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感謝中國政府!

2020-12-05 虎嗅APP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馬斯克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灣流G650在洛杉磯起飛,途中遇到一架相同航線的東航波音777客機,一開始由於馬斯克的G650起飛較晚,所以一直緊緊跟在後面。不過馬斯克的私人飛機飛行高度更高,且「火力全開」,沒過多久就超過了波音777,最後搶先抵達上海。

然而在飛友讚嘆「有錢真好」的時候,馬斯克此次趕往上海的原因更加令人激動人心——參加上海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的國產版Model 3大規模交付儀式和國產版Model Y項目啟動儀式

1月7日下午,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正式開啟了大規模交付儀式,其實在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已經交付了15輛汽車,但用戶都是特斯拉中國區的員工,而此次則是面向普通用戶。

從上海超級工廠10月份試運行以來,目前已經達到了1000輛/周的產能,初步滿足了大規模量產要求。

( 無人機拍攝上海超級工廠「部分停車場庫存」,時間:12月,來源:Chao Zhou)

其實國產版Model 3實現大規模交付已經不足以讓人感到驚訝了,畢竟上海超級工廠的「神速」早已是眾人皆知了,此次Model Y項目的正式啟動,才是繼Model 3降價後又一重大的利好消息。

一方面是馬斯克原本就沒打算依靠Model S/X作為主力進行發展,以後雖然不會停止生產,但顯然其高昂的售價並不足以支撐他的「可再生能源規劃藍圖」,更加「平易近人」的Model 3/Y才是。另一方面是近些年全球SUV市場呈現出了爆炸式增長,僅2018年SUV車型的銷量高達3000萬輛,所以SUV車型的市場潛力充。無怪乎保時捷、賓利、勞斯萊斯等一眾奢侈豪華品牌都先後加入SUV陣營,甚至法拉利已經宣布將要加入SUV車型。

前一陣國產版Model Y已經悄悄在官網更新了頁面,並公布了售價,預示著馬斯克承諾的2020年第二個季度交付或許真的不是問題。

(跟當時Model 3國產版剛剛公布售價時一模一樣的說辭)

Model Y之所以讓市場興奮,除了SUV車型更受市場歡迎和它是一輛特斯拉之外,最關鍵的是該車型與Model 3是在相同平臺生產,且能夠共享70%以上的零配件。由此不得不讓人猜疑以目前Model 3成本控制情況來看,Model Y的售價可能還要更低,加上其優異的性能和空間,其性價比之高或將能夠如馬斯克所願——銷量超過其他特斯拉型號總和甚至翻倍。要知道,美國2018年售出的新能源汽車中,特斯拉佔比高達60%。

此外馬斯克還在現場幾乎哽咽地說道:「未來上海超級工廠不僅會生產Model 3/Y,我還希望將加入其他車型的生產。未來還將會有單獨的中國設計中心,製造適合中國市場的車。「

(馬斯克現場尬舞)

其實無論是國產Model 3已然來到還是國產Model Y即將來到,都離不開上海超級工廠的落地。雖然大部分人都能想到特斯拉選擇在中國建廠的兩個顯而易見的因素: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價格不受關稅影響(甚至可以享受補貼),但藏在這兩個因素背後還有很多故事。

這也是為什麼馬斯克在開場說的第一句話是:「感謝中國政府!」

中國速度

中國素有「基建狂魔」的稱號,除了中國在工程建設方面克服過諸多世界難題外,最讓人折服的就是「中國式速度」,而對於亟需擴大市場的特斯拉來說,速度就是一切。

2019年1月7日,在上海浦東新區臨港的一片農田上,特斯拉召開了盛大的工廠奠基儀式。

2020年1月7日,同樣在這片地方,特斯拉在已經建成的上海超級工廠中,正式開啟大規模交付。

從廢墟到一期工廠建設完畢,再到開啟大規模交付,剛好365天,特斯拉聯手中國的「傑作」讓全世界為之讚嘆。不少國外網友評價道:「這也就是在中國能實現,換個別的地方根本沒戲。」

