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江源脫貧「三問」

2020-12-06 人民網青海站

打造本土特色手工藝產品。

易地搬遷後的牧民在學習服裝加工。

航拍囊謙縣東壩鄉過永村易地搬遷安置點。青海日報記者 洪玉傑 攝

皚皚雪山、藍天綠地、牛羊成群、民風淳樸、聖潔高遠。三江之源,聖潔玉樹,這是一片你躲得過物質的誘惑,卻躲不過心靈、史詩與歌謠召喚的高天厚土。

然而,空氣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40%,年平均氣溫零下8攝氏度,這片平均海拔4200米的極地江源,並沒有因大自然慷慨饋贈的瑰麗風光而擁有太多的發展稟賦。

由於產業發展難、設施配套難、均衡發展難,全省各地每一項致貧原因都能在這裡找到相對應的點,由點成線再到面,形成錯綜複雜、環環相扣的「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據統計,2015年精準識別貧困人口3.5萬戶11.24萬人,佔全省貧困人口的21.5%,超乎尋常的貧困,超乎尋常的攻堅,久積貧困的玉樹成為全省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

啃下這塊硬骨頭。衝鋒號一次次吹響,全面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不斷創新和優化組織機制,統籌指揮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聚焦住房、教育、健康、產業、生態、就業等「短板」,破解難題,合力攻堅。到戶產業扶持、產業園區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技能培訓等扶貧政策一一得到落實,貧困村集體經濟「破零」提升,不斷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

天地未變,山水依舊。當我們再次走進極地江源,鱗次櫛比的城區樓房,多功能布局的集貿市場,高挑的路燈,筆直的馬路,忙得熱火朝天的產業園,以及近乎個個都帶有傳奇色彩的脫貧故事,不斷傳導出草原發展的新活力、新動力。

脫貧攻堅,全面「清零」,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34%下降到2018年底的7.2%。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2970元上升到今天的5200元以上。何以發展如此跨越?何以走出沉重的貧困?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為何如此強烈?穿行在極地江源的玉樹,在幹部、農牧民群眾「新與舊」的對比中,我們感受脫貧突圍的變化,更在尋訪闊步小康之路的嬗變精髓。

一問——發展的最優資源是什麼?脫貧突圍路上最明亮的指南是什麼?

沒有優越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但不意味著沒有優越的發展潛能,更不意味著沒有優越的發展動力。

但凡熟悉玉樹的人都知道,歷經偉大的災後重建,玉樹迎來了跨越20年的發展。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玉樹堅持「脫貧攻堅到哪裡,黨的陣地就建到哪裡」的工作思路,使制度體系更加有效、社會動員體系更加健全。同時,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幹部、農村黨員到貧困戶家中,積極宣傳扶貧政策措施,引導貧困群眾脫掉觀念之貧、思想之貧。

緊扣「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標準,抓住黨的建設這一「牛鼻子」,讓脫貧攻堅成為考核和檢驗各級幹部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堅持問題導向、把握工作方向、抓實工作舉措,以務實精神逐步夯實脫貧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據統計,已超過1500名精幹力量壓到扶貧一線,穩紮穩打開展「一聯、雙幫、三治」工作(一聯: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聯村;雙幫:單位黨組織結對共建幫村,黨員幹部結對認親幫扶;三治:治窮、治弱、治亂)。

2016年創建「玉樹基層幹部學院」,用「兩年制」教學方式,已培養3批1033名「聽黨話、跟黨走,有本領、能為群眾服務」的基層後備幹部,努力打造「撤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在2019年的村級換屆中,近50%的「兩委」班子進行調整,「基層幹部學院」166名首期畢業生充實進「兩委」班子,基層脫貧活力明顯增強。同時每個非貧困村落實100萬元資金,全面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著力提升村級黨組織引領脫貧和發展的能力。

曲麻萊縣葉格鄉龍麻村,曾一貧如洗、破舊不堪,在2017年順利脫貧摘帽。「群眾向黨員看,黨員向先進看,徹底摒棄等靠要的思想,人人為脫貧,大家共同脫貧」的趕超風氣,使軟弱渙散黨組織變了樣,逐步成長為曲麻萊縣先進黨支部。從人均收入12261元提高到現在15997元的「增收帳」裡、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中、從牧民群眾喜悅的笑容裡,都能看到「黨建+」帶來的實打實的好處。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緊跟一屆抓,當「黨建+引領」與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願望高度契合,脫貧攻堅自然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黨旗飄揚的玉樹草原,「黨建」的紅色力量,無疑是發展最大的「資本」,是讓41萬玉樹農牧民徹底擺脫貧困、實現幸福小康的最優資源。

二問——攻堅突圍的最強戰鬥力是什麼?共奔小康的發展潛力何在?

