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斷地放屁,一直不停歇,噗噗噗的放不停,這是怎麼回事?
在上一個篇文章裡面,我們講了屁的來源是什麼?每天放屁多少是正常的。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屁的來源主要來自於我們吞咽進去的氣體,以及食物殘渣在腸道中被細菌分解產生氣體。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24小時的排屁量為400至1500毫升。每天大概要放13至21個屁。
當然,人有高矮胖瘦,放屁也同樣有多有少,每個人的放屁量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一直是放屁量就比較多,那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你突然間放屁很多,那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原因。
放屁量增多的原因和治療原則:
1、吞入大量的氣體
例如不斷嚼口香糖、吃飯的時候不斷地講話,還有吸菸的時候,空氣也可能隨著這些動作進入到胃腸道裡面,那麼這些增加的氣體會引起腹脹,引起打嗝,或者放屁增加。
減少這種情況就是非常簡單,吃飯的時候不要講話,食不言寢不語,細嚼慢咽,不要總是去嚼口香糖。
2、產氣的食物太多
有一些食物是不太好消化吸收或者就是產氣的食物,例如啤酒、碳酸汽水、可樂、雪碧等等,容易產氣。
還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大豆、扁豆、豌豆等等,這些食物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而不能被消化之後,纖維素進入到腸道之後,特別是大腸之後,會被大腸裡面的細菌酵解,產生二氧化碳、氫氣以及硫化氫等氣體。
容易引起放屁的食物還有花椰菜、洋蔥、大蒜、白菜、麥片、麵包、啤酒、芥藍、生蘋果、雞蛋、橙子、西紅柿、草莓、牛奶、葡萄乾等等。
如果是因為飲食因素導致放屁太多,需要注意飲食,適當少吃蔬菜水果。肉類食物、澱粉類食物及植物型食物吃太多,都會導致放屁量增加。大家要均衡飲食,肉類、水果、米飯和麵條等各種食物都吃,不要偏食、不要挑食。
3、消化或者吸收不良
我們的小腸是食物消化吸收最主要的場所,如果消化吸收功能不好,食物得不到完全消化,那麼沒有完全被消化的食物殘渣,就會進入到大腸,大腸裡面有大量的細菌,會分解這些食物殘渣,產生大量的氣體。
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的疾病有很多,例如慢性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肝病、克羅恩病、短腸症候群、乳糜瀉等等。
這種情況就需要飲食調節,多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清淡飲食,少吃高脂肪性的食物,適當補充一些消化酶。
還有一些朋友,體內缺乏一些酶,例如缺乏乳糖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喝了牛奶之後,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進入到大腸,被細菌分解,產生氣體,出現腹脹、腹瀉、放屁多等情況。
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不要喝牛奶,改喝酸奶,這樣的情況會得到好轉。
4、腸道菌群失調
腸道中有大量的細菌,數量約100兆個,腸道中的細菌種類繁多,可以分成500至100個不同的種類,這些細菌的功能是不太一樣的,有好的細菌,也有壞的細菌。如果腸道中的產氣細菌增加,那麼就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氣體,導致放屁量增加。
如果菌群失調,長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益生菌,有助於改善這些情況。
5、腸道蠕動加快
我們的腸管是不斷地蠕動的,如果腸道運動的速度加快,那麼腸道裡面的氣體就會更加快速的到達直腸和肛門,加速排出體外,就是放屁的次數會增加。
引起腸道蠕動加快的疾病有很多,例如急性胃腸炎、腸道慢性炎症、腸易激症候群、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甲亢等等,這些患者常伴有腹脹、腹瀉的情況。
這些患者需要根治原發病,才能改善放屁次數增加,放屁多的情況,急性胃腸炎一般是自愈性疾病,大部分會自行恢復。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都需要接受正規的內科治療。
腸易激症候群的患者,需要非常注意飲食,如果吃了哪些食物之後,會出現腹脹、腹瀉,一定要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避免生冷食物,注意保暖,保持好心情,作息規律,如果腹瀉,可以使用一些止瀉的藥物,例如思密達、易蒙停等等。
這是放屁多的常見的原因,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一下,你屬於哪一種情況,然後選擇不同的處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