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引爭議 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寓意呢

2020-11-29 騰訊網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後迅速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對比其他單元的故事得到了觀眾們的讚賞,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卻引起了大家的批評和質疑,原因就是很多人都看不懂這個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而且電影的主演是陳飛宇,所以很多人都猜測陳凱歌是不是主要為了捧陳飛宇這個故事才會變成這樣。

其實在這個單元中,陳飛宇和劉昊然的演技還是不錯的,和之前的影視劇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可能是因為白晝流星是一個很大的故事,但是因為電影的時長有限鋪墊的不夠,所以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劇情非常生硬。兄弟倆的故事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白晝流星的降落給原本看不見希望的牧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們也因此想要努力奮鬥,走出這片狹小的天地。而且電影的取景地四子王旗現實中也是因為白晝流星降落在這個地方,經濟得到了重視,學校和公路也慢慢修建起來了。

「白晝流星」其實在電影中最大的意義就是代表著希望,電影中有一個片段是李叔看著站不起來的小羊羔說,光靠別人扶能站多長時間,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站起來。其實這句話也正是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之一,只可惜因為時長有限,所以很多東西都還隱藏在深處沒有表達出來,劇情銜接的也不是很自然,這才在網上被大家吐槽。

但不得不說,陳凱歌導演的手法將戈壁的景色拍攝的美輪美奐,兄弟倆騎馬奔馳的時候,整個畫面非常美麗,無數觀眾沉醉其中。但是大家更希望的還是在劇情上能夠更給力一點,畢竟很多人對於這個單元的故事還是有一種摸不著頭腦的感覺,讓人觀看起來非常的吃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表達的是什麼 白晝流星為什麼會引發爭議呢
    我和我的祖國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風雨兼程七十載,鏗鏘行路譜華章,感謝各位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為我們帶來這樣的作品,讓小編親眼見證了我未見過的中國,不得不感嘆發展到現在的時代,前輩們真的不容易。七個故事裡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備受爭議,那麼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了兩遍。七個故事,每看一次,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淚點明顯比第一次「低」。這七個故事,截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幾個重大歷史瞬間。整部電影,唯一有爭議的就是《白晝流星》這部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從故事情節上來說,《白晝流星》很簡單,就是兩個問題少年被感化的故事。
  • 《我和我的祖國》7個故事組成,白晝流星最有爭議,它最精彩的!
    對於《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今年國慶的獻禮片之一。講述的就是建國70周年以來,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改編成這一部電影。在當時上映時,有很多人都去電影支持了,反響都還非常的好。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10月2日,香港光頭警長受邀觀看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電影他發了一條微博,寫道: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李伯伯正是《白晝流星》裡的扶貧幹部老李(田壯壯 飾)。這個故事有些網友覺得沒太懂,為什麼兩個失足青年看到神舟回歸之後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呢。我看第一遍的時候也不太懂,但二刷之後才恍然大悟——《白晝流星》《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好比是一個命題作文比賽。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爛?為何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我和我的祖國》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火爆的一部電影。電影中的六個故事都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唯有《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受到了很多爭議。 原本我對《白晝流星》也抱著懷疑態度,但是在看完以後,就完全沒有了。我不但不覺得爛,反而覺得《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充滿了正能量。我就納悶了,故事怎麼樣跟裙帶關係,跟國籍有什麼關係?主觀臆斷,還是無腦跟風?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熱映,上映3天,就破9億,在10月2日的19時23分,觀影人數更是達到2614.9萬,累計票房已破10億。相對比《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實時票房和排片佔比均遙遙領先。《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觀眾對電影的解讀,也都千人千面,褒貶不一。
