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幹伊德」助力王雙龍夫婦奔小康

2020-12-05 騰訊網

錫林浩特市白音錫勒牧場奶牛村牧戶王雙龍家的奶牛養殖已具一定規模,製作奶食品的年純收入達到了20餘萬元,王雙龍夫婦製作的奶食品也成為場內外廣大消費者信賴的產品,一直供不應求。

下午四點時,王雙龍開始了一天當中第二個忙碌階段,開始擠牛奶。王雙龍家有70多頭奶牛,目前擠20多頭,每天產1000斤左右牛奶,一擠就需要花2到3小時,還要餵牛、飲水、清圈。從早到晚一直在牛圈、草圈裡和牛「打交道」的王雙龍雖然忙碌,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王雙龍

我每天早晨四點和下午四點都會擠一次牛奶。白天家裡人製作奶食品,我就負責餵牛、清圈,雖然有點累,但過的很充實。

在自家奶食品加工車間裡,王雙龍的妻子張霞正在製作奶豆腐,冷藏櫃和展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奶食品,除傳統的奶豆腐外,還有黃油、奶皮子、奶嚼口等。張霞告訴記者,她使用的是傳統工藝,不加任何添加劑,所以很受當地人喜愛,目前製作好的奶食品以及鍋裡正在製作的奶豆腐也已全部訂出去了。

現在我們家的奶食品都供不應求,這邊還沒開始做,那邊就已經訂出去了。去年一年純收入達到了20多萬,現在是越幹越起勁,對以後的生活也充滿了信心。

王雙龍

妻子張霞

雖說現在製作奶食品讓王雙龍夫婦已經奔小康,但2016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王雙龍家從2008年開始養奶牛,2012年後牛奶銷路很不理想,也出現過把牛奶全部倒掉的經歷。對於養奶牛的牧戶來說,牛奶銷不出去就相當於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王雙龍夫婦想著與其浪費這麼好的牛奶資源,不如自己動手製作奶食,在2016年整整一年裡,王雙龍的妻子張霞各路取經學習,嘗試著製作各種奶食,從擠牛奶到製作奶食品再到銷售,夫妻二人全部親力親為。經過共同努力和辛苦打拼,現在他們已成為供不應求的傳統奶食品製作商戶,說起下一步的計劃王雙龍夫婦充滿信心。

王雙龍

妻子張霞

現在生意走上正軌了,我們還想奮鬥一下,多買點牛,加大生產車間面積,擴大規模。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草原明珠錫林浩特》官方微信

