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原理分析人類行為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東方紅資管

倫敦經濟學院經濟史系客座教授,曾任英國政府經濟政策顧問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經濟政策顧問,著有《經濟學手冊》(The Economics Book)和《分鐘經濟學》(Economics inMinutes)。

本書介紹了40多個基礎的經濟學理論,以及這些理論產生與應用過程中的重要經濟學事件,以簡明易懂而又風趣幽默的語言,為初涉經濟學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入門途徑。書中記述了歷史上重要的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李嘉圖、馬克思、凱恩斯等人的卓越貢獻,也分析了經濟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話題,從貨幣的產生和平均地權論的興起,到經濟大蕭條、企業家精神、環境破壞、分配不均和行為經濟學等。這是對經濟學發展歷程的全面梳理,也展示了經濟學的發展如何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本書指出,「如何滿足需求」是經濟學中的關鍵命題。學會用經濟學的眼光看世界,我們可以更好地追求富足快樂的人生。今天分享第十期:生活中的經濟學。

如果擁有一家店鋪,工作的時候你的腦海裡一定在不停地計算:雞蛋的存貨足夠嗎?要不要多買一個裝冷飲的冰箱?再僱一名店員是否划算?為了獲得最佳盈利,整日你都在計算銷售和成本。當一天結束,店門關閉,你回到家裡準備晚餐,打掃房間時,你或許可以讓自己不停轉動的腦子休息一下。但是,難道家庭生活,比如做飯、清潔和陪孩子玩耍,這些事情和商業與經濟就沒有關係嗎?一些社會科學家研究生活中的非經濟層面,即生活的社會層面。人類學家著眼於人們的習俗和文化,社會學家著眼於最廣泛的社會運轉。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研究婚姻和家庭這樣的主題,以及更為陰暗的犯罪和種族問題。經濟學家不同於此,你或許會認為,他們僅僅探究有關工業和企業、價格和利潤的經濟主題。

20世紀50年代,加裡·貝克爾(Gary Becker,1920—2014)打通了「經濟」和「社會」的分野。他是芝加哥大學的一位傑出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的經濟系因為過於著名,以至於人們稱其為「芝加哥學派」。芝加哥學派的理念是:市場和價格是社會運作的基礎。貝克爾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貝克爾認為,店主上班時會計算成本和收益,以獲取最多利潤;在家時,他們同樣會計算成本和收益。家長在家要求孩子關上電視去做作業,是因為努力做作業的孩子在成年後才能掙更多的錢,而未來收入更好的孩子才更有能力贍養自己老邁的父母。實際上,貝克爾在所有的問題上都看到了經濟的計算。貝克爾曾經有一門課就叫《看待生活的經濟學視角》,他認為經濟學基本上可以用來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天下午,貝克爾參加一次重要會議馬上就要遲到了。如果將自己的汽車停在指定的停車位,他肯定會錯過會議的開場,將汽車違規地停在街邊是更快的辦法。他注意到自己正在權衡兩種不同選擇的成本和收益。如果將車停在街邊,他能夠趕上會議,但是他面臨違法停車的罰款風險。對他來說,違法停車的成本是罰款的數額以及被查的概率。他認為,相比及時參加會議的收益,這個成本更低,因此他決定將車停在街邊。他的違法行為就是一次經濟計算。

這件事啟發了貝克爾有關犯罪的經濟學理論。他不認同不法分子和守法公民有所不同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人們會犯罪是因為他們心智有問題或者遭受了他人的虐待,因此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是環境的受害者。貝克爾認為,犯罪的人和其他普通人沒有多大區別。他們並不一定就是邪惡、病態或者野蠻的。他們是有邏輯、懂算計的人。貝克爾不否認造成犯罪的原因是複雜的,但是他的著眼點在成本和收益之上,正如一名店主所做的那樣,在預防犯罪領域同樣應該將這一理論納入考慮範圍。舉例來說,停車場管理者可以通過僅僅要求罰款來減少開支,而不是花更多錢派交通管理人員找到肇事車輛試圖抓捕違法的人。反過來說,駕駛員有邏輯地計算,高額罰款加上被查的低概率和小額罰款加上被查的高概率其實沒有區別。最好的阻止犯罪的方法是讓這件事變得沒有收益可言。對於違法停車來說,就是更高的罰款;對於盜竊來說,就是更長的刑期。

