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的漢字文化長達千年之久,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到現在精簡的漢字,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都沒有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比起拉丁文字和英文,漢字更多是一種形意文字,看到一個漢字的構成結構,大都知道這個字的大體意思。在古代,人們的文字大都來源於生活,每個漢字都有一定的寓意。
《上清寶鼎詩》中記載到:「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
字體流派隨之產生,也由此出現了很多書法大家。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為了更方便人們的書寫,現在的漢字也變得越來越簡化。所有的漢字都是由人所創,但是卻有這樣一個他曾發明了1個漢字,卻遭到眾多女性痛罵了3年,但是現在每位女性都在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
一、毀譽參半的劉半農
劉半農在民國時期是個毀譽參半的知識分子。劉半農出生於舊社會,接收到的思想也源於舊社會,但他的思想卻十分開放,遠超出當時社會的思想水平。劉半農為了更好的發展自身,曾出國留學,也正是因為在國外受到了文化的薰陶,他的思想見識寬廣。為了發展中國的文化事業,解救在封建世界裡的人民,他決定回國推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回國後,劉半農選擇去北大深造,當時的北大是輿論風波的中心,是思想開放的最前端。後來劉半農在文學改良運動上,頗有成就。寫下的詩句也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例如《教我如何不想他》其中有一句: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就很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劉半農最有名的要屬《劉半農傳》,這本書講述了劉半農因為研究語言學,對中國的各個地方的方言產生很大的興趣。期間發生的各種事情,充滿搞笑,也看到他求知的欲望,對知識的嚮往。
二、研究方言的方法
劉半農十分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國各個地方的方言,但是中國地大物博,想要了解整個中國的方言,確實有點困難。劉半農作為北大的一名教授,不能只顧研究方言,而不管自己的學生,於是他就想到一個「奇怪」的辦法,「挨罵」。這樣的挨罵實屬有趣,學習語言的方法很多,通過學習一些不文明的語言,也能夠了解一個地方的方言。這雖然看起來是個歪主意,但對於劉半農來說,是個好方法,起到不小的作用。
於是劉半農在《新青年》上發表聲明,自己想要專門寫一篇罵人的書。如果有人想要提供不文明的話,都可以寫信告訴他,也可以到他家門口直接罵他。如果罵得好,還會給予一筆豐富的報酬。
當時,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不少語言大師,也被劉半農的做法吸引了。像周作人、趙元任等,都親自到他家去罵他。趙元任用了三種地方方言罵他,罵的劉半農一愣一愣的,劉半農連忙在旁邊做筆記。最後還請趙元任吃飯,表示自己很滿意。
三、創「她」字,遭謾罵
劉半農在了解中國方言以後,決定創建一個新文字「她」。專門用來代指女性的字。但卻因為這個文字,遭到大家的誤解。劉半農還為此特地寫了一篇文章,來澄清自己的原意和這個字本身的含義。
但是仍有很多女性表示不理解,對他不依不撓,認為這是在侮辱女性。在當時社會環境影響下,人們思想文化得到開放,很多女性追求自由平等。認為劉半農的「她」字,特意為女性創建,用另一個字專門表示女性,對女性沒有平等看待。在學校裡,也有女性公然表示自己的不滿,在矛盾發展到高潮時,劉半農遭受長達3年的辱罵。
劉半農三年內都不敢在街上大方露面,但是對於這個字卻並不想刪掉,堅持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這個字有利於文化的發展。後來在經過仔細商議後,教育部決定同意劉半農的建議,將「她」字納入《國音常用字彙》。
即使當時的人多麼反對,這個文字依舊被保留到今天,如今現在每位女性都在用。由此可見這個文字,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價值,劉半農的思想也是正確的。只不過當時人們的思想有所限制,才會對劉半農以及這個文字產生誤解。
參考文獻:
《上清寶鼎詩》
《教我如何不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