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消費者為什麼怒慫「報復性」漲價!

2021-01-08 劉巨帥

先迫不及待的和大家賣弄兩個經濟學知識:

傳統經濟學認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絕不會生氣,如果他認為產品或服務的價格超出了其帶來的價值,那麼「用腳投票」就行了,壓根犯不著生氣;

行為經濟學認為:消費者是感性的,只要他在交易過程中感受到了不公平,他就會生氣!

為什麼要介紹這兩個知識,因為下面發生的實踐和此密切相關。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遠低於各界早期的預估!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受控及各地生產經營逐漸恢復,大家期望著出現一波補償性消費需求,而民以食為天,餐飲業極有可能會成為最早迎來補償性消費的行業。

疫情控制後部分商家「報復性」漲價

然而,當人們興衝衝走出家門準備擼起袖子大快朵頤時,迎來的確實某些商家的 「報復性」漲價!正如行為經濟學所述,食客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場對商家漲價的聲討在社交媒體上發酵並最終以商家撤回漲價決定告一段落。

吃瓜的同時我們不妨細究一下消費者為什麼會生氣?這其實是「基本歸因偏差」在作祟,即人們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行為人會成為注意焦點而行為的背景因素則變得相對模糊;然而當人們解釋自己的行為時,行為背景因素會成為注意焦點而自己的個體特徵則變得相對模糊。

看回消費者對「報復性」漲價生氣這件事,消費者解釋商家漲價的行為時,關注的焦點是商家漲價這個試圖狠狠地宰消費者一刀的貪婪行為,而不太關注商家漲價背後成本上漲的背景因素;對於自己為什麼生氣,消費者傾向於認為是商家的漲價行為讓人難以忍受,而不是自己容易生氣等主觀原因。

如果你覺得這分析還不過癮,那我覺得最近發生的小區業主抵制豐巢漲價新政事件也是非常典型的,業主不滿豐巢收費,關注的焦點是豐巢在收取快遞員使用費的同時,還壓縮了免費存放時間並且向業主「二次收費」這種貪婪的行為,而不太關注豐巢運營成本高昂連年虧損的背景因素;對於自己為什麼氣憤,業主們普遍認為是豐巢的吃相難看讓人忍無可忍,而不是自己容易生氣等主觀因素。

如此看來「基本歸因偏差」還真為我們分析問題提供了獨特的思維視角,但這在邏輯層面似乎有循環論證的嫌疑,消費者為什麼生氣?因為商家的做法讓人生氣!鴉片為什麼能催眠?因為鴉片有催眠的作用!你細品,論據本身的可靠性是需要靠論點來支撐的,顯然這並不能讓我們誠服。

要消除循環論證的幹擾,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姚耀軍教授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金獲得者理察·塞勒提出的「交易效用」概念能為我們打開新的窗口,塞勒關於「交易效用」的定義是消費者支付價格與該商品的參考價格的差,根據錨定原理,消費者關於食品的參考價格是疫情發生前的價格,顯然商家的「報復性」漲價超出了這個參考價格,於是消費者的交易效用受到了損害,高出參考價格的部分是商家強加給消費者的損失,是宰客是不義之舉!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如果感興趣,讀者朋友們可以把這個概念拿到小區業主抵制豐巢收費新政事件中再分析一番,你會發現和「基本歸因偏差」相比,「交易效用」讓我們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塞勒也指出,交易雙方感到公平是交易效用的重要成分,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於公平的偏好常常會戰勝經濟理性,這也給商家們提了一個醒:違背社會公平規範的經營行為很可能遭遇消費者的抵制!

這件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對個人而言我們分析問題又多了一套新的工具和方法論;對商家們而言,可以通過提前告知、優化表述方式等可以更好的管控好消費者的預期;而對消費者而言,看似獲得了勝利但不加克制的公平偏好有時可能也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商家不提高名義價格但仍然可以通過降低數量或質量來達到漲價的目的,快遞公司也可以不增加快遞櫃收費但是增加快遞費等手段達到增收目的,違背市場規律的事本身就難持續,畢竟按博弈論原理自願交易總是「雙贏」的。