貝克爾用標準的經濟原理去分析各種人類行為。其中一個例子是,人類擁有一套清晰的不輕易改變的偏好:今天你喜歡搖滾樂甚於爵士樂,那麼有很大的可能性下周你依然如此。另一個例子是,人總是講道理的:他們計算能夠最大限度滿足自己偏好的行動,他們根據自己擁有的金錢和商品的價格來做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這意味著權衡(trade-offs)無處不在。店主在開一家新店的成本和收益之間進行比較,偷車賊會比較一輛奔馳車的價值和偷車被捕入獄的風險。

還是一名學生的時候,貝克爾就用這套經濟原理來分析種族主義的問題。這令他身邊的人感到震驚,難道種族主義不是有關人們的態度和社會不公的問題嗎?這應該是社會學家的課題啊!經濟學怎麼跑到這塊兒領地裡去了?但貝克爾確信經濟學可以解釋其中大部分的問題。

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黑人在就業和薪資領域遭受了嚴重的歧視。貝克爾將一名種族主義僱主對黑人的歧視視為一種偏好。如果你喜歡搖滾樂甚於爵士樂,那麼相比搖滾樂來說,你更不喜歡爵士樂,因此你也不打算為爵士樂專輯支付和搖滾樂專輯一樣的金錢。同理,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店主不願意在同一個崗位上為黑人支付和白人一樣的薪水。假設黑人僱員為了獲得工作,必須接受當面對一名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僱主時,比同一工作的白人僱員少拿50美元的薪水。貝克爾將這50美元叫作「歧視係數」(discrimination coefficient)。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店主願意為白人員工多支付50美元。因此,他們比那些沒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店主為同等能力的員工支付的薪水要更多。一般人認為,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會導致黑人更窮,白人更富。但是貝克爾告訴我們,種族主義者也是輸家。

同樣,猶太人在僱傭問題上也受到歧視。不過他們在總人口當中所佔比例較小,因此受到的影響有限,因為他們可以確保自己只受僱於不歧視猶太人的僱主。在美國,黑人的人口比例較大,因此並不是所有黑人都可以找到不歧視黑人的僱主。許多黑人別無選擇,只能為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僱主工作。根據貝克爾的理論,儘管那些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僱主對猶太人的歧視一點兒不比對黑人的少,黑人的平均薪水還是比猶太人的低。被歧視的群體越龐大,導致的結果就是更多的成員會以更低的薪水為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僱主工作,這些僱主會向自己更偏好的種族僱員支付更高的薪水。貝克爾說,這就是為什麼黑人佔據人口多數的南非會出現種族隔離制度。這種制度,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是不划算的,同樣也是不道德的。

貝克爾將經濟學應用到生活其他方面,比如婚姻、家庭、養育孩子。家庭裡雖然沒有買賣,但是貝克爾相信經濟原理同樣適用。

一個家庭就是一座小型工廠,其中麵粉、蔬菜、烹飪技術這些投入用於得到產出:餐桌上的一餐飯。在經濟學家看來,儘管在商店裡可以輕易購買到,但麵粉和蔬菜仍然是稀缺的,因為它們的總數是有限的。因此,每個人能夠擁有多少也是有限的。家庭生產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投入是時間,這同樣也是稀缺的。一些家庭產出需要大量的時間,貝克爾稱之為「時間密集型」產品。待在家中看《星球大戰》三部曲就屬於時間密集型,因為你要花費大量時間在這件事情上。這件事情的主要成本不是電費和爆米花的金錢開支,而是你本可以用這些時間去做的事情——比如拜訪朋友——所謂的機會成本。對於那些高收入的人來說,欣賞《星球大戰》三部曲的機會成本很高,因為選擇看電視而不是工作,對他們來說就是選擇放棄大量收入。

