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無回?核動力飛船有多強大?它將再次被科學家重啟

2020-12-05 科普探空使者

文章的開頭,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核動力飛船。核動力飛船,是一種科學家們正在研製中,並且未來希望成為主流的動力飛船。我們知道,目前人類發射的飛船都是以化學燃料作為推動力,不僅成本很高,且持續力很低。此外,每次發射都需要利用行星的引力去加速,一旦數據計算發生分毫的錯誤,都會導致任務發射失敗。而核動力飛船的燃料則是新型的核能源,不僅更容易操作,而且也更加的環保。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當美國和前蘇聯如火如荼開展「太空競賽」時,核動力飛船的研發就被提上日程了。當時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也曾幫助美國進行過核能火箭的研究,不過,後來因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而且當時美國也沒有能力去研發核聚變。所以,這個項目很快就擱置了,不過,美國和前蘇聯都沒有徹底放棄。

在2009年,俄羅斯就曾表示要重啟核動力飛船項目,預計投資金額為170億盧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2021年,俄羅斯就會成功建造出人類第一艘核動力飛船,並且派出執行任務。不過,這裡也存在著很多的危險因素,比方說剛剛飛離地球就出現了事故,那麼很多鈾就會降落在地球上,非常容易對地球環境造成汙染,同時,也很容易被人收集去製造核彈。

=

前段時間,NASA也表示要重啟核動力飛船項目,並且已經與開發核動力推進設備的公司展開了合作,看起來似乎是新一輪的「太空競賽」要展開了。當前,蘇聯變成了俄羅斯,不知道這一次哪一方會取得勝利。

除了在月球上建造基地之外,人類下一步的目標就是登陸火星,並且對火星進行改造,讓火星成為第二地球。如果是常規的化學燃料火箭,從地球上出發,太空人抵達火星大概需要7-8個月的時間,而如果未來核動力飛船被研發成功,抵達火星的時間將至少減少50%。

從這個層面來看,無論是時間上,還是成本上等多個方面衡量,核動力飛船的優勢都極大。科學家表示,飛船上只需要安裝一個易拉罐大小的核聚變裝置就可以產生足夠的能源,讓太空人在3-4個月左右抵達火星。

