他渠道獲取、加工和保存的個人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財產信息、帳戶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個人某些情況的信息。」
  • 藉助信用信息共享 人行篩出1.2萬戶負面影子企業
    11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獲悉,今年部署穩企業保就業工作以來,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強化信用信息採集、共享、運用。據了解,通過全面摸排市場主體情況,篩選形成9.8萬戶正面影子企業名單和1.2萬戶負面影子企業名單,有效服務了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
  • 央行副行長:小微企業佔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徵信查詢總量的60%,是徵信...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從數據來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徵信查詢的總量中,小微企業佔比高達60%,應當說是徵信系統最大的受益者。在今年疫情期間,人民銀行徵信系統查詢費用減免近10個億裡面,小微企業受益佔比也將近60%,受益涉及到270多萬家小微企業。
  • 2019年央行新版徵信將上線,22天後,或許你得全款買房了。
    更細化      新版個人徵信報告,個人信息將更加細化。除舊版個人基本信息之外,新版個人信息將更加完整,還可以查看配偶信息。同時,職業信息也更完整,信息量與個人求職簡歷相當。更細化的信息,將使個人信用情況更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