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極霍爾元件詳解
01什麼是單極霍爾元件單極霍爾開關是一款採用雙極工藝技術的單極性霍爾效應傳感器IC,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具有略高的工作溫度範圍及可靠性。02單極霍爾元件的工作原理單極霍爾需要指定一個磁極,一般都是指定S極。當磁場靠近時霍爾導通,輸出低電平;磁場遠離時霍爾斷開,輸出高電平,而另一磁極始終保持高電平的狀態。
-
港媒:超越政治緊張 研究稱中美科研合作不減反增
港媒稱,根據一項新研究,儘管中美關係不佳,但是新冠疫情使得兩國科學家合作增多。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3日報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從2018年年初至2020年4月間發表的1萬篇涉及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在截至2019年年底的兩年內,有3.6%的論文涉及中美兩國科學家的合作,而在今年頭4個月內,這一數字上升到了4.9%。
-
基於Freescale單片機的雙極模擬信號電路設計
文中介紹了一種使Freescale單片機A/D轉換模塊能夠接收雙極型模擬信號的電路設計,文中電路採用對稱設計,擴大了A/D轉換的量程,提高了A/D轉換的解析度。但單片機的模擬輸入端只能接受單極正向模擬信號,不能直接進行雙極模擬信號的模數轉換,為此必須把雙極模擬信號轉換成單極正向模擬信號。在一般的設計中,常常要把形如-ui-+ui的雙極型模擬信號通過電位平移電路轉換成0~5 V單極信號,而這種平移電路會使得A/D轉換的精度降低一倍,而且穩定性也降低。
-
如何區分全極霍爾開關和雙極霍爾開關
什麼是單極霍爾開關:單極性霍爾元件只感應磁鐵某一個磁極,對於TO-92S封裝,絕大多數單極霍爾IC對S極敏感,即當S極靠近有標記面時,霍爾IC導通(輸出低);當S極撤離後,霍爾關閉(輸出高)。什麼是雙極霍爾開關:雙極霍爾和全極霍爾目前是常用的霍爾元件,廣泛應用於開關,測速,計量等應用的產品上,但是實際應用中很多人誤將雙極當成全極,或者全極當成雙極,造成在搭建霍爾電路或者設計電路時的困擾。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下如何正確區分雙極霍爾元件和全極霍爾元件。
-
可穿戴雙極型可充鋁電池研究獲進展
目前,大部分柔性電池的研究主要針對於柔性材料和組件的開發,在電池整體結構上仍舊沿襲傳統單極型設計,並且為了維持電池整體的柔性,導電性和連接性,往往引入大量額外的非活性組件,致使電池能量密度大大降低。 鑑於此,針對可穿戴電池的應用特點進行電池結構上的創新設計尤為重要。
-
進展|可穿戴雙極型可充鋁電池研究進展
目前大部分柔性電池的研究主要針對於柔性材料和組件的開發,在電池整體結構上仍舊沿襲傳統單極型設計,並且為了維持電池整體的柔性,導電性和連接性,往往引入大量額外的非活性組件,致使電池能量密度大大降低。鑑於此,針對可穿戴電池的應用特點進行電池結構上的創新設計尤為重要。
-
美媒:世界從單極時代進入多重模式
據參考消息7月11日報導【美國耶魯全球在線7月3日文章】題:從單極時代到多重世界(作者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阿米塔夫·阿查裡雅) 國際關係的單極時代已經結束。新的世界秩序既非美國和中國主導的雙極,也非多極,而是多重模式。
-
英防長公布在東南亞建軍事基地計劃 專家:加劇中英緊張關係
(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導)港媒稱,英國《星期日電訊報(The Sunday Telegraph)》援引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的採訪報導稱,英國計劃在加勒比和東南亞建立兩個新的軍事基地。分析人士警告說,英國計劃在東南亞建新的軍事基地,可能會使該地區的戰略形勢進一步複雜化。
-
港媒:又有三所美國大學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港媒稱,華裔學者和研究人員又得到3所美國大學發聲支持。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5日報導,匹茲堡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近加入其他12所頂尖學校行列——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發表了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的聲明。
-
步進電機:單極電機
單極步進電機,帶有5或6根導線的永磁電機和混合式步進電機通常按圖1.2所示的原理圖進行連接,兩個繞組中的每一個都有一個中心絲錐。在使用中,繞組的中心抽頭通常連接到正電源,並且每個繞組的兩端交替地接地以反轉由該繞組提供的場的方向。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這個6極轉子的旋轉方向與定子磁場的旋轉方向相反。
-
港媒:中美科學家仍在合作共事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2日文章,原題:儘管川普有敵意,中美科學家依然合作共事 在中國東部城市合肥,由物理學家潘建偉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可以在戰場上使用的新設備美國物理學家馬蘭·斯考立參與了該項目,他們的合著論文發表在本月初的《物理評論快報》上。儘管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爭鬥,但兩國科學家仍在繼續聯合進行研究,包括一些可能引起關注的應用。
-
磁單極是個什麼鬼?
