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被評為最差片段?其實你沒看懂這些

2020-11-29 玖教振育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故事片段組成,每個片段大家都褒貶不一。其中,由陳凱歌導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和江珊等主演的《白晝流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拼湊其中,沒有過多的看點。其實不然,只要你看懂這幾處細節你就明白了。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返回。這一點應該是所有人都能get到的,這一歷史時刻是中國航天技術的裡程碑,使中國航天技術達到了又一新高度,也展現出了中國雄厚的航天實力。藉此,表達了對航天技術人員及各工作者的崇高敬意。這一點無可厚非,也沒必要多講。

但是我要說的是「扶貧、返鄉、知青、路、站起來、夢想」,這十三個字所包含的希望與寄託才是該片段的主旨。

關於當地究竟貧困到什麼程度有兩處細緻的描寫:一是所有人為李叔籌集的救命錢,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錢值——基本全是一元五元的紙幣,厚厚的一大摞竟然只有幾千塊錢也就不足為奇了;二是當時是2016年,而身為扶貧辦主任的李叔家裡的家具基本全是90年代家庭的配置。這些細節描寫明白後你還能去詬病陳凱歌導演嗎?

路,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李叔在與兩個孩子對話隨口說「在監獄呆了200多天,一條路都修好了。」看似隨便的一句話實則是導演有意安排,這又是一出有意而為的細節。

扶貧主任李叔,沃德樂和哈扎布是無數返鄉知青的縮影,也是十八大以來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縮影。扶貧之路任重而道遠,他們紮根基層,為實現幫助貧困地區人民儘快脫貧走上富裕之路的夢想默默奉獻、嘔心瀝血甚至奉獻出寶貴的生命。

「白晝流星」在他們那裡是個傳說,但是他們確實看見了,這一點你又不能不佩服陳導的巧妙結合。看到「流星」看到出艙的航天員此處又有兩個很微妙的鏡頭:一是兄弟倆表情的變化,由萎靡不振轉為滿臉喜悅,眼神中更是折射出高昂的鬥志,接著抬著景海鵬的工作人員摔倒兄弟二人衝過去接棒繼續抬起前行,暗含著扶貧之路一代人倒下一代人接班的意思;二是航天員景海鵬跟沃德樂說的兩句話「兄弟,怎麼樣」」兄弟,謝謝你「,表面上是對他們兄弟二人的問候和感謝,實則是國家是全國人民對貧困人民的關切與問候,對像默默紮根基層默默付出的工作者致謝。

送走航天員,李叔倒在無垠的大地上對兩兄弟一直重複說著「站起來」,短短三個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三個字可以說是全故事的精髓,神來之筆。站起來的不僅是無所事事地兄弟兩人,更是整個扶貧夢想的實現!

