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行人信號燈 (11)

2020-12-08 廣西新聞網

  11月2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一輛有軌電車從行人信號燈旁駛過。

  柏林的人形行人信號燈於1961年由德國交通心理學家卡爾·佩格勞創作,1969年開始投入使用並逐漸普及。其設計的初衷是讓對顏色不敏感的群體更好地識別行人交通信號,同時生動的人物形象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此外,這種信號燈的發光面積也比一般的行人信號燈更大,因而更加醒目。時至今日,這種「紅綠燈小人」已經成為了柏林的一種文化符號。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相關焦點

  • 柏林的行人信號燈(11)
    新華社照片,柏林,2020年12月2日(國際)(11)柏林的行人信號燈11月2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一輛有軌電車從行人信號燈旁駛過。柏林的人形行人信號燈於1961年由德國交通心理學家卡爾·佩格勞創作,1969年開始投入使用並逐漸普及。其設計的初衷是讓對顏色不敏感的群體更好地識別行人交通信號,同時生動的人物形象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此外,這種信號燈的發光面積也比一般的行人信號燈更大,因而更加醒目。時至今日,這種「紅綠燈小人」已經成為了柏林的一種文化符號。
  • 這裡的信號燈「不對勁」
    這裡的信號燈「不對勁」 來到德國首都柏林 很多人都會被這座城市 獨特的「紅綠燈小人」吸引
  • |這處人行橫道沒有交通信號燈,交管部門回應
    11月23日,本報以《排水管傾斜壓彎了小樹的「腰」》為題報導了此事。清走前【部門行動】 隨後,記者就此事聯繫了運河區南環辦事處菜市口社區。負責人答覆:馬上安排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查看,並進行解決。記者 李玲 運河區永濟西路//人行橫道沒有交通信號燈//交管部門:計劃加裝交通信號燈【讀者反映】 日前,市民程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運河區永濟西路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附近的人行橫道邊沒有設置交通信號燈,這個路口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很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永濟路擴寬以後,車輛行駛的速度都很快。
  • 因陽光刺眼「盲駕」撞倒行人 引以為戒
    中新網重慶新聞11月17日電 (陳楊 陳遠鴻)近日,重慶地區天氣持續向好,刺眼的光線讓駕駛員睜不開眼,形成的視野盲區會帶來隱藏的危險。  11月11日,重慶北碚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接到報警,稱在雲清路稅務局車站路段附近發生一起小轎車撞倒行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後,事故預防及處理大隊民警迅速趕赴現場處置。
  • 深圳太陽能信號燈廠家供應-多少錢
    華控智能交通向您提供深圳太陽能信號燈廠家供應-多少錢,即時諮詢。深圳太陽能信號燈廠家供應-多少錢,可靠運行技術,採用多重檢測和保護技術,發現故障,自動降級運行。如若任何一個街角的出現輸出故障蓄電池電壓不足通訊故障等將在極短時間內將信號燈降級為黃閃運行。
  • 交通信號燈倒計時器何時能全都亮起來?
    長江網11月25日訊(記者夏晶)前段時間先是追尾前車,修好車上了路,結果又被後車追尾,市民胡昊最近有點煩,他說這些小擦小碰的原因,是因為路口信號燈倒計時器沒有提示,信號燈直接從綠燈變成紅燈,讓他反應不過來。
  • 簡述交通信號燈發展史 漫長的演化歷程
    紅綠燈(交通信號燈)是以規定時間交互更迭的光色訊號,設置於交岔路口或其它特殊地點,用以將道路通行權指定給車輛駕駛人與行人,管制其行止及轉向的交通管制設施。以紅、黃、綠三色燈號或輔以音響,指示車輛及行人停止、注意與行進。
  • 新聞追蹤:濰坊高新區銀楓路與北宮東街交叉口信號燈已恢復正常
    濰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梅 編輯 付寧11月30日,記者回訪了解到,高新區銀楓路與北宮東街交叉口,安裝的新交通信號燈已啟用,原有的交通信號燈已被撤除。此處交通信號燈恢復正常。11月24日,本報A08版以《新信號燈很快就能正式「上崗」》為題,報導了高新區銀楓路與北宮東街交叉口,安裝的新交通信號燈未啟用,卻把原有的交通信號燈遮擋了一大部分,致使過往車輛和行人都非常不便。此事報導之後,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11月30日,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看到,新交通信號燈已啟用,上面顯示的秒數清晰可見,原有的交通信號燈已被撤除。此處的交通信號燈恢復正常。
  • 三名高中生發明「永不停止的信號燈」