但是,在1975年,美國科學家在高空氣球上探測宇宙射線時,意外地發現了一條單軌跡。經分析,認為這條軌跡是磁單極子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並不能說明真正找到了磁單極子。1982年2月14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布拉斯·卡布雷拉宣布,他利用超導線圈發現了一個磁單極子,不過後來再沒有找到新的磁單極子。科學實驗必須能經得起多次的重複,所以,僅有這一事例還不能證實磁單極子的存在。
-
中美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牙齒能自我再生
中美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牙齒能自我再生) 核心提示:港媒報導還稱,研究團隊正在利用這些發現開發高性能材料,用於仿生人類假牙和耐用陶瓷。
-
Nature Communications新出:雙極電極引領鈉離子電池設計新方向
廣東工業大學林展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 「Sustainability-inspired cell design for a fully recyclable sodium ion battery」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在鈉離子電池中引入雙極電極設計的思路,實現了電極材料高效回收利用。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訪談動機】作為國內知名的國際戰略問題研究學者,閻學通的每一次發言,幾乎都能掀起學術界的一場爭論——從早前倡導的放棄不結盟政策、放棄韜光養晦……到如今公開表示,對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有疑慮。 1月中旬,他在中國記協舉行的新聞茶座上表示,兩年來,中美並未構建起新型大國關係,究其原因在於,美國仍認為中國不能和美國平起平坐。
-
磁單極的故事(編者按)
1931年狄拉克利用數學公式預言了磁單極子的存在;可惜迄今為止,基本的磁單極粒子一直未能被發現。在大爆炸(Big Bang)宇宙模型的三大疑難問題中,「宇宙磁單極子問題」即為其一(另二個問題是「宇宙平坦性問題」和「宇宙視界問題」)。
-
今年,中美科研合作不減反增
港媒稱,根據一項新研究,儘管中美關係不佳,但是新冠疫情使得兩國科學家合作增多。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3日報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從2018年年初至2020年4月間發表的1萬篇涉及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在截至2019年年底的兩年內,有3.6%的論文涉及中美兩國科學家的合作,而在今年頭4個月內,這一數字上升到了4.9%。
-
簡單解讀單極霍爾效應傳感器
今天我們將研究一種特定類型的霍爾效應傳感器:單極霍爾效應傳感器。單極霍爾效應傳感器,也稱為單極開關,可為各種接近感應設備(從變速杆到筆記本電腦的屏幕)設置動畫。什麼是霍爾效應?我們對單極霍爾效應傳感器的討論首先需要我們了解霍爾效應的核心。霍爾效應是當暴露於磁場中時導電材料兩側之間的電勢差。
-
港媒:中美擺脫「安全困境」仍需加強互信(2)
【延伸閱讀】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互釋善意 避免新「冷戰」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中美外交安全對話9日舉行。外媒認為,兩國在此次對話中互釋善意,共同表達了合作意願。他說,美國不想打冷戰,也不想採取旨在遏制中國的政策。另據俄新社11月9日報導,中美防長強調必須緩和兩國軍方之間的緊張,避免發生衝突。報導稱,美國防長馬蒂斯9日在中美外交安全對話後說:「像今天這樣的高層對話有助於我們隨著尋找利益和目標一致的領域拉近距離……我們通過真誠對話尋求緩和緊張的途徑,將保持兩國軍方聯絡熱線暢通,以降低誤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