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座文博科普館集結!看「鐘山博物館聚落」玩轉「國際博物館日」

2021-01-08 交匯點客戶端

交匯點訊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包容」,中國主會場活動就設在江蘇省南京博物院。交匯點記者從鐘山風景區了解到,今年圍繞5·18國際博物館日,景區將推出四大板塊項目活動,精心打造「鐘山博物館聚落」這一品牌IP,充分呼應「平等、多元、包容」這一主題。

據介紹,「鐘山博物館聚落奇妙夜」主題晚會活動將於5月18日19點在明孝陵博物館舉辦。明代軍士、雲錦漢服、古琴、插花、大樹講故事、水母精靈、蟲蟲總動員等豐富多彩的節目由各文博場館傾情演繹,搭建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未來、人與自然多元對話平臺。屆時景區將通過網絡直播晚會精彩盛況。

從5月16日起,景區還將舉辦一系列線上線下展覽活動:《鐘山廉韻——明代家風家訓》專題展;《洪武流韻——南京·小地名大歷史》專題展;《庫裡申科的英雄故事》線上展覽;《醫者仁心——孫中山的醫學生涯》線上展覽;《光影鐘山》線上攝影集贊活動;《你說·我聽 一起來寫講解詞》線上活動等;還將以「一分鐘微課堂」形式,推出系列線上特色研學課程。此外,「南京鐘山風景區」微信公號,還將聯合廣電貓貓推出雲遊「鐘山博物館聚落」,網友可通過指尖遊覽博物館,還可以參與趣味答題,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

據了解,「鐘山博物館聚落」是全國少有的基於建築、生態、人文、觀光、科普、休閒於一體的「沒有圍牆的大型博物館」,從功能作用上講,是鐘山風景區文旅融合發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共有20家單位,分設「世界遺產明孝陵、浩氣長存中山陵、抗日航空飛將在、千年古都六朝風、生態科普薈鐘山」等五個類別,包括已建成的明孝陵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南京十朝歷史文化陳列館、民國郵政博物館、紫金山森林科普館、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南京海底世界等18座場館單位,還有正在籌建中的紫金山天文歷史博物館、中國雨花茶博物館。

下一步,鐘山風景區將以建設全國唯一的5A級旅遊景區全域「博物館聚落」為目標,形成全國文博界又一亮點和特色,通過提升場館標準、籌建一批新館,並建立合作機制,同時用好生態資源,講好人文故事,做足科普文章,構建有特色、有品牌、有市場吸引力的鐘山文創及研學產品,使「鐘山博物館聚落」成為市民遊客喜愛的文化體驗目的地,成為傳播優秀文化的有效平臺,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積極發揮「文化中樞」作用,真正建成南京獨一無二的「文化標識」。

