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冷鏈運輸還不發達的時候,身處內陸地區的人們,吃魚一般都只能吃到河魚、湖魚。
隨著冷鏈運輸技術的廣泛使用,生鮮類的食材可以快速的進入內陸地區供大家食用,於是漸漸的,內陸地區的朋友們,也能夠吃到原本海濱人民的專屬——海魚了。
不過海魚種類繁多,很多人都分不太清楚哪個是哪個,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5種市面上常見,且營養價值極高的海魚——
黃魚
黃魚因其鱗片為黃色,所以被人們叫做黃魚。
人們常說的「四大海產」,黃魚就是其中之一,黃魚包括大王魚、大黃花魚等等。
漁民們通常會選擇在夜間打撈黃魚,因為只有在夜間打撈時,黃魚身體表面的金黃色才能夠完全顯現出來。
現如今,野生的黃魚價格高昂,其身上的魚膠價值就佔了黃魚的一半。
鯧魚
鯧魚是一種食用性和觀賞性兼具的海魚。
鯧魚生活在亞熱帶到熱帶海域,其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W-3系列,膽固醇含量也低於所有的動物性食品,鯧魚肉厚、刺少、味佳、營養豐富,被稱為天然的營養佳品。
現在常見的鯧魚種類有:銀鯧、金鯧、肉鯧、鬥鯧、黑鯧等。
其中的鬥鯧又名中華鯧,其魚身肥厚,大一點的個體可以超過五斤,肉質脆嫩,屬於鯧魚種的高級種,價格也非常昂貴,且尚未人工養殖。
魷魚
魷魚大家應該都非常了解了,算是最常食用的一種海魚了,街巷中經常會有「鐵板魷魚」「烤魷魚」的攤位,吸引著不少人品嘗。
每年的6月至10月是魷魚最為肥美的季節。
魷魚其實算是一種較為名貴的海產品,魚身富含鈣、磷、鐵等元素,長期食用有利於人體骨骼的發育和造血。單論營養價值的話,魷魚絲毫不遜於牛肉、金槍魚等食材。
金槍魚
金槍魚是一種大型的遠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魚,價格也是非常昂貴。
在運輸能力低下的年代,金槍魚更多是被做成金槍魚罐頭銷往世界各地,不過現在,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品嘗到新鮮的金槍魚了。
源自日本的金槍魚刺身是刺身界不可或缺的霸主——金槍魚肉質柔嫩、鮮美,蛋白質含量很高,同時富含DHA、EPA等具有生物活性的不飽和脂肪酸。
金槍魚的種類也有很多,我們較為常見的有黃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鰹魚等。
帶魚
與鯧魚一樣,帶魚也是觀賞性與食用性兼具的海魚。
帶魚在海洋中,算是比較兇猛的一種魚類,平時在海洋中,帶魚是要捕食烏賊的。
不過在我國,帶魚卻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常客。
帶魚魚身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磷、鈣、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可以作為老人、兒童、孕產婦的理想滋補食品。
帶魚肉質細膩,沒有泥腥味,不論是鮮帶魚還是凍帶魚,都非常易於加工,也可與多種食材進行搭配。
常見的帶魚做法有清蒸、油炸、清燉、紅燒等,也可以做成乾鍋、火鍋以及多種西式、日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