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看來,馬斯克的一步好棋,就是來我國設廠(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杆叔&編輯|欣欣然
氣勢如虹!
鋼鐵俠馬斯克,其領導的世界電動汽車翹楚,近期不僅震撼了美國,也震動全球汽車產業和新興經濟。
幾天之前,特斯拉的市值接近887億美元,超過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之和862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市值最高的車企。
按照美國東部時間1月10日的收盤價,特斯拉小幅回落,但無論股價還是總市值,依舊處於高位。
特斯拉近期股價的飆升,大概有兩個原因:2019年交付汽車量創下記錄,高達近37萬輛;上海工廠投產,且國產特斯拉比預期還便宜,極大振奮市場。
特斯拉會否幹掉所有中國造車新勢力,顛覆全球汽車產業,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
1、特斯拉老闆馬斯克的「中國槓桿術」
很早之前,槓桿遊戲就說,我喜歡鋼鐵俠。但無論電影裡技術高超的鋼鐵俠,還是現實版鋼鐵俠馬斯克,做大、最強生意,都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首先也是錢的問題,企業運營問題。
很多中國和美國的投資者,都說自己看不懂特斯拉,不懂技術,或者覺得估值過高。
如上圖,哪怕是最近一年裡,特斯拉的股價也是先大幅下挫,然後觸底反彈,達到如今史無前例的歷史高度。
而如果放到4、5年的周期看,投資者大部分是痛不欲生。
巴菲特、以及他的好基友芒格都不看好特斯拉。
芒格甚至說,「毫不誇張,我認為埃隆·馬斯克就是一個天才,也是有史以來最大膽的人之一。但令我擔憂的是,他很有可能在自己智商只有190的情況下,自認為有著250的智商。這將給他帶來不小的風險。」
而特斯拉的企業文化,好像更是「糟糕」。
因為特斯拉這一年來到了我國,不少人去應聘,我在不同場合聽到很多人談到過這個問題。有些人莫名其妙就被開除了,這在技術公司,特別是汽車企業,好像是另類。
在來我國之前,特斯拉大部分時候企業狀況其實是不好的,當然這個行業不盈利正常的。但馬斯克,其實也面臨錢的問題。
8年前,特斯拉只有幾億美元的長期負債,而當下飆升到170美元左右。
所以,槓桿遊戲要說,不要再批評樂視、蔚來等了,他們融那點錢真不多。暫時造不出好車,這是正常的。
我一直就說,汽車產業,無論傳統還是新能源、智能汽車,都是高技術、大資本行業。
沒錢、沒技術,別玩。
馬斯克和特斯拉前幾年差點被當龐氏騙局了,和賈會計差不多,只是沒破產。
在我看來,馬斯克的一步好棋,就是來我國設廠。
從大行的銀團聯合貸款,到上海方面寸土寸金的土地支持和一路綠燈,以及超高的建設效率,特斯拉如果翻盤,必須感謝中國。
實話說,如果在美國或者歐洲,特斯拉這新工廠,不建設幾年我不信。但在我國,不用幾,只要1年!
這個槓桿,才是玩得好。其實賈會計,以及蔚來、小鵬、威馬……幾乎中國所有造成新勢力,包括恆大,以及傳統車企,都是類似方式尋求地方支持。
但是,沒有一個震撼程度、效率,超過特斯拉。當然,上市的他們中,也沒有一個比特斯拉的市值更風光。
要想讓人看得起,首先還是得有兩把刷子。問題是特斯拉真有嗎?
