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

2020-11-22 菁菁四處觀察

原創|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和我的祖國》在這個國慶檔可謂是C位出道,僅上映5天就創造了14億票房,在國慶檔三部曲中遙遙領先。有人說這部電影賣的是情懷,其實不然,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一部電影的成功不是靠情懷就能撐起來的,他還有很多因素:演員的演技、導演的能力、歷史場景的還原度及其所表達的深刻含義。當然對於這些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因此出現了網絡上對各個片段褒貶不一的評價,這幾個片段哪個最能打動你呢?

這部電影取材都是中國發展歷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事情,很多人物都有原型,這種紀實感其實更容易打動人。爭議最大的就是《白晝流星》片段,因為它的紀實感最差,兩個不良少年騎著馬追上了太空人落地的飛船,看到太空人後幡然醒悟而性情大變。這個故事給人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陳凱歌的作品一向是追求畫面的絢爛和情節的浪漫,所以在這部紀實電影中顯得十分突兀,引來了無數的質疑。

其實這個片段的意義才更深刻,它讓大家看到了在當今很多地方經濟上的貧瘠,不只是還原歷史更是結合實際。我們在高大的寫字樓裡面吹著空調吃著外賣,而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他們還在為一盤餃子不顧形象,為幾千塊錢去偷去搶。這個片段有雖然誇張的成分,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藝術源於生活。內蒙古也好新疆西藏也好,他們現在確實是落後的,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需要外界的力量去支持。但他們更應該藉助外界的力量自己站起來。

小編曾經在新疆一個鎮上待過幾個月,那種地貌完全就是電影中所呈現出來的樣子,也有很多當地人騎馬出行。小編去新疆的路上買了些零食,到了目的地只剩下一些不愛吃的餅乾,隔壁有個小孩子來玩時看到餅乾眼睛都直了,給他吃了之後經常不斷的來找餅乾,餅乾要完了後我也沒有特意去買。小孩子僅僅是嘴饞嗎,這僅僅是經濟上的貧困嗎,這種貧瘠更是精神上的,他們的教育醫療各方面都有待提高,他們需要這樣的白晝流星。

這個片段上的李叔就一直做著扶貧工作,他所作的扶貧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就像影片中的小羔羊,你扶不了它一世的,它要學著自己站起來。兩個不良少年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當地人,他們只管當下不看以後,給他們多少物質支持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看到太空人從飛船上下來的時候,對兩個少年的精神衝擊很大,老李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白晝流星,這就相當於大家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陳凱歌用浪漫的畫面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偏遠地區的境況,巧妙地結合了神州十一號的事件,呼籲大家多去關注這些地區的發展。

這部電影時長155分鐘,但其實平均分給每一個片段的時間並不長,這就是對導演一個極大的考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故事講清楚?《前夜》這個片段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前一天的故事,本身故事的時間就精簡到一天之內。管虎導演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在新中國成立前夜,還有這些人為開國大典的順利進行和時間賽跑。林志遠為了自動升旗裝置嘔心瀝血,無數次的模擬演練,卻在最後一天發現阻珠的材質出現了問題,為了找到稀有金屬錫鎳鉻,百姓們提著燈籠來捐獻自己的「稀有金屬」。

說實話小編看到這一幕淚目了,有些人拿著孩子的長命鎖,手藝人拿著自己維持生計的工具,還有些人拿著家裡的鍋碗瓢盆,甚至有些大戶人家帶著自家的金條,這一群人擠滿了林志遠的小院。這個細節立刻把普通人的愛國情懷給勾了出來,那些人就是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一定會挺身而出,管虎導演以小人物講述了大情懷,從錫鉻鎳到如今大閱兵的白鴿,人民一直站在祖國的身後。

以小人物來講大事件,會讓這種情感更細膩,也會讓大家更有代入感。我們就是這一個個小人物,《奪冠》中的主體就是上世紀80年代生活在上海弄堂中以東東為首的一群普通人,為了能讓大家看女排在奧運會上的風採,小東東付出了對於他來說的全部。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小孩,懵懵懂懂地對小美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在「愛情」和「家國情懷」中,他選擇了家國情懷,小小的年紀為了愛國也為了責任他做出了最艱難的選擇。

他身披「披風」舉著電線的樣子像一個超級英雄,而撲倒爸爸懷裡大哭喊道「咱家電視天線太爛了」的時候,又像極了我們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也都是超級英雄,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的選擇永遠是在國家的這一邊。就像最近網絡上流出著一個視頻,尋釁挑事的嫌疑犯在警局裡請求和民警一起看閱兵,我們骨子裡都是中國人,深愛著這片土地。徐崢導演讓我們看到了我們自己,雖然我們並沒有經歷東東那樣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一定會做出和東東一樣的抉擇。