記者:娜荷芽 薩其日

責任編輯:韓春香

相關焦點

  • 「追著」雉雞奔小康
    &nbsp&nbsp&nbsp&nbsp「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雉雞養殖戶大多陷入困境,合作社投入了5000多萬元形成一產和三產聯動的模式,希望以此幫助養殖戶走出困境、致富增收,一起過上小康日子。」有著25年雉雞養殖經驗的上海紅豔山雞孵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理事長袁紅豔說。
  • 「決勝 2020」小小「寶葫蘆」蘊藏大寶藏 助力西鄉奔小康
    身殘志堅「大寶藏」中奔小康  在西鄉縣白龍塘鎮碾子溝村有這樣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眼睛患有殘疾,一家6口人住在懸崖邊的幾間危房中,全家人靠幾畝土地維持溫飽。在鎮上開展扶貧數據清洗時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雖然殘疾,但並沒有因為殘疾而怨天尤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2020-08-1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念好「山」字經也能加快奔小康
    重慶仙女山區依靠山水做起脫貧致富的大文章,在「山」字經裡實現了加快奔小康。仙女山鎮之變,從窮鄉僻壤到度假勝地,該地不僅成為重慶市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的生動實踐。作為重慶渝東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同時也將集天坑地縫、草原森林等多種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武陵山區,在脫貧致富中建設得更加生態宜人的生態樣板。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
  • 「要聞」蒙古餐飲(查幹伊德)產業突圍之舉
    >——習近平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調研時的講話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文化產業帶來的衝擊和不利影響,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傳統民族文化產業傳承創新氛圍,有力地推動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讓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內蒙古察哈爾文化研究會於6月14日在內蒙古察右後旗召開了蒙古餐飲(查幹伊德
  • 洛陽汝陽:養殖水蛭奔小康
    目前該基地已帶動當地貧困家庭70多人就業,下一步將對周邊貧困戶進行培訓,吸納更多人通過養殖水蛭奔小康。據介紹,水蛭俗稱螞蝗,加工成藥品可治療多種疾病,水蛭提取物還可製成療效奇佳的美容藥品。目前該基地已帶動當地貧困家庭70多人就業,下一步將對周邊貧困戶進行培訓,吸納更多人通過養殖水蛭奔小康。據介紹,水蛭俗稱螞蝗,加工成藥品可治療多種疾病,水蛭提取物還可製成療效奇佳的美容藥品。
  • 青春,在奔小康路上閃光
    近日,朱瀟的身影出現在了婺城區「老鄉說小康」農民故事大賽海選活動現場,質樸的語言、鏗鏘的聲音,表達了小康路上與村民同行的心聲。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朱瀟發現身邊有些村民因身體等原因,無法從事勞動強度大的經濟工作,導致生活貧困。如今鴯鶓養殖已順利進入第三年,從養殖到銷售形成了較完善的產業鏈。那麼,是否能通過此為他們做點事?
  •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自強不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90後思政...
    終於,當他有了工作的那一刻,他覺得家庭都有了奔小康的希望……&nbsp&nbsp&nbsp&nbsp我們總是對歷經滄桑依然健行不息的人稱為「歸來依舊是少年」,而依然就是少年的劉強,小小年紀卻用自己真實生活經歷,告訴自己的學生,人格魅力與知行合一才是思政課的真意:教師有血有肉、有情有義,與學生一起說、一起笑、一起玩、一起學、一起成長,理想信念便獲得了無窮的量和成功
  •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編輯:王佳堯    來源:延邊新聞網    2020-01-20
  • 兵團一八七團「聯手議價」農業互助組「抱團」奔小康
    農業互助組相互幫助、同工同酬,抱團闖市場奔小康,緩解農牧工在勞動力用工高峰期間,鐘點工緊缺、薪資高漲的矛盾,受到了越來越多農牧工的追捧。  「其實,今天胡長偉、文亮銀他們可外出掙更多的錢,可是我急著要拉運苜蓿。他們知情後,就趕來幫我翻曬苜蓿草了。」
  • 凝聚力量奔小康——寧陝「三建」黨建扶貧工作法調查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寧陝縣堅持以黨建促脫貧,通過結對聯建、包幫共建、小組帶建等辦法,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奔小康凝聚起強大的力量。寧陝縣圍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實行縣級黨員領導包鎮聯村抓點,26名黨員縣級領導每人包抓1個鎮、指導1個村黨組織,縣級領導指導黨建和脫貧工作,促進了聯繫村的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實現「雙贏」。為進一步整合全縣一線脫貧攻堅工作力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政治引領和戰鬥堡壘作用。寧陝在全縣40個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隊中成立臨時黨支部。
  • i東營·曬曬我家小康生活丨孫青濱:耐鹽鹼水稻種植奔小康
    孫青濱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一年來所付出的辛勞與汗水得到了回報,致富奔小康的路正越走越寬闊。「2018年王集村土地整改,我通過投標的方式承包了村集體的3500畝土地,當時的王集水庫蓄水量並不大,村『兩委』協調後,用地澆水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因為土地鹽鹼化嚴重,當時的畝產量只能達到八百斤左右。」
  • 【脫貧攻堅奔小康】連兒灣鄉:開眼界啦~農機服務隊機械化收穫...
    【脫貧攻堅奔小康】連兒灣鄉:開眼界啦~農機服務隊機械化收穫馬鈴薯正當時 2020-08-3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東糧倉」奔小康——梨樹縣現代農業走筆
    而今天,當地農民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正在經歷著從創造產量奇蹟到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轉變。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梨樹視察,對這裡的黑土地保護、農業現代化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高度肯定、寄予厚望。如今的梨樹上下正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步履鏗鏘、大步邁進。
  • 頭雁風採|張強:父老鄉親奔小康 脫貧致富不分「梨」
    從子承父志返鄉創業的那一刻起,父親的話就一直在他耳邊迴響:你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以前在部隊的時候「戰場」任務是保家衛國,現在「戰場」就是帶領社員共同致富奔小康。上任後,張強細緻考察,投資200萬建設佔地40畝的溫室大棚,通過溫室大棚能達到密植高效促控栽培,能給農戶提供新技術試點學習、新品種試推廣的基地,同時還能防倒春寒影響、減少病蟲害、提前果品上市等。
  • 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空間爽文
    大家早上好啊,小編今天為各位讀者帶來的小說推薦是4本空間爽文,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隨身空間之田園小神醫》——幽悠雅歌精彩內容: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種田文,劉書晴重生在平行空間裡一個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還因禍得福獲得了隨身空間。肚裡居然揣了娃,而且還是未婚懷孕,父不詳的那種。以農村為起點,同樣混得風聲水起。
  • 百食之長,蒙古奶食品,查幹伊德
    蒙古奶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德,漢語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用馬、牛、羊和駱駝的天然純奶製成的,品種繁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稱為「百食之長」,無論居家餐飲、宴賓待客,還是敬奉祖先神靈,都是不可缺少的。因地區不同,其品種和製作方法也不盡相同。
  • 匯聚幸福路,脫貧致富奔小康丨肅北縣草原巧手奶食品技能培訓班開班...
    匯聚幸福路,脫貧致富奔小康丨肅北縣草原巧手奶食品技能培訓班開班啦~ 2020-11-20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口鎮實施精準幫扶,貧困戶辦起果園 走上增收奔小康道路
    通過種植紅江橙,阿強更走上了增收奔小康的道路。如今,果園的第一批果實即將收穫,阿強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近日,記者走進阿強的果園,聽他講述脫貧奔小康的故事。實施精準幫扶減輕貧困戶生活負擔今年42歲的阿強患有腿疾,還要長期吃藥,只能在家中務農,妻子在鎮上打工幫補家用,兒子正在上初中。「我也曾嘗試過外出打工,但人家看我腿腳不方便都不僱用我。」
  • 「推文」經典獸世種田文,女主帶領男主奔小康,推薦推薦……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本經典獸世種田文,看女主如何帶領大家奔小康……一、《穿越之獸世種田記》作者:柳湘湘短評:特別喜歡這本書描繪的女主穿越到獸世的生活。沒有太多的金手指,一步步穩紮穩打,讓九原城發展起來,看這本書有點像在看一個孩子的成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