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最美的食材——鯕鰍

2021-01-15 中國名廚

鯕鰍,是一種外表絢麗、長相清奇的海魚,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不僅美味而且色彩濃烈,許多人將其視為海洋中最美的魚類。


《老人與海》裡面曾大篇幅描述過這種魚類,那時沒有圖片,只是模模糊糊有個概念,直到看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才知道這種魚的魅力。







鯕鰍(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俗名三保公魚、飛虎、海(魚廉),夏威夷語中稱mahi-mahi,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 我國廣東省海域也有此種水產。鯕鰍因為體形扁平,像極了一把「鬼頭刀」,所以又叫鬼頭刀。



▲鯕鰍身長1米有餘,重約十幾千克,最大體長可達2.1米。


鯕鰍顏色非常美麗,全身主要以綠色、藍色、灰色為主,還帶著螢光效果,體側散布著許多青紫色小斑,如同跳躍在金色畫布上的點點星辰。雌魚多為鮮亮的青藍色,伴有深淺不一的條紋,色彩濃烈卻又無比通透。



▲「你可以看到它們身上的條紋和紫色斑點,也可以看到它們成群地遊動。鯕鰍真正的顏色是金色,當然隔著湛藍海水看起來更像綠色。」——《老人與海》


不過鯕鰍的光彩奪人並不是永恆的,出水後的鯕鰍,隨著生命漸漸的流逝,這種絢爛的色彩也會很快褪去,最終只剩下了黯淡無光的一片灰白。這主要是因為鯕鰍的體色不來自於體表的色素細胞,而是源於能夠反射光線的魚鱗,這些鱗片受神經系統控制,能根據周圍環境以及鯕鰍的興奮程度進行調節,捕捉並反射不同角度的光線,就像稜鏡一樣。


交配期的鯕鰍會通過「點亮」鱗片來吸引異性。當找到食物而興奮,或者被捕食者驚嚇到時,鯕鰍的鱗片會移動,產生另一種光芒。鯕鰍死後,這些鱗片不受控制,就顯露出了原本的銀灰體色。



▲死亡後的鯕鰍





鯕鰍有個很有特點的稱號,叫「陰涼魚」,主要是因為鯕鰍喜歡躲在漂浮物下面,開始,漁民們以為它忌諱陽光,喜歡在陰涼處棲息,所以得名「陰涼魚」。其實,索餌洄遊的鯕鰍喜歡在晴朗的天氣下,成群出動追逐獵物,烈日炎炎的天氣就大群出現(而且它們有躲藏在漂浮物下伺機獵食的習性);而烏雲欲墜或大雨傾盆的時候,它們則全部從漂浮物下撤走,深潛海底,所以,叫它為「陰涼魚」並不恰當。




但他們的速度非常快,肌肉跑車般的身形讓它們在水中能以50千米/小時的速度劈波斬浪,成群出動圍捕獵物,甚至可以躍出水面捕食,常把四散潰逃的飛魚逼上天,於是鯕鰍又有了「飛魚虎」的別稱。



▲鬼頭刀與軍艦鳥圍攻飛魚的震撼場面,來源BBC。飛魚是飛魚科(Exocoetidae)約40種海洋魚類的統稱,它們能夠藉助翼狀鰭,貼近水面進行滑行。





說到鯕鰍最愛的飛魚,就不得不說一下同樣熱愛飛魚的雅美人。位於臺灣東部的小島—— 蘭嶼,島上的原住民為雅美族人,雅美族人由於靠海吃海,所以魚對於他們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年3-6月是當地非常有名的「飛魚季」。


▲飛魚祭,大船下水儀式


每年春季,飛魚族群會隨著黑潮來到蘭嶼附近海域,此時雅美人會舉行招來飛魚的招魚祭( MIVANWA ),招魚祭過後開始捕捉飛魚,剛開始僅限於在夜間以燈光誘捕,至夏季時才可在白天捕捉飛魚,這段飛魚水汛期內雅美人通常不捕捉別的魚類。


雅美人在夏季時會舉行另一次的儀式,停止捕捉當年的飛魚,改捉別的魚種;中秋節後不再食用飛魚並將未食用的飛魚丟棄。



▲飛魚


飛魚汛期大概有四個月左右,約為二、三月至六、七月;往昔這時是以6-10人的大船從事夜間集體性漁撈的主要時機。飛魚季的下半期( 雅美歷的12月) 開始進行小船的晝間繩釣,主要目標為鬼頭刀,鮪魚等大型魚類。



▲飛魚季裡,吃不完的魚獲曬乾了留著慢慢吃。





鯕鰍在我國的越冬場處於黃海南部外海至東海北部,春季魚群向西向北生殖洄遊,遊向沿岸水域產卵。鯕鰍生長十分迅速,第一年就可以長到1.2米以上,而在四年內能長到將近2米;而且,一般四五個月就能達到完全的性成熟,體長20釐米左右就能交配產卵,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已被人工養殖。




