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科學計劃:引爆月球和核動力飛船,科學家瘋狂起來讓人害怕

2020-08-23 閒雲趣談科學

科學家作為掌握高精尖技術的人,要是瘋狂起來,世界都能被毀滅。他們曾經制定了兩個科學計劃,讓人們感到害怕,好在都沒有實施。


我們常說科學是把雙刃劍,在電影裡已經得到驗證了,總有些心術不正的科學家,為了一己私利,製造出了「惡魔」危害世界。可以說,這類科學家已經喪失了原來的科學精神,科學是幫人類文明謀取福祉的工具,可行性是第一準則。當科學摻雜進了其他因素,它就脫離了原本的範疇,變成了謀取利益的工具。

戰爭其實也是把雙刃劍,摧殘生命的同時,也讓科學實現了飛躍。二戰期間,以核能應用為代表的科學出現了突破性進展,核武器成功問世。美國和蘇聯最先掌握,一山難容二虎,它們展開了全方面的爭鬥。


那段時期裡,科學界對於外太空的情況保持了高度關注,航空航天領域一躍成為高精尖科技的代表。1957年10月,蘇聯將首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兩年後,又送月球探測器去了太空。而美國卻總是落後一步,美國科學家們都承受了不少壓力,他們的技術其實和蘇聯接近的,只是差了幾個關鍵步驟,那該怎麼向外界證明他們的科技呢?

引爆月球

有幾位科學家突發奇想,說我們不如引爆月球吧!這樣就可以證明我們的科技了。不得不說,這些科學家已經瘋狂了,就為了擊敗對手證明自己的實力,想著把月球給引爆了。為此,他們聯合制定了A119計劃,核心是在月球上引爆核武器,以此彰顯武力。


為首的三名科學家是瑞菲爾、卡爾和弗米,這三位都是科學界的權威人物。

其實A119計劃出臺之前,美國在1958年還制定了阿爾戈斯計劃,它的實驗目的是測試在高空引爆核武器,此計劃正好給後來了A119計劃提供了借鑑。

地月距離約為38萬公裡,科學家通過計算後發現,至少要用「小男孩」級別的原子彈。按照計劃,它將被裝備在洲際彈道飛彈上,抵達月球後,設定程序將自動引爆。計劃的可行性是沒有問題的,那為何最後沒有實施?


因為就算成功引爆了,在地球上也看不見,這結果可不是他們想要的。我們知道原子彈爆炸後,中心區域會升騰起巨型蘑菇雲。它不同於別的雲,其組成部分都是塵埃之類的顆粒物,還有地面上殘留的碎片,內部是渾濁的。月球又沒有大氣層,引爆原子彈也只能看見飛揚的塵土,蘑菇雲是看不見的。

塵土飛揚在地球上根本不可能看見,就這樣,引爆月球的計劃被拋棄了。

獵戶座計劃

核能的運用是20世紀的突破,也向我們展現了它的力量。美國一直想用可能作為太空船的能源,傳統的化石能源缺點一籮筐,為此制定了獵戶座計劃。我們以為的核動力飛船是將核能作為能源使用,獵戶座計劃卻反其道而行之,它提出要將核彈作為能源。


著名科學家戴森就是該計劃的領導者之一,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室裡和他的團隊思考了獵戶座計劃的可行性。計劃的內容說來也簡單,就是要讓飛船搭載著足夠的核彈,利用核彈爆炸時產生的推動力,作為飛行能源。

不用想也知道,依託核彈爆炸產生的推力飛行,安全性沒辦法得到保障。核彈只要出現一丁點差錯,飛船都有可能被炸毀。而且核彈的數量也是個問題,去月球都至少要100個核彈,飛船哪裡有空間去裝這麼多核彈?放射性物質可不是開玩笑的,在地球上發生洩露,全世界都得跟著倒黴。