實際上,特斯拉1月7日破土動工,在8、9月份已經得到了驗收許可,並在10月拿到了工信部頒發的生產資質,也就是說從一片荒地到工廠擁有正式生產車輛能力,僅耗時10個月。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美國的弗裡蒙特工廠,在不需要建設廠房的情況下,從接手改造到量產車下線用了2年多時間,而達到1000輛/周的產能則用了5年。另一個特斯拉工廠(主要生產電池及總成)內華達超級工廠(Gigafactory1),在受到內華達「盛情款待」的情況下,2014年達成協議,2年後才正式投產,此時工廠僅建設了總規劃的14%。

上海超級工廠如此驚人的速度背後,基建能力還在其次,共關鍵的在於中國多方面的「努力」。

20世紀末,中國為解決汽車工業落後的問題,決定引入合資車企以促進行業發展,但與此同時國家並不能完全敞開大門讓汽車巨頭隨意進入市場,因為要保證本地汽車工業的生存空間。所以中國在1984年開始引入中國合資車企時,其股份比例都是按照50:50進行設定。

後來在1994年出臺的《汽車工業產業政策》中明確規定,雙方合資企業中,中方所佔股份比例不得低於50%,這一政策雖然在隨後經過多次修改,但唯獨股份比例限制仍然保持不變。

幾十年過去了,中國汽車產業有了巨大的變化,有些車企逐漸技術成熟、供應鏈穩定,站穩了腳跟,而有些車企卻不思進取,在市場競爭中逐漸沒落。當年國家保護國產品牌天經地義,但不可能一直持續這種模式,因為要想真正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必須讓企業接受真正的市場「洗禮」。尤其對於新能源車企來說,從各項補貼的滑坡和政策變動,已經不難看出這個改變已經是「進行時」了。

2018年4月17日,發改委發布消息:「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同年6月28日,發改委和商務部共同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版)》,在原有規定「汽車整車製造的中方股比不低於50%」的基礎上,增加了「除專用車、新能源車外」。

這一規則,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就是為特斯拉「量身定製」的。

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與上海商談過合作,當時馬斯克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獨資建廠,二時將登記產品從汽車產品變成電子消費類產品。不過在那時第一個條件是完全無法實現的,所以當時的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丁磊提出了一套階段性方案,但馬斯克並未接受,隨後回復上海政府:「北美工廠的產能還未完全發揮,在中國建廠需要五年後在做商議。」

就在新政策發布沒多久,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就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籤署了協議,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

受此政策影響,寶馬集團隨後在2019年也發布了一則聲明,稱華晨汽車將出售25%的股權給寶馬,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合資車企。也就是說在2020年國家完全取消乘用車外資股份比例限制後,寶馬和華晨將完成股權調整,那時「華晨寶馬」將成為「寶馬華晨」。

既然國家已經打算引入「鯰魚」刺激行業進步,那麼政策「傾斜」之外,顯然資金問題也需要解決。畢竟彼時特斯拉是真的窮,連年的虧損加上大量資金投入到解決產能問題中,甚至一度爆出特斯拉要質押美國工廠進行貸款。

2019年3月,特斯拉獲得來自銀團35億人民幣的無抵押貸款,其利率為央行年基準利率的90%。同時特斯拉還與招行籤署融資協議,由招行提供50億人民幣的無擔保12個月循環貸款,其利率同樣為央行年基準利率的90%。

這筆錢幫助了特斯拉完成土地的購買和工廠的建設,但這還沒完。

2019年年末,特斯拉再次與多家中資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達成一筆為期5年的100億人民幣新貸款,除了用於償還之前的35億貸款及利息外,剩餘資金用戶工廠的繼續建設和其他中國業務。

目前,特斯拉已經獲得高達185億人民幣貸款,遠超此前上海超級工廠預估建設成本(約140億人民幣),加上目前特斯拉整體市值和資金狀況,特斯拉現在擁有充足的現金來推進中國地區各項業務。

