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都只能靠想像的《山海經》,90後女攝影師把它變成了現實

2020-12-0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路延 圖片均來自攝影師煥煥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山海經》是一部想像之書。

年幼時的魯迅,聽人說起這部書時,就沉迷於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念念不忘了許久,終於等到長媽媽給他買來時,「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四本木刻的小書,也被他稱為最為心愛的寶書。

攝影師煥煥,有類似的記憶。小時,她若是吵鬧,奶奶就會說故事給她聽,九尾狐、小人國、鳳凰…… 這些異獸讓她迅速安靜下來,進入一個奇思妙想的世界。她說,這個奶奶帶她一同建立的異想世界,開啟了她的想像力,「我看到山洞都忍不住往裡瞧,會不會住著小人兒?」

有次去書店,偶然翻開了《山海經》,煥煥才發現,原來奶奶口中的角色們並非胡說,而是有據可考,她也突然冒出一個有趣的念頭:奶奶跟我說過的「他們」,我能不能複製出來,給小夥伴們瞧一瞧?

於是,就有了一系列《山海經》裡的異獸拍攝。

比如鳳凰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五百裡,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比如祙

《山海經海內北經》:其為物人身,黑首,從目。

比如畢方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呼也,見則邑有譌火。

比如白帝少昊

《山海經·西次三經》: 又西二百裡,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 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比如如魮之魚

《山海經西山經》: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於漢水,多如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魚尾,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比如嬰勺

《山海經中山經》:有鳥焉,其名曰嬰勺,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共鳴自呼。

比如建木

《山海經海內南經》: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比如鴒

《山海經中次六經》:廆山有鳥,如山雞,長尾赤如丹火,青喙,名曰鴒,其鳴自呼,服之不眯。

比如

《山海經山海西經》:又西百八十裡。曰黃山,無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其中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蒼黑大目,其名曰。

比如九尾狐

《山海經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比如夫諸

《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三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琈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燻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

比如鮫人

《山海經海內南經》: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比如乘黃

《山海經海外西經》: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常人往往只看到成片,驚訝於她腦洞大開,並被極為驚豔的照片所臣服,卻無從知曉其中所花的心力。每一個異獸都要根據《山海經》描述還原,她先畫出草稿來,再去做服飾造型,有時要做一個月,上萬根羽毛也是一根根粘上去。

「拍照也儘量做到場景還原,我有次跑去四姑娘山拍攝,扛了兩大塊鏡子,爬山就爬了八個小時,中途有個小瀑布,我停下來拍攝,想著要不就不爬了,問路人上面大瀑布好看一點不?他說不止好看一點哦,不想錯過更好的場景,咬咬牙接著爬。」

特別的是,雖然投諸了大量心力,煥煥拍《山海經》系列卻從未想過變現,她說,我只是給自己拍一個東西。

逐漸走紅後,不少熱情的粉絲希望成為其中角色,甚至發來上百條私信希望有償拍攝,她都選擇了拒絕,「如果收了錢,這就變味了,它不再是由我自己所有的意志為轉移。」

因為服飾費錢,她也不商業變現的緣故,她還遭受了許多非議,比如「富二代有錢燒」等等,她卻從不去解釋,「我的錢也不是憑空來的,也是靠工資、接單來的,怎麼花錢是我的自由,不想解釋,網上有些人本來就帶著偏見來的,沒有必要。」