    長沙縣第一中學,三名高二學生正在展示自己設計製作的「永不停止的信號燈」。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長沙報導 行車在路上,遇到信號燈故障導致的交通癱瘓,你會怎麼做?長沙縣第一中學三名高二學生的做法是,設計製作一個「永不停止的信號燈」。 日前,在2020年長沙縣中小學創客·創新·創造展示會上,一個可翻轉的智能信號燈受到了廣泛關注。
  • 因地下光纜線斷了|群力第七大道口信號燈「閉眼」半個多月
    11月14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群力第七大道與金江路交口的信號燈已經失靈快一個月了,現在天冷路滑,群力七中就在那,上學放學大批學生家長要走這個路口,太危險了。」11月14日11時許記者來到現場看到,群力第七大道與金江路交口的兩側信號燈確實不亮了,旁邊緊鄰群力第七中學。當時過往車輛雖然不是很多,但車輛需要互相避讓,行人很難找到沒車的時機過馬路。
  • 行人不必二次過街 廈門首個對角斑馬線預計下月初啟用
    所有方向的機動車都停下,行人不必二次過街  在思明南路和養元宮巷交叉路口,記者看到了新增的兩條對角斑馬線。斑馬線位於路口中央,連接十字路口的兩個斜對角,行人可沿著對角斑馬線走到馬路斜對面。路口還新增了四個對角斑馬線的人行信號燈,目前這些設施還沒啟動,車輛和行人都按照原來的交通規則通行。
  • 濟南一路口信號燈4天沒亮 連發3起車禍
    (原標題:信號燈4天沒亮路口連發3起車禍)一天內該路口發生兩起車禍 劉丹丹 攝「信號燈壞了4天沒修好,路口亂成一鍋粥,誰能來管管?」13日下午,西客站片區臘山河西路與日照路交叉口的一起車禍現場,行人亓先生對著滿地車輛碎片說道。記者現場獲悉,12日、13日兩天內,該路口信號燈故障導致交通秩序混亂,已連續發生3起交通事故。西城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排查原因,預計近日恢復正常。
  • 德國柏林泰格爾機場正式關閉
    11月8日,人們在德國柏林泰格爾機場歡送最後一班航班——法國航空AF1235航班。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11月8日,一名男子在德國柏林拍攝一輛終點站為泰格爾機場的公交車。 隨著德國柏林-布蘭登堡機場的啟用,柏林泰格爾機場於8日正式關閉。
  • 紅、綠、黃三色信號燈是怎麼來的?
    世界上第一盞交通信號燈誕生於1868年12月10日。當時,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前經常發生馬車軋人事件,因此,人們就在議會大廈廣場上設置了一盞紅綠兩色的煤氣提燈作為交通信號燈。可惜的是,這盞煤氣信號燈在23天後突然爆炸,一名值勤警察還因此而死亡,交通信號燈就此被取締。直到1912年,美國鹽湖城的一名警察才發明了電氣信號燈。1914年,這種信號燈出現在美國克利夫蘭市的街道上。真正意義上的紅、綠、黃三色信號燈直至1922年才出現在美國的底特律市街道上,它採用黃色信號燈作為警示信號,提醒行人和車輛謹慎行進。
  • 行人可斜穿過馬路
    據現場執勤輔警介紹,目前每天早上7:00至9:40時段和夜間人流量不大的時段,這組「十」字斑馬線都不啟用,其餘時間都可以供人通行,人們通行僅需看信號燈指示,人行綠燈通行時長為45秒。對角斑馬線啟用後,人行綠燈亮起時,行人即可通過對角斑馬線,斜穿至路口斜對面,不必二次過街。同時,所有方向的車輛都受到紅燈控制,停止行駛。
  • 全國人大代表嶽喜環:建議完善禮讓斑馬線上行人具體舉措
    【案由】斑馬線是行人出行時的安全線和生命線,禮讓斑馬線則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體現。新交規規定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法律要求,也是提高整個社會公共道德素質的要求,更是增強所有駕駛員的守法意識的要求。
  • 低頭族無視交通信號燈 行人過斑馬線五壞習你有嗎
    記者隨民警來到了市區錦繡路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口,這裡的一條斑馬線由於連接著東西雙向的公交車站,再加上醫院、超市和附近的居民區,因此人流量非常大,設有二次過街交通信號燈的這條斑馬線上總是行人不斷,而經過這條斑馬線的車子也很多,形成了車流與人流較為密集的地方。
  • 「斑馬線」設置有標準 機動車行人通過須按規
    斑馬線基本長度為3米--5米,應該橫跨人行道外的道路斑馬線每條的寬度在45或60釐米,斑馬線的寬度還可以根據行人數量以1米為一級予以加寬,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馬線越寬。  在一段路上,斑馬線的設置間隔一般為150至500米,較為合理的設置間隔為350至400米,也就是說,在城市中,最好每隔350至400米就設置一段斑馬線,便於行人通行。
  • 行人過街時間不夠?揭秘紅綠燈秒數是如何設置的
    據介紹,廣州中心城區共有信號燈控制路口1200多個,經過多次檢查和優化,市區路口行人過街等待時間基本上平均低於120秒,而在很多非繁忙時段、非繁忙路段,行人過街時間等待均不會超過「70至90秒的忍耐極限」。
  • 行人與非機動車分開
    白天斑馬線寬至12米  昨天下午1時15分,記者來到慶春路直大方伯路口,發現馬路中間過街的口子已擴大很多,原來的斑馬線被一下拉寬了近3倍,中間一盞父子信號燈正規範地指揮來往行人和汽車。  其實除了變寬,超寬斑馬線看上去與日常的斑馬線並沒有什麼兩樣,行人走著也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