當然給予特斯拉如此多「優惠」,並不是單純刺激行業發展,也是有兩手考慮。臨港地區對擁有50年使用權的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許多指標做了詳細要求。特斯拉被要求在未來的5年中投資140.8億元人民幣,並在2023年年底時實現產值750億元人民幣以上,並產生22.3億元人民幣的年稅收。否則,特斯拉就要交出土地,但會獲得有關土地租用、樓房及設備的相應資金補償。

可以說,特斯拉能夠在中國「一路綠燈加狂飆」,除了其本身的影響力和產品力足夠強之外,離不開中國方面給予的「支持」。

中國製造

中國的人口基數龐大,汽車需求量自然就高,所以即便在銷量下行的情況下,中國依然擁有著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對於特斯拉來說,銷往中國的數量並沒有達到「預期」,因為儘管中國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但實際上在華銷量僅佔特斯拉全球銷量的20%~30%。

導致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就是一個字——貴。

除了關稅之外,影響價格最重要的因素是生產成本。特斯拉在美國生產受制於美國的「遊戲規則」,由此導致人力成本遠遠高於中國。而在中國生產,人力成本將會大大降低,根據摩根史坦利分析,在上海超級工廠的人力成本僅為加州弗裡蒙特工廠的1/10左右。依照特斯拉規劃的10000名員工來看,其節約的成本甚至能將利潤率提升至30%以上,這幾乎能趕上保時捷的利潤率。

此外,另一個成本來自於生產流程本身,自動化的使用、新技術的更新、管理協調機制的改變,對於生產企業來說,都與成本息息相關。例如最早在打造初代跑車Roadster時,由於經驗不足和生產方式的局限,導致生產成本甚至高過售價2萬美金,最終特斯拉不得不「虧本賺吆喝」。雖然後來初代Roadster在ebay的售價高達100萬美金,但對於特斯拉來說,只要是生產型企業,大規模量產能力都決定著其成本。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吸收了特斯拉近10年的生產經驗教訓,高度自動化機器人生產、車輪上的倉庫(車輛下生產線直接進入運輸車輛)等技術的引入,從生產流程和設備技術方面進行優化。

比如特斯拉最近申請的兩個專利中,其中一個就是關於車內線束生產設計方案,之前的Model S總線束長度為3000米,到Model 3時就精簡為1500米,而即將推出的Model Y則僅有100米。得益於新的設計,Model Y的線束安裝或將從人工改為機器人安裝,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另一個新專利則是Model Y將採用一體衝壓成型車身工藝,將過去單個零部件衝壓再拼裝的過程,精簡為一步,直接成型,同樣也將降低生產成本。

另外在特斯拉Q3財報中寫著這樣一句話:「相比於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低了65%。」這句話翻譯成人話就是,設計產能內每生產一輛汽車,設備投入和長期維護投入(固定和非消耗性資產,不包含生產汽車的物料)相比於美國工廠下降了65%。

同樣得益於上海超級工廠建設的啟發,特斯拉在加速Model Y生產線建立時,同樣借鑑了其中的經驗教訓,未來Model Y的生產中該部分成本也會比現階段美國Model 3工廠下降50%。

其實上述這些方式並不局限於上海超級工廠使用,同樣可以逐步應用於美國工廠,所以另一個影響中國工廠生產成本的關鍵因素在於中國的供應商。

首先要擺脫一個固有「印象」,那就是「國產=不靠譜」,筆者曾走訪過一些汽車零配件供應商,詢問過這樣的問題,他們給出的回答頗為一致:「其實並非是我們技術達不到,而是甲方要求沒有那麼高,如果要給要求高的甲方提供零配件,我們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由此會導致成本上漲,當然甲方如果需求量大,我們也能將高質量的零配件成本降低,但目前來說銷量最大、盈利最高的仍是普通標準的零配件。」

