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米老鼠遇上葫蘆兄弟,20餘家長三角博物館在滬擺攤

2021-01-08 界面新聞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上海擺攤,我們的目的是讓越來越多的上海人了解吳文化,有時間來蘇州吳中博物館看看。」蘇州吳中博物館宣傳負責人李爽這樣說道。

今年6月28日,位於蘇州吳中區澹臺湖南畔的吳中博物館正式開館,這也是疫以來國內第一座新開的博物館。蘇州吳中區歷史悠久,是吳文化的發源地。

9月17日晚,這樣一座新開的博物館亮相上海電影廣場的「無憂遊園會」,首屆「卡路裡馬拉松」遊園會也在此拉開序幕。除了吳中博物館,長三角數十家知名博物館及旅遊、文化等文創品牌在此大集結,為市民遊客帶來一場「可逛、可吃、可體驗」的文旅盛宴,此次活動將持續到9月20日。

儀式現場,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米奇米妮」帶來了精彩歌舞表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葫蘆兄弟以及《天書奇談》裡的蛋生和狐女,也都化身迎賓特使與大家互動合影。

《天書奇談》和《葫蘆娃》裡的人物化身迎賓特使互動合影。攝影:方卓然上海電影廣場所在的漕溪北路595號,本身就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這裡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原址,地磚上鐫刻著上海電影的輝煌歷史。1933年,聯華公司將這裡買下改建為攝影棚,後來,崑崙公司、海燕製片廠都把攝影棚設在這裡。2013年,上海電影集團重回漕溪北路,上海電影博物館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正式開幕。

而上海電影博物館是徐匯區首個4A級都市旅遊景區的重要文化景點之一。在這首屆「卡路裡馬拉松」的舉辦地,市民遊客可以邂逅更多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網紅」博物館、文創IP——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吳中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電影集團、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上海汽車博物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童涵春堂中藥博物館、泰迪珍藏、顏究苑、豫園文化創意製造所、上海兒童博物館、上海泰迪之家泰迪熊博物館、上海陶瓷科技藝術館等20餘家博物館、文創品牌一網打盡,上海的市民遊客足不出滬就能逛夠長三角的博物館、買遍好文創。

上海博物館將在周末時段現場直播帶貨,並邀請專業老師現場教授時令香囊製作,還能抽取驚喜盲盒。浙江省博物館帶來的「西湖十景」以及「玉琮」系列文創,蘇州博物館帶來的文蓮花杯、秘色瓷蓮花碗曲奇、「文徵明的一杯茶」茶禮套裝等文創,都叫人愛不釋手。吳中博物館的小哥哥小姐姐們身著古風服裝,在現場與市民遊客互動合影。愛奇藝帶來四個「潮貨」攤位,涵蓋網綜紅人、團體等系列周邊,自製原創人文探索類綜藝《登場了!敦煌》拍照專區也激發起大家的社交分享欲望。

吳中博物館攤位。攝影:方卓然除了好逛,這裡更好吃——金楓酒業和酒冰和、上藥神象的養生系列、龍華禪食、喬家柵、九曲冰園雪糕、正宗港式飲品發記雙囍、網紅茶飲一舍一選、正廣和、瑞士純天然冰淇淋Movenpick、津久咖啡、紐西蘭主題餐廳KIWIAN奇異安娜等熱門餐飲、輕食,足以滿足你的好奇心和好胃口。待到夜幕降臨,和愛人、家人、好友肩並肩,席地而坐,在落日餘暉下看一場露天電影,可能是這個秋天上海最浪漫的場景。

作為本屆旅遊節「新模式、新體驗」的集中展示,「卡路裡馬拉松」還聯合金楓酒業創新推出文旅商聯動的新玩法。近年來,金楓酒業通過各類跨界合作的形式,在傳播上海本土美食文化的同時,不斷實現文化與商業的融合創新。

除了傳統市集的逛、拍、吃、買,市民遊客還能通過手機端程序「雲端」同步遊園會,通過在活動區域的指定商戶消費,掃描活動二維碼後獲取隨機卡路裡值並兌換好禮。現場還以「冰和」特裝餐車為核心,打造出一個神秘「無憂村」,而無憂村探索任務就是一場大型沉浸遊戲,完成NPC問答、線索尋找等互動任務,就能收集印章,同樣贏取獎品。兌獎區獎品紛呈,有包括各文博單位、金楓酒業和酒冰和、上海家化六神及佰草集、上藥神象等品牌特別支持的各種好禮。

文創月餅。圖片來源:卡路裡馬拉松以上海電影廣場的主會場為核心,本次遊園會還覆蓋到了上海十大商業中心之一的徐家匯商圈,市民遊客在徐家匯商圈各參與商戶掃描活動二維碼,同樣可獲取隨機卡路裡值;而在遊園會會場,也將發送這些商戶提供的優惠禮券。

「一站一圈」的新模式突破了會場的空間限制,進一步擴大了文旅商融合探索的範圍。活動期間,通過全市地鐵站點的城藝通大屏,市民遊客可以近距離感受這場「卡路裡馬拉松」的活力四射。

