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的詩意,劉昊然陳飛宇的爛漫,《白晝流星》是那顆最亮的星

2020-11-29 騰訊網

納蘭驚夢/文

上映兩天,《我和我的祖國》總票房已然逼近7億大關。這部由七位知名導演拍攝七個故事的獻禮片,無疑是這個國慶檔最當紅的獻禮片。

這部以七個普通的「我」為視角的獻禮片,打破了過往聚焦歷史事件中大人物的慣例,轉而將鏡頭投射在大日子裡的小日常、大事件下的小人物之上,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串聯起普通個體人生軌跡與偉大祖國時代命運之間的情感聯接。七個小故事中,有關於愛情的《相遇》,有關於親情的《你好北京》,有關於成長的《護航》,也有關於奉獻的《前夜》。而要論其中最具有浪漫情懷與人生詩意的故事,納蘭大概會首推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

這是一個草原寓言與科學技術發展交融的篇章,這也是一個有著詩意般立意的故事——貧困的荒漠草原上流傳著這樣的寓言:只有當白日的天空裡出現晚上才能見到的流星,人們就會擺脫這世世代代的窮苦。

劉昊然與陳飛宇飾演的兩個遊手好閒、因偷盜被關進少管所的小混混,正是這片貧瘠土地上個別群體的縮影。他們被世代的窮苦所打壓,完全不相信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命運。直到他們遇見紮根於這片窮困土地上扶貧的寬厚長者、以及從天而降的航天英雄,原本茫然四顧而無方向的兄弟倆第一次有了人生的坐標——追隨著李叔的腳步,留在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之上完成精準脫貧的目標。

耐人尋味的是,《白晝流星》並不以刻意製造的戲劇性來推進故事的發展與演進,而是通過一系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細節,於細微之處和緩流淌出陳凱歌導演所希望傳遞給觀眾的訊息。

像剛被帶到李叔家裡的哈扎布,好奇的扶住羊圈裡剛出生的羊崽子問道「它能活嗎?」在這片土地上扶了一輩子貧的老李道出了意味深長的一句話「能活,只要能自己站起來就能活。」無論對於這片土地上受著窮困的老百姓,還是這兩個迷惘不知方向的少年來說,這句稀鬆平常話語的意義又何止深刻——只有自己在思想上脫貧,有著依靠自己脫貧的信念,才真正有可能擺脫貧困,幹出一份大事業。