美國和一些加勒比國家是主要消費國家,澳洲和日本則常把鯕鰍作為捕撈金槍魚和劍魚的兼捕產物。由於鯕鰍經常會突然加速遊動追捕獵物,所以它們有大量能夠釋放爆發力的白肌,這些肌肉色澤白皙、結實,味道比赤身魚的魚肉清淡,可以做成生魚片、煎炸、燒烤,是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地區)海鮮餐廳的招牌魚類。



▲此魚肉質緊密而富彈性,具腥味,其料理方式不適宜清蒸、煮湯,通常稱為炸魚排、加工成魚鬆。


我國臺灣地區也有食用鯕鰍的習慣,烹飪方式更加多變,比如醃製成鹹魚、做成魚丸甚至還能用來包餃子。鯕鰍不僅魚肉可口,魚籽也是令人垂涎的美味。



▲鯕鰍魚子


至於鯕鰍的獵物飛魚,就是十分常見的飛魚籽Tobiko,一般呈橘紅色,有溫和的煙燻風味,口感Q彈並帶有淡淡的鹹味。有時為了美觀人們會用天然色素給飛魚籽著色。



▲飛魚籽Tobiko






▲鯕鰍色拉



▲烤鬼刀魚



▲鯕鰍牛油果春卷



▲鬼刀魚沙拉



▲苦菊鯕鰍魚



▲鬼刀魚細卷

文章來源:紅餐網


相關焦點

  • 鑽探船南海拍到鯕鰍,被譽為最美海洋魚類之一的它你了解多少?
    鯕鰍的外形極有存在感,茫茫魚海中只多看了它一眼就難以將它忘懷。成魚的頭部寬大,而背側很窄,尾部修長末端呈燕尾形,額部有一個骨質隆起,和眾多外表浮誇喜愛炫耀的雄性物種相似,雄鯕鰍的頭頂部隆起呈方形,也就不奇怪它為何被稱「鬼頭刀」了。
  • 被譽為最美海洋魚類之一的它你了解多少?
    想必大家已經知道,我們生活的陸地只佔地球的29%,而海洋的面積卻佔據了大約71%的部分。關於陸地上的很多生物或許我們可以如數家珍,那麼海洋中有哪些生物你知道嗎?相比起陸地生物,海洋生物更加種類繁多、多姿多彩。或許大家一聽海洋生物不由得就想起藍鯨、白鯊、海龜、海豚、海豹、海獅等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你說出哪些。
  • 碧海揚波 「鯕鰍」曼舞——南海的春天印象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每天,面對廣袤無邊的南海,雖然不能欣賞到「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的奼紫嫣紅春景,但卻能在船上憑欄臨風,在碧海揚波中,盡情欣賞「鯕鰍曼舞」的美妙海景,同樣令人心曠神怡。  自從二月中旬「決心」號抵達這片海域以來,一群群體態婀娜、長相清奇的鯕鰍,就出現在船的周圍。
  • 鑽探船在南海拍到鯕鰍美到窒息
    2月22日,「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在北緯18度、東經115度的南海北部海域,開展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並拍到了美麗的南海鯕鰍。(張建松 攝)鯕鰍是最美麗的海洋魚類之一,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鯕鰍科,系暖水性大洋中上層魚類,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
  • 俗稱的鬼頭刀(鯕鰍)---狡猾的水下狐狸的科普與營養價值.
    在秘魯出口給美國的魚類品種之中,鬼頭刀其實屬於一個高檔的魚類品種,最便宜時候賣過6.5美元每磅,貴的時候卻超過10.5美元每磅!然而,夏威夷曾多次因鬼頭刀價格飆升牽起過繁殖飼養熱潮!鯕鰍(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俗名三保公魚、飛虎、海(魚廉)、鬼頭刀,夏威夷語中稱mahi-mahi,顏色以綠色、藍色、灰色為主,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 我國廣東省海域也有此種水產。鯕鰍身長1米有餘,重約十幾千克,最大體長可達2.1米。漁民習慣稱鯕鰍為「陰涼魚」,鯕鰍還有個「水下狐狸」的綽號。
  • 鑽探船在南海拍到鯕鰍 美到窒息(組圖)
    2月22日,「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在北緯18度、東經115度的南海北部海域,開展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並拍到了美麗的南海鯕鰍。(張建松攝)(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鯕鰍是最美麗的海洋魚類之一,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鯕鰍科,系暖水性大洋中上層魚類,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南海鯕鰍。2月22日,「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在北緯18度、東經115度的南海北部海域,開展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並拍到了美麗的南海鯕鰍。
  • 1月份秘魯鯕鰍出口額同比增長60%
    據FiS 3月25日報導:秘魯出口商協會(ADEX)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秘魯鯕鰍出口額2050萬美元,同比增長60%。秘魯鯕鰍出口至10個國家和地區,1月份對美國的出口額1890萬美元,佔出口總收益的92%,比2014年同期增長97.5%。