相關焦點

  • 消費者怒懟「報復性」漲價背後:這些經濟學原理在發生作用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消費者怒懟「報復性」漲價背後:這些經濟學原理在發生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給今年一季度的居民線下消費按下了暫停鍵。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和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各界都期望出現一波補償性消費需求。對於一個餐飲大國,餐飲業很可能會成為最早迎來一輪補償性消費的行業。
  • 是什麼阻止了報復性消費?3樣東西「偷偷漲價」,你察覺到了嗎?
    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尾聲,現在絕大部分企業和商家都已經恢復營業,但是兩個月的消費疲軟讓所有商家都無法接受,很多商家也在期盼著報復性消費的到來,之前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復工的時候就有人猜測,已經結束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事實表明,其實並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
  • 奶茶也漲價了!喜茶多款產品漲2元,奈雪的茶也漲了!「報復性漲價...
    吃火鍋、喝奶茶被戲稱為疫情復工的「精神支柱」海底撈漲價後(詳情)沒想到復工後的第一杯奶茶似乎比年前也貴了一些有網友感慨說「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等來報復性漲價」頭部品牌飲品邁入「30元時代」近期,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高呼「喜茶漲價了」。
  • 期待汽車「報復性消費」,要先明白什麼是「報復性消費」
    四是大眾手裡的貨幣在消費過程中具體的消費價值沒有明顯貶值,或者說,大眾消費品價格沒有惡性漲價,沒有通脹貶值。基於報復性消費的基本理論可見,消費場景不同,消費恢復情況亦不同,報復性消費出現的可能性也不同。一方面,疫情期間整個社會的食品日用品供應充足,再加上配送業的發達,幾乎沒有消費者在這一塊壓抑了自己的需求。
  •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理察·塞勒因為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而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麼,什麼是行為經濟學,塞勒的主要理論又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
  • 消費者心理學:三個趣味經濟學原理
    價格越低為什麼不但不好賣,反而價格越高越好賣,為什麼大手大腳的浪費反而可以拯救經濟?為什麼免費未必就是最好的,這些經濟學原理背後又有哪些邏輯在支撐,讓我去探討一下這些好玩的經濟學吧。國王和貴族們雖然欠下了巨大的債務,但是依然建設豪華的宮殿和別墅,穿著華麗的服裝,每天用山珍海味舉辦各種派對。這個國家用強有力的軍隊侵略周邊國家以擴大自己的殖民地。當很多士兵在戰場上犧牲的時候,大部分將軍躲在後方的地洞中。不過每次凱旋的時候他們總是像英雄一樣站在最前面,而勳章也都是歸他們所有。
  • 海底撈竟然悄悄漲價了:「漲價」英文說「price up」?錯了!外國人才...
    這時候,海底撈這波漲價的操作,引發一部人的不滿和委屈:「我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等來報復性漲價。」「本來就不便宜,這下更貴了。」不過,也有人認為疫情過後,物價的幅漲可以理解:「眼下成本都在漲,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損失,漲價也是常態,沒必要大驚小怪。」
  • 從經濟學原理角度解釋為什麼UBER與滴滴必然合併?
    原標題:從經濟學原理角度解釋為什麼UBER與滴滴必然合併?   2014年剛入學清華讀MBA第一學期有門課Econ,是我最愛的課程,也是大學本科四年唯一愛上的課,這門課的final是一篇論文和Presentation,要求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下一些商業現象。
  • 奇怪的消費者心理:看三個趣味經濟學原理
    價格越低為什麼不但不好賣,反而價格越高越好賣,為什麼大手大腳的浪費反而可以拯救經濟?為什麼免費未必就是最好的,這些經濟學原理背後又有哪些邏輯在支撐,讓我去探討一下這些好玩的經濟學吧。
  • 雙十一背後有哪些有意思的經濟學原理?
    雙十一背後有哪些有意思的經濟學原理?為什麼普通人難抵商家促銷?如果不在雙十一買點啥,你是不是覺得好像虧了一個億?經濟學的智慧無處不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蘊藏著經濟學的智慧。3、激勵理論從經濟學的角度,激勵是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諸如懲罰或獎勵的預期。比如雙十一的時候,商家常通過為消費者提供抵值券、滿減優惠券等激勵消費者優先在自家店鋪發生購買行為。4、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是指個人的觀念或行為因某些因素影響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