「卡路裡馬拉松」旨在向大眾傳遞健康活力的創新生活理念和積極正面的多元消費主張。作為今年上海旅遊節全新推出的品牌活動,「卡路裡馬拉松」以「跨界創意賦能」為引領,聯合文博、旅遊、美食、出版、健康、美妝等各領域IP企業,貫通、傳遞、疊加與轉換多重能量,釋放新創意,促進新業態,引領新生活,提升大眾可參與性和幸福感,助力新經濟,刺激新消費,充分地展示出上海城市活力形象。

「卡路裡馬拉松」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這次活動不僅可以成為市民遊客流連忘返的遊樂園,也將為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文旅商企業搭建交流合作、激發跨界創意的新平臺。據悉,這一品牌活動將在上海旅遊節期間常態化舉辦,今年首屆之後,未來還將帶領市民走進更多文旅地標,探索新玩法。

相關焦點

  • 紀念丨《葫蘆兄弟》的誕生·造型篇
    《葫蘆兄弟》原版宣傳海報所以有人說《葫蘆兄弟》是中國第一部非個人英雄主義的熱血動畫,而葫蘆娃們是中國動畫中第一個組團打怪的「兄弟聯盟」。這時候,胡進慶腦海中靈光一閃,將十兄弟改成七兄弟,讓七個兄弟都長一個樣子,並且都是小孩兒,讓他們在不產生特殊形變的前提下施展各種神通豈不很好?程十髮為洪汛濤編寫的《十兄弟》小說繪製的插圖可這樣的七個孿生兄弟從哪裡出生呢?還從墳頭裡蹦出來總歸是太瘮人了。胡進慶翻來覆去地聯想,思緒飄著飄著就附著在了「葫蘆」上。
  • 6月1日起發行《動畫——葫蘆兄弟》郵票,蛇精、蠍子精都將出鏡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6月1日發行《動畫——葫蘆兄弟》特種郵票1套6枚。該套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七色葫蘆、夢窟迷境、絕路逢生、水火奇功、巧奪如意、七子連心,全套郵票面值為6.40元。該套郵票由宋鑑設計,北京郵票廠採用影寫版印製。
  • 《葫蘆兄弟》幾個未解之謎,穿山甲應該不簡單
    對於80、90後的觀眾而言,如果提到童年看過的國產動畫,《葫蘆兄弟》絕對是必看的一部經典之作,其經典程度不言而喻,短短十三集的動畫承載了不少人童年記憶,動畫雖然篇幅不長,但裡面的角色卻深入人心。其中,對於動畫中的一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設定,成為很多人探究《葫蘆兄弟》的興趣,一起來看看《葫蘆兄弟》中有哪些沒有解釋的謎題吧。1、老爺爺究竟是何許人物老爺爺是《葫蘆兄弟》一開場的角色,他是一名普通山民,但在上山採藥時卻表現出一副有功夫的「高手」一般,並且接連展示出幾個普通人無法做到的高難度動作,這是其一。
  • 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為什麼80後、90後還愛看小時候的動畫?
    原標題:長大後,我還愛看小時候的動畫黑貓警長、葫蘆兄弟、舒克貝塔、邋遢大王……都是那個年代的超級大IP。暑假到了,又到了孩子在家長的默許下,可以稍微放肆地看動畫片的時候了。不過,孩子可能不知道,他們大人,其實也在趁機看。
  • 一隻美國老鼠(米老鼠)在中國的奇妙之旅
    1926年,萬氏兄弟(萬古蟾、萬籟鳴、萬超塵、萬滌寰)探索製作的《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動畫廣告面世,被認為是中國動畫的起源。有幾位早期的中國動畫人後來成為迪士尼的同僚。把動畫「火種」帶到上海的中國動畫開山鼻祖楊左匋,曾在美國好萊塢學習動畫。1924年他回國後再次返美,參與了《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製作。
  • 有多少人還記得童年的《米老鼠》《終極米迷》雜誌?很多都停刊了
    說起人民郵電出版社-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可能很多人都有點不明所以,但是說起《米老鼠》《米老鼠特刊》《小熊維尼》《小公主》甚至《芭比》《魔力witch》等等,可能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哦哦,原來是它。比如米老鼠系列的知名反派——壞彼得和幽靈黑鬼、庀兄弟;米老鼠的好兄弟高飛和賀斯和他女朋友克拉貝爾; 比如唐老鴨的三個侄子杜兒
  • 東昌葫蘆「撬」起億元大市場
    「第一屆葫蘆文化藝術節,是在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廣場舉辦的,當時參展商戶只有200多家。從第十屆開始,規模逐漸擴大,今年,參展商戶達到了2600多戶,展區場地也擴大到了古樓四條大街。」東昌府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任永健說。
  • 上海20家科普場館「雙十一」擺攤「促銷」科普
    原標題:20家科普場館「雙十一」擺攤「促銷」科普  今天,上海科技館、上海昆蟲博物館、上海集成電路科技館等20家科普場館在上海紡織博物館門前擺起了攤位,2017年「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嘉年華」啟動。在「雙十一」這天,他們「促銷」的不是商品,而是科普知識。
  • 開天闢地的盤古就是葫蘆?華夏與葫蘆有多大的聯繫?
