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奔小康——寧陝「三建」黨建扶貧工作法調查

2021-01-22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感謝管理村的捐贈,我們將用好這筆資金,發展魔芋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11月24日,接過膠州市三裡河街道辦事處管理村捐贈的二十萬元,筒車灣鎮桅杆壩村黨支部書記熊永安高興的說道。

這是膠州市與寧陝縣開展「支部聯建」結對幫扶工作的成果,也是寧陝縣黨建扶貧工作的一個鏡頭。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寧陝縣堅持以黨建促脫貧,通過結對聯建、包幫共建、小組帶建等辦法,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奔小康凝聚起強大的力量。

結對聯建,打贏脫貧攻堅戰

地處秦嶺腹地的寧陝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工作縣,全縣有貧困戶4476戶11146人,貧困發生率18.72%;貧困村23個,佔全縣71個村(社區)的32.4%。面對艱巨任務,寧陝將基層黨建工作與「四支隊伍」整合深入對接融合,著力形成「以黨建促扶貧、以扶貧帶黨建」的局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自村黨支部改選以來,班子配強了,現在村上的發展勢頭很好,成立了合作社,脫貧產業園也將動工。」筒車灣鎮黨委副書記、桅杆壩村聯村領導田偉告訴記者。

過去,由於桅杆壩村黨支部書記年齡偏大,班子戰鬥力不強,村內各項事業發展緩慢,群眾意見較大,是一個被組織部門點名的黨組織建設後進村。

自縣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馬先友聯繫該村後,通過改選黨支部書記,讓年輕、有工作幹勁的原村主任熊永安被選為黨支部書記,另一位能人胡廷彥經過村民代表選舉,被推選為村主任的候選人。新的黨支部班子上任後,迅速理清發展思路,確定了發展產業。

寧陝縣圍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實行縣級黨員領導包鎮聯村抓點,26名黨員縣級領導每人包抓1個鎮、指導1個村黨組織,縣級領導指導黨建和脫貧工作,促進了聯繫村的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實現「雙贏」。

為進一步整合全縣一線脫貧攻堅工作力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政治引領和戰鬥堡壘作用。寧陝在全縣40個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隊中成立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設書記、副書記、委員,組成人員為6-7人。黨支部書記由鎮黨委政府脫貧攻堅工作主要負責同志(鎮黨委書記,或鎮長、人大主席、副書記、分管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分別擔任,黨支部副書記由縣鎮駐村工作隊黨員身份隊長、副隊長擔任,委員由中省市縣鎮駐村工作隊黨員幹部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村支書、黨員身份村主任擔任。

「通過臨時黨支部的紐帶作用,我們整合了『四支隊伍』力量,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強,推進了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談到臨時黨支部,四畝地鎮黨委書記譚康寧深有感觸的說道。

該鎮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作用,以臨時黨支部為紐帶,整合『四支隊伍』力量,構建「統一領導,包片負責、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脫貧攻堅網格化管理體系。鎮上主要領導任臨時黨支部書記,鎮上作為主體,村上為主導,部門為包幫作用,黨支部每周開一次例會,研究脫貧攻堅的工作,明確各個隊伍職責,落實幫扶幹部職責。黨支部下分幾個片區,每個片區明確一個負責人,支部成員分片聯繫。保證每次入戶時,隊伍都能有3個人(鎮、村、包幫部門)。建立走訪調查、督促指導、定期研究、交叉檢查四項制度。通過重點督查、明察暗訪、查閱資料、群眾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對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工作成績突出進行通報表揚,工作滯後的進行約談問責,真正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

在深入推進「支部+X+貧困戶」的黨建扶貧過程中,中共中央辦公廳5個局室87個支部聯建了寧陝40個貧困村,總結出了「五幫一煉兩實現」(政治幫扶、政策幫扶、智力幫扶、信息幫扶、物質幫扶,鍛鍊幹部平臺,實現支部建強、脫貧摘帽)幫扶措施。膠州市13個基層黨支部與寧陝13個基層黨支部共建,開展以組織聯建、活動聯誼、發展聯姻、實事聯辦「四聯共建」為主要內容的「組織牽手共奔小康」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推動了基層黨支部與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度融合。

「在脫貧攻堅中,我們通過發揮縣級領導的指導作用,整合「四支力量」,並充分利用中辦和膠州的「包聯共建」,讓基層脫貧工作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寧陝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縣人才辦主任羅毅然說。

包幫共建,留下不走工作隊

「在縣委組織部的包幫下,對我們東溝村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寧陝縣龍王鎮東溝村黨支部書記黃仕金說。

