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流星》口碑兩極化,是陳凱歌徒有虛名,還是觀眾自以為是

2020-11-29 小趣說娛樂圈

《白晝流星》口碑兩極化,是陳凱歌徒有虛名,還是觀眾自以為是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播出之後獲得了極高的讚譽,之中的七個故事也都各自有人喜歡,有的人喜歡徐崢導演的《奪冠》,有的人喜歡管虎導演的《前夜》。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片段,自然,這些事情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能強求。整部電影七個故事,基本都受到好評,但是只有一個故事卻口碑不一,喜歡它的非常喜歡,不喜歡它的認為它幾乎毀了這部電影,這就是由總導演陳凱歌導演的片段《白晝流星》。

故事從兩個流浪的少年開始,兩個人因為家鄉遇到災難,之後出走流浪,流浪路上曾因為性情頑劣進過少管所,回到了家鄉之後被李叔帶著,但是兩人卻偷了李叔的救命錢,但是面對警察時,李叔卻放下仇恨,謊稱是借給他們的錢,因此兩位少年終於放下心中的芥蒂,在之後面對太空人的時候,達到了靈魂的升華,主動幫助扶起太空人,這兩人性格的轉變,李叔功不可沒,但是李叔也因為積勞成疾時日無多,兩位少年繼承了李叔的事業,找到了那顆白晝的流星。

故事很簡單,也就是中國大西北最常見的扶貧與青少年教育的故事,但是這一段卻被網友痛批,什麼「航天員降落地是軍事封鎖區,為什麼會有牧民,牧民還能接觸到太空人」等等。將所有問題指向了導演陳凱歌,甚至有人說《霸王別姬》都不是陳凱歌拍的。但是其實航天員降落的地方都是荒漠,牧民更加知曉地形,所以牧民出現也不奇怪,很多人關心陳凱歌在電影中讓自己的兒子陳飛宇擔當主演,但是小編看過電影之後卻發現陳飛宇的演技也非常出色,沒有拖電影後腿,網友的這些懷疑,只是對陳凱歌長久以來的偏見罷了。

