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存在於想像的《山海經》世界 90後攝影師將它變成了現實

2020-12-05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 記者 李雨心

「廆山有鳥,如山雞,長尾赤如丹火,青喙,名曰鴒,其鳴自呼,服之不眯……」

《山海經》——鴒 廆山有鳥,如山雞,長尾赤如丹火,青喙,名曰鴒,其鳴自呼,服之不眯。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山海經》之乘黃「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

一個光怪陸離的異獸世界,和只存在於神話故事中的神怪畏獸,如果通過藝術化的手法、光影的手段來想像還原,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一部在中國流淌了數千年的志怪古籍,如何在當代煥發出獨特的生命力?這,也許要去90後獨立攝影師煥煥的《山海經》系列作品中找尋答案。

人面魚身的鮫人、溫柔潔淨的神獸夫諸、「鳥首而魚翼魚尾」的怪魚……這些看似荒誕怪異的描述,常人連想像都難以拼湊出的形象,確實存在於古籍《山海經》之中。而將這些見所未見的神獸用現代的審美方式呈現給觀眾,就是煥煥正在做的事情。「我做這個作品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要展示給人們一個獨屬於中國的神獸世界,更希望其能走出國門,被更多的人看到。」

《山海經-海內南經》---鮫人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攝影再現《山海經》的奇珍異獸

不久前,一則「華為註冊整本《山海經》」的新聞在網絡上不脛而走,把古老典籍中的神獸和先進的科技結合,讓不少網友感嘆這是「中國式的浪漫」。雖然之後有人指出,華為註冊的商標名字不光來源於《山海經》,但是大眾對於此事的態度,足見這本古籍到國人心中的影響力。

《山海經》作為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作者不詳,全篇記載荒誕離奇,卻包含了一個獨屬於中國的神話世界。古往今來,無數的名家名人曾走進這個世界探尋,譬如國人熟知的魯迅,幼年就對這本書心心念念。而對於煥煥而言,她不僅走進了這個世界,還用攝影的方式二次創作了這個世界。

《山海經-海外東經第九》之青丘國九尾狐青丘國在其北,其狐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在煥煥的《山海經》攝影作品中,人們能夠看到極強的視覺衝擊以及造型獨特的模特:有的額頭生出四隻鹿角;有的背上長著稜角;有的頭上插滿紅色的羽毛。「我希望我的作品既基於古籍記載,又有現代美感。所以我選擇了將神獸擬人化的方式,來呈現對於《山海經》的遐想。」

既要還原書中記載神獸的外貌特徵,又要展現其生活的環境,還要做出藝術美感,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考量,都不是一件易事。而且在煥煥之前,似乎沒有人成體系的做過此事。不管是服裝、道具、造型方面,都需要煥煥的「一條龍」服務。「該系列的所有服裝,都是我親手設計製作的,因為根本就沒法購買。」

在還原《山海經》中關於青丘九尾狐的記載時,煥煥訂做了9條尾巴,且每條長度為1米2;在拍攝上古神獸「夫諸」時,她用3D列印出四隻雪白的鹿角;還有渾身長滿火紅羽毛的神鳥鴒,製作服裝時她將上萬根羽毛一根一根的縫製。「我是一個不容易滿足的人,每個作品都希望能夠做到最好。」

《山海經》-東山經之鮯鮯之魚有魚焉,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其鳴自訆。

掙錢來支持自己藝術創作

可以說,《山海經》系列帶給了煥煥不小的名氣。在去年到現在,她的微博粉絲漲了十多萬,更先後接受了《中國日報》海外版的報導採訪,央視、江蘇衛視等電視臺的節目邀約。但大多數的時間,煥煥選擇了躲在作品的背後。「我只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山海經》這個作品,而我更偏於做一個幕後的工作者。」