東東和弄堂裡的鄰居、提燈籠捐獻金屬的老北京市民、08年奧運會的北京的哥、97年香港的鐘表師傅這一個個鮮活的小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我們以自己的方式愛護著自己的祖國,可能不能像女排那樣我國爭光,不能像高遠那樣為國防事業奉獻,但我們依舊深愛著這片土地,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為一件件國家的大事件而熱淚盈眶。

本文原創,未經作者允許,嚴禁一切行為的抄襲和轉載

相關焦點

  • 流水的喜歡,鐵打的《白晝流星》,陳凱歌導演總是被低估!
    而圍繞著這部電影討論最多的就是七個片段的各種排名,每個人對一個片段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出現了各種褒貶不一的評價。而小編看了網上大部分的留言,最喜歡的各種各樣《奪冠》《北京你好》《相遇》《前夜》《護航》《回歸》都有,而最不喜歡的大部分是《白晝流星》。
  •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小片段排名出爐!「白晝流星」很多人沒看懂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小片段排名出爐!「白晝流星」很多人沒看懂兩個多小時的電影,7個大導演參與拍攝。單單這陣容,就足夠強大了。7個小片段,每個時長約15~16分鐘。因為故事短,所以考驗的就是導演講故事的能力了。因為有7個片段,所以也就有了哪個最好看,哪個最不好看這種榜單。
  • 我們都誤會陳凱歌了,《白晝流星》你真的看懂了嗎?
    圍繞這部電影討論最多的就是七個片段的各種排名,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每個片段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有了各種褒貶不一的評價。我看了一下網上的留言,最喜歡的片段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但是最不喜歡的大部分網友都選擇了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
  • 陳凱歌《白晝流星》寓意,心理上需要轉變,脫貧得靠自己
    按理來說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又有多年的大片執導經驗,他拍出來的《白晝流星》在七個單元排到前三不是問題。可事實卻是如此殘酷,《白晝流星》成了墊底的存在,還被許多人吐槽看不懂。 如果把《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拆分來看,你會發現《白晝流星》是最難拍攝的,陳凱歌也很有道義,身為總導演攬下了這部最難的電影。
  • 陳凱歌《白晝流星》:深情款款,氣勢磅礴
    同樣是名導加盟+群星陣容加持,國慶檔獻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與此前《建國》三部曲等主旋律電影不同的是,本片視角從小人物或集體中平凡一員的視角出發,強調觀眾的參與感,你我都是偉大歷史的見證者。七個故事,七個重要歷史節點,勾起全民回憶,觸發最深沉的感動。在這次不一樣的主旋律創作中,每位導演都在故事中或多或少地展露出了個人特色或極具辨識度的特點,除《前夜》、《奪冠》、《北京你好》外,由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本片無論是影像質感,場面調度,還是對主題的巧妙契合,在全片中都是拔尖的,在文本性層面甚至是最深邃、最豐富的一部。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時代進程中的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的距離看似遙遠,實則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這也喚醒了全球華人共同回憶。縱觀全片,《白晝流星》是《我和我的祖國》的情感縮影,也是全片主題最為深邃的靈魂所在。陳飛宇和劉昊然在片場《白晝流星》將小人物的困厄命運與國家航天英雄的歸來糅合在一起,用「回家」的主題點作為串聯和銜接
  • 短片《白晝流星》,大師級別的寓言氣質,充滿人文關懷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是最讓小編驚喜的一部短片,驚喜的地方就在於它真的是一部貨真價實「陳凱歌」電影,這個片段講的是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航的故事。小編看之前非常好奇這個故事,他究竟會怎麼拍?前面幾個故事大多是講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艱苦奮鬥,而這個故事卻有一些不一樣,它將扶貧和航空兩個看似毫無關係的主題混合在一起,小編不得不承認其實這個故事的拍攝難度是所有片段裡面最高的。
  • 陳凱歌《白晝流星》片段,網友吐槽看不懂,其中意義深遠
    《攀登者》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努力攀登珠穆朗瑪峰,為國爭光。《中國機長》則是根據川航真實事件改編,影片中的一個片段都能讓觀眾們揪心很久。今年的國慶有一部不同的影片,就是這部《我和我的祖國》,它是由很多個片段組成的電影,每個片段都讓人記憶深刻,唯獨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片段被網友吐槽了很多,甚至被稱為最差片段。
  • 《白晝流星》拍的這麼假,是獻禮還是抹黑?
    但是如果說評選最差短片,《白晝流星》絕對會以壓倒性優勢取勝。《我和我的祖國》主基調是寫實風格,講述的都是大事件中的那些相對的小人物,為什麼說相對呢?因為這些主角放在普通群眾中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開國大典中站在毛主席身後的林治遠,原子彈工程師高遠,冠軍教練冬冬,戰鬥機女飛行員呂瀟然等等。