東溝村位於寧陝縣龍王鎮西北部,全村總面積34.5平方公裡,2個村民小組,182戶620人,其中貧困戶80戶182人。過去,村黨支部戰鬥力不強,支部堡壘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意識差,有個別黨員爭當貧困戶的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作為該村包聯的部門,寧陝縣委組織部從黨員幹部隊伍抓起,通過講黨課、建立村幹部值班制度、外地學習觀摩新農村建設、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方式,激發黨員活力,改變散漫作風,培養堅強有力的班子。

如今的東溝村,積極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班子堅強有力,分工協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寧陝縣委組織部還結合「兩學一做」,通過舉辦「『兩學一做』脫貧強基夜校」,開展黨員「固定活動日」、定期觀看遠教片等活動,著力提升全村黨員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行動自覺,提振了基層黨員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

黨員幹部思想認識提高了,幹起事來就有了更大的幹勁。年輕黨員孫和成,過去思想落後,發展產業不積極。通過上黨課後,包聯幹部上門宣傳政策,現在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變,已經開始籌劃發展了。

縣委組織部還幫助村上改善基礎設施,解決了二隊3公裡的道路硬化問題,直接受益群眾100餘人。幫助成立了立誠種養殖合作社,目前,合作社養牛70頭,中藥材種植30畝。

「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我發現,只要是黨支部的堡壘作用發揮好了,黨員作用發揮了,村上的工作也就容易做了。原來村上是爭著當貧困戶,現在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黨員帶動,貧困戶自身動力被激發起來,大家都積極發展產業。」龍王鎮東溝村第一書記許競介紹說。

5月4日,在安康市助力脫貧攻堅最美青年表彰分享會上,寧陝縣三名「第一書記」獲得安康市「助力脫貧攻堅最美青年」榮譽稱號。自脫貧攻堅以來,寧陝累計有54名中省市縣選派的優秀黨員幹部到40個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堅持從「選好、用好、服務好」入手,以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機制為著力點,引導「第一書記」深入基層、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為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動力。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開展「第一書記」教育培訓,堅持問題導向,拓寬思路、提升能力,發揮「第一書記」助力脫貧攻堅作用。

該縣充分發揮包幫部門黨員政治素質較強、文化素質較高的優勢,通過與農村黨員結對子,建立幫扶機制,提升農村黨員整體素質。寧陝縣委宣傳部在包聯皇冠鎮興隆村時,該支部12名黨員與包聯的興隆村12名黨員結成幫扶對子,通過結對黨員互幫互助,學習政策,讓結對的黨員成為貧困群眾的政策宣講員,並利用村上黨員情況熟的優勢,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並幫助開展環境整治等,切實解決在脫貧攻堅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通過以強帶弱、以城帶鄉,派駐第一書記、部門支部包聯和黨員結對等方式,建強農村黨支部堡壘,提升農村黨員的思想水平和素質,」寧陝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珣說,其目的就是為給村裡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小組帶建,齊心鋪就小康路

10月25日晚,對於寧陝縣委辦黨支部棋盤村小組黨員陳瀟來說,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後,他又和工作隊的其餘兩個人圍在一起,開展黨小組的學習,內容就是十九大精神和脫貧攻堅討論發言。

「這是我們棋盤黨小組的例會,基本上每個周都要召開一次,內容就是學習上級的各種政策和研究脫貧攻堅工作。」陳瀟告訴記者。

為落實脫貧攻堅的工作任務,做好辦公室與村支部的對接,將縣委辦支部開展的活動落實到駐村工作隊,今年的6月,縣委辦公室黨支部在幫扶的龍王鎮棋盤村成立了棋盤黨小組,並明確了一名副科級領導擔任黨小組的組長。

「棋盤黨小組的成立,實現了黨的基層組織網格化管理和黨的一切工作到黨員的全覆蓋,體現了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最前沿。」寧陝縣委辦主任向華告訴記者。

黨小組積極發揮作用,將包村幹部和村上幹部的力量進行整合,成立了產業小組、住房小組和綜合資料小組,發揮黨員與貧困戶熟悉的優勢,給貧困戶宣傳黨的扶貧政策,並積極收集群眾的問題和意見,想辦法解決。

貧困戶王洪地想在縣城準備買房,但是對國家的各種政策卻不知道,黨員陳厚奎在知道這個情況後,及時將情況反饋給了村幹部,村幹部又將情況給黨小組進行匯報,黨小組立即安排工作隊成員和村幹部,上門給王洪地講解政策,並幫助王洪地辦理買房的一些手續,全程跟蹤服務。

在黨小組的幫扶下,棋盤村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分別以東勝合作社發展棋盤「山地雞」養殖、田園合作社發展特色中蜂養殖和自強合作社生態豬養殖3項產業帶動貧困群眾發展。