所以獵戶座計劃進行了不到一年就停止了,這壓根就不是正經的方法,科學計劃的歷史上,估計也找不出比這更瘋狂的計劃了。

相關焦點

  • 核動力飛彈、核動力轟炸機 揭秘美蘇瘋狂核競賽
    有人甚至建議,扔完核彈頭後,「冥王星」飛彈還可以撞向蘇聯人口密集地區,引爆核反應堆形成「核髒彈」。在當時「一切向核看」的核軍備競賽中,這樣的瘋狂設想獲得大力支持。1961年,飛彈配套的核動力衝壓發動機發出第一聲咆哮,成功運行了數秒;3年後,它已經能全功率運作5分鐘,足以將飛彈速度提升到4倍音速。不過這時美國人發現一堆尷尬的事情。
  • 科學家重啟「很黃很暴力」的「核動力飛船」!
    巨大爭議的「核動力」飛船距離現代航天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這個誕生於冷戰時期的瘋狂想法,美蘇兩國將它們從圖紙上變成了天空中飛行的「恐怖核動力飛機」和「屁股後面丟核彈的核動力飛船」,除了人類再也不想回到地球的逃亡,估計沒有民眾會支持這種將可能在大氣層中永久留下放射性汙染的動力方式!
  • 核動力火箭,30天到達火星?
    最近,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正計劃建造核裂變裝置,以作為宇宙飛船的主要動力,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使用核動力火箭飛往火星,只需要30天時間。在很多人的眼中,核能最成熟的運用就是核電站,那麼,只能發電的反應堆,又是如何用在火箭上的呢?並非新鮮事物核動力火箭,並非現在才提出來的新概念。
  • 馬斯克的瘋狂計劃,他直言要「炸火星」,引爆冰層來製造液態水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這段時間來,馬斯克和他的space X公司頻頻進入公眾的視野,先是NASA官方宣布將在5月27日進行space X公司研發的載人龍飛船的發射,緊接著又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將發射時間推遲到5月30日。
  • 美國科學家提出瘋狂計劃! 炸毀月球, 讓地球變回「人間天堂!」
    人類對宇宙從來就是充滿的好奇心,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的發展,漸漸的人類開始太空解密的之旅,從上世紀的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個人造衛星之後,揭開了人類對太空的徵程的序幕,但是美國科學家曾提出瘋狂計劃,要炸毀月球, 讓地球變回「人間天堂,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美俄兩國曾想炸毀月球,原因為何?
    熟悉冷戰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那個特殊的年月,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展開了多輪軍備競賽。他們在武器上、科研上、地質研究上,甚至是太空探索上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其中,有一段歷史可能不為人知,就是當時美蘇兩國的科學家都計劃把月球打下來,他們想要把核彈射向月球,甚至還組建了一個科學團來模擬這次行動。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對月球下此狠手呢?
  • 人類史上最瘋狂的5個超級計劃
    國家:美國目的:彰顯自己的軍事能力計劃內容:這個計劃即編號A119計劃,即在月球背面引爆核裝備,製造出一個讓半個地球的人都看得到的大蘑菇雲以彰顯自己的能力。所幸後來考慮到風險和後果,計劃在1959年取消。點評:美國這破壞能力也是驚人的,居然為了和前蘇聯爭第一,居然連月亮都想炸!太嚇人了,這是破壞狂的節奏呀。想像八月十五一片黑漆漆的情景,嚇的我話都說不利索了。這計劃我給第一!這可是星球大戰的節奏呀!!上榜理由:人家可是炸一個星球呀!這手筆大呀!不給第一,連我都不好意思了!
  • 10大最瘋狂的交通工具!萬一實現了呢?
    低壓(接近真空)的通道,電磁懸浮軌道,膠囊列車車廂,聽起來就瘋狂。更任性的是,1100公裡/時的速度,從洛杉磯到紐約只需要1個半小時。當然,建造的價格和難度也是相當任性。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見不見得到。核動力飛機之所以最後沒有研發成功完全是因為它太**貴了,而且後來又有了洲際飛彈,防輻射問題也很難解決。但是,好吧,這些問題並沒有阻止美國和俄羅斯的研發。美國有兩架核動力飛機——NB-36H核動力轟炸機和XB-70。而俄羅斯有圖-119,它攜帶了核反應堆,但是並不依靠核動力。冷戰時期,你懂的!
  • 瘋狂科學家並不都是壞人 敢想敢做才能改變世界
    近日,科幻電影中的瘋狂科學家總有著糟糕的名聲。但是真實版的瘋狂科學家 Rich DeVaul(他在X月球探測器工廠獲得了瘋狂科學領頭人的頭銜)認為,瘋狂科學也有著積極的一面,而且也意味著敢於嘗試不可能的事情並且創造出能夠改變世界的技術。X工廠是谷歌在2010年創建的,現在屬於谷歌總公司Alphabet的一家子公司。
  • 「瘋狂的科學家慢慢變成了瘋狂的科學」