  • 「快樂肥宅水」可樂為什麼一直不漲價?
    為什麼可樂一直不漲價呢?其實,可樂一直不漲價,不是可樂公司不想漲價,首先是因為他們不能。我們都知道,目前的可樂市場只有兩個主要玩家,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也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雙寡頭壟斷」。兩家可樂公司互相知根知底,誰也不敢輕易漲價,一是怕被對方借低價搶佔市場份額,二是藉助低利潤能把其他小型賣家擋在行業之外。 可樂是一種薄利多銷的產品,哪怕一瓶可樂只能賺幾毛錢,只要生產和銷售規模夠大,依然可以賺錢。
  • 對話行為經濟學中國傳人朱寧:房價、美股、茅臺為什麼永遠漲?
    放到當前市場來看,樓市為什麼永遠漲、美股為什麼十年長牛、茅臺股價為什麼屢創新高、滬指為什麼要重新編制、財政赤字貨幣化的討論為何在此時出現、瑞幸和樂視如何升起又為何隕落……當今市場和經濟上許多無法被傳統經濟學解釋的焦點事件和現象,由行為經濟學提供了一個更加有趣、多面的視角。近日,騰訊財經獨家對話知名經濟學家、行為經濟學中國傳承者朱寧,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 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理查·德塞勒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Thaler),表彰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頒獎詞中,組委會突出強調了其在有限理性、社會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人類的行為是如何影響了個人決定以及市場結果。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頒發給了行為經濟學這一領域的專家。據公開資料顯示,理察·塞勒出生於1945年,是行為金融學奠基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
  • 79歲老人故意絆倒幼童:網友怒慫不要臉!年紀大無法判刑
    從視頻或者上面的圖片可以判斷1、老人是事先看見了小孩會從她面前經過,而且當時她並沒有跳舞2、小孩並有和她正面相撞,而是從側面經過,正常來說是可以順利通過的所以,的確是老人故意絆倒小孩看看網友怎麼怒慫老人
  • 美行為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彼得·加登福斯說,塞勒使經濟分析變得更符合人性,他的理論能夠幫助人們作出更好的經濟決策。  塞勒在接受主辦方的電話祝賀時說,他的研究揭示了人作為經濟行為和決策中的主體,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會受到各種心理作用的影響。
  • 讀書推薦:曼昆《經濟學原理》
    有些老師上學時候用的教材,現在教學生了還在接著用,不過是用的新版了。在這些經典教材裡,最大眾的出圈之作必然屬於最近剛出了第八版的曼昆《經濟學原理》。每個人的第一本經濟學入門書人總是會對引領自己邁入某一個領域的第一本書印象深刻,曼昆《經濟學原理》正是引領無數經濟學初學者進入經濟學殿堂的第一本書。尤其是對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本經濟學入門教材實在太過友好。
  • 為什麼iPhone12不漲價?因為庫克越來越懂中國消費者
    也就是說較去年的iPhone11系列來說,iPhone12系列不會漲價。 要知道今年的iPhone12系列全系列都支持5G,按道理5G的成本是要比4G成本更高的,國產5G手機的售價要比4G手機提升了不少,為什麼
  • 怒揭記錄儀漲價秘密
    1記錄儀為什麼漲錢?  [ZOL汽車電子]iphone7剛上市,市場緊俏,許多消費者不惜從黃牛手中加價購買,而從今年八月初,許多行車記錄儀廠家提高了產品的出廠價,每臺產品上漲30-50元不等,從而導致了行車記錄儀整個行業的漲價。
  • 用經濟原理分析人類行為
    本書介紹了40多個基礎的經濟學理論,以及這些理論產生與應用過程中的重要經濟學事件,以簡明易懂而又風趣幽默的語言,為初涉經濟學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入門途徑。書中記述了歷史上重要的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李嘉圖、馬克思、凱恩斯等人的卓越貢獻,也分析了經濟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話題,從貨幣的產生和平均地權論的興起,到經濟大蕭條、企業家精神、環境破壞、分配不均和行為經濟學等。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助推自我控制
    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得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揭曉上述獎項歸屬。他說,今年的經濟學獎是關於對經濟心理學的理解。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彼得·加登福斯說,塞勒使經濟分析變得更符合人性,他的理論能夠幫助人們作出更好的經濟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