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七個最差?劉Sir的點評很到位

2020-11-29 嘟可叔叔談育兒

朱一龍惠英紅等人的《我和我的祖國》、吳京胡歌等人的《攀登者》和張涵予杜江等人的《中國機長》,讓這個國慶檔變得十分熱鬧。

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不管是在票房上,還是在口碑上目前都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祖國》記錄了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個歷史瞬間,而這七個歷史瞬間是由不同導演分別完成的。

有網友稱《我和我的祖國》是導演水平的照妖鏡,七個故事放一塊對比一下,就會知道誰的水平高,誰的水平低。

在七位導演中,陳凱歌是比較受爭議的一個了。很多觀眾甚至說,他的《白晝流星》是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而陳凱歌用兒子陳飛宇更是電影的一大敗筆。

對於沃德樂兄弟倆去抬景海鵬的部分,的確很超現實。在現實的情況下,別說讓沃德樂兄弟去抬航天員了,就是像沃德樂他們那樣騎馬追迎接他們的車隊,估計都不可能!

不過細細品來,沃德樂兄弟他們騎馬奔馳的情景,仿佛是大家在追逐夢想的場景。這一段我承認超現實,可看著很美好,在我的夢裡,仿佛也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白晝流星》的格局很大,電影除了講述了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外,還把視角放在了扶貧上。

在電影中,沃德樂兄弟是一對誤入歧途的少年,他們在扶貧主任李伯伯的幫助引導下,回歸到了正途上。因為篇幅的關係,我倒認為故事的主要部分在扶貧上。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會走錯路,可如果有一個像李伯伯這樣的人,那麼,很多人就不會走錯路了。

香港警務處機動部隊警署警長光頭劉Sir劉澤基,看完電影後也說: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

很同意劉Sir的話,他的點評也很到位。不過香港的繁榮與安定,同樣需要無數的「劉Sir」們保駕護航。向「劉Sir」們致敬!

也許《白晝流星》個別細節,太過理想化,但說這個故事最差,陳凱歌水平不好,貌似有點不公道。

在電影中飾演沃德樂兄弟倆的劉昊然和陳飛宇,他們的演技,也是大家評論比較多的地方。在我看來,劉昊然保持了自己一貫的好水準,而陳飛宇的火候有些欠缺。

也正因為如此,選陳飛宇出演電影的陳凱歌,也受到了質疑。對於觀眾們的質疑,這是可以理解的。導演和主演是父子關係,就算換做其他人,也會被議論的。

如果陳飛宇不是陳凱歌的兒子,觀眾會對陳飛宇的演技問題更寬容一點嗎?不管大家的評價如何,陳凱歌夫婦都貌似也無意「隱藏」陳飛宇,反而是為了兒子尋找好的學習機會。

從觀眾的角度來說,陳凱歌夫婦的方法見仁見智。而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陳凱歌夫婦的做法無可厚非。不說別的,陳凱歌夫婦對陳飛宇的培養,值得父母們深思。

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不遺餘力地拿自己的資源去培養他。有的父母則擔心孩子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放他一個人打拼。

而陳凱歌夫婦是中間的,他們一方面拿著自己的資源去幫助兒子,另一方面也沒有忘記培養教育自己的兒子。陳飛宇拍《將夜》的時候,陳凱歌就有拿出時間,幫助陳飛宇了解角色。

對於孩子的培養,父母不管做出何種選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懂得:我可以拿自己的資源去幫你,但你必須自己努力,否則,一切白費!

