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未上映前,由陳凱歌導演的小單元《白晝流星》備受矚目。不僅片名取得與眾不同,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返鄉的題材也吸引了一大波眼球。可當電影上映幾天後,雖然票房口碑牢牢佔據國慶電影檔榜首,但是《白晝流星》在不少觀眾心中成了七個單元墊底的存在。
最受爭議的莫過於陳飛宇出演的貧困弟弟哈扎布了,對比劉昊然出色的演技,陳飛宇在劇中的角色顯得很呆萌,似乎只會哈哈傻笑。甚至有觀眾吐槽陳飛宇扮演的角色是多餘的,只不過是陳凱歌為了捧紅自己的兒子強加進去的。
觀看電影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如果把兒子演戲父親導演這句話老掛嘴邊,那麼看到的全是演員的缺點。真正看懂《白晝流星》的人,就能明白陳飛宇飾演的哈扎布到底有多重要了。
兩兄弟首次出現的鏡頭是在馬路上,許久未回家的兩人頭一次見到這條新修的馬路,如果不是路上偶遇羊群就迷路了。鏡頭一轉,兩人來到了扶貧主任老李的面前。哥哥沃德樂慵懶地坐在草堆上,雙手插袋錶情豪放不羈,這形象妥妥的小痞子。弟弟哈扎布還算有教養,雖然站得東倒西歪,卻還懂得對待長者理應站著說話。
從這個鏡頭就能看出來,沃德樂的性子不服管教,同時自身的警惕性很強。而哈扎布有種涉世未深的感覺,很像一張白紙上沾染了幾滴墨。這個鏡頭其實很重要,為之後的沃德樂偷錢,哈扎布勸他還錢的鏡頭埋下了伏筆。
當哥哥偷走主任的錢,並且擺出一副他不是好人,這些錢來路不明的時候。哈扎布下意識就脫口而出把錢送回去,甚至用上了命令的語氣。要知道他現在面對的人是親哥哥,並且從之前兩人的表現來看,很明顯貧困兄弟是以哥哥為核心。可如今面對這些來路不明的錢後,他毅然地站到了老李這一方。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飽餐一頓的哈扎布懂得什麼叫感恩。
縱觀網上對《白晝流星》的差評,無非就是陳飛宇的演技和故事的連貫性。很多人覺得兩兄弟看到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後洗心革面的反差感太大,其實這些評論都屬於未看懂影片的觀眾,哈扎布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心腸不壞的小跟班。正是這則設定,才出現勸哥哥還錢的鏡頭。
沃德樂的轉變不止是見到了傳說中的白晝流星,不止是因為老李對他的寬容,還有弟弟的改變影響了他。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朝夕相處的弟弟祛除了白紙上的幾滴墨,做哥哥自然能感受到,更別說兩人因為老李的救命錢打起來了。陳飛宇的角色並不是多餘,哈扎布在劇中的作用屬於隱藏屬性,沒看懂他的作用才會覺得兩兄弟的轉變很突兀,看懂了才會明白兄弟兩缺一不可。
此外陳飛宇的演技在《白晝流星》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有觀眾都說哈扎布被演得像二愣子,作為本地居民卻不知道小羊羔需要自己站立才能活,可這一點卻在影片開始就解釋過。兄弟兩人的父親去世,家裡養的羊群也沒了,很多年未見小羊,並且年齡偏小的哈扎布不知道小羊需要自己站立很正常很合理。陳飛宇也演出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有的好奇心。
此次《白晝流星》和陳飛宇被吐槽,歸根結底是因為他是陳凱歌的兒子。從一開始不少觀眾就帶著有色眼鏡,覺得陳凱歌強行加角色捧兒子,導致哈扎布的作用被自然過濾。誠然劉昊然的演技確實很出眾,但陳飛宇也並沒有那麼不堪。看電影就像下棋,當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影,才會發現影片的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