特斯拉對於零配件的要求,從全球各大碰撞測試機構的結果就不難發現其標準之高,唯一存疑的只是特斯拉在尋找中國供應商時候還能否保持這樣的標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原本特斯拉就擁有很多中國供應商,現在入駐上海不僅能夠省去大量運輸費用,而且按照馬斯克以往「壓縮成本」的策略來看,逐步會有更多「物美價廉」的中國供應商進來。尤其對於佔成本最大的鋰離子電池來說,原本只有松下在提供,而未來可能將由LG和寧德時代提供,估計成本也存在下降空間。

目前上海工廠的國產化零配件率為30%,今年年中計劃提升到70%,年底有望實現100%。去年馬斯克就曾公開說過:「2020年底,Model 3的所有零部件全面國產化。」而零配件國產化正是國家如此大力支持特斯拉入駐中國的重要原因,特斯拉發展的越好,其中國的供應鏈體系就越完美。

(不完全統計Model 3的供應鏈體系,圖來自新材料在線)

汽車製造是完全脫離不開供應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供應商才真正決定著汽車產品的競爭力(成本、質量),而特斯拉的供應商全面國產化,將意味著上圖中越來越多供應商為中國公司,除了帶來巨額的經濟效益外,還能培養一批優秀的供應商,從而達到快速推進中國整體新能源行業發展的目的。

(Model 3中國供應商,不完全統計)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特斯拉選擇中國和中國選擇特斯拉是一件「一拍即合」的事情。特斯拉能夠帶給中國刺激行業和促進行業發展的能力,且提供巨額的經濟效益,而中國能提供給特斯拉的則是「慷慨」的資源和龐大的市場潛力。

踮著腳尖買車

成本的下降、補貼和免購置稅的政策,使得特斯拉「蓄謀已久」的降價突然降臨,30萬以內的價格讓不少觀望的人完全無法抵禦「首付4萬,月供5000」的誘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降低成本對特斯拉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但是降低售價卻並不一定。最近一位朋友工作於特斯拉線下店,告訴我隨著特斯拉降價和進一步降價的各種猜測,有幾位車主選擇了退掉訂單,決定做「等等黨」。

他跟我說,「以前特斯拉的車主幾乎都是提車當天直接開走,非常爽快直接,而最近車主買車時猶豫再三,提車時不停地檢查車輛。倒不是說用戶不應該這麼做,因為畢竟花幾十萬買的,提車時確保自己購買的東西一切完好是他們地權利,只是覺得用戶群體似乎有些變化。」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過去特斯拉的售價,決定了購買特斯拉的人群多數都認為人們在為「科技」和「未來」付費,敢於嘗鮮的人本身也就不太在乎這些小細節,甚至大概率手中不只一輛車。那時特斯拉的市場定位中,幾乎沒有任何競爭者,所以也就沒有太多能夠對比的參考。但現在不同了,隨著售價的降低,其價位區間已經進入了同時與傳統燃油車、國產電動車競爭的情況,此時消費者的心態將不再相同。

過去購買者是「買車直接開走」,現在很多用戶則是「踮著腳尖購買」的狀況。用戶群體的改變將會導致一個問題——過度解讀「性價比」。

其實在消費級產品中,普遍存在一種情況,就是價格相對「親民」但又非常便宜的東西,往往用戶的挑剔程度非常高,「這個我要有,那個我也要擁有,價格還不能貴」是這部分用戶經常持有的心理。如此一來,特斯拉如果持續降價,原本的各種「小問題」將會被迅速放大,例如一些裝配工藝問題、本地化應用不足等問題。

不過這對於特斯拉來說既是壞事,同時也是好事。壞的是隨著用戶大幅度上漲的同時,被「神化」的信仰部分會回歸現實,導致用戶發覺特斯拉並想像中那麼完美;好的是隨著用戶「挑剔」,特斯拉能夠根據用戶反饋解決更多用戶的「痛點」,加強產品的競爭力。

