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雉雞奔小康

2021-01-10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雉雞養殖戶大多陷入困境,合作社投入了5000多萬元形成一產和三產聯動的模式,希望以此幫助養殖戶走出困境、致富增收,一起過上小康日子。」有著25年雉雞養殖經驗的上海紅豔山雞孵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理事長袁紅豔說。

&nbsp&nbsp&nbsp&nbsp鍾情科技推進雉雞發展

&nbsp&nbsp&nbsp&nbsp袁紅豔至今忘不了她第一次到上海吃飯的情景。她能到上海發展雉雞是因為她有個在上海養殖珍禽的姐姐,那一次姐姐邊吃飯邊給她介紹珍禽養殖的技術需求和市場前景。那頓飯讓在浙江湖州安吉天子湖鎮農村長大的她感受到了地區差別和城鄉差別,更領悟到了珍禽產業致富的魅力。

&nbsp&nbsp&nbsp&nbsp那一年是1995年。隨後,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袁紅豔決心紮根「珍禽之鄉」,學習養殖學名為雉雞的山雞。

&nbsp&nbsp&nbsp&nbsp漸漸地,她掌握了一些養殖技術,眼界也越來越寬。她發現,要通過養殖雉雞富起來,不能停留在傳統養殖模式上。2003年,袁紅豔看準時機自己創業,很快成立合作社,聯合身邊的養殖戶共同走科技創新的創業道路。先是著手解決雉雞養殖高發病率的難題,接著又挑戰雉雞產蛋少、生長慢等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nbsp&nbsp&nbsp&nbsp「袁紅豔不僅感悟到技術和研發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感悟到科研需要持續投入和堅持。」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陸雪林告訴記者。

&nbsp&nbsp&nbsp&nbsp陸雪林和袁紅豔共同經歷了2013年國內禽流感疫情對雉雞產業的衝擊,當時合作社困難到連項目都做不下去。但是,袁紅豔將她的毅力傳遞給了每一名社員。

&nbsp&nbsp&nbsp&nbsp正是靠著堅韌的毅力和陸雪林等大批專家的幫助,合作社才順利渡過難關,而且合作社的技術創新更結出了一個又一個開創性成果。合作社也成為全國唯一掌握雛雉雞雌雄鑑別的企業、唯一的商業化雉雞育種企業,培育了我國雉雞行業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審定品種「申鴻七彩雉」。

&nbsp&nbsp&nbsp&nbsp向世界展示「中國雉雞」

&nbsp&nbsp&nbsp&nbsp在合作社的雉雞文化長廊上有一幅照片,是2012年3月袁紅豔作為「亞洲第一人」參加第八屆世界雉雞養殖會議期間拍的合影,背景是「麥克法蘭公司建於1929」字樣的大型廣告牌。身材矮小的袁紅豔站在正中間,高大魁梧的美國威斯康星州麥克法蘭公司總裁比爾則在她的左側。

&nbsp&nbsp&nbsp&nbsp麥克法蘭公司是全球養殖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雉雞養殖企業,當年,合作社在世界雉雞產業裡還是個小字輩。但是袁紅豔的執著和渴望學習的精神贏得了各國同行的尊重。

&nbsp&nbsp&nbsp&nbsp3個月後,比爾夫婦來到合作社考察。雖然因為引進價格高昂等因素,袁紅豔沒能如願從麥克法蘭公司引進新品種,但從那以後,合作社得以和包括麥克法蘭公司在內的世界一流雉雞企業保持了互動交流,為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中國雉雞產業爭取到了難得的機會。

&nbsp&nbsp&nbsp&nbsp與此同時,袁紅豔和她的團隊沒有放棄育種創新,先後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團隊結成了科技攻關聯盟。

&nbsp&nbsp&nbsp&nbsp隨著自身的不斷壯大,位於上海奉賢區青村鎮錢忠村的合作社裡出現了越來越多尋求合作的國外客商的身影。根據協議,2021年開始,合作社將每年向英國客商提供200萬個雉雞蛋,跨出了中國雉雞出口歐美的第一步。

&nbsp&nbsp&nbsp&nbsp小雞園傳承奔小康初心

&nbsp&nbsp&nbsp&nbsp走進錢忠村,村道兩旁的白牆上畫著各種神態的雉雞,東面是新建的雉雞孵化廳和一棟棟雉雞舍,西面的小樹林變成了雉雞園,村裡的荒地變成了雉雞科普基地。在雉雞園和科普基地之間是供遊人休憩的七彩長廊,原本就醒目的合作社兩層辦公樓在「雉雞天地」裡更顯出生機。