當然,也有人質疑,核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是極大的,太空人長期在密封的環境中搭乘核動力飛船,會不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呢?科學家解釋,本身太空中就存在著各種輻射,與其在漫長的時間中冒著宇宙輻射的危險前往火星,倒不如縮短時間讓速度更快。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重啟「很黃很暴力」的「核動力飛船」!
    巨大爭議的「核動力」飛船距離現代航天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這個誕生於冷戰時期的瘋狂想法,美蘇兩國將它們從圖紙上變成了天空中飛行的「恐怖核動力飛機」和「屁股後面丟核彈的核動力飛船」,除了人類再也不想回到地球的逃亡,估計沒有民眾會支持這種將可能在大氣層中永久留下放射性汙染的動力方式!
  • 人類上火星就靠它了,NASA研發核動力太空飛船
    目前的宇宙探索中,我們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探索花費的周期,如果想加快宇宙探索的進度,就必須研發新的推動裝置,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Jim Bridenstine表示NASA最近正研發一款新型核動力推進器,旅程時間可縮短一半,最快可以在3-4個月時間內抵達火星。
  • 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原標題: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俄羅斯凱爾迪什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將在未來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進行星際探索,探索範圍延伸至火星之外的天體目標。   這一科研中心目前正在建造可以在7個月內抵達火星的動力火箭。
  • 俄羅斯將研製核動力拖曳飛船用以太陽系飛行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12日報導,俄國家採購網站上發布的俄國家航天集團的材料顯示,俄羅斯計劃為飛往太陽系行星的核動力拖曳飛船研製工作花費40多億盧布。材料顯示,俄羅斯計劃在「核子」試驗設計工作框架內計劃為製造攜帶基於核動力裝置的運輸動力組件的航天綜合體的預研項目研製工作花費42億盧布(約合5449.5萬美元)。 7月,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曾表示,俄羅斯正積極研製核動力航天發動機,以便在未來向太陽系和系外遙遠行星發送重型飛船。
  • 中國完成核動力載人快速火星飛船方案研究 採用大功率核電推進
    核動力飛船以核能為動力,目前化學燃料的火箭推力太小並且持續力太低,每次發射必須尋找合適的發射窗口,以便利用行星的引力來加速,使飛船能真正飛往宇宙深處。而安裝了核動力的飛船和探測器,由於推力強大,不必利用行星引力,更不必擔心航線的限制。核動力飛船是未來航天業的必然趨勢。
  • 核動力飛船——打破魔咒,讓我們的太空航行不只限於地月系統
    目前的太空衣雖然能做到防輻射的效果,但也沒有逃脫技術給它帶來束縛,它非常沉重,況且它能完全抵擋輻射嗎?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完全抵擋γ射線的穿透。而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太空旅行對人的威脅絕不限於輻射,太空中隕石這麼多,我們的檢測系統能檢測到它們並及時規避嗎?我們帶的燃料夠用嗎?問題還很多。
  • 勞斯萊斯與英國航天局合作開發核動力發動機 可使太空飛船三個月...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導,英國航天局與勞斯萊斯公司近日宣布,雙方將合作開發核動力太空飛船發動機。如果成功的話,一艘核太空飛船可以在三至四個月內抵達火星,大約是當前使用化學發動機所花費時間的一半。縮短一半時間英國航天局與航空器發動機製造商勞斯萊斯公司的此次合作將共同探索把核能作為未來遠徵太空的能源。如果成功的話,一艘核太空飛船可以將前往火星的時間縮短至三到四個月,大約是當前使用化學發動機所花費時間的一半。NASA曾將核動力驅動描述為「一項改變深空探索遊戲規則的技術」。
  • 馬斯克飛船​升​高約152米,但移居火星或有去無回
    根據最新科學報告指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已經成功完成了第二次「星際飛船」「跳躍」,這意味著人類前往火星更加近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真的是如那句話所說「人類移居火星指日可待」,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將這個距離拉近了一步。
  • 瘋狂的科學計劃:引爆月球和核動力飛船,科學家瘋狂起來讓人害怕
    1957年10月,蘇聯將首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兩年後,又送月球探測器去了太空。而美國卻總是落後一步,美國科學家們都承受了不少壓力,他們的技術其實和蘇聯接近的,只是差了幾個關鍵步驟,那該怎麼向外界證明他們的科技呢?
  • 核動力飛彈、核動力轟炸機 揭秘美蘇瘋狂核競賽
    1961年,飛彈配套的核動力衝壓發動機發出第一聲咆哮,成功運行了數秒;3年後,它已經能全功率運作5分鐘,足以將飛彈速度提升到4倍音速。不過這時美國人發現一堆尷尬的事情。首先是「冥王星」飛彈的反應堆沒有任何遮攔,意味著它會在所經之地噴撒一連串的放射性粉塵,如果要加上沉重的屏蔽設備,飛彈根本就飛不起來。更糟糕的是,一旦巡航飛行中的「冥王星」飛彈失控,無論它落到何處都將造成災難性的核汙染。
  • 俄正研發核動力航天發動機 未來要將飛船送出太陽系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據俄新社莫斯科7月13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接受《共青團真理報》廣播電臺採訪時說,為了把重型飛船送到外太空,俄羅斯正在積極研製核動力航天發動機。他指出,利用傳統的化學燃料動力裝置——液氧煤油發動機或氫燃料發動機——無法飛到外太空。
  • NASA:2035年,將核動力火箭送往火星
    近期,NASA和多家公司進行溝通,擬開發由核裂變及核聚變作為動力的星際飛船,目標是在2035年前,核動力驅動的飛船可以奔赴火星。一、核動力潛力無限,燃料瓶頸尚待攻破核火箭發動機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通常的設想中,化學火箭會先將飛船發射出低地球軌道之外,然後核動力火箭會「接棒」,作為推動力送飛船在星際中穿梭。
  • 俄羅斯開始組裝140噸核動力火箭,曾經的航天霸主將再次崛起?
    使用化學燃料的太空飛行器進行一次火星旅行,起碼需要500天,而使用核動力的航天飛船,那麼只需要50天就可以!目前美俄中等大國都在進行核動力飛行器的研究,其中以美俄進展最快。而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稱俄羅斯已經開始組裝核動力火箭,並公開了相關照片!
  • 核動力火箭啟動!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在科學家們的眼中,核動力火箭也是未來人類開啟星際之旅新時代的關鍵。其實,雖然核動力火箭目前還在研發階段,但是早在上世紀初,就已經被提出了。當居裡夫人成功提煉出放射性元素鐳之後,俄羅斯的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就曾經預言,未來核動力發動機將成為人類飛出太陽系的關鍵。
  • 核動力火箭啟動!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核動力火箭或開啟人類星際之旅新時代什麼是核動力火箭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不再以傳統的化學燃料能源作為動力,而是以核能作為動力的新型火箭。在科學家們的眼中,核動力火箭也是未來人類開啟星際之旅新時代的關鍵。
  • 未來核動力的出路在哪?
    我們都知道腦洞是人類的特色,但當你查看愛好者們有關核動力飛船的設計時,你還是會感嘆想像力的不足:將液態的核原料在噴口處混合產生鏈式反應的核鹽水火箭;通過不停的釋放小型核彈產生輻射風暴推動特製的帆在太空裡「衝浪」的核動力帆船;甚至採用前後貫通的核反應堆,向後排除裂變碎片,前方則設置一個帆狀物拉著太空飛行器飛行複合動力核飛船,各種奇特的設計比比皆是。
  • 科學家:造核動力飛船
    目前的太空衣雖然能做到防輻射的效果,但也沒有逃脫技術給它帶來束縛,它非常沉重,況且它能完全抵擋輻射嗎?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完全抵擋γ射線的穿透。而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太空旅行對人的威脅絕不限於輻射,太空中隕石這麼多,我們的檢測系統能檢測到它們並及時規避嗎?我們帶的燃料夠用嗎?問題還很多。太空旅行的第一步是用火箭將飛船發射進入軌道。
  • NASA將建造核動力宇宙飛船,在地球最近的星系中尋找外星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計劃建造一艘核動力宇宙飛船,以便在附近的一個星系中發現外星人。科學家們估計,他們的新超級飛船將航行25萬億英裡(4.37光年),到達阿爾法半人馬星系中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在那裡我們最有可能發現生命。
  • 人類將不懼小行星,NASA啟用飛船攔截項目,但會引發其它問題
    由於太陽具有太陽系內最強大的引力,因此許多太陽系邊緣、小行星帶裡的小行星受到它的引力吸引後會朝著太陽的方向運動,一旦這樣的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進入一定的範圍,就會被定義為近地小行星。而且NASA的科學家通過對其軌跡進行模擬發現,它未來撞上地球的概率超過50%,因此必須在它到來之前就採取防禦措施,DART項目是第一個針對該小行星系統的防禦項目。 DART項目將如何發揮作用?據了解,DART項目將研發一架重量達到半噸的飛船,將它送上太空後它將以每小時1.5萬英裡的速度衝向狄金默斯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