總體來說,特斯拉降價對於用戶來說終究是好事,也是撬開市場非常關鍵的方式。

不過短時期內再度降價應該不大可能,因為即便上海超級工廠快速達到峰值產能,其產品競爭力只要足夠,成本的下降並不一定需要以降低售價作為價值體現。很多人總是討論和擔心特斯拉是否會更便宜的問題,卻沒看到當成本降低後高額的利潤率能夠帶來什麼影響。事實上利潤率的增加意味著企業有足夠的靈活性來應對市場變化,顯示出足夠的潛能來繼續融資,而降價只不過是促進其發展的一個方式而已。

特斯拉則很有可能利用這部分利潤作再投入,加強自動駕駛的技術優化和增大未來「robotaxi」共享計劃的投入,以及接下來德國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4),因為這些方式遠比降價對長遠發展更有利。

結語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神速」,其實還透露著一個信號,那就是新能源時代即將到來。哪怕燃油車還會存在幾十年,但無論你是否喜歡,這是未來發展的必然。

這並不是環保與否的問題,也不是彎道超車的問題,而僅僅是因為能源本身性質決定的。哪怕有專家告訴你石油儲量根本不用擔心、頁巖油還夠用很久,都無法避免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能源決定著世界經濟、政治格局,而石油能源是一個非再生能源。

特斯拉之所以在美國受到「種種困難」,其中很大一個因素就是觸碰到了石油巨頭的利益,因為美國石油業中,70%的石油都被用於汽車燃料。當年馬斯克想要私有化時候,甚至沙特曾經還找他商談「加大投資特斯拉資金」一事,以確保當新能源時代到來時有後備方案。

所以各國都在先後推出「全面禁售燃油車」的計劃。在2019年最後一個月,中國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規劃提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要達到25%。這在新能源銷售量下行的情況下,顯得頗為激進且有些不切實際。

不過對於特斯拉來說,新能源銷售量下行未必是件壞事,因為雖然總體數字上看銷售量增長減速,但如果拋開運營車輛和公共運輸車輛,個人用戶購買量其實是在上漲的,也就意味著用戶開始逐漸接受新能源汽車。

再回頭想想,電動車沒能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無非就兩個問題,且這兩個問題是遞進關係。第一,不方便,現在的充電設施基建不能夠滿足電動車「自由出行」的使用場景,所以作為汽車最重要的一個購買原因「出行自由」沒有了,大大限制了潛在用戶數量;第二,二手售價過低,之所以稱之為遞進關係的原因就是,決定二手價格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市場如何認知電動車的,如果電動車足夠方便且用戶群體龐大,那麼剩餘價值將不再成為問題。

那麼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個問題——基建,因為只有解決了充電設施的部署問題,才能真正解決上述問題。所以當沒能解決使用方便問題時,電動吹再努力也避免不了這個現實,而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沒什麼人關心「沒有發動機就沒有靈魂」的事了。

但是,基建對於「我兔」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

(特斯拉官微的「一語雙關」)