看《白晝流星》的時候,感覺父母們也很像李伯伯一樣,用盡全力地去幫助教育孩子。希望所有的「李伯伯」們,都能讓孩子們走上光明的大道上。

相關焦點

  • 一部不如一部,陳凱歌拖後腿?7個單元中他的《白晝流星》最差?
    今年的國慶檔可以說競爭那是相當的激烈,畢竟《祖國》票房突破16億遙遙領先,《機長》《攀登者》緊隨其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還是《機長》已經是突破了14億的成績,《祖國》毫無意外地成為了今年最大的贏家,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的事情,畢竟7位導演各自執導7個單元,不僅僅電影表現上面風格迥異
  • 為什麼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口碑這麼差?到底差在了哪裡?
    這部由七個短片組成的超級獻禮大片,截止目前共拿下了超過24億的票房,位列國慶檔所有影片第一位,豆瓣評分也穩定在了8分,真正實現了票房口碑雙豐收。前幾天網友票選出了七個短片中最受觀眾喜愛的短片,徐崢執導的《奪冠》,管虎執導的《前夜》,和寧浩執導的《北京你好》分列前三位。雖然沒有觀眾最不喜歡的單元投票,但就目前的口碑來看,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當選最差絕對當仁不讓。
  • 《白晝流星》的失敗和陳凱歌的尷尬
    《我和我的祖國》作為一部由七位導演執導的七部短片的合集,必然會被人拿來進行比較。目前來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七部短片中評價最差的一部。當然,作為中國導演唯二最具有解讀意義的導演(另一位是姜文),已經有很多影評公眾號,對《白晝流星》進行了解讀,為陳凱歌進行了辯護,比如「幕味兒」公眾號的《陳凱歌真的老了嗎?》
  • 陳凱歌《白晝流星》:深情款款,氣勢磅礴
    七個故事,七個重要歷史節點,勾起全民回憶,觸發最深沉的感動。在這次不一樣的主旋律創作中,每位導演都在故事中或多或少地展露出了個人特色或極具辨識度的特點,除《前夜》、《奪冠》、《北京你好》外,由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本片無論是影像質感,場面調度,還是對主題的巧妙契合,在全片中都是拔尖的,在文本性層面甚至是最深邃、最豐富的一部。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聯合創作,講述新時代的七段故事。《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文 | 直言不會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中最具爭議性的代表人物,陳凱歌近來頻頻成為大眾熱議對象。上周五,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真人秀綜藝《演員請就位》開播,這檔節目匯集了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四位風格各異的導演來對演員進行點評和調教,並以導演的視角去透視整個影視產業臺前幕後的運作流程。
  •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被評為最差一段,陳飛宇演技拖劉昊然後腿
    《我和我的祖國》可以算是國慶檔最大流量預訂了,整部電影由六個導演拍攝的六個獨立故事組成,管虎拍攝的《前夜》,主演是黃渤。張一白導演的《相遇》,主演是張譯,任素汐。徐崢導演的《奪冠》,主演是吳京。薛曉路導演的《回歸》,主演是杜江。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厲害在哪裡?
    今天,身邊好幾位朋友都在吐槽十一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把這位大導演貶的一無是處。 雖然政事堂不是影評人,也沒看過陳導的幾部片子,不過從電影院走出來後,還是想替這位理想主義的導演說兩句公道話。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在七位導演中論資排輩,陳凱歌做總導演實至名歸,他是國內第五代導演的靈魂人物,也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大師。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執導了全片的靈魂部分《白晝流星》。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從三個維度展開敘事,分別是:天、地、人、仰視鏡頭凸顯出人物的偉岸和對希望的渴求「天」是神舟十一號飛船,也是數十年來航天工作者和全國人民的航天夢。
  • 《祖國》裡《白晝流星》好在哪?陳凱歌拍出了溫暖和善良
    《我和我的祖國》是很特別的主旋律電影,沒有說教、也沒有用常規的宏觀視角去展現七個經典瞬間,七個單元構思巧妙、視角獨特,拍攝過程中,每個單元對應的導演都全力以赴,他們都有很大的創作自由度,將自己的導演風格注入到電影中,所以說,無論是導演還是七個單元的作品都不相伯仲、難分優劣。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為什麼又是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七個短片橫向對比,《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總結網上評價,大家對故事的不滿最大,認為情節脫離現實、人物莫名其妙、邏輯滿是硬傷、畫面語言跳躍,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看不懂」。
  • 陳凱歌直面爭議,十二字總結《白晝流星》,會繼續創作電影
    ,難免會被觀眾比較,電影上映後,爭議最大的是總導演陳凱歌,以及他導演的單元《白晝流星》,甚至有不少網友直接批評《白晝流星》最差,也有扶貧幹部寫長文批評作品離現實太遠等等。而陳凱歌對《我和我的祖國》(下文簡稱《祖國》)以及《白晝流星》的解讀,其實就是最好的回應。下面來看一下陳凱歌對電影的解讀。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而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小章節《白晝流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陳凱歌有史以來最差的一部,一舉有趕超《無極》的態勢!《我和我的祖國》裡面章節很多,在我看來故事最出彩的當屬《前夜》那一段;真實事件改編,以開國大典上升國旗著眼,描寫幕後人員的默默奉獻,說實話這段歷史對於九零猴來講,特別新奇。
  • 陳凱歌《白晝流星》寓意,心理上需要轉變,脫貧得靠自己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雙豐收,除了陳凱歌其他六位導演都獲得了高度讚揚。按理來說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又有多年的大片執導經驗,他拍出來的《白晝流星》在七個單元排到前三不是問題。可事實卻是如此殘酷,《白晝流星》成了墊底的存在,還被許多人吐槽看不懂。
  • 《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
    《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今年的國慶檔與往年不太一樣,最特別的就屬《我和我的祖國》了,這部由管虎、張一白、薛曉路、徐崢、寧浩、陳凱歌、文牧野七位國內一線導演拍攝的短片集在國慶檔期收穫了22億多的票房,僅僅一周就超過了5000萬的觀影人次,而這些單一影片產出的票房數據是去年國慶檔的票房總和。
  • 陳凱歌《白晝流星》最差?劇透《我和我的祖國》,從故事找原因
    不過《我和我的祖國》在票房上雖然也取得了優勢,但是在口碑上卻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七個導演七個故事七個章節,雖然在過度上還是令人滿意,但在有些章節上還是令人有些失望。我們以10分滿分制打分,主觀意見僅供參考。以下涉及到輕微劇透,謹慎下看。管虎,《前夜》,開國大典,8.5分。
  • 《白晝流星》口碑兩極化,是陳凱歌徒有虛名,還是觀眾自以為是
    《白晝流星》口碑兩極化,是陳凱歌徒有虛名,還是觀眾自以為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播出之後獲得了極高的讚譽,之中的七個故事也都各自有人喜歡,有的人喜歡徐崢導演的《奪冠》,有的人喜歡管虎導演的《前夜》。整部電影七個故事,基本都受到好評,但是只有一個故事卻口碑不一,喜歡它的非常喜歡,不喜歡它的認為它幾乎毀了這部電影,這就是由總導演陳凱歌導演的片段《白晝流星》。
  • 「白晝流星」被評7個短片裡最差?陳凱歌夾帶「私貨」太嚴重
    這部片子可看性確實非常的強,既能感同身受我們國家逐步的發展和強大,一張電影票的票價又能看7個故事,可以說是很值了。這部電影分為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片段,都是根據我們國家重要時刻的真實大事件改編的,由7位不同的導演和演員拍攝。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其中,總導演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題目最為詩意和抓人眼球,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著陸返鄉時,白晝看到了流星後,不良少年劉昊然和陳飛宇的成長和涅盤。這原本是七個故事中,觀眾期待值很高的一個。然而,點映反饋很多人把它排在了最後,就目前觀眾口碑來看,大家口耳相傳的最好的故事,也幾乎看不到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