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雞(野雞、山雞)

2021-02-26 中華媒鳥論壇


雉雞(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又名環頸雉、野雞、山雞,共有31個亞種。體形較家雞略小,但尾巴卻長得多。雄鳥羽色華麗,分布在中國東部的幾個亞種,頸部都有白色頸圈,與金屬綠色的頸部,形成顯著的對比;尾羽長而有橫斑。雌鳥的羽色暗淡,大都為褐和棕黃色,而雜以黑斑;尾羽也較短。棲息於低山丘陵、農田、地邊、沼澤草地,以及林緣灌叢和公路兩邊的灌叢與草地中,雜食性。所吃食物隨地區和季節而不同。分布於歐洲東南部、小亞細亞、中亞、中國、蒙古、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緬甸東北部。

雉雞棲息於低山丘陵、農田、地邊、沼澤草地,以及林緣灌叢和公路兩邊的灌叢與草地中,分布高度多在海拔1200米以下,但在秦嶺和中國四川,有時亦見上到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

雉雞腳強健,善於奔跑,特別是在灌叢中奔走極快,也善於藏匿。見人後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進入附近叢林或灌叢,有時奔跑一陣還停下來看看再走。在迫不得已時才起飛,邊飛邊發出「咯咯咯」的叫聲和兩翅「撲撲撲……」的鼓動聲。飛行速度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飛行不持久,飛行距離不大,常成拋物線式的飛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後又急速在灌叢和草叢中奔跑竄行和藏匿,輕易不再起飛,有時人走至眼前才又突然飛起。秋季常集成幾隻至10多隻的小群進到農田、林緣和村莊附近活動和覓食。

雜食性。所吃食物隨地區和季節而不同:秋季主要以各種植物的果實、種子、植物葉、芽、草籽和部分昆蟲為食,冬季主要以各種植物的嫩芽、嫩枝、草莖、果實、種子和穀物為食,夏季主要以各種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以及部分植物的嫩芽、漿果和草子為食,春季則啄食剛發芽的嫩草莖和草葉,也常到耕地扒食種下的谷籽與禾苗。

繁殖期3-7月,中國南方較北方早些。繁殖期間雄鳥常發出『咯-咯咯咯』的鳴叫,特別是清晨最為頻繁。叫聲清脆響亮,500米外即可能聽見。每次鳴叫後,多要扇動幾下翅膀。發情期間雄鳥各佔據一定領域,並不時在自己領域內鳴叫。如有別的雄雉侵入,則發生激烈的毆鬥,直到趕走為止。

一雄多雌制,發情時雄鳥環在雌鳥旁,邊走邊叫,有時猛跑幾步,當接近雌鳥頭側時,則將靠近雌鳥一側的翅下垂,另一側向上伸,尾羽豎直,頭部冠羽豎起,為典型的側面型炫耀。

營巢於草叢、蘆葦叢或灌叢中地上,也在隱蔽的樹根旁或麥地裡營巢。巢呈碗狀或盤狀,較為簡陋,多系親鳥在地面刨弄一淺坑,內再墊以枯草、樹葉和羽毛即成。巢的大小約為23cm×21cm,深6-10cm。產卵期在中國東北最早為4月末,而在貴陽4月末即見有雛鳥。

1年繁殖1窩,南方可到2窩。每窩產卵6~22枚,南方窩卵數較少,多為4~8枚。卵橄欖黃色、土黃色、黃褐色、青灰色、灰白色等不同類型。卵的大小在南北不同地方亦有較大變化。

下載雉雞叫聲請進入論壇鳥音下載版塊下載。

更多技術登入:www.zhonghuaniao.com

微信公眾帳號:zhonghuaniao

技術交流QQ群:5533444(歡迎加入)

歡迎關注論壇微信,即時了解媒鳥諮信!

