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貧困弟弟的隱藏作用,才會覺得《白晝流星》陳飛宇是多餘的

2020-11-29 絲瓜小娛

《我和我的祖國》未上映前,由陳凱歌導演的小單元《白晝流星》備受矚目。不僅片名取得與眾不同,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返鄉的題材也吸引了一大波眼球。可當電影上映幾天後,雖然票房口碑牢牢佔據國慶電影檔榜首,但是《白晝流星》在不少觀眾心中成了七個單元墊底的存在。

最受爭議的莫過於陳飛宇出演的貧困弟弟哈扎布了,對比劉昊然出色的演技,陳飛宇在劇中的角色顯得很呆萌,似乎只會哈哈傻笑。甚至有觀眾吐槽陳飛宇扮演的角色是多餘的,只不過是陳凱歌為了捧紅自己的兒子強加進去的。

觀看電影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如果把兒子演戲父親導演這句話老掛嘴邊,那麼看到的全是演員的缺點。真正看懂《白晝流星》的人,就能明白陳飛宇飾演的哈扎布到底有多重要了。

兩兄弟首次出現的鏡頭是在馬路上,許久未回家的兩人頭一次見到這條新修的馬路,如果不是路上偶遇羊群就迷路了。鏡頭一轉,兩人來到了扶貧主任老李的面前。哥哥沃德樂慵懶地坐在草堆上,雙手插袋錶情豪放不羈,這形象妥妥的小痞子。弟弟哈扎布還算有教養,雖然站得東倒西歪,卻還懂得對待長者理應站著說話。

從這個鏡頭就能看出來,沃德樂的性子不服管教,同時自身的警惕性很強。而哈扎布有種涉世未深的感覺,很像一張白紙上沾染了幾滴墨。這個鏡頭其實很重要,為之後的沃德樂偷錢,哈扎布勸他還錢的鏡頭埋下了伏筆。

當哥哥偷走主任的錢,並且擺出一副他不是好人,這些錢來路不明的時候。哈扎布下意識就脫口而出把錢送回去,甚至用上了命令的語氣。要知道他現在面對的人是親哥哥,並且從之前兩人的表現來看,很明顯貧困兄弟是以哥哥為核心。可如今面對這些來路不明的錢後,他毅然地站到了老李這一方。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飽餐一頓的哈扎布懂得什麼叫感恩。

縱觀網上對《白晝流星》的差評,無非就是陳飛宇的演技和故事的連貫性。很多人覺得兩兄弟看到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後洗心革面的反差感太大,其實這些評論都屬於未看懂影片的觀眾,哈扎布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心腸不壞的小跟班。正是這則設定,才出現勸哥哥還錢的鏡頭。

沃德樂的轉變不止是見到了傳說中的白晝流星,不止是因為老李對他的寬容,還有弟弟的改變影響了他。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朝夕相處的弟弟祛除了白紙上的幾滴墨,做哥哥自然能感受到,更別說兩人因為老李的救命錢打起來了。陳飛宇的角色並不是多餘,哈扎布在劇中的作用屬於隱藏屬性,沒看懂他的作用才會覺得兩兄弟的轉變很突兀,看懂了才會明白兄弟兩缺一不可。

此外陳飛宇的演技在《白晝流星》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有觀眾都說哈扎布被演得像二愣子,作為本地居民卻不知道小羊羔需要自己站立才能活,可這一點卻在影片開始就解釋過。兄弟兩人的父親去世,家裡養的羊群也沒了,很多年未見小羊,並且年齡偏小的哈扎布不知道小羊需要自己站立很正常很合理。陳飛宇也演出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有的好奇心。

此次《白晝流星》和陳飛宇被吐槽,歸根結底是因為他是陳凱歌的兒子。從一開始不少觀眾就帶著有色眼鏡,覺得陳凱歌強行加角色捧兒子,導致哈扎布的作用被自然過濾。誠然劉昊然的演技確實很出眾,但陳飛宇也並沒有那麼不堪。看電影就像下棋,當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影,才會發現影片的更多細節。

