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宛若白晝中的流星,震撼了戈壁和守候在屏幕前的每個人。壯美邊塞,三人策馬,奔向流星……
「那是你們的星星去追吧!」 這道流星之於這對流浪兄弟意味著什麼?
航天員本人出演,道具都是實物
為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的歷史時刻,陳凱歌前所未有地邀請到當時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電影拍攝。
片中為兩位開啟艙門的開艙手,現實中曾為多個返回艙開啟艙門,其他參演的航天工作人員也都參與了當年的搜索工作。不僅如此,劇組更做到了道具真實,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當時的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太空衣亦是當年穿過的。
拍攝過程中,陳凱歌調用戈壁灘工作車、道具車加上軍車共百餘輛,浩浩蕩蕩在戈壁上建起劇組。工作人員組成「影視科研小組」,觀看大量素材,熟悉返回艙不同的狀態,同時多次前往國家航天博物館進行測算。最終,這群充滿熱忱的創作者和當時事件的親歷者一道,在蒼茫的敦煌戈壁上1:1還原出當時的盛況。
一顆流星,點亮一對流浪兄弟的人生
另一方面,《白晝流星》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衝擊和洗禮。
在田壯壯看來,「白晝流星」是一個詩意化的詞,它代表的是戈壁灘上的一個夢。戈壁灘上有人民公僕的夢,成長在戈壁上的少年也有夢。而這夢的根源,就是來自對腳下土地深沉的愛。
正是因為對土地的深厚感情,兩位少年才會在目睹「白晝流星」後瞬間改變。因為「白晝流星」,代表的是美好的希望。正是這份希望,讓我們即使遠離故土,面對苦難與挑戰,也依然充滿激情。
「那是你們的星星,去追吧!」少年的眼睛被夢想點亮!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就在今天(10月22日),我們等你,不見不散!
| 轉載請註明出處:《歐洲時報》西班牙版 西聞:SpainZ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