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一個紅綠燈口等了兩輪都過不去,有點煩躁;紅綠燈時間太短過到一半就亮紅燈了,有點尷尬。連日來,多名讀者向記者反映稱,部分路段紅綠燈時間太短,行人過街時間不夠。那麼,紅綠燈秒數是如何設置的?一天中它們又是如何變化的?
近日,記者採訪了廣州交警交通信號專家陳警官,了解紅綠燈背後的秘密。據介紹,廣州中心城區共有信號燈控制路口1200多個,經過多次檢查和優化,市區路口行人過街等待時間基本上平均低於120秒,而在很多非繁忙時段、非繁忙路段,行人過街時間等待均不會超過「70至90秒的忍耐極限」。
市民反映▶▶
東風路農林路:行人等待時間太長
近日,市民劉女士反映說,農林下路與東風路的紅綠燈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南北方向的綠燈時間太短,走斑馬線經過橋底過街,走到一半,就亮紅燈了,最後導致很多人闖紅燈。
10月29日,記者來到該路段發現,該路段紅綠燈周期是135秒,東風路西側的過街斑馬線經過橋底,橋底作為安全島,把兩處紅綠燈隔開,這兩個交通燈全部為紅燈時間為90秒,轉綠燈後,北邊交通燈綠燈時間為20秒,西邊交通燈綠燈時間為45秒,完成一個周期。記者發現,行人從北往南過街時,能夠順利過街,但南往北過街,只能通過西邊紅綠燈,需要等1分多鐘紅燈,才能再次過街,此時,不少人闖紅燈,與農林下路右轉車爭道。
寶崗大道燕子崗路:機動車燈時間不足
9月底,市民反映稱,寶崗大道燕子崗路交通燈的機動車燈時間不足,車沒過去,就轉綠燈了,車出來就塞車,建議優化。
交警回復▶▶
專業團隊跟進研究最優方案
10月30日,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處陳警官表示,廣州交警部門建立了系統自動檢查、轄區大隊巡檢、維護公司巡檢等多級檢查制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優化。有專業的團隊跟進研究處理這些市民反映的問題,反覆觀看不同時段的視頻,做多個方案進行測試,選出最優方案。東風路農林路的情況比較複雜,交警部門也接到市民反映,交警部門也經過反覆觀看高峰、平峰時期視頻,並做了適當調整,目前這個紅綠燈的時間分配是最合理的,「其他方案都會導致交通擁堵,我們管理部門只能均衡車流和行人的通行需求,近期也在研究在路口南側設置借道左轉的方案,以解決路口通行效率低下的問題。」
對於寶崗大道燕子崗路機動車放行時間不足的問題,交警部門回應稱,經過觀察,晚高峰路口江燕路及燕子崗路車流量大,加上近期道路施工影響了交通信號的檢測準確性,導致出現配時不盡合理的情況,交警部門針對性地設置晚高峰預案,提高路口交通燈周期至170秒,調整綠信號燈對比方案,優先燕子崗路及工業大道上來的車流,後續交警部門將繼續跟進。
揭秘▶▶
紅綠燈秒數是如何設置的?
各個路口紅綠燈的時間設定不一樣,這些紅綠燈是怎麼設置的呢?近日,記者對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處的信號燈專家陳警官進行了專訪。
最大周期180秒,根據路口特點設置
陳警官說,紅綠燈的設置總體來講,要考慮兩個問題:安全問題、車流通暢。同一道路,如車流量不同,紅綠燈的設置是不一樣的。各流向比例、車道分配的情況,都會影響紅綠燈的設置方案。
陳警官說,此外,紅綠燈的設置會根據高峰、平峰不同時段進行調整。同時,也會根據特殊路段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在學校附近的紅綠燈,會配合學生上下課時間進行調整,避免在學生放學回家時車流過大。在增槎路等大型物流、貨運市場周邊,大貨車比較多,會提高紅綠燈周期,紅綠燈的運行周期會大於180秒。
別著急 給行人預留充足時間
據陳警官介紹,行人過街不要著急,設置紅綠燈時給行人預留了充足的時間。交警部門已制定了行人過街時間的多個規範:如過街指示燈,行人燈亮綠燈時間一般設置為3~5秒,加上綠閃時間,則按照1米/秒的步行速度計算。也就是說一個20米寬的路口,留給行人過馬路的時間至少為20秒,這個速度要求,比常規理解上的「每小時5公裡的步行速度」還要慢,這樣就能比較舒適地通過路口。當然,道路不是拿來散步的,橫過馬路還是提倡快速通過。
陳警官表示,中心城區共有信號燈控制路口1200多個,其中納入SCATS自適應系統控制的路口有980多個,覆蓋率超過8成。目前這1200多個路口的行人過街時間已按照規範進行核查和優化,經過多次檢查和優化,市區路口行人過街等待時間基本上平均低於120秒,而在很多非繁忙時段、非繁忙路段,行人過街時間等待不會超過「70至90秒的忍耐極限」。
提醒:部分路口過街記得按鈕
近日,有市民反映說,康王路四中門口行人過街等待紅燈時間太長。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該路口設置了「行人過街按鈕」,行人需要過街時要按這個按鈕,但很多市民不知道。
據了解,從2011年年底開始,廣州市區在許多路口的「行人過街按鈕」上方出現了立體提示標誌和提示裝置。廣州交警介紹,「這對於一些車流量大而人流量較小或時段特徵十分明顯的路口作用明顯。」但是,按下按鈕後,燈號不會立即改變,還需等待機動車通行的最小綠燈時間。
措施:「借道左轉」使擁堵指數降13%
近年來,廣州交警將現代科技運用到城市交通系統中去,設置了「綠波帶」、「網際網路+信號燈」和「消防專用通道信號燈」。據了解,經過近3年的努力,市區46條道路上實現了不同類型的信號「綠波帶」,綠波帶的實施可以減少車輛停車次數,儘可能降低燃油消耗和環境汙染。
今年9月,廣州交警部門採取了新放行措施:借道左轉。目前,廣州交警在天府路與中山大道路口、林和西橫路與廣州大道路口試行啟用了「借道左轉」通行模式,據了解,中山大道-天府路口在9月份啟用「借道左轉」通行模式,10月27日林和西橫路與廣州大道中路口「借道左轉」設施建成使用。據廣州交警介紹,借道左轉措施在中山大道天府路口取得明顯的效果,路口擁堵指數降低了13%。
撰文/信時記者 羅陽輝 通訊員 交宣