又像李叔帶著兄弟倆奔赴神舟十一號返回艙的著落地點,去迎他口中所說「返鄉的客」。其實對於沃德樂和哈扎布兩兄弟而言,他們又何嘗不是返鄉的客呢?如今的家鄉早已經不是他們記憶中的那個家鄉了,蹲在少管所裡的八個月時間,寬敞的公路都已經修到家鄉,以至於他們差點都不認識了返鄉的路。家鄉在扶貧幹部們嘔心瀝血的努力下正在煥發新顏,家鄉也同樣需要兄弟們這樣的返鄉客沉心建設,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一如相信「人定勝天」的航天事業建設者們,完成著包括火箭登月探月,飛船成功著陸等難以想像的「登天」壯舉,帶給邊陲少年的震撼不言而喻,也由此觸動了兄弟倆從迷惘落魄到重新找到生活目標的轉變,《白晝流星》也由此照亮了少年們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陳凱歌《白晝流星》堪稱最佳,劉昊然陳飛宇演技巔峰,語意豐富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在影迷的排名當中,有「兩極分化」的意思。喜歡的,認為這部作品當屬第一。不喜歡的,則把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放在第七位置。個人而言,我更願意將《白晝流星》這個作品放在七個作品當中的第一位置。其它幾個作品在「語意豐富」這個層面上,與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還是略有差距的。其它六個作品,通過一個巧妙的角度,想要表達的主題也非常明確。
  • 劉昊然《白晝流星》造型公開,與陳飛宇一起化身小土娃
    娛樂廣播網08月01日報導 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劉昊然一直是一個長得挺好看的一個清秀小夥子,有演技又有顏值的劉昊然是很多小姑娘非常喜歡的一位男演員。但劉昊然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高人氣而驕傲,而是一直在不斷嘗試突破。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其中,總導演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題目最為詩意和抓人眼球,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著陸返鄉時,白晝看到了流星後,不良少年劉昊然和陳飛宇的成長和涅盤。這原本是七個故事中,觀眾期待值很高的一個。然而,點映反饋很多人把它排在了最後,就目前觀眾口碑來看,大家口耳相傳的最好的故事,也幾乎看不到這個名字。
  • 白晝流星:陳飛宇三個高光時刻,導演陳凱歌有偏心嫌疑,父愛如山
    《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小故事按照時間線串聯在一起,一個故事只有30多分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的電影不好拍啊,由陳凱歌導演執導的《白晝流星》,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爭議最大,普遍覺得最後面兩個故事不好看。
  • 陳凱歌自導《白晝流星》力捧兒子,陳飛宇卻反被爹「坑」?
    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導演陳凱歌拍攝的《白晝流星》一段,不僅委任妻子陳紅作為製片人,同時還讓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與劉昊然同臺搭戲,真可謂是「上陣父子兵」,一家子忙活得不可開交。當然陳凱歌的意圖也無可厚非,畢竟是親兒子,當爸的總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陳飛宇多提供一些機會。更何況陳飛宇今年才19歲,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並不算多,可謂是初出茅廬,確實需要得到更多的角色,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中去證明自己。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被評為最差一段,陳飛宇演技拖劉昊然後腿
    還有就是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主演是他兒子陳飛宇和劉昊然。張一白和陳凱歌被評為最差的兩位導演,不過張一白那邊還有張譯頂著,拉高了分數,而這邊劉昊然能算得上及格,但陳飛宇實在讓人摸不透到底在演啥。電影還是陳凱歌一貫的風格,不變的構圖,元素和天空,當然很美沒錯,但是邏輯上不通順的地方很多。
  • 《白晝流星》獲差評,劉昊然做陪襯,陳凱歌捧兒子太明顯?
    但是總導演陳凱歌的壓軸作品,卻讓很多人嗤之以鼻。因為《白晝流星》內容太過空洞,缺乏真實性等漏洞,也讓陳凱歌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因為這樣的影片,更多的是反應生活,歌頌歷史,唱響時代的華麗章篇。而陳凱歌卻將它凌駕於藝術之上,讓很多人云裡霧裡的看不懂,往往紛紛吐槽是一個敗筆。
  • 白晝流星劇情有問題?陳飛宇美籍卻演愛國檔,父親陳凱歌遭質疑
    今年的國慶電影界可謂是熱鬧非凡,各個愛國大片質量都很高,讓觀眾飽足了眼福,其中一個電影很受爭議,有人說它拍得好,也有人對這次陳凱歌的新作嗤持有不同的態度。《白晝流星》這個片段作為整部電影的壓軸片段在播出之前就受到很多的關注。
  • 陳凱歌捧兒子讓《白晝流星》獲差評,劉昊然都撐不起票房!