玉樹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最寶貴的經驗是既要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辦好玉樹自己的事,最終還是要靠玉樹人自己,這是玉樹打贏脫貧攻堅戰強大的內生動力。

一句話,靠天靠地,為何不靠自己!

鑑於玉樹州情,以往「撒胡椒麵」式的扶貧方式,雖然能在一定時期改善群眾物質生活,但長遠來看對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的幫助有限,顯然無法根除玉樹深度之貧。

惟有集中優勢力量,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發展才能幫助群眾徹底脫貧,擺脫返貧的困境,實現長治久安。

在玉樹發展產業,困難比低海拔地區更多,產業配套少、建設成本高、基礎設施滯後、公共服務不足,這樣的現實決定了玉樹產業發展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選擇契合玉樹特色與優勢、適合貧困群眾參與和從事的產業,謀劃出適合本地條件、利益聯結緊密、持續創收增效且有著發展前景的產業,為扶貧產業發展做有益嘗試。

在這樣的思辨中,玉樹提出了打整體戰、攻堅戰,從群眾最關心、最急迫的事做起,其成效和收穫便能從民生改善中探知。

玉樹貧困人口幾乎全部在牧區,依賴草原為生,資源稟賦極其有限的牧區人口要脫貧,更多還要在農牧業產業化上做文章。以生態畜牧業發展為例,玉樹的良種推廣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玉樹犛牛」品牌已被農業農村部列為青海省優勢區域惟一中國特色產品。

其中,2019年脫貧摘帽的稱多縣,通過堅持社會認同、群眾歡迎、符合實際的「生態+」發展理念,即以「生態+畜牧業」為基本點,全面實現「三整合四解放」(草場、勞動力、牲畜三整合,生態、勞動力、生產力、思想四解放),統籌協調各部門單位「集團化」作戰,引導鼓勵支持合作社建設,擴大飼草料種植基地,優化牲畜結構,增加畜產品附加值。

本著因地制宜興產業的思路,玉樹市首先在區位優勢突出的村開闢「實驗區」,重點培育扶貧產業,積累成功經驗,發揮成功經驗的輻射帶動作用。「塘達」模式培育的農牧結合發展之路,「鑽多」模式「畜」勢勃發,交通沿線各村紛紛效仿「甘達」和「鐵力角」模式,以及商貿發展的「扎西大同」模式不僅最大限度避免了不切實際或千篇一律上產業、上項目,更是增強了產業穩定性,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在極地江源的曲麻萊縣,本著「治病先治根」的工作原則,2015年建設了全省規模最大、設施最全、建檔立卡戶最易接受的牧民城鎮化轉型發展服務培訓基地。現在已培訓2172人從事烹飪、汽車摩託車修理、縫紉、民族服裝加工等實用性技術培訓班,走出一條以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具有地域特色的牧民群眾精準扶貧,技能培訓的新模式。

產業的興起,發展方式的轉變,讓群眾挺起了「腰杆」,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三問——扶貧攻堅的最終目標是什麼?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底氣何在?

在貧困區開展扶貧開發工作,不僅要謀「一時」「一隅」,更要謀全局和長遠。

每6元財政支出教育佔比1元、連續5年決策制定千人教育計劃,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玉樹以推進教育發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為基本出發點,把高中教育異地辦班作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縮小教育區域差距、提高民族教育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

截至目前,已在北京、四川等4個省市的14所學校舉辦玉樹高中班,累計送出異地高中生7073人,並累計補助資金1.5784億元,玉樹教育事業邁入史上投入力度最大、辦學條件改善最快、群眾得實惠最多的跨越式發展時期,

就在2020年全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玉樹州州長才讓太說:「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讓每一個農牧民家庭,包括貧困家庭,能有一個大中專畢業生,能有一個文化人。」

每一個農牧民家庭能有一個「文化人」,一個孩子能帶動一個家庭,能改變一個家庭,一個家庭能影響更多家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用知識改變命運,讓其成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不僅讓家庭改變,也讓家鄉改變。