  • 水「狐狸」,海洋裡面最狡猾的生物
    我曾因為把飛魚裹住殺死而哭泣,現在卻興奮地用錘頭把鯕鰍砸死,這麼短的時間內,我的轉變如此之快,或許你會感到很驚訝。這很簡單也很冷峻:人可以習慣任何事情,甚至開始習慣殺戮……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將鯕鰍砸死後,絢麗的鯕鰍變成了灰白色。
  • 最美麗的海洋狐狸 — 鯕 鰍
    一部深沉的電影讓這種外表絢麗而長相清奇的魚走進了更多人的視線,它就是鯕鰍[qí qiū]。"鯕鰍(Coryphaena hippurus)又叫鬼頭刀,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各大洋溫暖水域的鱸形目鱰科魚類。鯕鰍本身的顏色是金色,與海水相映成趣,視覺上呈綠色。
  • 【海洋科普】總有一些魚,妖豔得讓人下不去嘴(二)
    【海洋科普】總有一些魚,妖豔得讓人下不去嘴(二) 2020-07-04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鬼刀魚,深海中的美人有多神奇?
    鯕鰍(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俗名Dolphinfish、夏威夷語中稱mahi-mahi,也叫三保公魚、飛虎、海(魚廉)、鬼頭刀,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鱰科鯕鰍屬的一種。許多人將鯕鰍視為海洋中最美麗的魚類,它們的體色也著實鮮豔奪目。魚的背部和兩側,是泛著金屬光澤的藍色和綠色,腹部為黃色和白色。許多鯕鰍還擁有藍色、綠色或黑色的斑點。美麗的體色使鯕鰍成為了許多遊釣愛好者追逐的目標。
  • 打卡最美海岸線,收穫不同的海洋文化
    福建這塊風水寶地,還隱藏著國內最完美的海岸線,來到最美海岸線打卡,一定能收穫不同的海洋文化,領略低調絕美的風光,雖然最美海岸線很少有人知道。 福建自古以來都與大海有著很深的聯繫,無論是海浪還是潮汐,都是美麗的化身。以陽光為主題的霞浦灘涂,以強勁海風為神來之手的島嶼,所有的一切從福建開始。
  • 盤點中國最美的五大海洋世界
    盤點中國最美的五大海洋世界海洋世界,向來是兒童的樂園。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中國最美的五大海洋世界吧。西安曲江海洋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西安曲江海洋館位於省級開發區西安曲江新區規劃的核心旅遊景園區內,由四館八區組成。
  • (食材檔案)羊棲菜】海洋裡的長壽保健珍品
    懂了,所謂的黑針菜也就是一種叫法,其實就是一種天然的海洋褐藻食品。羊棲菜,又叫鹿尾菜,別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麥等。  羊棲菜被公認為是當今最有食用價值的海洋藻類,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理想的天然佳品。日本稱其為「長壽菜」,每年大量從我國進口。羊棲菜在韓國、日本是十分受歡迎的保健珍品。本期食材檔案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羊棲菜這種保健的長壽菜。
  • 海洋局公布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結果(三)
    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對西太平洋及我國海域的影響,國家海洋局於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組織開展了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第二航次監測工作。圍繞核洩漏事故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對日本福島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大氣、海水、海洋生物實施了監測。航次歷時30天,航程共計6300海裡,監測海域面積31萬平方公裡。
  • COSMO最美海洋天使總決賽收官 鬱可唯品冠獻唱
    冠軍與評委合影    2015年9月5日,時尚COSMO最美海洋天使決賽在南昌萬達城九龍湖展示中心隆重舉行    決賽賽制採取多維度考量選手綜合素質,考驗參賽者的形、神、才、智、禮,力求選出儀態超卓、才貌雙全的海洋天使。決賽設置包括:才藝表演、才智比拼和綜合素質PK三輪比賽,其間更穿插著精彩的禮服秀和泳裝秀等表演環節。    臺上不僅有選手們精彩表演,主持人瑤淼、孫鵬更是妙語連珠,與選手、評委的機智互動為觀眾帶來歡聲笑語。
  • 海洋之窗丨海洋中的「速度之星」
    旗魚又名芭蕉魚,是公認的海洋「短跑冠軍」,時速可達120公裡每小時。旗魚種類較多,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分類。旗魚的第一背鰭又高又長,當它將背鰭立起時,就仿佛是一面旗幟一般,因而得名旗魚。同時,這樣強大有力富含蛋白質的肌肉,也被人類視為高級魚類食材……是人類垂釣的對象之一。來自海洋的速度之星,你怕了嗎?圖 / 強大網絡文 / 海洋之窗版 / 小豚阿雨如有侵權,請聯繫郵箱season2001@yea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