還有一點是,煥煥始終將商業與自己的創作分開。網絡中有不少網友被她的作品吸引,紛紛私信她能不能進行商業拍攝時,都被煥煥一一拒絕。《山海經》這一藝 術創作是煥煥拍攝世界的淨土,她不希望因為金錢喪失創作的欲望。於是,在別的姑娘都在掙錢買包買漂亮衣服的時候,煥煥需要掙錢來支持自己的創作。「基本上拍攝一組《山海經》的作品,從服裝道具上就要花費上萬元。」

《山海經之西山經》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於漢水,多如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魚尾,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雖說《山海經》的創作是一件耗錢耗力的事情,但其也為煥煥帶來了無數的機會。在《山海經》逐漸成名的同時,很多影視劇組也找上了她擔任服裝造型概念設計,甚至有圈內人希望能與她一起創作出以《山海經》為題材的影視劇。就在不久前,舞劇《鴒》在成都開演,這個作品取材於《山海經》,由煥煥擔任舞美設計和服裝造型。

《山海經·中山經》之夫諸「中次三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琈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燻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

到2019年7月,正好是煥煥的《山海經》作品開拍兩周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說道之前拍過的神獸「乘黃」,正好趁有時間再拍一遍。「當時條件有限,覺得那個作品還差了點意思,所以打算近期重新製作拍攝。」除此之外,煥煥的另一作品「二十四節氣」系列也在創作之中。「『二十四節氣』也是我們中國農耕文化所留下精華,但是對於現在城市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並不知道這個時節有著怎樣的特點。所以我依舊用擬人化的手法來進行創作,希望能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用更現代的方式展現出來。」

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讓青春力量激蕩,讓青春正氣昂揚。

封面新聞長期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選。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動過你?

快來給我們推薦吧!

【推薦方式】

歡迎通過封面新聞APP的爆料平臺,推薦你心目中能夠代表中國力量的新青年;與此同時,也可以在封面新聞微博、微信等平臺的相關稿件下方留言,歡迎向我們推薦。

【推薦標準】

①年輕:14-40周歲②正能量: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③責任感:遵紀守法,品德高尚,甘於奉獻④創新力:勤於學習,善於創造⑤引領風潮:在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具有良好的社會影響。