相關焦點

  • 馬斯克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網友:要感謝中國
    來源:中國證券報超越LV老闆,馬斯克成全球第四大富豪!機構:特斯拉還要漲!網友:要感謝中國特斯拉股價暴漲之後,馬斯克成為全球第四大富豪。據彭博億萬富翁排行榜最新數據,馬斯克最新身家為848億美元,以2億美元的優勢超越路威酩軒集團(LVMH)總裁伯納德·阿諾特,成為全球第四大富豪。分析機構表示看好特斯拉前景,並上調特斯拉股價。網友評論稱,「他(馬斯克)要感謝中國」。
  •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感謝中國助力抗疫 很高興看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到...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資料圖)5月22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5月23日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表示,很高興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多項內容,也非常感謝中國盡己所能幫助塞爾維亞抗擊新冠疫情。巴切維奇在仔細閱讀政府工作報告後表示:「儘管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中國依然決心在2020年底徹底消除貧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我很高興看到這一點。」
  • 特斯拉效應:馬斯克的中國64小時(上)
    馬斯克興奮地對向他祝賀的中國友人說道。在他的規劃中,10 年內他將乘坐 SpaceX 的宇宙飛船前往火星。當天上午,馬斯克入住位於僑福芳草地的怡亨酒店,樓下就是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家體驗店,這個店面也是特斯拉在全球面積最大的店面。在簡單衝了個澡後,迅速開始了他的中國之行。這其實並不是馬斯克第一次來到中國,他之前去過香港和上海,但那時候他還是默默無聞的創業者。
  • 大家都愛特斯拉,中國人的老朋友馬斯克
    來源:PingWest品玩玄寧馬斯克喜歡中國速度,中國玩家喜歡特斯拉帶來的供應鏈產業升級。我們已經有多久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一名美國炙手可熱的企業家在中國的土地上翩翩起舞,下面的中國人喜笑顏開。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從美國總部連夜趕來參加交車儀式,在極富中國特色的登場音樂中,他不自覺的跳起了舞,喜悅溢於言表。馬斯克也再次登上當晚的《新聞聯播》。目前特斯拉的產能主要依賴其在美國的工廠,而這些工廠建設到交車用了好幾年,如今僅僅一年,上海工廠便從荒地變為每周3000輛的成熟產線,馬斯克的開心,想必每個感受過「中國速度」的企業家都感同身受。
  • 特斯拉CEO馬斯克:中國有條件發展太陽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全球電動跑車製造商特斯拉汽車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26日在香港表示,全球石油價格低迷給新能源車帶來了一定的衝擊,然而並未從根本上動搖人們對電動車的喜愛。他同時表示,中國內陸地區地廣人稀,有條件發展太陽能。馬斯克當天出席了由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主辦的2016「Smartmeup HK」創業節。
  • 馬斯克:火星將獨立自由,不受任何地球政府管轄
    >SpaceX公司創始人,正在打造火星星艦,準備在火星上建立百萬人口大城市的馬斯克而火星上的殖民地,馬斯克周五說,將是獨立自由的,不受任何地球政府管轄,爭端將通過真誠建立的自治原則解決。目前有志於殖民火星,並已雄心勃勃開始付諸行動的,確實還只有馬斯克一個人
  • 馬斯克:火星將獨立自由,不受任何地球政府管轄
    SpaceX公司創始人,正在打造火星星艦,準備在火星上建立百萬人口大城市的馬斯克,在火星學會年度會議上說,他希望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在火星上建立一座可自我維持的城市,以減少人類文明(滅絕)的風險。而火星上的殖民地,馬斯克周五說,將是獨立自由的,不受任何地球政府管轄,爭端將通過真誠建立的自治原則解決。
  • 馬斯克講話全文來了,他說中國總給他驚喜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在中國市場應用還不錯,目前公司在中國做很多原創性的工程開發,不僅僅是簡單把美國的東西搬到中國,歡迎中國工程師加入。關於自動駕駛技術,他表示,有信心在今年完成L5級別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實現L5級別自動駕駛目前不存在底層根本性的挑戰,但有很多的細節問題。
  • 特斯拉CEO馬斯克說中國總能給我驚喜:很喜歡中國,充滿正能量
    7月9日,馬斯克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感謝特斯拉中國團隊的出色工作,非常期待儘快訪問上海超級工廠。他表示很喜歡到中國,中國總能給我驚喜,中國有很多聰明勤奮的人,中國充滿了正能量。延伸閱讀:特斯拉CEO馬斯克賣掉洛杉磯四套房產,今年靠賣房已套現近億美元7月1日,據外媒報導馬斯克以625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在美國洛杉磯的四套房產脫手,自五月起已累計出售6處房產#馬斯克今年靠賣房套現近億美元#。
