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可充電電池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和大規模能源儲存。然而,可充電電池的大規模應用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而且產生了大量的電池廢棄物,對環境和生態造成了極大地威脅。通過回收和再利用廢舊電池,不僅可以減少對電池關鍵材料資源的需求,也能減輕對環境和生態的不利影響。廣東工業大學林展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 「Sustainability-inspired cell design for a fully recyclable sodium ion battery」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在鈉離子電池中引入雙極電極設計的思路,實現了電極材料高效回收利用。結果表明,以鋁箔作為共享集流體,Na3V2(PO4)3作正極的鈉離子電池中,Na3V2(PO4)3回收率接近100%,元素鋁回收率接近99.1%,固相材料回收率達98.0%。該研究指明了下一代鈉離子電池技術新的研究方向。
鈉離子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理想替代品,然而其大規模應用勢必產生資源和環境問題。可回收電池設計是實現電池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一個典型的電池結構主要由配件、電解液、隔膜、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集流體六部分組成,其中配件、電解液和隔膜的回收相對容易,而成本較高的正、負極電極單元回收較困難。雙極電極設計,以鋁作為共享集流體,可以實現電極材料的高效回收,而鋁和鈉不發生合金化反應是該設計的基礎。
傳統單極電極(左)和新型雙極電極(右)
金屬鈉和水可以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鋁可以生成偏鋁酸鈉;向偏鋁酸鈉中加入鹽酸,可以生成氫氧化鋁和氯化鈉。以上簡單的化學反應,組成了實現電池材料的循環利用的基本思路。
循環利用示意圖
研究表明,循環再生的Na3V2(PO4)3@C(NVP@C)正極材料,通過XRD衍射比對、充放電測試和循環伏安測試,證實了其仍具有與之前相近的電化學性能,說明了該思路的可行性。
XRD衍射比對、充放電測試和循環伏安測試
更多信息建議到Nature Communications官網瀏覽,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9933-0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