相關焦點

  • 車八嶺齊看「七彩山雞」——環頸雉
    環頸雉一般指雉雞,也叫野雞。據說漢代呂太后名雉,為了避諱,漢高祖下令將雉雞改為野雞稱呼。因雄雉頸部有較寬的白色羽毛環繞,故學名「環頸雉」,又名山雞、雉雞,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雞形目鳥類。車八嶺較常見。雄性環頸雉。通訊員供圖雌性環頸雉。通訊員供圖 環頸雉的特徵環頸雉屬於大型雉類,體長58-90cm。
  • 山雞、土雞、生態雞有什麼差異?養雞戶分得清嗎?
    現在鄉村許多地區都開展了養雞,在養雞過程中,不懂得人常會被弄得頭大,如許多人就不清楚土雞、野雞、山雞、生態雞的差異, 這個問題相信許多養雞戶也不了解,下面就給我們介紹一下。1、山雞其實山雞跟野雞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山雞就等於野雞,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雉雞。
  • 山雞和環頸雉的區別
    目前我國人工養殖較多的品種是美國七彩山雞。美國七彩山雞山雞,又叫 野雞 雉雞    1、食用價值野雞因此成為歷代的皇家貢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後讚嘆不已,寫下 「名震塞北三千裡,味壓江南十二樓」的名句。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食後評價:「好看、好吃、有野味」;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也對野雞的營養成份給予很高的評價。山雞送人是高檔禮品,待客是珍稀野味,還是美國白宮招待國家元首的保留菜餚。正因為如此,每年春節前後,市場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雞的熱潮。
  • 在野外遇到野雞能不能抓?
    野雞(山雞、雉雞、環頸雉)是「三有」動物,也就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三有」動物抓多了會判刑,但是農村偷獵野雞的現象很猖獗,只要沒被發現就沒人管,不過要是抓野雞吃了然後明目張胆的發到網上,被舉報了多半要受處罰。
  • 野雞明明已經「泛濫」,農村隨處可見,為何還是國家保護動物?
    比如同樣都是雞,但它的種類卻讓人眼花繚亂,其中就有土雞、野雞、生態雞等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農村隨處可見的野雞,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首先簡單了解一下野雞在我們人類飼養的家禽中雞類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這個家族除了有烏雞、山雞、土雞、其中還包括我們最常見的野雞。
  • 科學家構建和解析高質量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圖]
    (左)雄性雉雞,(右)雌性雉雞,雉雞外形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中國科學報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孟和團隊採用多平臺策略成功地構建了染色體層級的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相關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分子生態資源
  • 野雞和家雞可以雜交嗎?說出來你都不信,很多人都搞錯了
    野雞和家雞可以雜交嗎?說出來你都不信,很多人都搞錯了很多人看到這樣的話題,肯定第一印象都會認為它們之間是可以雜交的。其實你們都搞錯了!雖然野雞和家雞都是雞,但是它們可不是一個品種,就像我們農村常見的山羊和綿羊一樣,雖然都是羊,但是都是不可以雜交的,它們之間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 科學家構建和解析高質量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新聞—科學網
    (左)雄性雉雞,(右)雌性雉雞,雉雞外形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 「追著」雉雞奔小康
    &nbsp&nbsp&nbsp&nbsp「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雉雞養殖戶大多陷入困境,合作社投入了5000多萬元形成一產和三產聯動的模式,希望以此幫助養殖戶走出困境、致富增收,一起過上小康日子。」有著25年雉雞養殖經驗的上海紅豔山雞孵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理事長袁紅豔說。
  • 如何狩獵野雞
    自然狀態下,由雌雉雞孵蛋,雛雉雞出生後,由雌雉雞帶領初生的雛雉雞活動。待雛雉雞長大後,又重新組成群體,到處覓食,形成覓食群。群體可大可小!         了解了野雞的生活習性以後對你打野雞有很大的幫助,白天野雞很警惕,彈弓很難射到它們.一般30米以外發現人的話野雞就飛走了,我們一般白天開車去偏遠的地方找野雞,觀察到哪裡有野雞糞便以後再找地下有沒有野雞盤的坑,或者殘留雞毛一類的痕跡
  • 抓了五隻野雞,被判兩年管制,這這這..?