&nbsp&nbsp&nbsp&nbsp這些改變都發生在今年上半年,是袁紅豔直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雉雞產業後毅然決然的投資決定換來的。除了帶動合作社所在區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公裡之外,合作社投資興建的雉雞育種基地幾棟6層籠養雉雞舍已經結構性封頂,即將進入設施安裝階段,總投資在3500萬元左右。

&nbsp&nbsp&nbsp&nbsp走進建成不久佔地18畝的雉雞園,腳下的草坪已經開始變綠,四周由鋼絲網和綠色塑料網織出的空間可放養800隻雉雞,白的、黑的、七彩的雉雞在這方小天地裡「悠然踱步」。隔著七彩橋是佔地20畝的雉雞科普園,雖然還沒有完全建好,但輪廓已現。在一系列努力下,上海紅豔山雞孵化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全國標兵示範合作社,袁紅豔本人先後獲得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等榮譽稱號。

&nbsp&nbsp&nbsp&nbsp從解決雉雞發病率高到培育出產蛋多、生長快的「申鴻七彩雉」,從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到特種經濟動物種質資源平臺雉雞保種場,從中國雉雞產業的展示窗口到產業價值的展示場所,袁紅豔的心裡始終裝著和廣大雉雞養殖戶一起奔小康的初心。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2020-08-1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洛陽汝陽:養殖水蛭奔小康
    目前該基地已帶動當地貧困家庭70多人就業,下一步將對周邊貧困戶進行培訓,吸納更多人通過養殖水蛭奔小康。據介紹,水蛭俗稱螞蝗,加工成藥品可治療多種疾病,水蛭提取物還可製成療效奇佳的美容藥品。目前該基地已帶動當地貧困家庭70多人就業,下一步將對周邊貧困戶進行培訓,吸納更多人通過養殖水蛭奔小康。據介紹,水蛭俗稱螞蝗,加工成藥品可治療多種疾病,水蛭提取物還可製成療效奇佳的美容藥品。
  •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自強不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90後思政...
    終於,當他有了工作的那一刻,他覺得家庭都有了奔小康的希望……&nbsp&nbsp&nbsp&nbsp我們總是對歷經滄桑依然健行不息的人稱為「歸來依舊是少年」,而依然就是少年的劉強,小小年紀卻用自己真實生活經歷,告訴自己的學生,人格魅力與知行合一才是思政課的真意:教師有血有肉、有情有義,與學生一起說、一起笑、一起玩、一起學、一起成長,理想信念便獲得了無窮的量和成功
  •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編輯:王佳堯    來源:延邊新聞網    2020-01-20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念好「山」字經也能加快奔小康
    重慶仙女山區依靠山水做起脫貧致富的大文章,在「山」字經裡實現了加快奔小康。仙女山鎮之變,從窮鄉僻壤到度假勝地,該地不僅成為重慶市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的生動實踐。作為重慶渝東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同時也將集天坑地縫、草原森林等多種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武陵山區,在脫貧致富中建設得更加生態宜人的生態樣板。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
  • 青春,在奔小康路上閃光
    近日,朱瀟的身影出現在了婺城區「老鄉說小康」農民故事大賽海選活動現場,質樸的語言、鏗鏘的聲音,表達了小康路上與村民同行的心聲。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朱瀟發現身邊有些村民因身體等原因,無法從事勞動強度大的經濟工作,導致生活貧困。如今鴯鶓養殖已順利進入第三年,從養殖到銷售形成了較完善的產業鏈。那麼,是否能通過此為他們做點事?
  • 「查幹伊德」助力王雙龍夫婦奔小康
    王雙龍 妻子張霞 雖說現在製作奶食品讓王雙龍夫婦已經奔小康
  • i東營·曬曬我家小康生活丨孫青濱:耐鹽鹼水稻種植奔小康
    孫青濱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一年來所付出的辛勞與汗水得到了回報,致富奔小康的路正越走越寬闊。「2018年王集村土地整改,我通過投標的方式承包了村集體的3500畝土地,當時的王集水庫蓄水量並不大,村『兩委』協調後,用地澆水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因為土地鹽鹼化嚴重,當時的畝產量只能達到八百斤左右。」
  • 【脫貧攻堅奔小康】連兒灣鄉:開眼界啦~農機服務隊機械化收穫...
    【脫貧攻堅奔小康】連兒灣鄉:開眼界啦~農機服務隊機械化收穫馬鈴薯正當時 2020-08-3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東糧倉」奔小康——梨樹縣現代農業走筆