  •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我最喜歡「白晝流星」?
    作者:王小東乘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東風,《我和我的祖國》火遍了大江南北,電影中的七個故事各有千秋,每個人心中都有評判,對我來說,《白晝流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很多人會說《白晝流星》在故事的銜接上有硬傷,看不懂它,因此對它的評價很低。
  • 《白晝流星》:一個爭議最多,也最耐人尋味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年代故事組成,其中爭議最大的,也最耐人尋味的故事,恐怕就是《白晝流星》了。這一電影單元的導演是陳凱歌,主演田壯壯(飾扶貧辦李主任)、劉昊然(飾哥哥)、陳飛宇(飾弟弟)、江姍(飾李主任妻子)。
  • 《我和我的祖國》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嗎?為何故事《白晝流星》口碑...
    國慶假期剛剛結束,我們的肉體雖然已經開始工作上班,但是精神卻依然在為親愛的祖國母親慶生。在這個盼了許久的假期裡,有沒有去電影院好好看一部電影來放鬆一下自己呢?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對遼闊的土地。我們中國是一個疆域廣大的國家,有土地才有人民,才有國土這個概念。」從昨天上映到目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關注度還在持續上漲。從票房數字和觀眾口碑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將會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影評」《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料到國慶檔最大的贏家會是主旋律味道最重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吧,而一樣沒有料到的則是這7個短片中口碑最差的卻是年紀最大名聲也最大的總導演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所以本文將只聚焦於這部短片,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截止到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輕鬆突破22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也高達8.0分,但是其實如果去看一下具體的短評,會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拍得最差。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我倆仿佛是隔時空的交流,我活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看液晶電視,聽MP3,開始見識萬千世界的光怪陸離;而他還停留在舊時代迷霧的籠罩下,告訴我這個地方原本的樣子,有皇帝、有壓迫、有饑荒、還有希望。於是,當我看到白晝流星的時候,我隱隱約約能懂得陳凱歌想說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那兩位少年大概就是當年的我吧,先從老人的傳統意識裡受到震撼,而後被祖國的偉大震撼。
  • 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
    原創|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我和我的祖國》在這個國慶檔可謂是C位出道,僅上映5天就創造了14億票房,在國慶檔三部曲中遙遙領先。有人說這部電影賣的是情懷,其實不然,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一部電影的成功不是靠情懷就能撐起來的,他還有很多因素:演員的演技、導演的能力、歷史場景的還原度及其所表達的深刻含義。
  • 談談陳凱歌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
    陳凱歌任總導演的《我的我的祖國》上映至今已經創下了26.72億的票房,當數國慶檔中最熱門的影片之一。可對這部影片的爭議恰恰出現在他導演的《白晝流星》上。送走了公安局的同志,老李趁熱打鐵,帶兩人參觀神州十七號飛船返回艙降落,結合兩兄弟深信的白晝流星的傳說,終於讓兩兄弟找到了「家」,老李扶了兄弟兩人心裡的貧,讓他們的心回了鄉。一切故事都可以講得通,再配合恢宏大氣的畫面:藍天白雲、黃土地、策馬少年和航天飛船降落傘,用知名編劇史航所說:「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不僅題目最詩意,通篇也是目接歸鴻,心遊萬仞。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陳凱歌名氣這麼大,《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單元卻不被看好
    無論《道士下山》還是《妖貓傳》觀眾的反響都是非常一般,就連前一段時間上映《我和我的祖國》其中的《白晝流星》單元也是遭到了觀眾的質疑。因為在《我和我的祖國》這七個單元之中,唯有《白晝流星》有些不明所以強行感動的意思,為什麼陳凱歌的名氣這麼大,拿出手的作品卻有些薄弱呢。
  • 陳凱歌《白晝流星》最差?劇透《我和我的祖國》,從故事找原因
    作為國慶檔最為備受矚目的三強之首《我和的我祖國》,其關注度和熱度遠遠超過了二弟和三弟,一度被觀眾稱為「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在國慶檔開啟,《我和我的祖國》正式開畫之後,已經達到了2.58的票房,其排片更是給到了34.1%,上座率的高達45%,實打實的位居國慶檔票房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