    動畫片《葫蘆兄弟》中,七個葫蘆娃個個神通廣大,最終合體戰勝了蛇妖。這個動畫片曾經風靡中國大陸,是80、90乃至00後不可磨滅的記憶。一、《詩經》裡的葫蘆:瓠與匏在植物學分類上,葫蘆歸類於葫蘆科葫蘆屬,有葫蘆、細腰葫蘆、瓠瓜等數種。
  • 張掖市博物館線上展覽 ▎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精品銅器欣賞
    張掖市博物館線上展覽 ▎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精品銅器欣賞 2020-02-12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米老鼠變身大白兔:中國奶糖發展史一瞥
    畫片除了配音之外,又加上絢爛的色彩;米老鼠的畫像成為聖誕的商店裡最好的點綴;有許多觀眾上電影院去專為看米老鼠。」在時年17歲的張愛玲看來,米老鼠已經成為了卡通畫最著名的代言人:「卡通畫這名詞,在中國只有十年以下的歷史。但是,大概沒有一個愛看電影的人不知道華德·狄斯耐的《米老鼠》吧?」
  • 90歲的米老鼠前身竟然是一隻兔子
    今年是米老鼠誕生90周年(1928-2018),這隻小老鼠陪伴了不止一代人的童年。最近一名日本人渡邊泰(Yasushi Watanabe)公布了自己年輕時候購買的一套膠片,再次讓世界上無數米老鼠迷們歡呼。
  • 手拉葫蘆是如何工作的?
    用於吊裝各種物品的手拉葫蘆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一種小型起重設備,讓人不理解的是手拉葫蘆這個名字,說它長得像葫蘆吧,這個肯定不是,整個形狀就是圓球形的扁平狀物體,跟葫蘆的形狀肯定有差距,那麼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嘞?
  • 財富甘肅丨天慶博物館「當科學遇上藝術」即將開展
    12月27日,天慶博物館「當科學遇上藝術」全沉浸式宇宙科普展媒體見面會在蘭州舉行,蘭州、天水兩地多家媒體代表近50人共同參加。會上,天慶集團董事長韓慶致辭,感謝各家媒體對天慶集團及天慶博物館的大力支持,他說,近幾年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天慶博物館建設中,目前擴建後博物館面積達11000多平米,今後將不斷增加館藏珍品,把瓷器館做起來,為蘭州市民帶來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希望媒體們繼續支持天慶文化事業發展。
  • 葫蘆頭和小石猴的故事
    我們小時候經常拿著小石猴玩,經常聽到他的故事;傳說有一家,老大,老二兄弟倆,爹娘死得,老二是跟老大長大的。老大娶了媳婦,要給老二分家。老大說:「老二你都是要啥?」老二也想不準要啥好。夜裡葫蘆頭給老二託了個夢:「啥也別要,就要一個葫蘆頭。」到了天明,老二說:「哥哥,咱爹娘不在了,你養我長大。分家我啥也不要,就要一個葫蘆頭。」老大想:「一個破葫蘆頭,給你!」
  • 百餘座博物館展示濟南文明與記憶
    也是因此,2012年,濟南市政府便明確提出要在5年內「建設100所不同門類、各具特色的博物館」,目前,這一目標任務已超標完成,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已建成各類博物館、紀念館、民俗館等180餘座,實現公立、行業、民辦場館互為補充,市、鎮、村三級網絡覆蓋全市,一張「博物館文化」的泉城文化名片正被漸漸擦亮。
  • 米老鼠樹 | 說是長的像米老鼠(並不)
    【 米老鼠樹 】金蓮木科 Ochnaceae >> 金蓮木屬 Ochna「米老鼠樹」在中國植物志上並沒有記載,他對應的中文名和拉丁學名大概是 鼠眼木 Ochna serrulata 和桂葉黃梅 Ochna thomasiana 中的一個,或者兩個都是(根據現有的資料,我還不能下定論)。
  • 遊覽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食草三角龍是敢正面槓霸王龍的大佬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敢正面槓霸王龍的大佬食草三角龍。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恐龍展覽廳,除了恐龍的骨骼化石外,還單獨展示了恐龍用來抵抗天敵的不同部位。比如展示了恐龍用鋒利的爪子用來攻擊對方。展示了食草動物為了保護自己進化出的厚厚的鎧甲。展示了恐龍的尾巴,它可以用這沉重的尾巴攻擊敵人。
  • 國際博物館日|一個奇妙夜:摸蠶絲、聽民歌、看滬劇
    「5·18國際博物館日」全天各大博物館參觀人次統計顯示,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參觀人次7700)、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博物館)(參觀人次7583)、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人次7130)、上海博物館(參觀人次6321)等成為滬上最受歡迎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