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研發鈉-空氣電池 穩定且電壓損失小

2021-01-09 網易探索

2013-01-10 10:05:19 來源: 網易探索

舉報

核心提示:德國吉森大學、卡爾斯魯爾研究中心以及巴斯夫公司的科研人員合作,用金屬鈉取代目前最常用的金屬鋰作為電極材料,設計了一種新的電能儲存與釋放方案-「鈉-空氣電池」,這種新型的「鈉-空氣電池」具有穩定性高、電壓損失小的優點。

德國吉森大學、卡爾斯魯爾研究中心以及巴斯夫公司的科研人員合作,用金屬鈉取代目前最常用的金屬鋰作為電極材料,設計了一種新的電能儲存與釋放方案-「鈉-空氣電池」,並研製出的電池樣品。「鈉-空氣電池」在電壓約2.2伏的放電過程中,鹼金屬鈉在碳材料的陰極上與空氣中的氧元素結合成穩定的過氧化物,在充電過程中,鈉離子又被還原成金屬鈉並釋放出氧,充放電過程的效率達到80-90%,理論電能密度可以達到1600瓦/千克。與鋰材料相比,雖然理論上鋰電極可以達到更高的電能密度,但鈉與氧結合成過氧化物的電化學過程比鋰要更加穩定。因此,這種新型的「鈉-空氣電池」具有穩定性高、電壓損失小的優點。研究人員認為此項研究成果說明,鈉材料也具有作為未來新型電池系統電極材料的前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研發鈉-空氣電池取得進展
    德國吉森大學、卡爾斯魯爾研究中心以及巴斯夫公司的科研人員合作,用金屬鈉取代目前最常用的金屬鋰作為電極材料,設計了一種新的電能儲存與釋放方案-「鈉-空氣電池」,並研製出的電池樣品。
  • 德國研發「鈉空氣電池」
    由於鋰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們隨身攜帶的手機體積才得以縮小,同時動力鋰電池的推出,讓電動自行車減輕重量成為可能,但日前德國大學研究人員研究出一款可替代鋰電池的新電池技術,令未來電池種類發展充滿想像。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 嚴振華)7月20日,南開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納米項目中期總結會在天津召開。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出席會議。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我校科技處、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
  • 人民網:南開大學「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1 鈉—二氧化碳(Na-CO2)電池結構及反應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 (記者 朱虹)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教授團隊在利用CO2呼吸的室溫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可充室溫鈉-二氧化碳電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為題,在《德國應用化學》(
  • 科學家研發新型鈉電池,百次循環97%容量
    ,研發,鈉電池,百次循環,依然97%電量✪ 更多內容猛戳『閱讀原文』歡迎分享! 近日,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通過在鈉元素中整合液態銫突破性的研發出全新的電池電極,讓鈉電池(NBBs)具備高效率、極高安全係數和極長使用壽命諸多優點。這項新技術屬於同類似於太陽能和風能的可再生能源,如果這項技術未來成功商用,將會極大的推進電動汽車領域發展。
  • 鋅空電池首篇《Science》!非鹼性可充電鋅空電池!可在空氣中穩定...
    然而,電化學可逆的可充電鋅空電池由於面臨諸多挑戰,目前仍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  2.鋅負極的析氫腐蝕:由於鋅比氫具有更負的還原電位,金屬鋅在鹼性溶液中熱力學不穩定,導致鋅負極表面會發生析氫反應,電池性能嚴重衰減;  3.空氣正極緩慢的四電子反應:在鹼性鋅空電池中,空氣正極主要發生有H 2O參與的四電子氧還原(ORR)反應路徑,即H 2O和O 2反應生成OH -,反應動力學緩慢,需要高活性和穩定的雙功能催化劑來加速反應
  • 電池新技術前瞻:用鈉代替電池中的鋰
    來自NUST MISIS,俄羅斯科學院和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以特殊方式「堆疊」的鈉(Na)可以代替鋰(Li)用於電池生產。鈉電池將比現有的鋰電池便宜得多,並且具有同等甚至更大的容量。研究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韓國科學家研發海水電池:成本低且環保,即將商用
    電池技術的突破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然而,此後卻再也沒有哪一類電池,能取代鋰電池的市場地位。近期,據科技媒體phys報導,韓國蔚山國家科技研究所(UNIST)正在利用海水,研發一種新型電池,該海水電池不僅成本低廉,環保無汙染,且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種海水電池的研發已歷時3年。
  • 港中大研發出新型空氣電池 可用於大規模儲電系統
    本報香港電 (記者陳然)香港中文大學近日宣布,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盧怡君及研究團隊已研發出安全、高效、長壽的空氣電池,分別以有機材料鉀聯苯作負極、氧氣作正極,為可再生能源的儲存系統揭開新的一頁。