但真要說出目的,她說也並非沒有,「我拍《山海經》的唯一理想,就是讓其他人看到,最好是走出國門,讓大家看看我們的好東西,這多好玩兒。」

相關焦點

  • 只存在於想像的《山海經》世界 90後攝影師將它變成了現實
    這,也許要去90後獨立攝影師煥煥的《山海經》系列作品中找尋答案。人面魚身的鮫人、溫柔潔淨的神獸夫諸、「鳥首而魚翼魚尾」的怪魚……這些看似荒誕怪異的描述,常人連想像都難以拼湊出的形象,確實存在於古籍《山海經》之中。而將這些見所未見的神獸用現代的審美方式呈現給觀眾,就是煥煥正在做的事情。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魯迅曾寫過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阿長與<山海經>》,裡面便寫到了樸實善良的長媽媽為他買得《山海經》,他從這本書中了解到了《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看到了這些故事中古代英雄們的勇敢抗爭精神,這對他而言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 《山海經》在被質疑了幾千年後,終於被學者證實:它是真實的歷史
    司馬遷直言:「餘不敢言也」;魯迅認為它是「巫觀、方士之書」;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把它當做神話小故事,用於兒童想像力的啟蒙。在《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中,正是長媽媽帶給魯迅先生的4本「紙張很黃、圖像很壞」的《山海經》,構成了魯迅最初對神怪的想像,成為他少年時期最為心愛的書。
  • 90後少女,竟繪製出《山海經》中絕美的畫面!
    》這個亙古長卷攝影師煥煥她的本名叫陳馨她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極其感興趣的90後少女她也曾經是別人鏡頭下的模特它有著絢爛的羽翼英俊的臉龐它獨自生活在山林間孤獨而避世它擁有屬於自己的巨大的巢穴在其間修煉甚至啟動魔法……細微到配飾這位攝影師也不願將就力求做到真實
  • 《山海經》到底有多神奇?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連魯迅先生都欣賞
    魯迅先生知道了「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和執幹戚而舞的刑天」,雖然聽著荒誕,但是卻給那時候的魯迅先生帶來了無窮的想像力和好奇心。但其實,山海經的神奇之處,其實遠比我們想的震撼,裡面所載的內容,很多已經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 竟然都來自奇書《山海經》
    但後來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將天空奔星視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變成了兇星的稱謂。4. 鳳凰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具有極高地位,是禮記四靈之一。「鳳」為雄性,「凰」為雌性,秦漢以後,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帝後也開始稱鳳。鳳凰的形象逐漸被整體「雌」化。其圖徽常用來象徵興國祥瑞。5. 蠱雕蠱雕性情非常兇猛,是一種吃人的異獸,它的體型非常大。
  • 《山海經》記載的異獸真的存在過?是史前核戰爭後的產物?
    中國奇書《山海經》:12萬年前上古人類文明核戰爭後的地理、生物勘察報告?中國志怪小說《山海經》歷來被認為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漢朝太史令司馬遷說它記載荒誕,寫《史記》時不敢參考。近代作家魯迅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它是「古之巫書」,意思是不可信的古代迷信書籍。
  • 原來是《山海經》裡的一隻水怪,後被大禹降服
    《西遊記》相信大家都熟知了,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還曾被多次改編為電視劇播放。從老到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可以說《西遊記》承載著每一代人的回憶。其中的孫悟空善良正直,並且神通廣大、三頭六臂、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擁有"火眼金睛"、會七十二變、有筋鬥雲金箍棒、一個跟頭就是十萬八千裡、還會吹毫毛分身。
  • 被質疑了3000年的《山海經》,如今終於被證實!學者:是真實歷史
    《山海經》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它曾經被收錄到我們的語文課本中。魯迅先生也在《百草堂與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中,提到了《山海經》。阿長給魯迅帶來了四本「紙張很黃、圖像很壞」的《山海經》,就是它們,構成了魯迅最初的對神怪的想像——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也成了少年時代的魯迅最為心愛的寶書。
  • 攝影師拍攝《山海經》的妖怪,「三皇五帝」中的白帝,畫面美成仙
    一位專業攝影師,多以古風人像拍攝為主。她對古代神話傳說故事非常感興趣,常常將《山海經》中的妖怪塑造於現實生活中,用照片來展示。在她拍攝前期,都會做相關功課,去了解妖怪或神仙身上的特徵,再用一些擬人的手法將其表現出來。這組圖片是煥煥拍攝的《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記載的白帝少昊。
  • 《山海經》中的白澤:被攝影師拍下真實存在,通體白色十分神聖!
    照片中就是《山海經》的一套書,《山海經》是我國一本先秦時候的古籍,記載了許多神話故事以及神獸神人,堪稱一本百科全書。《山海經》中的白澤:被攝影師拍下真實存在,通體白色十分神聖!人們十分喜愛《山海經》中的神獸,於是其中之一的白澤被人們畫了出來。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後說不可能,後被鄭和下西洋證實
    但是對於這部著作,古今的很多名人都有不同的認識,比如司馬遷就曾評價山海經的內容是無稽之談,魯迅先生也認為山海經是方士之書。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認知水平有了極大的發展,學者們越來越清楚的發現,山海經是一部有價值的地理著作,書中一些關於人文地理的描寫,很多都已經得到了證實。其實對山海經存在偏見的名人,除了司馬遷和魯迅之外,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皇帝。這位皇帝就是朱元璋。
  • 山西大爺山中偶遇「怪鳥」,投餵多年,專家:或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自此鳳凰對於人們來說便有了幾分神秘高貴的色彩,並有了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等特徵,最終成為了超越現實的神獸。鳳凰雖然是凡人難能一見的神物,但是在2015年卻在山中被一位大爺發現,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山海經》一張插圖,表示地球居然是圓形的,它究竟有多神?
    中國被譽為一個文化古國,富有上下5000年的歷史,而就有這麼一本被稱為「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小時候我們都聽過很多玄幻故事,比如電視裡常播的女媧補天、后羿追日等神話小故事,再到現在電視上播出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面的九尾狐等都是選自《山海經》這本書中。
  • 美國女攝影師Clarissa Bonet 城市空間
    「City Space」是美國女攝影師 Clarissa Bonet 一個依然在進行中的私人拍攝項目,在這個項目中,攝影師通過電影般的鏡頭視角來呈現城市環境對人類生存狀態的影響,出色的場景控制為每個畫面增加了特別的敘述力量。
  • 《山海經》記錄的到底是神話還是真的,異獸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第一種:兕《山海經·海內南經》「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現實世界最佳匹配:犀牛 匹配程度:90%第二種:犰狳《山海經》原文: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 90後攝影師儲衛民獲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總冠軍
    90後攝影師儲衛民拿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總冠軍——  讓老外驚豔中國 讓城市看見星空◎武冰聰  零下20多攝氏度的氣溫裡,90後攝影師儲衛民扛著相機,獨自漫步在格陵蘭西部的烏佩納維克小鎮上,他想尋找一個更棒的角度,記錄下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北極圈內人們的生活場景。
  •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的奇獸,原來是現實中的這些生物,好神奇
    中國第一部集中記錄神話片段和原始思維的奇書曰《山海經》,是極其富有象徵意味的。它以山海之所經,歷述怪獸異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產生的神話和巫術的幻想,進而成為百世神異思維的經典。它呼喚著山川湖海的精靈和魂魄,使中國神話幻想在滋生和筆錄的早期,就粘附著泥土和方域。
  • 中小學生必讀書籍《山海經》裡的75種異獸,都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中小學生必讀《山海經》?因為它稱得上中國上古奇幻巨著,被魯迅先生視為一生的「寶書」,我們熟知的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也都出自這裡。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書裡寫道:「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幹戚而舞』的刑天。」
  • 你想要知道的神奇動物,或許都藏在這本《山海經》裡
    他就是被譽為「失落的天書「千古第一奇書」的《山海經》。在中國的歷史上《山海經》一直都享有極高的榮譽。有趣的是最近幾年我們有些只在山海經中看到的虛幻動物,有的卻在現實中真的出現了,這讓一眾網友炸開了鍋。小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