所以,整個片段從「天、地、人「三個維度各個結合,每一個細節都精準到位,耐人尋味。至此,你還能去詬病這一片段故事嗎?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差評?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故事片段組成,每個片段大家都褒貶不一。其中,由陳凱歌導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和江珊等主演的《白晝流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拼湊其中,沒有過多的看點。其實不然,只要你看懂這幾處細節你就明白了。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返回。這一點應該是所有人都能get到的就無須多講了。
  •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小片段排名出爐!「白晝流星」很多人沒看懂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小片段排名出爐!「白晝流星」很多人沒看懂兩個多小時的電影,7個大導演參與拍攝。單單這陣容,就足夠強大了。7個小片段,每個時長約15~16分鐘。因為故事短,所以考驗的就是導演講故事的能力了。因為有7個片段,所以也就有了哪個最好看,哪個最不好看這種榜單。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國慶檔,電影院瘋狂地擠滿了人,《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影片以驕人的電影票房成績讓人們再次驚呼國慶檔的魅力。這其中《我和我的祖國》是最熱之作,以陳凱歌和其他六位著名導演的合作以及眾星雲集讓這部電影以8.2分的豆瓣評分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截至發文,《我和我的祖國》已經22.3億票房。
  •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我最喜歡「白晝流星」?
    作者:王小東乘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東風,《我和我的祖國》火遍了大江南北,電影中的七個故事各有千秋,每個人心中都有評判,對我來說,《白晝流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很多人會說《白晝流星》在故事的銜接上有硬傷,看不懂它,因此對它的評價很低。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以為看《我和我的祖國》會哭,但是沒有。一滴眼淚都沒有,這真是奇了怪了。關於家國情懷,其實一直都很深刻。這種深刻的記憶,留存在當年早讀課的自由讀上,在一片吵雜的朗讀聲中,我能清晰地聽見自己高昂激情地讀「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鬥的勝利,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裡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爛?為何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我和我的祖國》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火爆的一部電影。電影中的六個故事都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唯有《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受到了很多爭議。,也有說故事稀碎沒營養的。
  • 陳凱歌《白晝流星》最差?劇透《我和我的祖國》,從故事找原因
    作為國慶檔最為備受矚目的三強之首《我和的我祖國》,其關注度和熱度遠遠超過了二弟和三弟,一度被觀眾稱為「國慶檔必看電影之一」在國慶檔開啟,《我和我的祖國》正式開畫之後,已經達到了2.58的票房,其排片更是給到了34.1%,上座率的高達45%,實打實的位居國慶檔票房榜首。
  • 《我和我的祖國》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嗎?為何故事《白晝流星》口碑...
    今年國慶三大爆款影片之一的《我和我的祖國》,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不僅牢牢地扣住了「獻禮祖國七十周年的主題」,也為期待已久的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共由七個主題片段組成,每個片段都講述了一個為了祖國繁榮昌盛做出了奉獻卻又不為人知的故事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10月2日,香港光頭警長受邀觀看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電影他發了一條微博,寫道: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李伯伯正是《白晝流星》裡的扶貧幹部老李(田壯壯 飾)。這個故事有些網友覺得沒太懂,為什麼兩個失足青年看到神舟回歸之後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呢。我看第一遍的時候也不太懂,但二刷之後才恍然大悟——《白晝流星》《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好比是一個命題作文比賽。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了兩遍。七個故事,每看一次,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淚點明顯比第一次「低」。這七個故事,截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幾個重大歷史瞬間。說是「圍觀者」,但又不是普通的「圍觀者」,在「圍觀」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比如《回歸》中的鐘表維修師傅華哥,還有正在觀影的我們。總體而言,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觀影的過程也是一次集體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表達的是什麼 白晝流星為什麼會引發爭議呢
    我和我的祖國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風雨兼程七十載,鏗鏘行路譜華章,感謝各位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為我們帶來這樣的作品,讓小編親眼見證了我未見過的中國,不得不感嘆發展到現在的時代,前輩們真的不容易。七個故事裡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備受爭議,那麼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我和我的祖國》最感人章節:相遇、前夜、白晝流星還是回歸
    唯一還存在的國慶相關的元素便只剩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大片。在國慶期間,筆者與女朋友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淚點很多,有太多催人淚下的情節了。這部電影由七個小節組成,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分別由七位導演執導。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部電影中最感人的章節。
  • 《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愈華麗而愈樸實的中國夢境
    國慶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很巧妙地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間分別發生的7個歷史大事件與7組普通老百姓所經歷的鮮為人知的故事相互結合,給觀眾們顯示了在祖國大歷史事件背後的那些普通人的高光時刻。在這七個故事中,陳凱歌導演的故事名為《白晝流星》,與其他導演《回歸》《奪冠》《護航》這些乾脆、直接的片名不同,凱歌導演的故事名從表象上很難看出這是一部講述什麼內容的電影,光看片名就充滿了濃重的藝術色彩,但是當你看過這個故事之後,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這個故事卻是再現實不過了,並且相當接地氣。
  • 我們都誤會陳凱歌了,《白晝流星》你真的看懂了嗎?
    國慶假期結束了,《我和我的祖國》上映10天,票房突破23億,可以說是這個國慶檔最大的贏家,也是這兩天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圍繞這部電影討論最多的就是七個片段的各種排名,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每個片段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有了各種褒貶不一的評價。我看了一下網上的留言,最喜歡的片段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但是最不喜歡的大部分網友都選擇了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喜歡上了《白晝流星》
    三部之中,尤以《我和我的祖國》氣勢最盛。雄居票房榜榜首半月,擠入華語電影票房榜TOP10,豆瓣評分過8,總票房突破26億。上映半月,日票房仍能保持3000萬+。可謂口碑、票房雙開花。《白晝流星》也成了七部之中最差的那一部。WTF?為了避免情緒作祟,黃金周結束,我又一次走進電影,二刷《我和我的祖國》。
  • 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
    原創|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當然對於這些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因此出現了網絡上對各個片段褒貶不一的評價,這幾個片段哪個最能打動你呢?這部電影取材都是中國發展歷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事情,很多人物都有原型,這種紀實感其實更容易打動人。爭議最大的就是《白晝流星》片段,因為它的紀實感最差,兩個不良少年騎著馬追上了太空人落地的飛船,看到太空人後幡然醒悟而性情大變。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熱映,上映3天,就破9億,在10月2日的19時23分,觀影人數更是達到2614.9萬,累計票房已破10億。相對比《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實時票房和排片佔比均遙遙領先。對祖國70周年華誕,也是送上一份極具情懷,溫馨感人的豪華大禮。很多觀眾對電影中的7個短片,各自給出了自己的排名,基本都認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最差,不符合邏輯,過於浪漫主義。
  •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前夜》 「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快追」有牧人說:「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