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行為學》-奇特而有趣的人類行為

2021-01-10 書影大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覺得自己的行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理智且正確的,你有沒有思考過自身的行為是否受到過其他因素的引導。這裡向各位推薦一本書《怪誕行為學》,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了一系列有趣的小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人類各種行為背後奇妙的原因。

一.我們喜歡攀比

59元的電子版資料,125元紙質版資料以及125元紙質加電子版資料你會選擇哪一種?或許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第三個,但是如果去掉中間的選項呢,選擇電子版的人一定不少。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樣的選擇,這就涉及到了比較心理學,我們心中並沒有一個價值計算器告訴我們付出多大的代價最合適,因此我們傾向於在對比中選擇更有優勢的那一個。同樣這個理論也可以用在各位的單身聚會中,帶上一個和你特徵相似卻又在某些方面差上一些的朋友,你脫單的機會應該會大一些的。

二.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

你是否需要向嶽母支付晚餐費用?應該沒人會傻到在丈母娘家吃飯後默默掏出兩百塊錢。俗話說得好談錢傷感情,人類的心中總是存在著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在做事時常遵循著其中一種,社會規範是情感性質的,而市場規範是交易性質的,正如以上問題一但支付報酬就變成了市場規範,情感的因素就淡了。而在生活中人們更願意為感性的社會規範付出,這就是為什麼相比之下我們更願意花時間免費給朋友搬家,而不是一個支付報酬的陌生人。因此,又引申出了一個約會小技巧-儘量不要和約會對象談錢,這樣可以避免市場規範的產生,讓情感拉近的更快。

三.免費的代價

人們或許並沒有意識到零這一數字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你有沒有為了某些贈品而購買一件商品,哪怕商品對你並沒有什麼用處。免費獲得一張十元優惠券和花七塊錢買一張二十元的優惠券你又會如何選擇?有的時候免費二字甚至會蒙蔽你的大腦,改變你的購物方式,就如同現在的購物軟體中很多活動滿多少錢包郵,大部分人都會試圖達到包郵的標準。為什麼免費如此的誘人,因為任何事物都有不利和有利的一面,消費時人們總是害怕遭受損失,而免費能讓大腦儘可能的忘記了不利的一面,使內心認為物品的價值遠高於實際,產生「反正都是白拿的,我也吃不了虧」的心理。

諸如此類奇特的行為學分析,書中還有-公司為什麼讓員工工資保密;我們不誠實的原因;如何將贗品賣出名畫的價格;現金是否可以阻止作弊等。作者分析了很多我們身邊常見但是又並沒有被深入了解過的現象。這些現象有趣又隱蔽,大部分我們自身都沒有意識到如此行為的利弊,切入點也以生活中的故事為主,生動且奇妙,吸引人不斷深入閱讀。