    電影界是如此熱衷改編殘暴怪物和瘋狂科學家之間的故事。瑪麗·雪萊因1818年創作的《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2016年這部書出了增訂版,補充了近三分之一的內容,深化了對這個問題的反思:即科學、理性地瘋狂發展,是否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如果我們熟悉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我們就不會對上面那幅科技烏託邦圖景感到陌生。但在那個時代,我們的生物科學似乎並沒有達到可以造人的水平,所以《美麗新世界》只是一個「科幻小說」。
  • 瘋狂的「炸月計劃」
    你是否覺得這個計劃是不是瘋了?美國政府當然不甘落後,在這之後提出許多太空計劃,而轟炸月球當屬最瘋狂的計劃之一,計劃代號「A119」。美國政府開始組織科學家對該項計劃展開研究,倫納德·裡菲爾領導的十人小組在芝加哥
  • 核動力飛船有多強大?它將再次被科學家重啟
    文章的開頭,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核動力飛船。核動力飛船,是一種科學家們正在研製中,並且未來希望成為主流的動力飛船。我們知道,目前人類發射的飛船都是以化學燃料作為推動力,不僅成本很高,且持續力很低。
  • 贈書 | 網紅科學史專家爆料瘋狂科學家黑歷史
    研究者(科學家)就是騙局製造者,製造種種精緻的騙局,令那些未曾起疑的人們上當受騙。你能相信這句話來自大眾科普書——《瘋狂的科學實驗》嗎?畢竟這種讓人容易將科學家與騙子掛鈎的句子,實在令人生疑。可事實上,一旦你看了這本書,就會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內涵了。如何一邊搖晃著「科學」的小旗,一邊做各種奇怪、又不切實際的實驗!如何電擊一頭大象?
  • 5名科學家提議炸掉月球,送6000萬噸級的核彈上去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太空引爆核彈最出名的事件有兩個,但都未實施,一個是「A119計劃」,還有一個就是2002年再次提出「轟炸月球」的事件,當然本質上來說這兩個事情的目的都是一樣,那就是「炸掉月球」,我們就來詳細看看這兩個出名的「太空引爆核彈
  • 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原標題: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俄羅斯凱爾迪什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將在未來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進行星際探索,探索範圍延伸至火星之外的天體目標。   這一科研中心目前正在建造可以在7個月內抵達火星的動力火箭。
  • 《當代弗蘭肯斯坦》:瘋狂的科學家慢慢變成了瘋狂的科學
    電影界是如此熱衷改編殘暴怪物和瘋狂科學家之間的故事。在啟蒙運動之後,有很多人相信,只要依靠科學,反對宗教,依靠理性,反對非理性,依靠知識,反對愚昧,我們就可以一直走在去往幸福的途中。但果真如此嗎?這種對科學和理性的頂禮膜拜本身,難道背後就沒有隱藏著一種迷信和非理性嗎?這種被科學的意識掩蓋的非理性的瘋狂,正是瓦克安希望提示我們看到的,雖然它以一種冷冰冰的對知識之追求的形態出現。
  • 人類瘋狂計劃——為火星安裝大氣層!
    人類瘋狂計劃——為火星安裝大氣層!人類科技和文明的進步從來都離不開瘋子和狠人,富蘭克林冒著被雷電劈死的風險進行了「風箏實驗」從而驗證天上的閃電就是人間的電;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製造電燈時,電燈絲試驗了7000多次才成功;航天領域的事跡多不勝舉,正因如此航天事業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 俄羅斯科學家想要炸掉月球,讓地球變得安全,他們發現了什麼?
    隨著科技突飛猛進,人類提出並且實施了一系近乎瘋狂的計劃。這項計劃聲稱要對月球進行勘探飛行研究,但實際上是要在月球上引爆核彈,以讓地球上的人們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於是,不甘落後的美國人「劍走偏鋒」,想出了用核彈炸月球的瘋狂計劃。當時參與這項計劃不乏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其中就包括後來因為「暗淡藍點」而廣為人知的卡爾·薩根。
  • 六個可能毀滅地球的科學實驗,人類瘋狂起來地球都害怕
    當時外太空最大規模的核爆炸的景象一、外太空最大規模的核爆炸1962年美國在400公裡的高空引爆核彈,超級細菌的製造基於假單胞菌,廣泛存在於地球的土壤中,人們害怕它一旦被釋放會不可控制分解植物甚至動物,最後超級細菌被關進了實驗室。
  • 「瘋狂的科學家慢慢變成了瘋狂的科學」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電影界是如此熱衷改編殘暴怪物和瘋狂科學家之間的故事。你的戀愛遵循一個數學公式,你的食宿遵循一套科學標準,更不用說工作了,連死亡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沒有欲望、沒有痛苦,一切都像科學公式一樣平滑,你和身邊的人也許有具體分工的不同,但沒有實質差別,沒有不平等,大家都是一個巨大程序的環節,永久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