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流星》獲差評,劉昊然做陪襯,陳凱歌捧兒子太明顯?

2020-11-29 娛樂熱點精選

在剛過去的國慶假期裡,相信很多人肯定都紛紛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了吧!目前該部電影已經達到23億票房,觀眾們的反響也是一片叫好。

作為獻禮片,這部電影所採用的都是優質演員,從老戲骨到新生代演員,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出來的。所有參演的演員不光要演技突出,在道德和國民關注度上也要是脫穎而出的。儘管如此,這部電影的所有參演人員都是零片酬的。

這部影片分為七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開國以來的輝煌歷史。用一個個小的片段展現大時代的背景,用小人物的生活百態展現時代的變遷。可以說從影片的出發點到影片的立意都是十分清晰的。每一個片段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但是卻讓很多人都感到了熱忱的愛國情誼。

同樣在這個國慶假期走入影院的小編,也感受到了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由七個導演精心打造的七個片段,也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七個導演的作品有著七種不一樣的風格,當然在觀眾們的眼裡也會有高低之分。就目前的觀眾評分而言,《相遇》、《回歸》、《奪冠》、《北京你好》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但是總導演陳凱歌的壓軸作品,卻讓很多人嗤之以鼻。因為《白晝流星》內容太過空洞,缺乏真實性等漏洞,也讓陳凱歌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因為這樣的影片,更多的是反應生活,歌頌歷史,唱響時代的華麗章篇。而陳凱歌卻將它凌駕於藝術之上,讓很多人云裡霧裡的看不懂,往往紛紛吐槽是一個敗筆。

當然除此之外,觀眾們反響最大的就是陳凱歌想通過這部電影,捧兒子陳飛宇的動機了。在《白晝流星》這個片段當中,陳飛宇和劉昊然同時擔任男主角。但是在角色的設置上,陳凱歌卻明顯偏向了兒子,讓劉昊然成為了配角。不光是臺詞比作為哥哥的劉昊然豐富,就連鏡頭和打光也是出奇的多,而電影的獨白還是全由陳飛宇獨攬的。