    喜歡吃野雞的要注意啦~~吃幾個小野急ing(野雞),就進去了。
  • 雉雞的象徵意義,大自然中不為人知的奧秘
    雄性野雞的華麗,令人眼花繚亂的顏色提醒我們,大自然對其多樣性和創造力無止境。大自然為這些男性提供了一種方式,通過設計對女性同行非常有吸引力。因此,它們鮮豔的色彩非常適合追求雉雞的味道。事實上,它們非常有效,男性通常會同時擁有三隻母雞的後宮。這是創造力,性,影響力和魔力的象徵。
  • 最常見的野雞——環頸雉
    環頸雉(Phasianus colchicus,圖1)原本是分布在歐亞大陸中部及東部的雞形目鳥類,但已被廣泛引種至歐洲、北美、西印度群島、澳洲等地,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一種「野雞」(因此應該也是最容易被視為『野雞』的野生雞形目鳥類)。
  • 山雞的品種養殖,與繁育管理
    一,山雞品種(一)美國七彩山雞該品種是美國經過100多年的馴化選育而成的高產品種,由我國的華東亞種雉雞和蒙古亞種雉雞雜交培育而成。在美國該品種也稱中國環頸雉,引進我國後叫美國七彩山雞或七彩山雞。美國七彩山雞以其體型大、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而著稱,已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我國目前飼養的山雞品種主要也是該品種。
  • 養殖野雞小竅門:怎麼才能阻止野雞驚飛?趕快進來看看吧
    導語:野雞怎麼才會不飛呢?養殖野雞是近年來很流行的養殖項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許多人喜歡吃野味,野雞因其美味的肉質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而非常受歡迎。然而,隨著野生動物數量的減少,野雞已經成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之一,未經許可擅自打獵是非法的。因此,野雞的價格也越來越高。
  • 野雞是家雞的祖先嗎?在野外遇到能不能抓?
    野雞是一個容易讓人誤會的詞,因為有的人認為野雞就是家雞的野生版本,其實,野雞與家雞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野雞是雉雞的俗稱,而家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所以,野雞是雉雞,不是原雞。那麼,野雞和原雞有什麼區別呢?在野外遇到能不能抓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怎樣才能很好的養殖山雞?只需注意這幾點
    山雞原本是一種野生動物,其生存能力和抗病性強,對環境要求低,且不挑食,一般的五穀雜糧它都能吃,且食量小可省許多飼料錢,因此比家雞更容易養殖,另外山雞全國各地都有市場,隨著山雞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山雞出口售價高達20元左右一斤,國內收購價有30-60元左右一斤,另外還可作為工藝品和裝飾品出售,養殖山雞不愁銷路,這麼來看的話,養殖山雞的前景還是不錯的。那麼,養殖山雞需要注意什麼呢?
  • 如今農村其他動物越來越少,但野雞卻越來越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野雞 野雞學名雉雞,是鳥綱雞形目雉科雉屬下鳥類有人說家雞是由野雞馴化而來的。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因為家雞是由雉科原雞屬下的原雞馴化而來的,而原雞與雉雞也是同科不同屬的鳥類。 雉雞原產亞洲,它們廣泛的分布於亞洲大陸上,從體型上看,雉雞要比家雞小,但是比家雞要長一些,原因是它有著長長的尾羽。根據分布地區的不同,雉雞一共分為31個亞種,其中在我國有分布的就多達19個亞種,幾乎每一個有雉雞的省份都有不同的亞種分布。
  • 在野外如果遇到野雞,能不能抓?抓住能不能吃?
    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山區,人們有時會在樹木、田地裡看到野雞的身影。在幾十年以前,這些地區野雞的數量比較多,而且還沒有被列為保護對象,有時農民朋友們出去一天就可以打回幾隻甚至十幾隻來。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人類活動區域的擴大、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以及人為刻意地捕殺,野雞的數量明顯銳減。
  • 冬閒捕雉雞賣錢,攤上大事了
    寒冬時節,竟在麥田捕捉野雞、野兔賣錢生財。1月5日下午,濟南市長清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名被告非法狩獵交易雉雞、華南兔等野生動物,面臨刑事附帶民事處罰。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賈某某自2019年11月至2019年底,在沒有狩獵證的情況下,在禁獵區內使用禁用的工具和方法,在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前升村周圍的麥子地裡獵捕雉雞49隻,然後賣給萬某某獲利4000餘元。同期,牛某某採用同樣方法在長清平安街道小王村周圍的麥子地裡獵捕雉雞32隻,然後賣給萬某某獲利18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