    小編認為,這樣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拋開一切認真製作的話,應該會成為一個時代的記錄,但是《白晝流星》顯而易見讓整部影片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其實整部影片中的7個故事都是講述普通人民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的聯繫,其他單元的風格大多是接地氣的親民風格,唯獨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單元給這個故事加入了浪漫的底色,把脫貧和航天無縫嫁接,呈現出了一種寓言版的美感,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兩個少年,從一開始對人的不信任,到最終被打動,整個過程是少年的叛逆到少年找到歸屬感的過程,陳凱歌把這個故事賦予了個體與國家之間的一種浪漫想像
  • 白晝流星下,陳飛宇和劉昊然的演技大比拼,誰贏了?
    白晝流星下,陳飛宇和劉昊然的演技大比拼,誰贏了?十一小長假快要過去了,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到景區看人了,還是到影院抹淚了?讓小編眼前一亮的故事非白晝流星莫屬,當然是因為陳飛宇和劉昊然這兩位娛樂圈當紅小鮮肉竟然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把自己打扮的灰頭土臉。不好好用臉的原因自然是為了迎合情節的需要。那麼這次小編就不看臉了,看看兩位小鮮肉如何用實力派的演技徵服觀眾們吧。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七個短片橫向對比,《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總結網上評價,大家對故事的不滿最大,認為情節脫離現實、人物莫名其妙、邏輯滿是硬傷、畫面語言跳躍,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看不懂」。
  • 《白晝流星》: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當王菲那首《我和我的祖國》MV一經釋出,就能夠明顯感覺到陳凱歌導演的這部《我和我的祖國》在意境上早就一騎絕塵了。面對愛國這樣如此主旋律的龐大主題,總導演陳凱歌偏偏精雕細琢,通過選取七個發生在平凡人物身上的動人故事,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內心的強烈歸屬感和深切愛國情:「我的祖國和我,就是這樣息息相關,就是這樣一刻也不能分割。」
  • 《祖國》裡《白晝流星》好在哪?陳凱歌拍出了溫暖和善良
    但是,看電影是很個人的事情,觀眾會基於自己的喜好、生活經歷等因素來評價電影的好壞,不考慮時長,七個單元每一個都是一部電影,其中我看之前最期待、看之後最喜歡的是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期待源自我對陳凱歌作品的喜歡以及對他的信任。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白晝流行》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並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時隔兩年,大銀幕上再見陳凱歌。不禁令人感慨:他仍是那個滿懷熱情、又純真浪漫的少年。1、誰是陳凱歌?
  • 看不到貧困弟弟的隱藏作用,才會覺得《白晝流星》陳飛宇是多餘的
    《我和我的祖國》未上映前,由陳凱歌導演的小單元《白晝流星》備受矚目。不僅片名取得與眾不同,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返鄉的題材也吸引了一大波眼球。可當電影上映幾天後,雖然票房口碑牢牢佔據國慶電影檔榜首,但是《白晝流星》在不少觀眾心中成了七個單元墊底的存在。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七個最差?劉Sir的點評很到位
    在七位導演中,陳凱歌是比較受爭議的一個了。很多觀眾甚至說,他的《白晝流星》是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而陳凱歌用兒子陳飛宇更是電影的一大敗筆。對於沃德樂兄弟倆去抬景海鵬的部分,的確很超現實。在現實的情況下,別說讓沃德樂兄弟去抬航天員了,就是像沃德樂他們那樣騎馬追迎接他們的車隊,估計都不可能!
  • 《白晝流星》經典還是敗筆?「時長」很關鍵,陳凱歌是一言難盡
    沒錯,最精彩,最大的贏家絕對是《我和我的祖國》。眾多大咖明星齊上陣,七位導演風格迥異,將自己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不僅僅是獻給祖國的高光一刻,更是諸位導演大展才華,一決雌雄的「擂臺」。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短片中,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被公認是最尷尬的一個。
  • 《白晝流星》看不懂?騎上駿馬追趕時代,陳凱歌的解讀太浪漫!
    不過,相對其他六個故事,大家比較公認的是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有點難懂。在這個小故事裡,陳凱歌的鏡頭依然非常華麗,雖然劉昊然和陳飛宇兩個英俊少年都塗上厚厚的黑粉來扮醜,可他們策馬揚鞭追逐「白晝流星」的畫面還是震撼了無數人。可是故事本身呢?
  • 陳凱歌《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雖然《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持續上升,可是有網友卻對《我和我的祖國》中一個片段有了不同的看法,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就是網友爭議的主角,看網上的評論,網友們紛紛表示劇情看不懂,劇情不夠真實,還有劇中的劉昊然跟陳飛宇的調皮搗蛋又是因為什麼改變的,並沒有解釋清楚,所以網友認為《白晝流星》是給《我和我的祖國》拉低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