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以金融智慧和力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2020-11-28 騰訊網

「我們將以金融智慧和力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把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金融支撐。」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局長白鶴祥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說。

今年5月14日,人民銀行等四部門印發《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白鶴祥表示,人行廣州分行將按照高標準落實《意見》。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建設的首要任務,金融科技正在推動金融業變革。」白鶴祥說,人行廣州分行將支持金融機構積極探索投貸聯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等多樣化的業務模式,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科技型企業融資。同時,進一步便利高新技術企業在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便利創投基金跨境流動,便利科技創新行業收入分配跨境匯兌和轉移。推進金融科技應用試點,運用金融科技優化服務、改善監管,爭取在今年10月前完成試點工作。此外,推廣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擴大參與主體,豐富數據資源和應用,逐步形成跨境融資信用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人行廣州分行將充分發揮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廣東省)的作用,推動形成大灣區內地金融監管合力,協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與重點機構風險。同時,加強與港澳金融管理部門在溝通聯絡、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合作,加強各區域統籌,在大灣區落實普適性強的措施,在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先行先試資本項目開放等力度更大的改革措施等。

在綠色金融合作方面,白鶴祥指出,將繼續支持港澳金融機構參與廣州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

擴大金融開放是《意見》核心要義之一。白鶴祥指出,人行廣州分行將逐步擴大人民幣使用規模和範圍,統籌多方推動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支持港澳清算行更深層次參與內地銀行間市場,加強與港澳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良性互動。

不僅僅是人民銀行,其他部門也在行動。記者近日從銀保監會獲悉,銀保監會已制定2020年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計劃。此外,記者獲悉,銀保監會已成立了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小組,並與廣東省政府就設立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進行溝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原創」白欽先 陳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新發展——全球化潮汐...
    當今中國以兩個百年既定戰略作為引領,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創新,推進「一帶一路」 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簡稱「大灣區」)進程中,從全球視野與戰略高度重新觀察、審視金融資源配置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示範引領作用,對中國深入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積極穩健地參與和處理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具有巨大且深遠的現實意義。
  • 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加快制定《信用信息公開和保護法》 促進徵信...
    不同點在於,《條例》側重從採集信息的客體來規範信用信息服務活動,即規範的是合法機構採集企業、個人及其他組織信用信息(客體)並提供服務的活動;部分地方信用立法將社會信用分為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是從採集信息的主體來規範信用信息服務活動。
  • 曾經的廣東四小虎,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東莞已脫穎而出
    自此以後,順德、南海、中山、東莞並稱為「廣東四小虎 」,當時它們崛起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有發展潛力,一躍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在經濟上的驚豔表現名震全國。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對東莞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強化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功能、擴大開放合作的示範功能、現代優質生活的服務功能。東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製造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將發揮積極重要作用。
  • 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加快推進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養老服務,事關社會穩定,事關百姓福祉,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 廣東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白雲機場成為民航局「智慧機場」建設首批示範單位,信息化水平、自助設備部署規模及使用效率、新技術應用走在全國前列。2018年1月,廣東機場集團黨委研究提出「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目標,做出「推進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決定,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廣東相關工作部署,積極參與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主動承擔起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和全省「5+4」骨幹機場布局建設重任,全力推動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助力廣東實現發展目標。
  •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廣東機場集團主動承擔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和全省「5+4」骨幹機場布局建設重任,把基本實現「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目標的時間確定為2025年,按八年時間、分兩個階段實施,聚焦高質量發展,踐行新發展理念,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 2020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大學排名發布,中山大學第一
    誰是2020年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好大學?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哪些高校躋身2020年世界一流大學和中國一流大學行列?《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面向全國公開出版發行,報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大學分區排名、2020中國各城市群最好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大學排名等系列排名。
  • 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
    9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副廳級以上離退休幹部情況通報會,向老同志通報全市發展情況,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共迎中秋、國慶佳節。市領導陳旭東、危偉漢、丘樹宏、唐穎、陳文鋒,老領導謝明仁、陳根楷、簡國森、鄭金鑽、吳章賀、陸國良等出席會議。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提高站位,按照「立足深港、輻射灣區、世界一流、全國領先」發展思路,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通過新基建為前海制度創新、深港合作、產業集聚、城市新中心建設等注入新動力。田夫要求,要高點定位,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集中視察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工作
    原標題: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集中視察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工作   12月2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住日照全國、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對我市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
  • 謀篇開局 推動濱海灣新區高質量發展
    記者梁就勝 攝  共謀▶▷立足「十四五」規劃 謀劃新區發展新格局  當前,濱海灣新區正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和「雙區驅動」「雙城聯動」的重大發展機遇。加快研究謀劃新區「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對推動新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央廣網】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海洋材料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12月10日下午,由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海洋材料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廣州高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柯偉院士、蹇錫高院士、王玉忠院士、毛新平院士、嶽清瑞院士、李賀軍院士、宮聲凱院士、彭壽院士、張平祥院士、劉正東院士等10名院士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與我國海洋戰略中海洋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問題、未來發展趨勢等開展深入交流並提出對策建議,推動國家海洋材料學科和海洋工程裝備發展,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會
    今年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共廣東省委發文粵發[2018]8號,要求全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 邁向高質量發展標杆的四個關鍵詞
    1月15日,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三屆五次黨代會召開兩天後,丹灶鎮立刻迎來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為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建設「三年見成效」階段進行部署。2019年,乘著改革開放再出發和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的東風,丹灶大力發揚「有為精神」,打響了高質量全面發展的第一槍,經濟社會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 用法治力量助力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協同立法作為立法領域的新事物,對於落實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具有積極意義。區域協調發展涉及跨區域的重大改革,而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因此協同立法具有很強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地方之間如何建立完善協同立法工作機制?
  • 落實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前海舉辦全媒體訪談
    特別是《綱要》在第十章「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中用一個專節來闡述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作用和要求,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這讓我們更加充滿信心。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特別是在深港合作方面,田夫強調了六個「重點」:聚焦深港產業合作,擴大香港服務業發展空間;聚焦深港人才合作,打造港人內地發展平臺;聚焦跨境金融合作,聯手香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聚焦深港貿易合作,鞏固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聚焦制度創新合作,共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聚焦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國際化城市新中心。
  • 智慧旅遊、數位化建設、5G覆蓋…………10部門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意見出爐
    11月30日,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為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持續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旅遊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門共同下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
  • 運用法律武器 依靠法治力量 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水平
    本報訊(記者焦磊)5月21日,全省人大系統「河北發展、人大盡責」主題實踐活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衡水召開。會議通報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有關情況,傳達了王晨副委員長講話精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作出批示。
  •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 成為推動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開工,按下廣東機場集團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快進鍵」,成為加快推進廣東省「5+4」骨幹機場布局和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推動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廣東機場集團提高站位和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緊緊抓住當前推進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的重大機遇,全力以赴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推進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
  • 投資產業綜合體成趨勢,東莞本土商會抱團發展效果如何了?
    抱團發展正成為東莞非公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去年以來,東莞本土企業家強強聯合,抱團發展,寮步、虎門、厚街等鎮街的商會先後宣布或奠基投資商會大廈,它們除了打造一個「娘家」外,更為重要的是探索新的經濟增長模式,為東莞非公經濟轉型提供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