健康玉樹新迸發,現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86所,各類醫療機構擁有床位總數2930張,每千人擁有床位數由2.45張增加至7.15張;所有醫療衛生重建項目投入運行,醫療設施增加77%,利用北京市和省內外醫療機構對口支援玉樹的平臺,培養出一批急需緊缺型、骨幹型、實用性人才,累計培訓1300餘人……

全力促進醫改「補課、趕路、跟進」,全力保障牧區群眾的健康。目前,一個覆蓋全民、運行平穩、穩步發展的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已初步建立,新玉樹、新家園、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在雪域高原落地落實。

可以說,對於玉樹,從沒有一項事業像教育與醫療那樣寄託著如此之多的希望,因為它關係著玉樹的當下和未來,連接著三江源頭的現實和理想。

同樣,沒有一項事業像教育和醫療那樣承載著如此之重的使命,因為它不僅成就每一個人與家庭,而且榮耀民族,富強地域。

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就是到2020年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國家之任為任,以百姓之心為心,把扶貧攻堅的成效體現在群眾真真切切的生活改善上,體現在貧困地區發展的脫胎換骨上,讓人民群眾更多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才能真正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伴隨著脫貧攻堅這項「國字一號」工程的不斷推進,「全面清零」的目標完成,一系列惠民富民強民政策猶如一陣強勁的春風吹遍雪域草原,溫暖著農牧民群眾的心田,可以說,積年的貧困冰山已然解凍、消融,萌發希望。

(責編:陳明菊、楊陽)