2、智能汽車首先是汽車,其次駕駛安全可靠性,特斯拉必須面對
很大程度上說,槓桿遊戲認為,特斯拉只是初步有。
我喜歡他,但是我要客觀說。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首先是汽車。
特斯拉其實早不是造車新勢力,已經混了好些年,也就是如今才走上階段性巔峰。為什麼?道理很簡單,作為新勢力,技術和市場接受度是個問題。
所謂市場接受,其實也是技術醇熟的反饋。
我們注意到,國產特斯拉,大部零部件,如電池、材料、高壓直流繼電器、熱管理系統等,很多都將是我國供應商提供。
事實上,這些供應商,幾乎也是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供應商。如果說特斯拉有啥更了不起的技術,那無非是人類現有技術條件下的更高集成能力。
對此,槓桿遊戲不是輕視的意思。而是想說,汽車技術的進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能源汽車,首先得消化人類既有的成熟汽車技術。這方面,特斯拉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進步。
我們看過去一些年,特斯拉每年交付都遇到壓力。因為一個造車新手,在產能、製造能力、效率上,都存在太多困難。
換句話說,製造一種新的汽車,需要經驗。別人匱乏,特斯拉也匱乏。
在汽車工廠的製造管理上,特斯拉也是太嫩了。過去幾年,因為各種管理問題,一再推遲交貨。
拋開造車本身,有分析指出,如果剝離特斯拉在太陽能及電池(約300億美元)、自動導航系統(190億美元)和充電樁網絡(約90億美元)方面的估值,僅以汽車生產商估值,特斯拉市值可能只有不到300億美元。
在新能源汽車的垂直產業鏈整合上,特斯拉走在了前列。只是在作為一家汽車公司問題上,在造車上,他依舊是一個年輕人。
同時,安全問題,已經很領先世界的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依舊屢屢出事。
根據公共資料庫tesladeaths.com統計,2019年,全球範圍,因涉及特斯拉交通事故而致死的人數達到50人,這一數字創下新高。
這些事故如何調查,原因是什麼?任何消費者都會擔心、遲疑。
科技是好東西,但是有時候人們太相信科技的宣傳。但真實的特斯拉駕駛科技,還只是輔助級別,卻因為宣傳,讓很多人駕駛汽車時容易分散注意力。
此前,外媒曾報導稱,有機構已經調查了十幾起涉及特斯拉汽車的事故,這些事故都被認為與Autopilot有關。
3、電池安全和技術進步,是特斯拉們挑戰燃油汽車的核心
首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很高了。
「我們不看好特斯拉的長期前景,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認為特斯拉會越來越像傳統的汽車製造商。」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喬納斯在12月份指出,特斯拉目前的股價對一家汽車製造商來說過高了。
此前,該機構預稱特斯拉將無法佔領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很大的份額,但較低的生產成本將幫助其實現盈利。
為什麼一家被看好的公司,股價太高,又被人擔心。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到底能賣出多少,有多高的市場佔有率。
長期能不能賺錢,成本夠不夠低,得有量。如何才有量?不僅僅是靠美國科技大亨吹牛,靠忽悠。
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第一是續航,第二就是安全。上文槓桿遊戲說了駕駛系統的安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電池的安全。
這個問題,所有電動汽車都要面對。
我們回憶下2019年,春夏時20天裡,全國發生了10多起電動汽車燃爆事故。
特斯拉、蔚來無一倖免。
有歷史數據說,80%的電動汽車燃爆事故是在充電中或充滿電後一小時內。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成為整個行業的難題。
特斯拉的電池續航能力、加速度備受好評。但這也更加考驗其技術的安全性。
2020年,如果特斯拉電池證明安全,如果未來幾年極少發生燃爆事故。那麼我們才能說特斯拉的安全性得到了肯定。
至於整車的製造能力,其他技術進步,只能說一步步來吧。
任何一個東西的成長,都是慢慢爬坡。
就像槓桿遊戲看到的報導所言,儘管特斯拉的市值已超過美國汽車公司,但與非美國汽車製造商相比,仍相形見絀。日本豐田汽車的市值約為2300億美元,德國大眾汽車的市值約為980億美元。
人類電動汽車代替燃油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過程,必然要經歷很多坎坷。
特斯拉可能成功,也可能倒下。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