  • 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探測器,美國「鋼鐵俠」曾多次被中國實力徵服
    但是今天最讓馬斯克關心的並不是他自己的身價,而是中國嫦娥五號探月探測器的成功發射,馬斯克也忍不住為之點讚,說了句:Exciting mission!(令人興奮的任務)。這並不是中國實力第一次讓馬斯克讚嘆了。 CEO來信君就盤點一下最近幾年讓馬斯克驚嘆的中國實力。
  • 馬斯克:中國讓我感到震撼!美國人「既自大又作」
    在中國賺到大錢的馬斯克,誇起中國來也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詞。本周五接受美國汽車媒體採訪時,馬斯克盛讚中國人「聰明、勤勞」,同時批評對美國人「又自大又作」( 「complacent」 and 「entitled」)。
  • 馬斯克的SpaceX快速崛起,中國航天不如一家美企?
    僅 18 年的時間,SpaceX 就在航天技術的關鍵領域取得了比中國還強的成就,特別是在商業航天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私營的商業航天公司起源於 21 世紀初,2000 年,亞馬遜的貝佐斯創立了藍色起源,之後才有馬斯克的 SpaceX。下圖為億萬富翁貝佐斯在藍色起源航天公司的試驗現場。
  • 從另一個角度看特斯拉在中國暴漲 馬斯克影響的不僅僅是汽車行業
    數據顯示,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20.21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的營業收入為23億美元,佔其總營收的兩成。隨著上海工廠建成投產,中國已經成為特斯拉越來越重要的市場,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國的營業收入為14億美元,同比更是大幅增長103%,顯然,中國讓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找到了機會。
  • 特斯拉如果翻盤,必須感謝中國!
    摘要:在我看來,馬斯克的一步好棋,就是來我國設廠(歡迎關注槓桿遊戲)撰文|杆叔&編輯|欣欣然氣勢如虹!鋼鐵俠馬斯克,其領導的世界電動汽車翹楚,近期不僅震撼了美國,也震動全球汽車產業和新興經濟。幾天之前,特斯拉的市值接近887億美元,超過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之和862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市值最高的車企。
  • 馬斯克:中國也意識到了火箭回收的重要性,一個時代即將終結
    ‬在質疑中起步馬斯克提出火箭回收的時候,曾經就有國內專家提出質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是一種看起來很經濟但不實用的技術。而國外華爾街大亨們更是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手段,來賺取資本家們的錢認為馬斯克是騙子。但隨著一次次的成功,低於市場價好幾倍的費用和NASA的鼎力扶持,讓他們紛紛被馬斯克打臉。
  • 中國和馬斯克誰更早載人登陸火星?馬斯克:比賽開始
    剛剛點讚中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馬斯克
  • 深扒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中國能複製美國商業航天傳奇嗎?
    然而,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和他所創建的SpaceX卻踏入了以往只有政府才能涉足的「星辰大海」。成立於2002年的SpaceX,僅用十幾年時間就成長為一個商業航天傳奇,究竟是什麼讓它得以快速發展?馬斯克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中國能複製美國商業航天的傳奇嗎?
  • 馬斯克為什麼要離開加州投奔德州?
    3月底,在加州政府宣布居家停產之後,特斯拉工廠拒絕遵命停產,直到政府多次警告之後,才在一周後被迫關閉。而5月初,在沒有得到阿拉米達郡衛生部門批准的情況下,馬斯克指示特斯拉工廠強行開工復工,並且高調宣布「要抓人就抓我」,甚至炮轟加州政府的疫情管制是法西斯行為。
  • 侃爺曬與馬斯克合照:馬斯克女友Grimes「恩愛」現身
    照片中,侃爺身穿一件非常亮眼的橙色夾克,馬斯克則穿著一件黑色T恤,上面還有一個小小的橙色圖案。兩人都穿了侃爺的阿迪達斯椰子鞋,其中馬斯克穿的是Yeezy 500 Slate High鞋,而侃爺穿的是他自己設計的Yeezy Quantum QUantum Barium鞋。很快,粉絲們開始剖析這張照片背後可能蘊藏的信息。
  • 馬斯克和五角大樓籤約,將製造能夠在全球快速發射的火箭
    據第一批享受到Starlink服務的北美洲土著部落表示,該計劃正在北美地區進行公開測試,部落使用者最近剛剛發布推文表示感謝。據vice報導,五角大樓在10月7日的一次虛擬會議上宣布了與馬斯克這一合作關係,將開發一種能在一小時內將包裹送到地球任何地方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