    而今天,當地農民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正在經歷著從創造產量奇蹟到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轉變。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梨樹視察,對這裡的黑土地保護、農業現代化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高度肯定、寄予厚望。如今的梨樹上下正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步履鏗鏘、大步邁進。
  • 頭雁風採|張強:父老鄉親奔小康 脫貧致富不分「梨」
    從子承父志返鄉創業的那一刻起,父親的話就一直在他耳邊迴響:你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以前在部隊的時候「戰場」任務是保家衛國,現在「戰場」就是帶領社員共同致富奔小康。上任後,張強細緻考察,投資200萬建設佔地40畝的溫室大棚,通過溫室大棚能達到密植高效促控栽培,能給農戶提供新技術試點學習、新品種試推廣的基地,同時還能防倒春寒影響、減少病蟲害、提前果品上市等。
  • 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空間爽文
    大家早上好啊,小編今天為各位讀者帶來的小說推薦是4本空間爽文,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隨身空間之田園小神醫》——幽悠雅歌精彩內容: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種田文,劉書晴重生在平行空間裡一個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還因禍得福獲得了隨身空間。肚裡居然揣了娃,而且還是未婚懷孕,父不詳的那種。以農村為起點,同樣混得風聲水起。
  • 匯聚幸福路,脫貧致富奔小康丨肅北縣草原巧手奶食品技能培訓班開班...
    匯聚幸福路,脫貧致富奔小康丨肅北縣草原巧手奶食品技能培訓班開班啦~ 2020-11-20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口鎮實施精準幫扶,貧困戶辦起果園 走上增收奔小康道路
    通過種植紅江橙,阿強更走上了增收奔小康的道路。如今,果園的第一批果實即將收穫,阿強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近日,記者走進阿強的果園,聽他講述脫貧奔小康的故事。實施精準幫扶減輕貧困戶生活負擔今年42歲的阿強患有腿疾,還要長期吃藥,只能在家中務農,妻子在鎮上打工幫補家用,兒子正在上初中。「我也曾嘗試過外出打工,但人家看我腿腳不方便都不僱用我。」
  • 「推文」經典獸世種田文,女主帶領男主奔小康,推薦推薦……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本經典獸世種田文,看女主如何帶領大家奔小康……一、《穿越之獸世種田記》作者:柳湘湘短評:特別喜歡這本書描繪的女主穿越到獸世的生活。沒有太多的金手指,一步步穩紮穩打,讓九原城發展起來,看這本書有點像在看一個孩子的成長史。
  • 女警變村姑,她拿空間開小灶謀出路,帶相公和包子奔小康!種田文
    女警變村姑,她拿空間開小灶謀出路,帶相公和包子奔小康!第一本:《田園記事》——作者:容家三少簡介:現代警察變成貧寒村姑。全國大亂,親爹逃難,弟弟瘦弱,親娘臥床,家裡一窮二白。大伯娘愛財,二伯娘碎嘴,愛斤斤計較!這樣的日子可怎麼過下去?她可不怕,雖不是女強人,但也不是受氣包。沒錢沒吃的?小意思!
  • 七零小說:女主穿越七零成胖婦,黑臉大漢口味重,共同發家奔小康
    七零小說:女主穿越七零成胖婦,黑臉大漢口味重,共同發家奔小康要說小編最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小編在這裡告訴各位,小編最喜歡看的就是穿越重生系列的小說了。所以小編今天不得不給各位安利一波重生年代小說,接下來這三本七零小說:女主穿越七零成胖婦,黑臉大漢口味重,共同發家奔小康,希望大家喜歡。第一本:《重回七零末》——鹹乾花生精彩劇情:何亭亭一言不發,是正在懷疑,懷疑自己那個夢,到底真的是做夢,還是曾經活過一次。
  • 《荒野大鏢客2》中國環頸雉雞怎麼樣 中國環頸雉雞介紹
    其中就有中國環頸雉雞,它是雜食性動物,它可以產出肉和羽毛,小編為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中國環頸雉雞圖鑑一覽,一起來看吧! 中國環... 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出現了很多動物,玩家可以擊殺或者馴服它們。
  • 「決勝 2020」小小「寶葫蘆」蘊藏大寶藏 助力西鄉奔小康
    身殘志堅「大寶藏」中奔小康  在西鄉縣白龍塘鎮碾子溝村有這樣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眼睛患有殘疾,一家6口人住在懸崖邊的幾間危房中,全家人靠幾畝土地維持溫飽。在鎮上開展扶貧數據清洗時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雖然殘疾,但並沒有因為殘疾而怨天尤人。
  • 鏗鏘前行 昂首闊步奔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走區縣系列報導之洪雅縣篇
    轉換模式 讓腰包鼓起來脫貧只是起點,致富奔康才是目標。怎樣確保脫貧不返貧,帶領群眾奔小康,洪雅縣開啟了探索之路。11月18日,位於洪雅縣中山鎮前鋒村的四川省雅雨露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茶香中,前鋒村5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玉霞和工人們忙碌在生產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