楊正森是寧陝縣梅子鎮安坪村黨員,自村上開展「一帶二」工作以來,他選擇了兩戶貧困戶,支持幫帶發展產業。「黨員就要發揮作用,現在有了『一帶二』,我自己就有了任務和目標。」楊正森說。

在寧陝,全縣1900多名黨員幹部像楊正森一樣聯繫幫扶貧困戶,實現了全覆蓋。

在脫貧攻堅中,寧陝把黨在農村的政治優勢和專業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通過支部牽頭實現貧困村專業合作組織全覆蓋,採取組織培訓考察和抱團營銷等方式,把創業大戶、致富能人聚集在黨旗之下,有效解決貧困群眾資金匱乏、技術欠缺、勞力不足等現實問題。

四畝地鎮嚴家坪村貧困戶薛從軍在村黨支部的組織下,加入了恆亮蜂產品合作社,公司提供蜂種、蜂箱、養蜂用具等資源,並免費提供技術培訓,保價回收蜂蜜。「加入合作社後,我的養蜂規模發展到33箱了,按照一箱600元的收益,今年我家脫貧一點問題都沒有!」薛從軍高興地告訴記者。

通過黨小組的帶領,黨員結對幫扶,經濟合作組織帶動的方式,實現了基層黨建與經濟組織的互動雙贏,為廣大貧困群眾鋪就了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寧陝縣委書記張益民說:「我們將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支部+X+貧困戶」黨建扶貧工作,進一步建強支部、建好班子,發揮支部的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進產業發展促脫貧,確保如期脫貧摘帽、同步實現小康。」通訊員 譚海波 李兵

編輯: 黨雨凡(實習)