在決定生育孩子的問題上,貝克爾也應用了時間強度的概念。他說,孩子像是你所購買的一件商品。當你購買一輛汽車的時候,你有所支出,並在其後的時間裡不斷獲益。養育孩子同樣如此。孩子是時間密集型的商品,因為家長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去照看他們。因此撫養孩子的成本就像是用一個整個下午看電影,放棄你待在家中照看他們時少掙的薪水。因此,收入越高,養育孩子的成本就越高。通常被放棄的收入就是女性放棄工作時的收入,因此在20世紀,當越來越多的女性出門工作的同時,養育孩子的成本也在上升。其結果就是,女性願意生育的孩子越來越少。

19世紀,經濟學家艾爾弗雷德·馬歇爾將經濟學描述為「無關具體的事實,而是發現具體事實的引擎」。這種觀點將經濟學視為分析的方法、合理原理的應用以及對你所偏好的局面的選擇。對貝克爾來說,經濟學更多的是一種「工具」,而非一件「東西」。它未必一定要關乎「經濟」——人和企業對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它可以關乎生活的諸多領域,包括犯罪和養育孩子,這類事情通常被認為與經濟學家無關。跟隨貝克爾的腳步,經濟學家分析了法律系統、恐怖主義,甚至刷牙和日本相撲!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發展。經濟學方法的力量在於它是多面的,並且適用於各個方面。對於解釋人類的各種行為,這是一種非常有力的方式。

但還有一些人認為,經濟學過度延伸了。當經濟學家投入全副精力研究如何應用手中的方法論時,他們忽視了對經濟學本身的鑽研,忽視了經濟學的日常運作,忽視了經濟學的發展過程。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經濟學的方法到底有多有效?我們會看到經濟學家託斯丹·凡勃倫拒絕了經濟學家們關於理性和選擇的標準理論。類似凡勃倫的非傳統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應該包括更豐富的人類行為模式,超越對成本和收益的計算。現在許多經濟學家都相信,店主管理庫存的行為是不理性的,更不要說在家中烹飪。

儘管如此,貝克爾的許多觀點已經變得如此具有影響力,以至於我們忘記它們最初曾引起巨大爭議。今天的經濟學家不斷談論「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這個觀點認為人像機器一樣為生產活動做出貢獻,而人可以通過教育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和職業前景。當貝克爾提出這一觀點的時候,許多人是憤怒的。今天,學生在大學掌握技能以獲得更高薪工作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毋庸置疑。

目 錄

中文版序

01 冷靜的頭腦,善良的心地——我們為什麼需要經濟學

02 翱翔的天鵝——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03 上帝的經濟——奧古斯丁與託馬斯?阿奎納