相關焦點

  • 從「報復」談起,用理性的方式看待人類的各種怪誕行為
    我知道這樣的行為可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但我能想到的只有這些。後來,當我看到《怪誕行為學2》的時候,裡面有一個章節談到了報復行為,我才理解到這個世界上像我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報復」幾乎無處不在書上列舉了一個例子,作者讓一位工作人員假扮成一間餐廳服務員。
  • 教你行為經濟學之《怪誕行為學》「美」丹.艾瑞
    今天說的這本書叫做《怪誕行為學》,本書一共25萬字,我會用大約20分鐘的時間為您講述書中精髓。怎麼用行為經濟學思維避免生活中的消費陷阱,做個精明的人?很多人在生活中啊,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本來你今年拿了10萬的年終獎,心裡還挺高興,結果聽說其他人都拿了11萬,瞬間就會覺得很委屈。比如為什麼無人問津的黑珍珠和其它價格昂貴的珠寶放在一起的時候,身價一下就能上漲數十倍?
  • 《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怪誕行為學》。丹·艾瑞裡,美國認知心理學和商業管理雙料博士,年僅31歲就成為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在 TED 的演講,有超過780萬次的點擊。著有經典作品《怪誕行為學》,《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得到了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讚賞和強烈推薦。
  • 《怪誕行為學》作者談了談選擇設置中的激勵和...
    「想要改變人們的行為,僅僅給他們信息、目標或者知識都沒有用,」丹·艾瑞裡說。他認為社會科學改變人類行為的方式應該像發射火箭一樣——「減少摩擦阻力和加更多的燃料(動力)。」丹·艾瑞裡(Dan Ariely)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一個學術明星。這位認知心理學家研究的課題圍繞人類的不理性:包括不誠實、拖延症和利他行為等等。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
  • 5本關於行為學的書
    演講以一種非常簡單的語言進行,有許多例子,我們的行為刻板印象和行為變得清晰,例如財產的本能,羞恥感和群體團結的願望。所有這一切都以鳥類和動物的行為學信息為背景。該技術允許作者證明所有生物都屬於同一生物圈。人類在其他動物中的地方Reznikova Zhanna Ilinichna。
  • 動物行為學及其起源——動物行為學系列(一)
    社交                    氣味通訊                   奔跑動物行為學的研究一般分為兩個學派,即比較心理學派和行為學派。比較心理學家一般以小鼠或者鴿子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將實驗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實驗的目的是探索動物行為的共同規律並將其應用於人類行為的研究中。
  • 消費者行為學的典型營銷案例
    為她感到高興,她的表情使你感到高興;  很想下午就去購買這款手機;  因為她在炫耀,而產生一種厭惡的感覺;  決心不買這款手機,因為你不想與她相同;  有點自卑,因為自己還沒有能力購買;  對自己的男友不滿,因為他沒有送給自己這款手機  ……  人類的行為可以簡單歸納為刺激與反應的過程,作為最高等生物的人類
  • 動物行為學2
    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動物行為學。昨天,本著尊重動物的標準,我們稍微了解了各種動物的天性之後,大家大概想要挑選一名動物伴侶了吧。洛倫茨就給出了第3條原則,哪些動物最適合養在家裡呢?首先,挑選動物的標準,洛倫茨說,除了要能讓動物自由、愉快之外,也還要考慮養起來要有趣、有意思。咱先說不好養的。
  • 人類行為學之大學生假期行為活動研究報告
    二、於放假前對4組大學生進行行為及生理特徵調查。三、將四組大學生置於四種地區,分別為東西南北。四、對四組大學生於2月22日進行生理數據採集。五、進行對比試驗得出結論。故提出假設,大學生於人類社會群體中為高等群體的原因是假期食肉過多導致基因突變推動物種進化。這將是本研究所下一個研究課題。4、智力水平
  • 【複選稿件39】動物行為學是一面給人類反思自我的鏡子
    《黑猩猩的政治》:動物行為學是一面給人類反思自我的鏡子這幾個星期來,我用碎片化的時間不緊不快地讀完了《黑猩猩的政治》。就我而言,這部通俗科學著作,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書中每一隻黑猩猩精彩的權利鬥爭,更多的是一種欣慰,欣慰於動物行為學以一種通俗的方式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動物行為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英文為「ethology」,這個單詞源自希臘文中的ethos,有風俗習慣、社會思潮的意思。所以,我們不難看出,這個詞的原意就包含著社會性、思想性、創造性等這些概念。
  •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作者:魏秀麗 著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開本:16開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系統地覆蓋了微觀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主要內容,從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三個層面論述了管理中的人的行為問題,囊括了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
  • 對人類網課時期迷惑行為的研究
    那段時間發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也都能夠錄入人類網課迷惑行為了。不光是網課,還有什麼雲畢業啊、雲答辯啊、雲班級會議啊,所有能用網絡解決的和不能用網絡解決的都用網絡解決了。段子一波接一波的,小編只想說 「俺也一樣」。本文主要從網課、雲畢業和雲考核三個角度研究了網課時期不同線上活動的開展情況,盤點其中的迷惑行為,並嘗試強行給出一些近似沒用的結論,主要也就是圖一樂。
  • 人與動物雜交:全球最奇特動物交配性行為
    【每日科技網】   5月10日消息,全球最奇特動物交配性行為:人與動物雜交。動物交配是動物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動物的交配性行為千奇百怪,甚至還有雜交行為,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人和動物雜交,場面火爆不忍直視。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人與動物雜交的細節。
  • 第一章(動物行為學)
    應該蠻好玩的哈   ​              什麼是動物行為?   答:  動物行為指動物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和內外生理狀況的改變作出的整體性變化。           動物的行為通常表現為某種動物或運動形式,如跑 跳 遊 飛等。
  • 萬萬沒想到怪誕行為心理學(7)
    提要 隨著人類不斷深入地研究多重人格障礙,它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在《美國精神衛生診斷標準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SMIV-TR)中,它被稱為Dissociative I 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中文譯為分離性身份障礙。分離性身份障礙患者通常會在一瞬間完成靈魂的轉換,從而發生體態、表情、面部皺紋等明顯變化,每個身份都遵循不同的規律生活。
  • 行為經濟學探究人類「心理帳戶」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僅讓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星光熠熠,也讓行為經濟學這一概念更加引人關注。  事實上,作為一種實用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並非新鮮事物。2000年至2005年,至少有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行為經濟學有關。但今年的諾獎,卻讓行為經濟學火了起來。行為經濟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學問?
  • 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第16版課後答案
    ,講解了管理者職能、組織行為學概述、相關學科支撐以及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1組織行為學的含義組織行為學,是指研究個體、群體及結構對組織內部行為的影響,並旨在應用這些知識改善組織績效的學科領域。2對組織行為學的理解(1)組織行為學是一個獨立的專業知識領域,以行為學為基礎,與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相交叉。(2)組織行為學研究組織中影響行為的三類因素——個體、群體和結構,並運用研究結果使組織的運作更加有效。(3)組織行為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如下:①人與工作、組織和環境的匹配問題。
  • 從人類行為學看垃圾分類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瑪麗·哈德教授專門針對與我們開展合作的社區作為研究對象,從人類的可持續行為研究角度分析出12個關鍵要素。瑪麗教授覺得,我們已經抓住其中的絕大部分,這也是我們在推廣垃圾分類上比較成功的原因。」常年帶著保溫杯,幾乎不買瓶裝水的宋慧告訴記者。
  • 信息素影響人類行為嗎?
    信息素作為動物界中最常用的社會信號, 通過嗅覺系統協調動物的多種行為。 人類是否也存在信息素媒介的社會交流? 「氣味相投」確有其事嗎?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 為了爭奪生存和繁衍的機會, 動物不僅需要有效地探測外界環境中的危險和資源, 還需要根據種系內部其他成員的狀態協調自己的行為, 如求偶或者劃分領地。
  • 第二屆動物行為學研討會暨整合行為學研究技術培訓班第二輪通知
    現代神經生物學技術在動物行為學研究中的應用-汪作新(Zuoxin Wang)教授,Florida State Univeristy, Psychology;4.抑鬱、成癮等精神疾病動物實驗模型的建立-隋南研究員,心理所;5. 神經遞質的在體分析方法-施國躍教授,華東師大化學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