相關焦點

  • 魯迅都只能靠想像的《山海經》,90後女攝影師把它變成了現實
    封面新聞記者 張路延 圖片均來自攝影師煥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山海經》是一部想像之書。攝影師煥煥,有類似的記憶。小時,她若是吵鬧,奶奶就會說故事給她聽,九尾狐、小人國、鳳凰…… 這些異獸讓她迅速安靜下來,進入一個奇思妙想的世界。她說,這個奶奶帶她一同建立的異想世界,開啟了她的想像力,「我看到山洞都忍不住往裡瞧,會不會住著小人兒?」
  • 《山海經》記錄的到底是神話還是真的,異獸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有些卻神奇的留了下來,比如這本上古奇書《山海經》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山海經》裡面的奇珍異獸。山海經異獸是指《山海經》裡記載的充滿神秘色彩的動物,這些異獸的描述讓我們一定程度上了解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像。神奇的是,很多書中描述的奇珍異獸好像在現實生活中找得到對應的物種。
  • 90後少女,竟繪製出《山海經》中絕美的畫面!
    ▼你是否想像過而最近一群藝術家們正在靈感勃發地繪製《山海經》這個亙古長卷攝影師煥煥她的本名叫陳馨她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極其感興趣的90後少女她也曾經是別人鏡頭下的模特後來,熱愛《山海經》的她也拿起了相機開始呈現出自己心目中的奇想世界
  • 《山海經》裡的生物只存在於神話?現實中有嗎?
    01、《山海經》中記述的內容,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記得小時候看《衛斯理傳奇》,有一個章節我印象特別深刻,裡面講述一個只有一隻眼睛的生物,藏在地殼深處,某一天由於人們開採過盛,打擾了這種生物的生活,導致他們從地殼深處走進並擾亂了人類的生活。
  • 《山海經》中的白澤:被攝影師拍下真實存在,通體白色十分神聖!
    照片中就是《山海經》的一套書,《山海經》是我國一本先秦時候的古籍,記載了許多神話故事以及神獸神人,堪稱一本百科全書。《山海經》中的白澤:被攝影師拍下真實存在,通體白色十分神聖!人們十分喜愛《山海經》中的神獸,於是其中之一的白澤被人們畫了出來。
  • 《山海經》中最早的美人魚,長得像魚四隻腳,超出你的想像
    你姨知道,美人魚在大伙兒的心目中一隻都是一種美麗的存在。雖然不是人類,但是她們很美,顏值一般都超高,身材也非常好,凹凸有致,性感迷人。即便下半身是魚的身子,讓人看了依然覺得很美,如果放在現實裡,絕對是很多直男宅男理工男心目中的女神。
  • 《山海經》裡的那些奇珍異獸,難道是真實存在的?
    《山海經》裡面介紹了很多珍奇異獸,很多人認為《山海經》裡記載的神奇動物全是虛構的,但很多資料顯示這些神奇的動物也存在於現實世界中。只是有些滅絕了,有些不在我們國內。第一隻:鹿蜀「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山海經》裡說,傳說南方山系中的杻陽山上有一種瑞獸,名叫鹿蜀。它的形狀像馬,白色的頭,身上長的花紋如同老虎斑紋一樣,尾巴是火紅色的,高高地在空中左右搖擺著,鹿蜀的鳴叫像是有人在唱歌。據說將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孫昌盛,因此它們經常遭到人們捕殺。
  • 《山海經》記載的異獸真的存在過?是史前核戰爭後的產物?
    第一,《山海經》記載的異獸有些違背生物構造常識,有些卻真實存在於現實中。《西山經》中記載著一種叫做文鰩魚的異獸,描述其「狀如鯉魚,魚身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而現實中分布與東南亞、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鼯鼠」與「飛鼠」便十分相似,只不過鼯鼠的翅膀是「飛膜」,飛膜能使鼯鼠在樹木間快速滑行,卻不能像鳥類般翱翔。第二,《山海經》五大山經記載的山脈幾乎全部真實存在。
  • 山海經「人面獸」現實中被捉,長相嚇人中毒後會吃掉自己的尾巴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第一奇書,據不完全統計,全書記載的奇珍異獸竟然高達450多種,而"人面獸"應該是其中最為常見的。 後世很多人認為,這些"人面獸"可能只是古人將人的臉安放在動物身上想像出來的,現實中並不存在。然而,在南美洲人面卻發現了真實存在的"人面獸"。
  • 山西大爺山中偶遇「怪鳥」,投餵多年,專家:或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自此鳳凰對於人們來說便有了幾分神秘高貴的色彩,並有了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等特徵,最終成為了超越現實的神獸。鳳凰雖然是凡人難能一見的神物,但是在2015年卻在山中被一位大爺發現,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山海經:如果地球不是實心的,山海經世界是否是地心文明?
    山海經:如果地球是空心的,山海經世界是否是地心文明?今天我們要講的山海經世界也是如此,山海經作為一本先秦書籍,記載了大量上古時期的歷史,那是一個沒有文字,只能口口相傳的時代,所以山海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古至今有大量的學者專家保持著對山海經的高度興趣,但是仍舊沒有一個統一所有人認可的答案。最近有一部分人開始相信山海經世界另一種說法,認為山海經其實是另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在地心。
  • 《山海經》荒誕不經?它所描述的怪物是否真實存在?