小編認為,這樣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拋開一切認真製作的話,應該會成為一個時代的記錄,但是《白晝流星》顯而易見讓整部影片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陳凱歌捧兒子讓《白晝流星》獲差評,劉昊然都撐不起票房!
    小編認為,這樣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拋開一切認真製作的話,應該會成為一個時代的記錄,但是《白晝流星》顯而易見讓整部影片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其實整部影片中的7個故事都是講述普通人民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的聯繫,其他單元的風格大多是接地氣的親民風格,唯獨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單元給這個故事加入了浪漫的底色,把脫貧和航天無縫嫁接,呈現出了一種寓言版的美感,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兩個少年,從一開始對人的不信任,到最終被打動,整個過程是少年的叛逆到少年找到歸屬感的過程,陳凱歌把這個故事賦予了個體與國家之間的一種浪漫想像
  • 陳凱歌自導《白晝流星》力捧兒子,陳飛宇卻反被爹「坑」?
    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導演陳凱歌拍攝的《白晝流星》一段,不僅委任妻子陳紅作為製片人,同時還讓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與劉昊然同臺搭戲,真可謂是「上陣父子兵」,一家子忙活得不可開交。當然陳凱歌的意圖也無可厚非,畢竟是親兒子,當爸的總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陳飛宇多提供一些機會。更何況陳飛宇今年才19歲,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並不算多,可謂是初出茅廬,確實需要得到更多的角色,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中去證明自己。
  • 《白晝流星》最差電影?摸不著頭腦的電影只是為捧兒子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破15億,自然也引來很多網友的熱議,不管是《前夜》還是《相遇》還是徐崢的《奪冠》朱一龍杜江的《回歸》,葛優的《北京你好》劉昊然陳飛宇的《白晝流星》最颯最A的《護航》,每個人都為自己心目中最好看的片段投下一票前兩天是杜江朱一龍升旗手,是葛優老大爺,今天就是宋佳韓東君的《護航》圈粉無數,確實看了宋佳敬禮下飛機
  • 《白晝流星》經典還是敗筆?「時長」很關鍵,陳凱歌是一言難盡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短片中,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被公認是最尷尬的一個。一方面片名取得與眾不同,初看時讓人一臉懵逼,滿頭的黑人問號,看完後恍然大悟原來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返回地球,但還是有些不明就裡。特別是在陳凱歌的短片作品前面,其他作品都是很「頂」的。
  • 看不到貧困弟弟的隱藏作用,才會覺得《白晝流星》陳飛宇是多餘的
    《我和我的祖國》未上映前,由陳凱歌導演的小單元《白晝流星》備受矚目。不僅片名取得與眾不同,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返鄉的題材也吸引了一大波眼球。可當電影上映幾天後,雖然票房口碑牢牢佔據國慶電影檔榜首,但是《白晝流星》在不少觀眾心中成了七個單元墊底的存在。
  • 「白晝流星」被評7個短片裡最差?陳凱歌夾帶「私貨」太嚴重
    這部電影分為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片段,都是根據我們國家重要時刻的真實大事件改編的,由7位不同的導演和演員拍攝。而作為總導演,也作為白晝流星的導演的陳凱歌,他和他的這部30分鐘短片,以及他的兒子陳飛宇,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爭議,甚至被評為7個片段裡最不行的一部分。
  • 陳凱歌《白晝流星》堪稱最佳,劉昊然陳飛宇演技巔峰,語意豐富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在影迷的排名當中,有「兩極分化」的意思。喜歡的,認為這部作品當屬第一。不喜歡的,則把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放在第七位置。個人而言,我更願意將《白晝流星》這個作品放在七個作品當中的第一位置。其它幾個作品在「語意豐富」這個層面上,與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還是略有差距的。其它六個作品,通過一個巧妙的角度,想要表達的主題也非常明確。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為什麼又是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七個短片橫向對比,《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總結網上評價,大家對故事的不滿最大,認為情節脫離現實、人物莫名其妙、邏輯滿是硬傷、畫面語言跳躍,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看不懂」。
  • 「影評」《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所以本文將只聚焦於這部短片,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截止到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輕鬆突破22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也高達8.0分,但是其實如果去看一下具體的短評,會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拍得最差。
  • 《白晝流星》硬傷太多,《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再無佳作
    而差評最多的則是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陳凱歌是7個導演中的總導演,也是德高望重的前輩,但是卻拍出了這麼一個莫名其妙各種硬傷的作品,令人失望和遺憾。《白晝流星》首先是名字就很費解,原來是當地的一種傳說,如果白天看見了流星就會幸福之類的。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純真坦然的少年信念早年看《無極》,不知所云,被網友戲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其中,總導演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題目最為詩意和抓人眼球,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著陸返鄉時,白晝看到了流星後,不良少年劉昊然和陳飛宇的成長和涅盤。這原本是七個故事中,觀眾期待值很高的一個。然而,點映反饋很多人把它排在了最後,就目前觀眾口碑來看,大家口耳相傳的最好的故事,也幾乎看不到這個名字。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總導演陳凱歌,便是這其中把控大局的人。在七位導演中論資排輩,陳凱歌做總導演實至名歸,他是國內第五代導演的靈魂人物,也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大師。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執導了全片的靈魂部分《白晝流星》。《白晝流行》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並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時隔兩年,大銀幕上再見陳凱歌。不禁令人感慨:他仍是那個滿懷熱情、又純真浪漫的少年。1、誰是陳凱歌?
  • 劉昊然《白晝流星》造型公開,與陳飛宇一起化身小土娃
    娛樂廣播網08月01日報導 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劉昊然一直是一個長得挺好看的一個清秀小夥子,有演技又有顏值的劉昊然是很多小姑娘非常喜歡的一位男演員。但劉昊然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高人氣而驕傲,而是一直在不斷嘗試突破。
  • 白晝流星:陳飛宇三個高光時刻,導演陳凱歌有偏心嫌疑,父愛如山
    《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小故事按照時間線串聯在一起,一個故事只有30多分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的電影不好拍啊,由陳凱歌導演執導的《白晝流星》,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爭議最大,普遍覺得最後面兩個故事不好看。
  • 《白晝流星》看不懂?騎上駿馬追趕時代,陳凱歌的解讀太浪漫!
    不過,相對其他六個故事,大家比較公認的是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有點難懂。在這個小故事裡,陳凱歌的鏡頭依然非常華麗,雖然劉昊然和陳飛宇兩個英俊少年都塗上厚厚的黑粉來扮醜,可他們策馬揚鞭追逐「白晝流星」的畫面還是震撼了無數人。可是故事本身呢?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七個最差?劉Sir的點評很到位
    在七位導演中,陳凱歌是比較受爭議的一個了。很多觀眾甚至說,他的《白晝流星》是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而陳凱歌用兒子陳飛宇更是電影的一大敗筆。對於沃德樂兄弟倆去抬景海鵬的部分,的確很超現實。在現實的情況下,別說讓沃德樂兄弟去抬航天員了,就是像沃德樂他們那樣騎馬追迎接他們的車隊,估計都不可能!
  • 談談陳凱歌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
    這部影片是是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的,包括講述新中國成立第一次升旗的《前夜》、第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的《相遇》、女排第一次奪冠的《奪冠》、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回歸》、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北京你好》、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著陸的《白晝流星》,以及15年空軍閱兵的《護航》,這幾個單元的導演、管虎、張一白、徐崢、薛曉路、寧浩、陳凱歌、文牧野,哪一個都有響噹噹的名號,而總導演陳凱歌作為其中的元老級人物,作品更是受人期待,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縱觀其他的六個故事,主角的視角都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展現的,所呈現的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