相關焦點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為什麼又是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冬冬哭戲刷屏,徐崢自曝《奪冠》彩蛋,葛優完美詮釋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管虎拍的《前夜》是無人認領的單元……輪番形成熱議的話題,基本反映了哪些故事抓牢了觀眾。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
  • 《白晝流星》口碑崩盤,陳凱歌成眾矢之的,可你真的看懂了嗎
    七個故事,口碑有好有壞,觀眾喜歡的也不同,而這七個故事中,目前來看口碑最差的,大概就是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因為《白晝流星》的口碑太差,導致陳凱歌成為眾矢之的。可是,這電影大家真的看懂了嗎?對此,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稍微提到了一些,但是沒有說得太具體。今天,就來和大家具體地聊一下《白晝流星》這個單元。
  • 為什麼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口碑這麼差?到底差在了哪裡?
    前幾天網友票選出了七個短片中最受觀眾喜愛的短片,徐崢執導的《奪冠》,管虎執導的《前夜》,和寧浩執導的《北京你好》分列前三位。雖然沒有觀眾最不喜歡的單元投票,但就目前的口碑來看,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當選最差絕對當仁不讓。
  • 陳凱歌《白晝流星》寓意,心理上需要轉變,脫貧得靠自己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雙豐收,除了陳凱歌其他六位導演都獲得了高度讚揚。按理來說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又有多年的大片執導經驗,他拍出來的《白晝流星》在七個單元排到前三不是問題。可事實卻是如此殘酷,《白晝流星》成了墊底的存在,還被許多人吐槽看不懂。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純真坦然的少年信念早年看《無極》,不知所云,被網友戲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有意思的是,在剛剛過去甚至餘溫未退的國慶檔,因擔任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並親自操刀了其中一部短片《白晝流星》,陳凱歌被推上風口浪尖:喜歡的人稱《白晝流星》為當代電影的一首抒情詩,不喜歡的人卻直呼它邏輯上失控、脫離現實。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厲害在哪裡?
    今天,身邊好幾位朋友都在吐槽十一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把這位大導演貶的一無是處。 雖然政事堂不是影評人,也沒看過陳導的幾部片子,不過從電影院走出來後,還是想替這位理想主義的導演說兩句公道話。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其中,總導演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題目最為詩意和抓人眼球,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著陸返鄉時,白晝看到了流星後,不良少年劉昊然和陳飛宇的成長和涅盤。這原本是七個故事中,觀眾期待值很高的一個。然而,點映反饋很多人把它排在了最後,就目前觀眾口碑來看,大家口耳相傳的最好的故事,也幾乎看不到這個名字。
  • 《白晝流星》的失敗和陳凱歌的尷尬
    目前來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七部短片中評價最差的一部。當然,作為中國導演唯二最具有解讀意義的導演(另一位是姜文),已經有很多影評公眾號,對《白晝流星》進行了解讀,為陳凱歌進行了辯護,比如「幕味兒」公眾號的《陳凱歌真的老了嗎?》、「MOVIE木衛」公眾號的《關於陳凱歌,我有話要說》、「電影幕後故事」的《我為什麼喜歡<白晝流星>》。
  • 陳凱歌《白晝流星》:深情款款,氣勢磅礴
    同樣是名導加盟+群星陣容加持,國慶檔獻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與此前《建國》三部曲等主旋律電影不同的是,本片視角從小人物或集體中平凡一員的視角出發,強調觀眾的參與感,你我都是偉大歷史的見證者。在這次不一樣的主旋律創作中,每位導演都在故事中或多或少地展露出了個人特色或極具辨識度的特點,除《前夜》、《奪冠》、《北京你好》外,由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本片無論是影像質感,場面調度,還是對主題的巧妙契合,在全片中都是拔尖的,在文本性層面甚至是最深邃、最豐富的一部。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再加上這部電影之後,觀眾對於他的作品要求更加嚴苛,畢竟是盛名之下的陳凱歌!而陳凱歌后續的影片中,口碑不佳,確實很少有值得回味的作品。《趙氏孤兒》、《道士下山》和《貓妖傳》都屬于于快節奏下的犧牲品,而頗具議論的作品還是那部「十年之內,無人能懂的電影」——《無極》。而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小章節《白晝流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陳凱歌有史以來最差的一部,一舉有趕超《無極》的態勢!
  • 「影評」《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料到國慶檔最大的贏家會是主旋律味道最重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吧,而一樣沒有料到的則是這7個短片中口碑最差的卻是年紀最大名聲也最大的總導演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所以本文將只聚焦於這部短片,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截止到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輕鬆突破22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也高達8.0分,但是其實如果去看一下具體的短評,會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拍得最差。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七個最差?劉Sir的點評很到位
    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不管是在票房上,還是在口碑上目前都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祖國》記錄了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個歷史瞬間,而這七個歷史瞬間是由不同導演分別完成的。有網友稱《我和我的祖國》是導演水平的照妖鏡,七個故事放一塊對比一下,就會知道誰的水平高,誰的水平低。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總導演陳凱歌,便是這其中把控大局的人。在七位導演中論資排輩,陳凱歌做總導演實至名歸,他是國內第五代導演的靈魂人物,也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大師。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執導了全片的靈魂部分《白晝流星》。《白晝流星》構思精巧,應該分兩面來看:一面是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展現了氣勢恢宏的視聽格局。另一面是,聚焦兩個叛逆少年的轉變與成長,這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觀眾。為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的重大歷史時刻。
  • 郭敬明回應節目中落淚,《白晝流星》後的陳凱歌教會了他什麼?
    《白晝流星》這個環節對於大家而言再也熟悉不過了,從之前《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之後,《白晝流星》這個環節一直處於爭議中,大家都認為陳凱歌這回是捧出了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而忽略了對於自己藝術的最終追求。對於《白晝流星》這個環節,缺少的更是一些現實元素。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當其他六個導演都不約而同選擇用記敘文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唯獨陳凱歌選擇了寫詩。首先題材上,扶貧就比其他幾個故事要難拍,觀眾很難產生共鳴。其次,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邊陲,觀眾對此感到陌生,代入故事不容易。為什麼陳凱歌要選一個硬骨頭來啃?
  • 陳凱歌《白晝流星》片段,網友吐槽看不懂,其中意義深遠
    《中國機長》則是根據川航真實事件改編,影片中的一個片段都能讓觀眾們揪心很久。今年的國慶有一部不同的影片,就是這部《我和我的祖國》,它是由很多個片段組成的電影,每個片段都讓人記憶深刻,唯獨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片段被網友吐槽了很多,甚至被稱為最差片段。
  • 拍《白晝流星》的陳凱歌有多任性
    電影世界,能入得了獅子座陳凱歌法眼的作品不多。他有位助理,在《道士下山》上映期間寫了一篇文章,叫《與陳凱歌導演一起工作的兩三事》。寫稿時,助理已經辭職,但寫前老闆,她仍飽含著對德高望重藝術家的感激與敬仰。除了一件事。助理曾跟陳導聊時下的熱門電影。當時,趙薇轉型當導演,《致青春》席捲全國,票房口碑雙贏。
  • 《白晝流星》是經典還是敗筆?這三處情節,令人無可辯駁!
    在這個國慶檔,最精彩、口碑評分最高、票房成績最好的,自然是《我和我的祖國》。 而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短片之中,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也是公認質量最差的一個。
  • 陳凱歌《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國慶已經過去了一半了,已經上映了三天的《我和我的祖國》接近了十億票房,這個數據可以說是很可觀了,反觀《中國機長》的6.8億票房也還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萬萬沒想到上映前口碑挺好的《攀登者》的票房會是墊底的四億票房,而且還沒有《我和我的祖國》一半多呢,如果繼續按這個趨勢發展,票房冠軍除了《我和我的祖國》,也沒別的電影能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