相關焦點

  • 鶴壁淇濱區圍繞引字做文章 凝聚脫貧攻堅正能量
    今年以來,鶴壁淇濱區圍繞「引」字做文章,強化黨建引領,增強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強化政策引導,讓政策入腦入心,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強化典型引路,注重激發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為脫貧攻堅凝聚了正能量。 該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
  • 凝聚發展動能 省駐京單位2020年黨建工作交流會召開
    凝聚發展動能 省駐京單位2020年黨建工作交流會召開 新湖南客戶端7月29日訊 (記者李莉芹通訊員 餘鴿子) 省駐京單位2020年黨建工作交流會7月28日上午在京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共同緬懷先烈、交流經驗、展望未來
  • 沛縣工程化推進基層黨建工作
    根據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新定位新要求,沛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實踐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鑄魂強基」統領全縣基層黨建工作,重點實施基層黨建「八項工程」,全面推進「三地一新」新實踐,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沛縣,描繪出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力量」。
  • 廣安鄰水:「三山兩槽」奏響奔康樂章
    在「三山兩槽」,全縣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精準發力,背水一戰,決戰決勝,鎖定貧困縣摘帽總目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實施「四大增收計劃」,做實「八大扶貧文章」,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奮力實現到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戰勝貧困有策略均衡發力全域推進鄰水縣地處秦巴山區腹地,「三山兩槽」的特殊地理環境,貧困程度深,貧困發生率高,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 河北灤縣探索精準扶貧路徑 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中新網河北新聞7月13日電 (記者 白雲水)13日,「燃亮志願紅•攜手奔小康——灤縣茨榆坨鎮助力精準扶貧志願服務項目」在河北灤縣舉行啟動儀式。200名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代表來到現場,組成志願服務總隊,並根據各自所能具體劃分為愛心幫扶志願服務隊、鄰裡扶助志願服務隊、便民代辦志願服務隊、致富能手志願服務隊、鄉風文明志願服務隊、健康幫扶志願服務隊等6支小分隊,各盡其能,貢獻力量。  近段時期,河北灤縣凝聚眾人之力,聚焦扶貧政策,創新扶貧思路和扶貧模式,嚴格按照教育、醫療、住房等扶貧政策對貧困戶進行「輸血」保障。
  • 雲南祥雲幹海村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組織化的生動實踐
    這些成山成片、競相綻放的百合花,不僅是大山深處一道道絢爛多彩的風景線,更是667戶彝族同胞們脫貧致富、全面小康的「搖錢產業」。昔日因貧窮落後而愁眉苦臉的彝族同胞們,如今個個臉上都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祥雲幹海村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組織化的生動實踐。
  •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來欒調研鐵路定點扶貧工作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來欒調研鐵路定點扶貧工作 2020-09-29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 | 陳蕾:行進在扶貧路上的真情女漢子
    奔康路上,有我巾幗力量!即日起,廣安市婦聯將陸續刊發「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帶領大家領略廣安扶貧戰一線的巾幗風採。陳蕾心裡開始有了擔憂,擔心作為一個毫無經驗的女孩子不能勝任扶貧專幹這個角色,不能擔負起脫貧攻堅這一歷史重任,辜負廣大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期望。可擔憂歸擔憂,認定的事就算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往前衝。為了能夠準確掌握全鎮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陳蕾脫下了最愛的高跟鞋,穿上了平底鞋,開始了沒日沒夜的走訪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左聯燕:盡心盡力幫助村民奔小康
    幾年來,左聯燕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深入村寨了解基層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認真傾聽群眾訴求,掌握大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開展為民服務工作。認真的態度、暖心的幫扶,讓她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可。  「扶貧先扶志,歸根結底,還是要激發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在發展好致富產業的同時,左聯燕還積極開展入戶走訪工作,做好惠民政策宣傳和引導,提高村民幹事創業信心。2019年以來,左聯燕和幫扶幹部組織開展了多次羊角村村民與富民村鎮銀行創業搭橋會,為創業村民爭取資金支持。共協助139戶村民申請得到南明富民村鎮銀行提供的支農貸款1300多萬元,節約村民同等貸款資金的利息支出近40萬元。
  • 抓黨建促脫貧「紅河模式」釋放「+」效應
    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的最後關鍵期,以「強組織、建基地、選苗子、育能人、扶大戶、帶農戶」為路徑的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雙推進」的「紅河模式」,正不斷釋放其強有力的助推效應。    黨建+脫貧 互促並進    走進石屏縣北部山區的龍武鎮法烏村委會分水嶺村,一排青瓦白牆橙簷的房屋背靠青山,房前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編輯:王佳堯    來源:延邊新聞網    2020-01-20
  • 鏗鏘前行 昂首闊步奔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走區縣系列報導之洪雅縣篇
    面對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的「硬骨頭」,洪雅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貧困村水、路、房和環境改善等民生實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補齊脫貧短板。特別是將收入在貧困線邊緣、不符合貧困戶條件的農戶作為脫貧攻堅防控的重點對象,動員社會力量,拓展幫扶渠道,採取針對性措施,防止他們滑入到貧困行列。
  • 黨建引領:凝聚企業發展動力
    「把支部建在連上」是中國鐵建黨委推進黨建工作、促進生產經營始終堅持和傳承的優良傳統,為企業的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針對企業中存在的輕視、忽視黨建的不良現象,中國鐵建黨委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要求各級黨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統一思想行動、嚴明政治紀律、維護發展大局、凝聚發展共識,通過學思踐悟,查找自身不足,增補精神之鈣。
  • 鹽邊黨建基層示範點的「三度空間」
    近年來,為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鹽邊縣將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推動綠色崛起樣板縣建設的內生動力,「聚力品牌帶動示範引領」成為重要的著力點,在「樹得起」「建得成」「推得開」的遞進式推動下,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示範帶動效應強的基層黨建示範點迅速建立、發展壯大,形成了基層黨建示範點的「三度空間」。
  • 湖南日報丨安居樂業奔小康——看發達地區扶貧的長沙縣模式
    安居樂業奔小康 ——看發達地區扶貧的長沙縣模式 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施策,就業、社保、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及時跟進,打消群眾的顧慮。 長沙縣對脫離原生產資料且有勞動力的農戶,全部納入扶貧就業培訓,將工作重心逐步由「搬得出」轉向「穩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戶,通過特色農林業、勞務經濟、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有了穩定收入。
  •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2020-11-1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先進典型 凝聚堅強力量——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
    對於艾斯力金村的脫貧歷程,駐村的扶貧幹部馮承彬感觸很深。和馮承彬有相同感受的,還有來自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龍羊峽鎮克才村的第一書記李建海,他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脫貧攻堅事跡經驗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扶貧工作是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歷史任務,是一件行善積德的事情,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來時給貧困村帶來了什麼?去時給貧困村留下來什麼?』是我時常思考的問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2020-08-1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薊天攜手共譜東西部扶貧協作新篇章...
    自2017年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薊州區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六大任務,從基礎設施建設、人才交流培養、扶貧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等多層面、多領域,給予天祝縣大力支持和幫助,開創了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有力地助推了天祝藏區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殲滅戰
  • 極地江源脫貧「三問」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玉樹堅持「脫貧攻堅到哪裡,黨的陣地就建到哪裡」的工作思路,使制度體系更加有效、社會動員體系更加健全。同時,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幹部、農村黨員到貧困戶家中,積極宣傳扶貧政策措施,引導貧困群眾脫掉觀念之貧、思想之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