  • 續航裡程800公裡,看IBM研發7年之久的金屬-空氣電池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哪種溶劑能夠足夠穩定,以便於讓鋰-空氣電池能夠進入到商業化的階段。 3.陰極 在充電過程中,鋰離子可能與負極發生反應會產生硝酸鋰。硝酸鋰同樣會與電解液發生反應,消耗電解液並產生二氧化碳。我們在試驗中,同樣跟蹤了硝酸鋰的產生量,並採取了一些措施減少它的產生。不過,因為要求外加的充電電壓必須比電池的工作電壓要高出至少700mV以上。
  • 技術前沿│港中大研發出新型「空氣電池」 可應用於大規模儲電系統
    盧怡君表示,團隊此次突破材料限制,以有機材料取代鹼金屬,最終成功研發出鉀聯苯複合氧電池,其生命周期可高達3000次循環、在高電流密度下的平均庫侖效率超過
  • 【先導智能】前沿丨中美科學家研發有機聚合物制高性能電極 可用於低成本/環保鈉離子電池
    據外媒報導,下一代電池中的鋰離子可能會被更豐富、更環保的鹼金屬或多價離子所取代。不過,最主要的挑戰是要研發穩定的電極,能夠將高能量密度和快速的充放電速率相結合。最近,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就研發了一種由有機聚合物製成的高性能電極,可用於低成本、環保且耐用的鈉離子電池。
  • 幾種金屬空氣電池的國內外研發及應用進展
    美鋁加拿大公司和以色列公司Phinergy新展示的100公斤重的鋁空氣電池儲存了可行駛3000公裡的足夠電量。國內:雲鋁股份與昆明冶金研究院共同出資組建創能鋁空氣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鋁-空氣電池研發項目。目前,創能鋁空氣電池研發項目正在推進中。
  • 「電池國家隊」研發出新型鈉離子電池,價格比肩鉛酸電池
    中科海鈉團隊成員來自被稱為「電池研發國家隊」的中科院物理所二次電池研發團隊,其開發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在性能上對標鋰電池,包括使用壽命相當,快充快放,且能量密度可達 140Wh/kg。而在成本上則明顯優於鋰電池,甚至可以比肩在市場上處於低端的鉛酸電池。該電池負極材料以煤作為原料,正極以廉價金屬氧化物為原料,成本優勢明顯。
  • 乾貨|幾種金屬空氣電池的國內外研發及應用進展
    目前已經取得研究進展的金屬空氣電池主要有鋁空氣電池、鎂空氣電池、鋅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等。這幾種類型的金屬空氣電池有的已經具備大規模量產的條件,有的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有的已經在電動汽車方面取得良好的應用成果,並即將大規模裝載新能源車輛。   本文將分別介紹上述幾種金屬空氣電池的研發及應用進展。
  • 汽車電池電壓標準範圍,汽車電池電壓多少正常
    要知道是和電池脫不了一部分干係的。現在在路上跑得車越來越多,我國的路況也是越來越堵,就算這樣也有非常多國人正在加入買車的行列,關於汽車各位都知道倆大件就是發動機和變速箱,其實汽車還有—個非常重要的配件那就昰蓄電池。下面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圍觀汽車電池電壓標準範圍吧。
  • 我國研發出了高電壓高能量密度水溶液混合電解液可充電電池
    水性可充電電池由於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製備。但由於受到水分解電壓的限制,目前水性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於鋰離子電池。眾所周知,電解液是化學電池、電解電容等使用的介質,為它們的正常工作提供離子,並保證工作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可逆的。
  • 新型電池越來越多,這背後都有什麼技術門道?
    具有穩定電壓,穩定電流,長時間穩定供電,受外界影響很小,並且結構簡單,攜帶方便,充放電操作簡便易行,性能穩定可靠的特點,給現代社會生活帶來很多便利。1800年,義大利科學家伏打(Volta)將不同的金屬與電解液接觸做成Volta堆,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套電源裝置。人類先後發明了鉛酸蓄電池、以NH4Cl為電解液的鋅—二氧化錳乾電池、鎘-鎳電池、鐵-鎳蓄、鹼性鋅錳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
  • 首發|專注於鈉離子電池研發,中科海鈉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據悉,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研發團隊及開拓銷售市場,加速鈉離子電池市場化進程。此前,中科海鈉已於2018年完成首輪天使輪融資。據了解,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國內首家專注於鈉離子電池研發和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核心技術來自於中科院物理所清潔能源實驗室。
  • 【中國科學報】高比能室溫鈉硫電池商業化之路任重道遠
    Mater封底鈉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是當前國外車企研發熱點。圖片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鈉硫電池前景看好   2007年回國的郭玉國最初研究方向並不是鈉硫電池,而是同樣屬於高比能金屬二次電池的鋰硫電池。郭玉國指出:「隨著這幾年硫碳正極材料研發的進步,實現室溫下的高比能鈉硫電池的可能性也漸漸加大。」  在此背景之下,鑑於鋰硫電池與室溫鈉硫電池之間的相似性,郭玉國與研究團隊開創性地將小硫分子正極應用於鈉硫電池中,並配合鈉負極和碳酸酯電解液組裝出室溫下即可工作的原型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