交匯點記者 黃歡 通訊員 鍾萱

相關焦點

  • 天文臺裡「摘」星辰 「環紫金山博物館群」要來了
    28日,鐘山風景區制定發布了落實「四新」行動工作計劃,通過整合全域資源、推動智慧旅遊、塑造文旅IP、創新產品供給、完善基礎配套等各方面舉措,讓景區「更好玩」。夜晚的鐘山風景區又可以「解鎖」哪些新玩法?景區將面向遊客,利用網絡建設「雲遊鐘山」智慧服務系統。7月份,景區還將對外發布「鐘山風景區夜間休閒旅遊指南」。以海底世界、紫嵐裡片區為主體,依託明孝陵博物館、美齡宮等場館,舉辦音樂節、啤酒節等文化沙龍活動,推出「博物館奇妙夜」等夜間文化特色活動。
  • 國際博物館日 喜馬拉雅聯合多家博物館打造「雲逛」文博大餐
    國際博物館日 喜馬拉雅聯合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打造系列「雲逛」文博大餐中新網上海5月18日電 (記者 於俊)正值「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知名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18日聯合國內外多家博物館以館長發刊、明星講解、新館入駐等形式打造
  • 多地推出「博物館奇妙夜」期待咱也能夜遊河南的博物館
    今年夏日,廣州、武漢、青島等多座城市探索延長博物館開放時間至夜晚,或者周末假日定期開放夜場,「博物館奇妙夜」正成為城市文化夜生活新時尚。夜遊河南的博物館有可能嗎?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先後採訪了我省博物館的相關管理部門、博物館館長以及業內人士,就博物館夜晚開放的可行性進行探討,並邀請已經試點的城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談經驗做法。
  • 百餘座博物館展示濟南文明與記憶
    也是因此,2012年,濟南市政府便明確提出要在5年內「建設100所不同門類、各具特色的博物館」,目前,這一目標任務已超標完成,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已建成各類博物館、紀念館、民俗館等180餘座,實現公立、行業、民辦場館互為補充,市、鎮、村三級網絡覆蓋全市,一張「博物館文化」的泉城文化名片正被漸漸擦亮。
  •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全面升級:助力博物館完成數位化蓄能
    不過,「在雲端博物館大熱的情況下,我們其實更需要冷思考:雲端的存在是當前大背景下不得已而為之的自救手段,還是文博行業可以順勢而為的發展趨勢?」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百度百科運營負責人容薇在主題為「多元與包容:當下的全球文博行業的挑戰與機遇」的線上論壇直播提出了這一思考,引發業內人士強烈共鳴。
  •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在西安開館 一館看盡口腔醫學發展史
    博物館展出的各類臼齒化石。昨日,位於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隆重開館。該館館藏歷史之久、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門類之全、規模之大,堪稱當今世界口腔醫學博物館之最,也被中國醫師協會、中華口腔醫學會等多個國家級學會確定為醫學人文和科教基地。走進這個容積21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展廳,就像穿越到人類口腔醫學發展的時光隧道。
  • 中國溼地博物館第三座「校園博物館」開進求是之江二小
    學校裡有座博物館,這在杭州西湖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個學期,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團之江第二小學的同學們就迎來了他們的校園博物館。螃蟹館是中國溼地博物館自2018年起推出的第三個校園博物館項目,取名「鎧甲衛士」。
  •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遼博」「新樂」免費開放
    今天(5月18日)是第30個「國際博物館日」,其主題是「博物館與未成年人」。遼寧省文物局、瀋陽市文物局將在市府廣場東南側的「遼博」廣場,聯合舉辦「遼寧省暨瀋陽市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廣場宣傳活動」。  作為人類文明記憶與傳承、創新的重要陣地,博物館是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感知歷史、認識現在、探索未來的文化殿堂。
  • 想帶孩子玩出點「內涵」,去魔都的這些博物館逛逛
    震旦博物館由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規劃設計。震旦博物館是上海陸家嘴地區第一座私立藝術博物館,館區共計六層,以歷史與藝術並重,是中國第一座自然歷史博物館。震旦博物館的收藏以中國古代器物為主,在充分展現中國古代文化藝術成就的同時,從古器物學的角度對藏品進行解析研究,多角度、多側面向參觀者揭示歷史文物豐富的文化內涵。震旦博物館五樓的圖書資料室收藏了豐富的文博專業書籍。
  • 當米老鼠遇上葫蘆兄弟,20餘家長三角博物館在滬擺攤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上海擺攤,我們的目的是讓越來越多的上海人了解吳文化,有時間來蘇州吳中博物館看看。」蘇州吳中博物館宣傳負責人李爽這樣說道。今年6月28日,位於蘇州吳中區澹臺湖南畔的吳中博物館正式開館,這也是疫以來國內第一座新開的博物館。蘇州吳中區歷史悠久,是吳文化的發源地。
  • #雲上逛氣象博物館# 59萬人次「雲上」打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氣象萬千」、感受氣象科技,中國氣象報社和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手十三家氣象博物館、科普館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帶全國網友「雲看展」。直播風格多種多樣、各具特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 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
    >(記者 華夏 曾江 通訊員 張帆)10月20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與實施」論壇在成都舉辦。開幕式上,主辦方還揭曉了「博物館的社會責任——四川2020『國際博物館日』全民有獎徵文活動」的評獎結果。  專家雲集,為講好文物故事獻計獻策  據悉,此次論壇吸引了62家博物館和7家文博行業公司參與。
  • 遊京城博物館 覽古今風情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有99家博物館可免費遊覽,市內的一些收費博物館也是別有特色,本期綜合四大主題教您玩轉京城博物館一日遊。4D和3D劇場則可以體驗科普巨製給我們帶來的驚險與刺激。   貼士:門票:5至45元。時間:周一、周二(非節假日)閉館;周三至周五(非節假日)9:30-15:30;周六、周日及節假日9:30-16:30。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   北京海洋館 為大家巧妙安排了雨林奇觀、風情海灘、海底環遊、白令小鎮、國寶中華鱘館、鯨豚灣、海洋劇院等七個主題展示區域。
  • 中國颱風博物館入選首批國家氣象科普基地
    日前,中國氣象局和國家科技部公布了關於首批國家氣象科普基地評審結果,中國颱風博物館成為全國首批16個國家氣象科普基地之一,這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國家氣象科普基地。
  • 洛陽博物館總數過百,博物館手繪地圖電子版同步上線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郭歌 通訊員 張路路  1月7日,記者從洛陽市文物局獲悉,目前洛陽各類博物館總數達102家,其中2020年新建成班超紀念館、洛陽體育博物館、考古博物館等20餘家博物館,全力打造15家精品博物館,「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初具規模。
  • 西安這個博物館堪稱「中國第一座」,史前的聚落遺址,令人意外
    博物館,是一段跨越時空的歷史穿越,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精髓濃縮,當我們站在博物館前,當我們推開歷史的大門,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像是一陣無聲的呼喚,呼喚著我們回望過去,追溯根源,思考未來。作為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刷新了我的對古都西安的又一番認識和審視。
  •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科普藏在嘴裡 知識都在牙上
    原標題: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科普藏在嘴裡 知識都在牙上圖為孩子們在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接受口腔科普知識教育。   走進位於陝西西安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仿佛進入人類口腔醫學發展的時光隧道。館藏文物時間跨期長、分布地域廣、涵蓋綱目全,具有很強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成為口腔醫學工作者寶貴的學習資源和直觀課堂。11月5日,位於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5月18日上午,山東省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活動暨「文物山東·岱海同天」直播聯動活動開幕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簡樸而又莊重。系列活動包括:為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頒獎;「文物山東·岱海同天」山東省博物館直播聯動、「新文創 新智造」山東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活動啟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開幕;山東博物館升級改造後的《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常設展覽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觀眾。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大慶博物館史前動物化石的視覺盛宴(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原標題:史前動物化石的視覺盛宴(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大慶博物館鎮館之寶   猛獁象化石收藏最全   甫一進入大慶博物館,眼前的景象便會讓人駐足不前——大廳中央是三組惟妙惟肖的猛獁象、披毛犀和東北野牛大型雕塑,背後一面呈現東北第四紀圖景的巨大環形浮雕將它們包圍,它們的腳下則是第四紀地層中化石埋藏場景的復原……這些元素無聲地告訴參觀者,這座博物館將要為你呈現一場史前動物的視覺盛宴。
  • 2020北京旅行必去的五大博物館,透過博物館看遍中華五千年上下
    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館藏精品通過中國國家博物館,可以系統地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經濟,文化,歷史,軍事。而且,中國國家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持公民身份證即可進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