  • 陳凱歌的詩意,劉昊然陳飛宇的爛漫,《白晝流星》是那顆最亮的星
    這部由七位知名導演拍攝七個故事的獻禮片,無疑是這個國慶檔最當紅的獻禮片。 這部以七個普通的「我」為視角的獻禮片,打破了過往聚焦歷史事件中大人物的慣例,轉而將鏡頭投射在大日子裡的小日常、大事件下的小人物之上
  • 「白晝流星」被評7個短片裡最差?陳凱歌夾帶「私貨」太嚴重
    這部電影分為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片段,都是根據我們國家重要時刻的真實大事件改編的,由7位不同的導演和演員拍攝。而作為總導演,也作為白晝流星的導演的陳凱歌,他和他的這部30分鐘短片,以及他的兒子陳飛宇,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爭議,甚至被評為7個片段裡最不行的一部分。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縱觀其他的六個故事,主角的視角都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展現的,所呈現的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 《白晝流星》最差電影?摸不著頭腦的電影只是為捧兒子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破15億,自然也引來很多網友的熱議,不管是《前夜》還是《相遇》還是徐崢的《奪冠》朱一龍杜江的《回歸》,葛優的《北京你好》劉昊然陳飛宇的《白晝流星》最颯最A的《護航》,每個人都為自己心目中最好看的片段投下一票前兩天是杜江朱一龍升旗手,是葛優老大爺,今天就是宋佳韓東君的《護航》圈粉無數,確實看了宋佳敬禮下飛機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一次是在課本《最可愛的人》系列裡,一次是申奧成功的紀錄片,離我最近的一次是08年汶川地震時爺爺看新聞的反應。地震不久,新聞就報導說溫總理親自到達災區探望傷民。爺爺就鞠著背盯著電視裡的溫總理久久不語。等到新聞結束後,他紅著眼眶感慨「這下真的好了,中國有好皇帝了。」我很難解釋,當他說出皇帝這個詞時帶給我的震撼。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被評為最差片段?其實你沒看懂這些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故事片段組成,每個片段大家都褒貶不一。其中,由陳凱歌導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和江珊等主演的《白晝流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拼湊其中,沒有過多的看點。其實不然,只要你看懂這幾處細節你就明白了。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引爭議 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寓意呢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後迅速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對比其他單元的故事得到了觀眾們的讚賞,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卻引起了大家的批評和質疑,原因就是很多人都看不懂這個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而且電影的主演是陳飛宇,所以很多人都猜測陳凱歌是不是主要為了捧陳飛宇這個故事才會變成這樣。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很多觀眾對電影中的7個短片,各自給出了自己的排名,基本都認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最差,不符合邏輯,過於浪漫主義。電影裡總有某些劇情,某些畫面,或者某些臺詞,讓你意味深長。發現電影裡的美,找出電影中的亮點,也不枉去電影院一趟。香港光頭警長劉澤基受邀觀看《我和我的祖國》,看往後感慨萬分,其中,對於陳凱歌導演,受到廣大觀眾口誅筆伐的《白晝流星》這一小短片,印象特別深刻,深有感觸地發微博表達自己的感想:「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
  • 郭敬明回應節目中落淚,《白晝流星》後的陳凱歌教會了他什麼?
    《白晝流星》這個環節對於大家而言再也熟悉不過了,從之前《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之後,《白晝流星》這個環節一直處於爭議中,大家都認為陳凱歌這回是捧出了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而忽略了對於自己藝術的最終追求。對於《白晝流星》這個環節,缺少的更是一些現實元素。
  • 《我愛我的祖國》:有人白晝見流星,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即使再普通的人也有滿腔熱情……宏大的敘事,小人物大事件,不失不過,總體還是可以打個六分的。《前夜》海報電影由七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時代的符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群情洶湧,每個普通人的情懷都在大祖國的大事件下得以釋放。《前夜》講述天安門升旗儀式舉行前一晚的故事。為了升起一面小小的五星紅旗,需要無數人默默無聞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