相關焦點

  • 陳凱歌自導《白晝流星》力捧兒子,陳飛宇卻反被爹「坑」?
    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導演陳凱歌拍攝的《白晝流星》一段,不僅委任妻子陳紅作為製片人,同時還讓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與劉昊然同臺搭戲,真可謂是「上陣父子兵」,一家子忙活得不可開交。當然陳凱歌的意圖也無可厚非,畢竟是親兒子,當爸的總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陳飛宇多提供一些機會。更何況陳飛宇今年才19歲,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並不算多,可謂是初出茅廬,確實需要得到更多的角色,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中去證明自己。
  • 白晝流星下,陳飛宇和劉昊然的演技大比拼,誰贏了?
    白晝流星下,陳飛宇和劉昊然的演技大比拼,誰贏了?十一小長假快要過去了,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到景區看人了,還是到影院抹淚了?讓小編眼前一亮的故事非白晝流星莫屬,當然是因為陳飛宇和劉昊然這兩位娛樂圈當紅小鮮肉竟然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把自己打扮的灰頭土臉。不好好用臉的原因自然是為了迎合情節的需要。那麼這次小編就不看臉了,看看兩位小鮮肉如何用實力派的演技徵服觀眾們吧。
  • 白晝流星:陳飛宇三個高光時刻,導演陳凱歌有偏心嫌疑,父愛如山
    《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小故事按照時間線串聯在一起,一個故事只有30多分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的電影不好拍啊,由陳凱歌導演執導的《白晝流星》,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爭議最大,普遍覺得最後面兩個故事不好看。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陳凱歌的詩意,劉昊然陳飛宇的爛漫,《白晝流星》是那顆最亮的星
    而要論其中最具有浪漫情懷與人生詩意的故事,納蘭大概會首推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只有當白日的天空裡出現晚上才能見到的流星,人們就會擺脫這世世代代的窮苦。 耐人尋味的是,《白晝流星》並不以刻意製造的戲劇性來推進故事的發展與演進,而是通過一系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細節
  • 劉昊然《白晝流星》造型公開,與陳飛宇一起化身小土娃
    31日,劉昊然出演的由陳凱歌導演執導的短片《白晝流星》的海報公開,這一版海報的公開,使得劉昊然在劇中的造型也得到了曝光。這一次,劉昊然是與另一位年輕演員陳飛宇一起出現在海報中的,兩人這一次的造型顛覆了以往。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白晝流星》:一個爭議最多,也最耐人尋味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年代故事組成,其中爭議最大的,也最耐人尋味的故事,恐怕就是《白晝流星》了。這一電影單元的導演是陳凱歌,主演田壯壯(飾扶貧辦李主任)、劉昊然(飾哥哥)、陳飛宇(飾弟弟)、江姍(飾李主任妻子)。
  • 《白晝流星》田壯壯評價劉昊然、陳飛宇有素質、很努力、很認真
    9月13日,在《我和我的祖國》獻禮國慶70周年中,祖國70周年獻禮劇《白晝流星》主演陳飛宇、田壯壯老師共同出場。田壯壯老師在評價青年演員劉昊然、劉飛宇時表示:我非常喜歡他們兩個年輕人,他們有素質、很努力、很認真!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縱觀其他的六個故事,主角的視角都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展現的,所呈現的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 《白晝流星》看不懂?騎上駿馬追趕時代,陳凱歌的解讀太浪漫!
    不過,相對其他六個故事,大家比較公認的是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有點難懂。在這個小故事裡,陳凱歌的鏡頭依然非常華麗,雖然劉昊然和陳飛宇兩個英俊少年都塗上厚厚的黑粉來扮醜,可他們策馬揚鞭追逐「白晝流星」的畫面還是震撼了無數人。可是故事本身呢?
  • 《白晝流星》——這段惡評與稱讚相差無幾的故事,你喜歡嗎?
    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陳凱歌導演拍攝的《白晝流星》片段。說實話,小編已經很少看到網友們的觀點不是一邊倒的狀態了。在這個言論相對自由的網絡上,小編最常看到的就是評論集體傾向某一觀點的場景,往往持不同觀點的佔少數。
  • 陳凱歌《白晝流星》堪稱最佳,劉昊然陳飛宇演技巔峰,語意豐富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在影迷的排名當中,有「兩極分化」的意思。喜歡的,認為這部作品當屬第一。不喜歡的,則把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放在第七位置。個人而言,我更願意將《白晝流星》這個作品放在七個作品當中的第一位置。其它幾個作品在「語意豐富」這個層面上,與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還是略有差距的。其它六個作品,通過一個巧妙的角度,想要表達的主題也非常明確。
  • 白晝流星陷入爭議,陳凱歌被指偏心陳飛宇,演技不穩還需磨練
    說起陳飛宇,很多人自然地就會想到歐陽娜娜,之前兩人一直被粉絲們視為很般配的「CP」。其實不認識陳飛宇的聽到這樣的說辭也會覺得,陳飛宇一定顏值頗高!確實,陳飛宇顏值在娛樂圈內十分可觀,出道以來就吸引了了很多粉絲,但是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白晝流星,劇中陳飛宇的角色卻引起了網友不小的爭議。白晝流星是我和我的祖國幕後拍攝故事,也是充滿著感動的一部作品。但是電影的導演陳凱歌是陳飛宇的父親,網友都在討論說感覺導演有偏向陳飛宇,比如在不適合的地方給陳飛宇打高光,顯得很突兀,甚至有言論直言陳導為了兒子快要「晚節不保」。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引爭議 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寓意呢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後迅速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對比其他單元的故事得到了觀眾們的讚賞,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卻引起了大家的批評和質疑,原因就是很多人都看不懂這個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而且電影的主演是陳飛宇,所以很多人都猜測陳凱歌是不是主要為了捧陳飛宇這個故事才會變成這樣。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執導了全片的靈魂部分《白晝流星》。《白晝流行》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並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時隔兩年,大銀幕上再見陳凱歌。
  • 「白晝流星」被評7個短片裡最差?陳凱歌夾帶「私貨」太嚴重
    這部電影分為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片段,都是根據我們國家重要時刻的真實大事件改編的,由7位不同的導演和演員拍攝。而作為總導演,也作為白晝流星的導演的陳凱歌,他和他的這部30分鐘短片,以及他的兒子陳飛宇,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爭議,甚至被評為7個片段裡最不行的一部分。
  • 談談陳凱歌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
    這部影片是是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的,包括講述新中國成立第一次升旗的《前夜》、第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的《相遇》、女排第一次奪冠的《奪冠》、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回歸》、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北京你好》、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著陸的《白晝流星》,以及15年空軍閱兵的《護航》,這幾個單元的導演、管虎、張一白、徐崢、薛曉路、寧浩、陳凱歌、文牧野,哪一個都有響噹噹的名號,而總導演陳凱歌作為其中的元老級人物,作品更是受人期待,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科技實現了神話,流浪少年回了家
    一、一個關於「回家」和「希望」的扶貧故事「白晝流星」這個故事發生在內蒙古的貧困地區,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對貧窮的流浪兄弟,他們在父親死後就被寄養在親戚家裡。故事中,兄弟二人相信父親死前講過的一個傳說,「當白晝出現流星的時候,人們就能擺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