相關焦點

  • 給草甸做「CT」問診江源生態隱患——江源科考探測高原草甸地下空間結構見聞
    新華社西寧8月28日電題:給草甸做「CT」 問診江源生態隱患——江源科考探測高原草甸地下空間結構見聞新華社記者李寧、李思遠、吳剛「波形圖數據出現異常,可能遇到了石塊,這條線得重新走一遍。」8月10日至19日,由17位研究人員組成的江源科考隊完成了對長江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和瀾滄江源的水資源和生態狀況的綜合科學考察。
  • 給草甸做「CT」問診江源生態隱患
    圖集 新華社西寧8月28日電 題:給草甸做「CT」 問診江源生態隱患——江源科考探測高原草甸地下空間結構見聞新華社記者李寧、李思遠、吳剛「波形圖數據出現異常,可能遇到了石塊,這條線得重新走一遍。」8月10日至19日,由17位研究人員組成的江源科考隊完成了對長江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和瀾滄江源的水資源和生態狀況的綜合科學考察。
  • 江源10、11、12公分白蠟品種全-銷售
    有較強的消聲、塵、能力。村鎮、廠礦、住宅、路旁廣植楸樹,可發淨化空氣,降低噪音。楸樹根系發達,屬深根性樹種。江源10、11、12公分白蠟品種全-銷售具有快的優點,一般不再萌發大量枝條,有利於幼樹生長。修枝不能過重,應緊貼樹幹,不留樁,以免形成節子。
  • 「我的脫貧故事」從「不肯脫貧」到「我要脫貧」|劍河縣南加鎮雷打...
    「你說說,我家怎麼達到脫貧條件的?」當時我拉著龍隊長必須給個解釋。  他說,我目前在劍河縣柳川高速路務工,月工資5000元,妻子在家種田,長子外出廣西務工,月工資3000元,長女剛大專畢業,正在實習,三女讀初三。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江西五十鈴科考「絕地生靈」 瀾滄江源雪豹行攝之旅完美收官
    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生態學博士黃乘明的帶領下,聯合科考隊重返瀾滄江源,穿越勒巴溝、昂賽大峽谷及白扎林場,翻越海拔4000米的雪線,尋蹤行攝雪豹等高原野生動物,探秘「紅石」地貌奇觀。在mu-X牧遊俠和D-MAX的勘路與保駕護航下,聯合科考隊一路奇遇新境。
  • 朱大洲:脫貧地區農業品牌化培育之道
    中宏網北京11月25日電 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續奮進之道」主題,中宏論壇第九場在線研討會11月25日下午召開。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營養標準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朱大洲應邀出席研討會並主題發言。
  • 創造與魔法極地靈貂獲取方法 極地靈貂新坐騎介紹
    最近玩創造與魔法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極地靈貂怎麼獲得?極地靈貂是遊戲中最新上線的飛行坐騎,這款坐騎將於明日上線,但不會以上架商城的方式推出,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創造與魔法極地靈貂獲取方法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我們脫貧啦丨望謨:三個精準抓落實...
    ,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制定了貴州「脫貧方案」。州委對標對表,靈活運用「四逐四準」工作方法,聚焦「新市民計劃」「外輸內拓」等專項工作,給出了黔西南州「脫貧戰法」。易地扶貧搬遷蟠桃園社區李建勳從三個方面介紹瞭望謨精準抓落實的情況。
  • 金石鎮:政協副主席黃耀威來金石開展脫貧攻堅「三走訪」
    7月16日,市政協副主席黃耀威赴金石鎮開展脫貧攻堅「走窮親、走農家、走街坊」三走訪活動。在金石村,黃耀威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回頭看」摸排的問題及其整改情況、產業扶貧開展情況,詢問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金石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79人,尚有4戶5人未脫貧。
  • 三個鏡頭折射三亞脫貧攻堅好故事
    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線目標,是硬任務、是重大政治任務。脫貧攻堅是三亞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在脫貧攻堅方面,三亞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扶貧幹部,以及勤勞肯幹、靠著自己的雙手努力摘掉窮帽的脫貧戶。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三亞脫貧攻堅背後的故事。
  • 畢節市:衝出萬山 決戰脫貧
    近年來,畢節市緊盯「扶貧四問」、做到「六個精準」、落實「五個一批」,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事業縱深發展,絕對貧困問題基本解決。切實做到「多圍繞多堅決」,確保剩餘12.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萬山擋不住走出脫貧路  1988年,畢節試驗區獲批建立,貴州的扶貧攻堅進入到一個新的高潮。
  • 發旺村:三隻羊帶來脫貧希望!
    作為發旺村「兩委」實施「金鑰匙」黨建工程,全面建成小康仙居,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點企業,香龍山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長期致力於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免費送羊,全程技術指導,提供飼料……香龍山牧業不僅讓貧困戶有了自己的產業,更給貧困戶帶來了脫貧希望。(通訊員鄒荊煉 彭迎兵 記者 阮馨瑤 見習記者 張玉琴)【來源:荊門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雲頂之弈》劇毒掠食者極地陣容 出裝站位
    最近很多玩家都在問,在雲頂之弈9.21版本裡,劇毒掠食者極地陣容怎麼樣,小編在這裡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帶來了劇毒掠食者極地陣容的玩法攻略,這個陣容非常的有意思,如果你也感興趣那麼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 「學習強國」平臺三次轉載大連理工大學極地科普文章
    「學習強國」平臺三次轉載大連理工大學極地科普文章 2020-09-0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2020-11-19 21:09:29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臺
  • 雲貴高原看「脫貧」
    連日來,記者走村串戶,一窺我國脫貧「最後一公裡」的攻堅進展。金沙江上遊的雲南麗江是記者此次「長江行」的首站。在去玉龍縣魯甸鄉的路上,海拔2000米的高原風光令人讚嘆,但一路顛簸、山高彎急的生存環境,又讓人心生脫貧之憂。脫貧不能光喊口號,要靠特色產業帶動。魯甸鄉的辦法是通過土地流轉,成立專業合作社,扶助77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發展「雲南白藥」種植園。
  • 三股極地氣旋來襲!美國東北部極寒預警!
    衛星圖像和天氣模型證實了極渦——北極上空的低壓區和冷空氣漩渦——已經分裂為三個區域。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這意味著北美洲東部地區的氣溫將遠低於正常水平。北冰洋的空氣將向南推進到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周日的低溫預計為17度。 到目前為止,今年冬天,美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天氣都很溫和。12月底,天氣模型顯示位於斯堪達納維亞上空出現了極渦。
  • 高三作文關鍵詞⑧ | 脫貧攻堅
    關於脫貧攻堅,切入口很多: 可以將視野擴展至全球,談談扶貧、脫貧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正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的時代號角,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關鍵性的一環。 還可以深入到精神層面,關注精神脫貧和教育。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有人或許會問,切入口如此之多,怎麼才算是合適的?
  • 中國平安精準扶貧:「三村工程」以金融打通脫貧路
    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石海平)12月5日,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脫貧攻堅中國經驗的全球分享」為主題。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出席並發表主題講話,分享了平安精準扶貧之路的「三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