    這世界上竟有這樣的動物,你不是在逗我吧!可這世上還真就有!《北山經》中提到的「飛鼠」現在也叫「鼯鼠」,現實生活中的它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張牙舞爪的異獸形象,反倒是十分嬌小可愛的。飛鼠如今多生活在亞洲東南部,除此之外,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也有它們的蹤跡。飛鼠因長有一雙翅膀而得名,而實際上它們的翅膀發育並不成熟,嚴格來說只能稱為「飛膜」。
  • 《山海經》內容真實嗎?古世界地圖復原後,與現代世界非常相似
    《山海經》原書共22篇,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現今只存有18篇。它的內容廣泛,包括歷史文化、地理、民俗、各地傳說等等,是一本綜合類的著作。由此可看,編寫《山海經》之人不僅要學識淵博,更要經常外出遊歷。這本書籍是非常具有價值的。但裡面的內容卻有些荒誕。裡面的很多事情都無法得到解釋。其實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謎。這些現象是否發生都沒辦法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 攝影師拍攝《山海經》的妖怪,「三皇五帝」中的白帝,畫面美成仙
    一位專業攝影師,多以古風人像拍攝為主。她對古代神話傳說故事非常感興趣,常常將《山海經》中的妖怪塑造於現實生活中,用照片來展示。在她拍攝前期,都會做相關功課,去了解妖怪或神仙身上的特徵,再用一些擬人的手法將其表現出來。這組圖片是煥煥拍攝的《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記載的白帝少昊。
  • 《山海經》中的異獸被證實,書中世界真實存在嗎?網友:細思恐極
    仔細研究下去發現,這些化石和《山海經》中的記載大為相似。所以很多專家確信《山海經》是一個曾經存在過的世界。有人稱山海經是一部失落的天書有人甚至說《山海經》是失落的天書,為什麼會有人這樣認為呢?因為《山海經》中的記載又有與現實世界十分相似的地方。古時候沒有現在科技的發達,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好多人就會疑問作者是怎樣把那個世界描述的如此清晰呢?所以人們就會把這本書中的世界想像為另一個世界,或者認為是不是對上一個文明中世界的記載呢?他們認為《山海經》就是那個世界給我們遺留下來的瑰寶。
  • 《山海經》中的事物被是真實存在,你覺得上古文明是真實存在嗎?
    《山海經》中的事物被是真實存在,你覺得上古文明是真實存在嗎?《山海經》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被人們稱作是一本曠世奇書,這本書共分為《山經》,《海經》這兩個部分,《山經》主要記載了古代的山川大理等物,而《海經》則記載了那寫奇珍異獸,很多人在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都會覺得這本書中的內容都是人們自己想像出來的,但是現在科技進步的非常快,這本書中的很多東西都被證實是真實存在的,書中很多動物也都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那這是不是就說明上古文明是真實存在的呢
  • 地心世界是否存在?《山海經》中曾有記載,南極是地心世界入口?
    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也會上演這神秘事件,一直以來,地球的內部世界仍然備受爭議。有許多人認為,在地球的內部深處存在著一片地下世界,而這個地下世界也在上海經中早有記載。,也是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的,在我們看來書中的內容實在太過荒誕了,因此有很多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人類想像力爆發的結果,但是隨著科學家對《山海經》的研究來看,書中的很多內容似乎能夠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原型。
  • 《山海經》是真的嗎?古世界地圖復原後,與現代世界極為相似!
    《山海經》是真的嗎?古世界地圖復原後,與現代世界極為相似!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以《山海經》為原型的小說影視劇人物,也讓我們對這本書充滿了想像,《山海經》確實是一本比較奇特的書籍,它是記述古代志怪的一本書籍,裡面的內容也是非常複雜的,除了一些民間的傳說之外,還有一些山川地理民族藥物,祭祀等等,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就是出自於山海經這本書。
  • 《山海經》中描繪了一幅地圖,復原後發現:與世界地圖相差無幾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經過千變萬化才發展到如今這個模樣的。女媧造人、開天闢地都是以前人們捏造出來的神話故事,現在的我們是依照歷史上留下的參考資料來考究以前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地球母親它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46億年,而我們人類歷史上留下來的資料卻是很少的。
  • 山海經與現代世界地理的驚人吻合(圖)
    編寫《山海經》這樣的大部頭著作,需要編寫者有著充裕的時間、充足的財力,並且沒有或少有世俗雜務的幹擾;顯然,這樣的條件乃王子朝一行的後裔所充分具有的,而這種工作也成為他們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樂趣。,《山海經》極為謹慎地迴避任何與現實有特定關係的事件,當亦有其苦心。即作者或編寫者出於某種現實的考慮而竭力想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有點象尋山隱修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