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菲那首《我和我的祖國》MV一經釋出,就能夠明顯感覺到陳凱歌導演的這部《我和我的祖國》在意境上早就一騎絕塵了。面對愛國這樣如此主旋律的龐大主題,總導演陳凱歌偏偏精雕細琢,通過選取七個發生在平凡人物身上的動人故事,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內心的強烈歸屬感和深切愛國情:「我的祖國和我,就是這樣息息相關,就是這樣一刻也不能分割。」
除了通過七個重大時代節點連成一條完整的時間線,《我和我的祖國》中七位導演的電影作品在主題內容和風格特質上並不存在很大的關聯或交叉,這便使得觀眾在觀看每一支作品時都能保持豐沛的新鮮感與好奇感,情不自禁就將自己代入到相應的時代中去。
喜歡徐崢導演充滿童真童趣、明快且鮮活的《奪冠》,小男孩冬冬身披床單高舉電視天線,在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的喝彩歡呼中成為了街坊鄰居的小英雄,可是一想到還沒有來得及跟小美好好告別,眼淚一下子就撲簌簌掉下來,小小男子漢的心裡藏不住粉紅色的暗戀情緒,也盛不下這麼多的委屈呀。
也為張一白導演的《相遇》感到心裡發酸:張譯飾演的高遠為原子彈研究鞠躬盡瘁,與外界長久封閉隔絕,任素汐飾演的方敏是他久未謀面的愛人。因緣際會,兩人在公交車上相遇,高遠一口咬定說我不認識你,方敏當然不甘心,沉吟一會兒,說這位同志,我給你講個故事吧。話匣子一開,回憶的閘門也一發不可收拾,萬般柔情籠上心頭。高遠戴著大口罩不發一言,可眼神還是悄悄洩了密。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巨大喜訊傳來,高遠和方敏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相失相散了,高遠目送方敏驀然回首,微笑像海的漩渦。
然而,全片七支片段裡,最鍾意也最印象深刻的,非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莫屬。壓軸出場的《白晝流星》有個浪漫抽象的名字,但沃德樂(劉昊然飾)和哈扎布(陳飛宇飾)兄弟倆卻像野人一樣猝不及防出現在觀眾視野中。在經歷了菜刀砍指甲、剃刀剃頭髮、一口氣幹完幾大盤餃子之後,倆人終於回復了些少年的精氣神,不但不知感恩,反倒偷了扶貧幹部家裡的五千塊救命錢,打算半夜開溜。這種「恩將仇報」的行為很難讓人理解嗎?其實也不難,一是極度的物質貧窮使然,二是從來沒有被好好善待過的人,會以為自己只能配得上殘破的命運,根本沒法想像善意何以支撐起人生。
扶貧幹部老李(田壯壯飾)選擇了寬諒,沃德樂和哈扎布也被這無條件的善意深深震撼,並因此獲得重生。意氣風發的少年就連走起路來背影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策馬奔騰的時候滿滿都是少年意氣,當他們看到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在灰藍色天空出現,所有關於白晝流星的啟示與徵兆都在那一剎那得到應驗,如同親眼見證神跡,眼淚順著粗糙面龐流下來。貧瘠現實與浪漫傳說在此刻會合相融,茫然四顧的少年看著眼前一片新天新地,終於追尋到了生命的意義,這一幕有多少浪漫詩意,就有多少溫柔深情。無論現實有多困窘都擊不垮少年意氣,眼前鋪展的是人生無限可能,夢永遠都不會碎。
浪漫溫柔的白晝流星傳說,讓原本貧瘠的生活開出花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之所以最能打動人,想來正是因為應驗了這一點:生而為人,我們都是可以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