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樹:「公公種樹,孫子得果。」這裡所說的「公孫樹」就是我們常見的銀杏,因其生長緩慢,壽命卻很長,所以銀杏又叫公孫樹 。銀杏曾是僅遺存於我國的珍稀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大喬木。它4月開花,10月種子成熟,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被白粉,熟時為黃色或橙黃色。銀杏的葉呈扇形,有長柄,淡綠色,無毛,在一年生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3-8葉呈簇生狀,秋季落葉前變為黃色,秋風吹起時,宛如一隻只黃蝴蝶在空中盤旋飛舞,煞是奪目。每年秋高氣爽之時,鐘山風景區都將迎來滿眼赤橙黃綠的斑斕秋景,遊客紛至沓來,好不熱鬧!它的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於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雌球花具長梗,梗端常分兩叉,每叉頂生一盤狀珠座,胚珠著生其上,通常僅一個叉端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它的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有臭葉。銀杏的種子白果營養豐富,含粗脂肪、澱粉、蔗糖、還原糖、核蛋白、礦物質、粗纖維以及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蔔素、多種胺基酸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可食用及藥用,不過切忌多食,易中毒。銀杏果在治療咳嗽、哮喘等方面具有獨特的效果,果肉具有抑制真菌、抗過敏、通暢血管、改善大腦功能、延緩老年人大腦衰老、增強記憶能力、治療老年痴呆症和腦供血不足等功效,此外,銀杏還具有耐缺氧、抗疲勞和延緩衰老的作用。銀杏是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我國特產,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生於海波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以上為往年圖)
銀杏可真是渾身是寶,由於銀杏樹形優美,春夏季葉色嫩綠,秋季變成黃色,甚是美觀,它也被用作庭園樹及行道樹。一夜寒霜降,滿城銀杏黃。在這個金秋時節,攜三五好友,來鐘山一遊,好不快哉!「最美600米」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石象路全長615米,原本是光禿禿的,綠化並不豐富,秋天景色比較單一,沒有銀杏樹。為了豐富景觀建設,景區人在1971年到1972年種下了98株銀杏,全部來自於自己的苗圃基地,和烏桕、楓香一起,讓秋天的景色「紅黃相間」。
(圖:@南京-老張)
參考資料:
1. 中國植物志>> 第7卷 >> 銀杏科 Ginkgoaceae >> 銀杏屬 Ginkgo
http://frps.iplant.cn/frps?id=銀杏
2. 蒲麗麗.銀杏的藥用食用價值及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02):58-59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