04 尋找黃金——重商主義

05 自然的饋贈——重農主義

06 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與《國富論》

07 穀物遇上鋼鐵——工業革命下的因果鏈條

08 理想的世界——空想社會主義

09 太多的人口——馬爾薩斯與《人口論》

10 世界工人——馬克思與共產主義

11 完美的平衡——新古典經濟學

12 擋住陽光——自由貿易與保護政策

13 戰爭的利益——帝國主義

14 吵鬧的小號——福利經濟學

15 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16 計劃者——蘇聯的經濟問題

17 炫耀你的鈔票——有閒階級與炫耀性消費

18 在出水口下面——凱恩斯主義

19 創造性破壞——資本主義的騎士熊彼特

20 囚徒困境——納什與博弈論

21 政府的暴政——哈耶克的警告

22 大推進——發展經濟學

23 關於所有問題的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

24 成長——經濟增長理論

25 甜蜜的和諧——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

26 分成兩半的世界——富裕國家與貧困國家

27 灌滿浴缸——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28 小丑掌權——公共選擇理論

29 貨幣幻覺——貨幣的力量

30 凝望未來——理性預期

31 進攻的投機者——貨幣投機者

32 挽救失敗者——貧困者的經濟學

33 了解我,了解你——逆向選擇

34 被打破的承諾——時間不一致問題

35 消失的女性——女權主義經濟學

36 霧中之思——無邏輯的經濟學

37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市場設計與拍賣理論

38 失控的銀行家——明斯基時刻

39 空中的巨人——收入分配問題

40 為什麼成為經濟學家?——經濟學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汪丁丁:行為經濟學基本分析框架
    導讀:2015年秋天,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的新書《行為經濟學要義》。該書主旨在於表達汪丁丁教授最近四五年在這一領域尋求更具簡單性、統一性和可證偽性的分析框架的思想成果。
  • 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消費者為什麼怒慫「報復性」漲價!
    先迫不及待的和大家賣弄兩個經濟學知識:傳統經濟學認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絕不會生氣,如果他認為產品或服務的價格超出了其帶來的價值,那麼「用腳投票」就行了,壓根犯不著生氣;行為經濟學認為:消費者是感性的,只要他在交易過程中感受到了不公平,他就會生氣!
  • 行為經濟學:揭示經濟行為背後的情境因素
    行為經濟學:揭示經濟行為背後的情境因素 2018年09月14日 06:3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明海英 字號 內容摘要:行為經濟學則以心理學為基礎,從人的心理特質、行為特徵出發,揭示影響利益選擇行為的心理因素
  •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理察·塞勒因為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而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麼,什麼是行為經濟學,塞勒的主要理論又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
  • 基於行為金融學的資產價格波動分析
    非理性是人類難以克服的弱點,個體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體市場的非理性波動。文章運用行為金融學從個體和群體的心理角度分析資產價格的波動和發展。行為金融學認為人類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類的行為卻不儘是理性的,行為金融學在對人類行為進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預設假定之後,把人類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動等融入投資決策過程之中並加以分析,認為這些因素都在人類的決策過程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行為經濟與行為金融研究中心|2021年統一考試博士即將招生
    Richard Ebstein,博士畢業於耶魯大學,現為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行為經濟與行為金融研究中心講座教授。他是用遺傳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經濟與社會行為的先驅,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經濟學、基因經濟學以及心理學,迄今為止發表近400篇學術論文,其中在自然(Nature)、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這兩本世界頂級科學期刊發表過5篇論文。
  • 清研智庫:AI可以模擬人類社會複雜的經濟選擇嗎?
    儘管其初步分析的結果並沒有被《美國法典》收錄,但他們提出的方法可能具有相當大的意義。當前的大多數稅收政策模型都可以根據先前的研究結果推斷人們對政策變化的反應。但是,在AI經濟學家的方法中,計算經濟參與者的行為是從簡化的博弈經濟中學習的。他們使用一種稱為強化學習的AI來做到這一點。
  • 中國社會科學報:行為經濟學:揭示經濟行為背後的情境因素
    行為經濟學則以心理學為基礎,從人的心理特質、行為特徵出發,揭示影響利益選擇行為的心理因素。  跨學科協作拓寬理論發展空間  行為經濟學被稱為「心理學的經濟學」。陝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馬廣奇介紹,行為經濟學的核心觀點主要有:對經濟行為的研究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心理特徵基礎上;當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依靠心理帳戶、啟發式代表性程序進行決策,關心相對損益,並常常有框架效應;決策偏好內生於決策過程中,可能出現偏好逆轉。
  • 無我思維| 經濟是不是人類演進的動力
    如果持續這種經濟活動方式,只是依靠不斷開發土地等自然資源,生產極限會很快到來,人類數量不可能出現第二次暴增,這時出現了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意義是人類經濟活動出現了內涵式變革。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方式由直接生產收穫,演化為先生產機器、再用機器生產所需產品。人們也因此對工業革命的印象往往是以機器代替人力和畜力。
  • 馬凱:用好分析方法 提高科學判斷經濟形勢的能力
    科學分析判斷經濟形勢,說到底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藉助於成熟的經濟學基本理論和分析工具,努力把握經濟形勢分析工作的規律,歷史、客觀、全面、辯證地分析和研究經濟運行的主客觀環境、條件、現狀和趨勢,從中引出對經濟形勢的正確判斷。
  • SCP分析模型:結構-行為-績效分析工具
    SCP分析模型(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Model,結構-行為-績效模型) 由美國哈佛大學產業經濟學權威貝恩
  • 計算認知神經科學:試圖理解人類複雜行為背後存在基本的數學原理
    畢達哥拉斯那麼是否跟物理規律類似,人類複雜的行為和認知背後,也存在某些基本的數學和計算原理?計算認知神經科學致力於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計算認知神經科學。圖1 計算認知神經科學的目標是通過生物學上可信的計算模型來解釋動物和人類神經元活動和行為。從歷史上看,每個學科(圓圈)都解決了這些挑戰的一個子集(白色標籤),計算認知神經科學力求同時應對所有挑戰。計算認知神經科學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主要包括認知科學、計算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圖1)。
  • 人類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微積分原理
    他滿嘴是他那個領域的行話,知道那個領域的全部文獻、那個領域的全部分支,但是,他往往會把鄰近的科學問題看作與己無關的事情,而且認為如果自己對這種問題發生任何興趣,那是不能允許的侵犯人家地盤的行為。」試想,如果一個人把自己大腦的珍貴貯存空間用於存放「那個領域的全部文獻」 ,如果一個人動輒就是「侵犯人家地盤的行為」,那麼,他怎麼能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自己所處時代的萊布尼茲又怎麼能誕生?
  • 行為經濟學,讓你更懂不靠譜的地球人
    當你仔細往下讀就會發現,原來這不是驚心動魄的星際小說,而是行為經濟學的科普讀物。書中用理性經濟人星球上來的瓊斯,對地球人的不靠譜行為進行分析。行為經濟學是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 《怪誕行為學》-奇特而有趣的人類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覺得自己的行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理智且正確的,你有沒有思考過自身的行為是否受到過其他因素的引導。這裡向各位推薦一本書《怪誕行為學》,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了一系列有趣的小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人類各種行為背後奇妙的原因。
  • 行為經濟學對個體異質行為的研究與啟示
    理性人假定偏重於對個體行為的共性描述,即認為人人都是絕頂聰明的自利者,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是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的「經濟原子」。這種假定把現實個體所應具有的異質人格剝離殆盡,並把理性人的行為特徵等同於整個人類的行為特徵,忽略了不同個體在空間與時間上的認知與情感差異。
  • 人類不確定性原理:一切複雜與偏見背後的真相
    索羅斯框架核心是他提出的兩個原理,即易錯性與反身性。在他看來,正是對這一框架的堅持與不斷完善,他才得以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到來之前,成功預測並能夠及時處理。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經濟學家總是出於對確定性的需要而刻意忽略以上兩大常識性原理。換句話說,不確定性正是人類事務的關鍵特徵——它被嚴重低估了。
  • 《和平飯店》,燒腦中學習微反應——行為痕跡分析學
    劇中陳佳影給出的說法比較顯淺:概況來說,『行為痕跡』就是通過痕跡,分析產生痕跡的行為,從而倒推出行為發生時的情景,包括但不限於微觀察。每個人的內心都會在他的行為中流露出痕跡,只要捕捉到痕跡,就能追蹤到內心最為隱蔽的東西。
  • DeepMind加入動物保護行列,用AI分析野生動物行為
    一手打造史上最強圍棋AI的英國DeepMind團隊最近加入了用人工智慧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DeepMind與生態學家、自然保護主義者合作,開發了一款研究動物行為的機器學習方法。這套方法被首先應用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野生動物保護區。
  • 高考志願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高考不僅是國家選拔對社會有用人才的途徑,也是許多考生改變人生命運的方式,可以讓底層學生向上層社會流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制度,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影響高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個人因素、高校因素、家庭因素等,但恰當的高考志願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高考是否成功的關鍵。高考志願選擇是高考招生錄取工作的一部分,是考生選擇高校、高校選擇考生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